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研究生风采展示 | (三)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研究生“天花板”
大揭秘!!
本期我们采访到了国奖研究生
获得者:周博洋、李晓明同学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一起感受暨南风采
体育学院—周博洋
不懈拼搏,努力进取
在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背后,周博洋是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 身为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他,是学校游泳队的一员,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游泳比赛中均有获奖;在校研究生会中,他担任着司仪礼仪部副部长一职;同时他也作为组长,参加了学校第三届“研究生骨干领航计划”。
在校期间,他不仅发表多篇论文,还参与了由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实验室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分别发起的两项科研项目。除此之外,周博洋还在校外的“奥冠游泳俱乐部”实习,每天抽出四小时来训练。
“对我而言,逃避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它或许能缓解很多短痛,但它将带来更多长远的迷茫与焦虑。”
张弛有度的平衡之道
周博洋坦言,自己在时间平衡方面需继续努力,希望能在学习和训练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方式。
“每次训练都需要占用白天四个小时左右的黄金时间,因此能坚持训练的人很少,在研究生阶段更是如此。但我选择坚持下去,是因为我觉得,大学阶段,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时日复一日的坚持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
“我本身属于内向型,当自身精力不足时更依赖于内在补给。例如需要释放压力的时候,我会先选择一个人静静,之后再找朋友吃饭或者聊天。同时,我认为运动和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解压方法。”
生活不是只顾着向前冲,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及时排解,短暂休整过后再次出发,才能更好地达到心中所想。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寻找属于自身的张弛有度的平衡之道。
不骄不躁,持之以恒
“在研究生阶段大家都在为后续就业而努力,取得国奖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有力方式。我本科就读的并非体育系专业,在运动成绩方面与专业的运动员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会在学习之余挤出时间努力参加训练,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他表示,运动训练专业主要学习运动训练中的一些训练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教法,但在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一些通识性的总体框架,针对具体某一个体育项目还是需要自学。“完成规定的课程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尽力发表文章,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完成规定学业的同时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并能基本掌握一些学校的体育项目,便于之后就业。”
“找论文选题其实并不难,首先还是要围绕体育这个主题,结合当下的热点和自己的专长,或者结合其他学科交叉进行选题。找到了选题之后,列出论文的总体框架,然后一次写一个小点,做好计划就能顺利完成论文。”
文学院—李晓明
坚持热爱,保持思考
李晓明,2019级中国史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博士期间在《文献》《敦煌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七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拿了国奖,我还是很欣慰的。它让我明白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既是我的一份荣誉,也是对我今后的一个鼓励。”李晓明认为,这份荣誉让他更加坚定要继续做好每一步,继续提升自己。正如李晓明所说,在热爱的方向上,多付出时间,勤奋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自然会有所收获。
长期的学术研究与丰富的文献阅读,让李晓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我们的中国历史文化里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很多经典、优秀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我越来越热爱这项研究,也希望有更多人去挖掘我们的优秀传统历史。”
李晓明认为,做学术研究尤其是文史方面的研究,首先要找到一个自己喜爱的、愿意为之努力的方向。然后尽可能了解更多资料,在图书馆里把相关书籍翻阅一遍。
勤奋读书,认真生活
李晓明曾对西夏学方面一篇讲述民俗方向的文章产生疑惑,遂以问题为导向,仔细真查找资料,了解史实,并就此问题写了一篇文章,最终被相关刊物录用。李晓明谈到此事时,讲到:“虽然是很小的一个切入点,有时候也很偶然,但是尝试着去合理质疑,勇于去重新思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他特别强调,在查阅文献时,一定记得不要盲从。“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论文写作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批判性地去看待他人的观点。
李晓明在分享自己的写作方法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做好计划,充分利用时间。他认为,要长期地开展一个学术研究一定要有计划地执行;二是要勤奋,多搜集资料,多看国内外的研究,才能让自己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多的可能。
交流不停,一路同行
“一定要加强交流,不管是跟老师,还是跟同学,要看一看别人在学什么,做什么,多看一些现代前沿动态,了解他们关注的重点。”
李晓明对自己的“弱点”十分清楚:“我做不到绝对的自律。有时也会加班加点地完成一些内容。”在论文完成后他往往会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不断补充和完善。
同时,李晓明也会向身边的朋友求助,“我有一位在日本明治大学就读的同学,有时我需要日本的文献材料,就会请他来帮忙,这对我帮助很大。” 除此之外,李晓明提到文史类的跨专业研究问题,他建议学弟学妹们不仅要多和老师、朋友沟通和交流,也要多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交流去获取更多信息。
谈及这段博士生的科研旅程,他真诚答道:“感谢我的导师为我授业解惑,感谢他在研究方向和长期规划上对我的建议和指导,感恩一路同行的伙伴,是他们让我有了更好的成绩。”李晓明认真地说:“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做研究时,注意两点:一是凡事要趁早,要尽早地做好规划。二是不要闭门造车,多出去走一走,经常参加学术会议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未来,李晓明希望能够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在博士研究的每个阶段,他都找到了科研的乐趣,也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中国史研究。“正如总书记所说的‘四个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希望中国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会有更多人知晓、研究与传播。”
下一期将为大家带来
“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晓宇”
“中医学院 吕宜雯”
国奖同学风采展示~
感受暨南风采
争做优秀暨南研究生
我们一直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
图片 | 周博洋 李晓明
文字 | 李健 王玲玲
排版 | 张卓彤
责编 | 张芳泽惠 张泽坤
初审 | 杨春雨
复审 | 张李莉 周楠楠
终审 | 史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