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故事】FM:越是单纯,就越能激起他们强烈的犯罪欲望

2016-10-15 鲁检新媒体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来源  |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sdjiancha)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源自网络)


无法想像的恐怖,这是受害人说过最多的话!为了自身安全和家人平安,有的受害人就听从了骗子的安排。


2016年8月19日,离徐玉玉开学还有12天的时候,她离开了人世。


事情的起因源于电信诈骗。


“好好努力,报答父母的大恩。”这是十八岁的徐玉玉十数年寒窗苦读的最大动力。她和她的长辈是善良的,善良到从不怀疑任何人的程度;她和她的长辈是朴素的,他们视大学为最神圣的殿堂,因此对所谓“教育部门”打来的电话毫无防范。


但是,梦尚未开始,便已让人扼腕地结束。



在山东,检察官徐宜亮看着照片上青春逼人的脸庞,难忍心痛。他经历过与徐玉玉相似的农家孩子求学之苦,如今,他已成为聊城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一名检察官,具备冷静分析此案的能力和职业优势。


造成这一悲剧的,又是电信诈骗。这不禁让他想起曾办过的类似案子,并进一步对类似案件产生思考。


画像一:被害人群像


“那是六年前,电信诈骗还在漫天撒网的雏形期。”徐宜亮回忆道,“我办理过一起电信诈骗案,受害人报案称,有人假借黑社会的名义,打勒索电话要他汇钱。”


聊城市检察院侦监处检察官 徐宜亮


初期的电信诈骗案件,针对的多是有车有房一族,个人信息也比较简单,往往是漫天撒网,盲目地拨打电话、发短信;而且骗术比较低劣,多是虚构子女因赌博被扣、被绑架或者冒充黑恶势力进行敲诈。


在这起案件中,河南的金全盛深受其扰。年已花甲的他在当地经营煤炭生意,日子过得红火,人也舒心。可平静的日子被一个陌生电话搅乱了。


“喂,你是金全盛吧?有人花钱买你一条腿,不想有事的话就给我们打点钱过来!”惹事了?生意场上来来往往难免有些对头,但谁能这么狠呢?金全盛有些慌,他一边在脑海里迅速过滤着可能与此有关的人和事,一边故作镇静地说,“你们找错人了吧,我不认识你。”看到金全盛有点犹豫,电话那头更加嚣张,恶狠狠的说:“别装了,告诉你,我是金彪,你的底细我们知道的一清二楚,你开个奔驰车,车牌号是00341,我还知道你家住哪,你老婆孩子在哪,你等着吧!”对方如此了解自己的底细,这让在生意场驰骋多年的金全盛越想越怕。他战战兢兢地熬过了一个夜晚,第二天、第三天,电话不断地打来,每次都是不同的号码,但电话里都是同一个令人恐惧的声音,他快要崩溃了。3天后,他妥协了,10万块钱汇去后,恐怖的电话声再也没有响起。


聊城市检察院侦监处检察官 徐宜亮


当时犯罪嫌疑人一天就拨打几百个敲诈电话,很多受害人胆战心惊,甚至一定范围内引发了社会恐慌。无法想像的恐怖,这是受害人说过最多的话!为了自身安全和家人平安,有的受害人就听从了骗子的安排。

无法想象的恐怖,这是受害人在接受询问时说过最多的话。花钱消灾,这是很多受害人的心理。好在,在这个案子里,老金的十万元并不会对他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而徐玉玉则不同,因为那个骗子打来的,是一个致命电话。



据说那天下雨,徐玉玉接到要求她办理助学金手续的电话后,打算次日再去,对方不允。这个单纯的女孩拿起雨披冲进雨中,将全家人攒了大半年的九千九百元学费按照指令打了过去,很快察觉有诈。但她还是选择等在ATM机旁。可以想象,那段时间,她的心情是何等复杂。她多么盼望对方所说“一会儿将9900元和2600元助学金一起打过来”的是真话。但是对方的电话已经无法打通,徐玉玉掉进了无边的恐惧和绝望中。


徐父想第二天再报案,但是徐玉玉等不及了。于是徐父用三轮车载着女儿去派出所。回来的路上,玉玉头一歪,再也没有抢救过来。


学生和老人,常常成为诈骗团伙的首选对象。这些骗子有一点十分泯灭人性,那就是:越是善良、单纯、毫无防范意识及能力,就越能激起他们强烈的犯罪欲望。


深圳,一位耄耋老人,独居。


这一切具备了引起犯罪团伙伸出罪恶黑手的条件。利用老人信息闭塞、对公检法高度信任的心理,他们在短短六天时间里,将老人1156万元人民币悉数骗走。


画像二:花样迭出的骗术


2000年以来,随着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不断滋生,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等新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迅速地发展蔓延,而且作案手法不断翻新。


聊城市检察院侦监处检察官 徐宜亮


十余年间,这些不法分子从冒充黑社会到冒充公检法机关,从传统方法到利用高科技手段,可以说是花样层出不穷。在大数据时代,一方面发达的网络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另一方面,不时出现网络漏洞使公民的个人私密信息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就会给公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徐宜亮还透露了一个这样的细节,那就是:六年前,犯罪团伙已能够在网上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的个人信息。


聊城市检察院侦监处检察官 徐宜亮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是从一个买卖车主信息的QQ群里买到的,当时他提出了具体买哪个省、哪个时间范围、哪些品牌的车、要有车牌号等等条件,对方给的信息几乎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姓名、电话、社会关系、家庭情况,我们如同被拍了X光片,毫无隐私地暴露在骗子眼前。为什么骚扰电话能直呼我们的名字?为什么诈骗电话能说出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和详细住址?这些疑问,已成为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据徐宜亮的梳理,具体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内鬼”。在徐玉玉案发生后,媒体披露:公民个人信息买卖已形成了层次清晰的“内鬼+黑客—中间人—骗子”黑色产业链。各行业掌握着大量客户信息的个别工作人员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源头,也被形象地称为“内鬼”。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将大量的个人私密信息倒卖给中间商,造成公民个人信息的批量泄露。


——其次是“黑客”。比传统“内鬼”泄露更可怕的,是黑客。他们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便可盗取公共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用过的旧手机,即使格式化或恢复出厂设置,还是可以把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等全部恢复,就连支付宝账号、信用卡信息等也可能被还原;而在微博、微信、QQ空间、贴吧等和熟人互动时不自觉说出或标注出的真实信息,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在徐玉玉案件中,实施精准诈骗最重要的环节——获取个人信息,便是一个名叫杜天禹的犯罪嫌疑人通过木马程序发现有关网站的安全漏洞并进行攻击所得。


——再其次,利欲熏心的中间商。在信息贩卖链条中,中间商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他们会收购行业“内鬼”和网络黑客获取的信息并再次加价转卖,金全盛的车辆信息就是这样被泄露的。


此外,银行卡、手机卡、QQ等移动媒介的实名制管理尚不到位以及有关部门网站的保密性欠缺等,都是造成罪犯可乘之机的巨大漏洞。


除了技术手段加强之外,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也在不断升级。检察官徐宜亮总结说:

聊城市检察院侦监处检察官 徐宜亮


起初电信诈骗案件,往往是几个嫌疑人简单组合的结伙犯罪,多是冒充黑社会或绑架者黑恶分子,作案手段比较单一、传统;但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社交软件、网络理财产品、网络支付平台的普及,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换代”,伪基站、换号改号、手机病毒、建立专门网站诈骗等成为新型犯罪手段让我们难以识别防不胜防


不光是在内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产业链也呈现出专业化、跨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自去年11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公安部已先后17次组织工作组赴肯尼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地开展警务合作,共捣毁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窝点6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168名,其中台湾居民347人,破案3300余起,涉案金额达7.1亿元。


画像三:应对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的“重拳”


为了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快速蔓延的势头、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从今年4月起,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迄今已抓获银行、教育、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的内部人员270多人,网络黑客90多人,缴获信息290多亿条。



97名电信诈骗嫌疑人从马来西亚被押解回国


201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先后发布一系列规定,拉开了多部门、全社会联合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序幕,彰显了国家依法坚决惩治电信网络犯罪的决心和信心。


——针对电信管理环节中存在的伪基站、虚假来电显示、某些号段未执行实名制等问题,中央六部门于2016年9月2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要求电信企业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对2016年底未实名登记的一律予以停机。


——针对银行管理环节中存在的虚假用户账号、不能及时识别异常账户和拦截资金不及时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9月30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相关通知》,自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一个Ⅰ类户,并且在三个月内同行异地存取现及转账免收手续费;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个人在24小时内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针对公民身份证挂失后仍被冒用办理银行信用卡等问题,公安部已建成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并将于近日上线试运行,这意味着,身份证报失后将即时失效,无法再继续使用。


最后,徐宜亮针对所办的类似案件向大众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检察官的建议


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高发势头,关键在于老百姓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每天手机上收到的很多垃圾短信、中奖、积分兑换等信息,接到的私人号码、国外来电等电话,这些可能都是不法分子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


检察官提醒,遇到以下情况请拒听勿信:

1.来电显示私人号码或国外来电的;

2.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3.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4.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补助要你先交钱的;

5.通知家属、孩子出事要先汇款的;

6.自称领导、老板、亲朋好友要求打款的;

7.向你索要个人或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8.要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9.陌生网站、链接要求登记个人隐秘信息的。


本期链接 >>>>>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是指不法分子利用电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植入木马等手段,诱骗、敲诈、盗取被害人资金汇、存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实施的违法犯罪案件。

(注:本案中除办案人员外,其余皆为化名,图片来源自网络)


撰稿|徐宜亮、刘璠

播音|王蓉蓉

制作|胡啸

监制 | 徐安江

往期精选


【周末故事】FM:抽脂第二天,她死了

【周末故事】FM : “幼吾幼”系列之一——16岁帮主•500个成员• 1名检察官

【周末故事】FM : “幼吾幼”系列之二——包容真的可以杜绝犯罪吗

【周末故事】FM:“幼吾幼”系列之三——我想弄死他,反正我才十四岁,杀人不必偿命

【周末故事】FM:“幼吾幼”系列之四——我猥亵了班里多名女生,却栽在这个女孩手里

【周末故事】FM : 法律在左,感性在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