优秀毕业生 | 做现阶段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人物简介
潘京华,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级外科学硕士,2016级外科学博士,于2014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和2018连续两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2019年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博士期间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Unive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进行联合培养。长期致力于肿瘤免疫治疗等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5,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担任多本SCI和中文杂志审稿人,获得国家专利1项。
见到潘京华是在他刚刚结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访学回国不久,时间约在傍晚五点,他告诉我他每天固定这个时间才有空,潘京华提前了几分钟,点了一杯咖啡坐下了,然后给我发短信,当时我也在咖啡馆,但收到短信后才认出他来。我慌张走上前去,“没事,请坐吧,今天主要聊聊哪些内容呢?”他轻声问道,我顿时放松了许多。“我是考博的,而且中途出去工作了一年,所以在读博前我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并且达到了博士的发刊要求。因为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加上每天不懈怠地努力,对于取得的成果有点意料之中……”规律的自我管理,成熟的风度,是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重新思考的人生
谈到是什么促使他选择考博,他说是硕士毕业后那一年的工作经历。“我去了一家地级市医院,那里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与我想要追求的东西太不一样了”,他说,“于是我就重新反思,为什么硕士阶段没有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路线?”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在硕士阶段是研究生会主席,期间拿过一次国家奖学金,读博期间申请到了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这次是他第三次拿国奖。他说:“我在读博前思考了很久,有了明确的规划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后才提交的申请。”在这种规划下,他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现在不仅实现了当初读博的目标,而且已与爱人步入了婚姻。他建议还在迷茫的师弟师妹们要尽快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位,提前做好规划。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深造,潘京华的理解是:“学习的时候不知道你学的东西有什么用,但是之后到了工作岗位上的时候,会逐渐意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会觉得还有好多是自己不知道的,会想多多学习。”谈及同龄人可能都工作、成家了,相比还在读书的我们人生进度更快,我问他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我的生活节奏更快,每天接触很多新事物”。而且,他认为:“ 晚了那么几年也还是值得的。本科出去和研究生出去找的工作真的很不一样。这直接体现在能留下的城市、所处的起点和平台上。而且在不同的平台,会遇到不同层次的人,在更高的平台,会接触到更多先进和开放的思想和理念,这不是早一两年工作,多赚点钱能够获得的。”
确定明确的目标
对于潘京华来说,目标越精细、明确,执行的效果越好。他的定位非常明确:“当一名医、教、研都独当一面的优秀医生。要做到,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还要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修炼好临床科研的基本功,重点是能够解决目前医学上未能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拿国奖也是一样,我们学院非常看重科研成果,至少要发SCI才可能拿奖。”但是,即使自己很明确要发SCI,但对于一个科研小白来说,还是“万事开头难”。
潘京华说,在奋斗的途中,他的妻子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特别是他要前往美国学习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也有经济压力,但她总是支持我把心思放在学习和科研上”。他的爱人也是我校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在他读博期间,他的妻子承担了他们主要的经济开销。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打工的现象,潘京华认为,以学习为主是一定不会吃亏的。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才能在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潘京华建议学弟学妹们如果想要继续深造,平时还要做好积累。“我考博的时候,67个人录取2个,指标太少,竞争太大!”他感慨。
掌握高效的方法
谈到学习方法,潘京华掏出手机,“给你看看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一排下来清一色的全是科研公众号,据说占90%以上。他说:“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喜欢去读原始的英文文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能获得的有效信息却很少。但读微信公众号,去接触一些最新的、感兴趣的科研信息会很高效。因为快速获得更新的科研信息将有助于自己获得灵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一定要读原始文献。”他认为,对于入门者来说,一味地啃晦涩的原始文献,很容易陷于阅读理解困难之中。如果只是读,不思考的话,就没有任何价值,现在有人帮你读,并且整理好了,为什么不学习呢?”
医学院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硬性要求,对此,潘京华说:“英语是我很难迈过的坎。我认为英语学习最好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创造语言环境。”他还分享了自己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留学经历,到了那里,听说成了很大问题,感觉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像是白学了。表达方式也不同,交流多了会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每天的交流中会提高很快。“可以利用侨校的优势,多与境外学生交流”,他建议我们,“要重视人与人的交流,而不是人与书本的交流。”
拒绝浮躁的钻研
谈到国外内科研的最大不同,潘京华说:“国外科研成果的转化比国内好很多。国外很清楚自己做科研的长远目标是什么。比如关于肿瘤学的研究,目前国内更多地跟风国外研究,缺乏对该项目远期转化临床价值的认识,更缺乏科研研究的原创性。”伊利诺伊大学的访学经历让他发现,对待科研,国外更注重思考。老师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多。你需要提出你的设想,自己思考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问自己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不是为了发文章而科研。
“浮躁的心态和静下心来钻研,两者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潘京华说。那么如何做到不浮躁,进入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呢?他的回答是:要能收得回来。“自己做得很疲惫的时候一定要放松,但是要能收回来,要把握住玩的度,千万不能完全停下手头的事。博士期间,做科研,如果你停下来,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也许会实现不了预期目标,更可能延迟毕业,造成更大的压力。所以还是需要专注于问题,设想怎么去解决它,这样压力自然会迎刃而解。”
有充足的准备和付出,有所收获就不会意外。对于荣誉,第三次拿国奖的潘京华感觉很平静,他说,“我一直在按规划的路线走,算是意料之中吧。”一路走来,他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常常会回首反思,比如,如果我高中的时候再用功一点点,是不是就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如果我大学的时候再多考几分,是不是就可以保研?……可惜生活没有如果。”因此,他建议学弟学妹们:“做自己现阶段最应该做的事情。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同,无论有没有取得成功,努力后对得起自己就好,争取回过头看的时候,能让自己满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正是对潘京华的最真实的写照。
你可能感兴趣:
图片 | 由潘京华提供
文字 | 肖睿
排版 | 见习生 但雯萱
责编 | 代志勇 陈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