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向】学校没定,但你可以从这些书开始考研复习

拖鞋哥 拖鞋哥新传考研 2019-08-21

作者 | 鞋哥

编辑 | 希希

本文为 拖鞋哥新传考研 原创作品,转载请授权

20级新传考研QQ群:832723401



每年这个时候,大批的纠结症患者上线:“鞋哥,我是考中传好呢,还是考暨大好呢,好纠结啊怎么办?定不下来学校,书也买不了;书没买,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复习……”

 

于是,这位同学陷入了“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思维误区中。很多跨考生、零基础的宝宝喜欢一上来就纠结学校,光是纠结就花掉了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拖鞋哥要告诉大家三点东西——

 

第一,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是相通的。虽然各个学校用的新闻学、传播学教程不一样,但是其内核是一致的,只是在个别章节有所不同,有的书内容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这在第一轮复习中不是特别重要,第一轮看书我们的目的是:熟悉基础知识,建立学科框架。

 

第二,我们为何不先读书再决定学校?如果说你对新闻传播还不了解,那起码得先读2本专业书以上,你才知道自己的理解能力和专业水平大致是什么,根据自身情况再决定考什么学校比较合适。我去年就遇到有些同学,一开始想考新闻与传播专硕,但上完起航班后觉得自己对传播学非常有兴趣,而对新闻学毫无感觉,于是就换成了传播学学硕专业。

 

第三,学新闻传播不是闭门造车,这一年不是沉浸于书本之中就能考好,唯书至上的观念其实并不好,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卸载微信、微博、知乎,殊不知这是离我们最近的“新闻传播知识”,在开始计划考研时,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身边的新闻传播现象,能够善于发现热点、评析热点,建立“热敏感”,这样的积累后再去看书,会有更多思考。


中国移动

16:21

20级纠结症的萌新

你好,你们是做新传考研咨询的吗?



是的,请问您有什么要咨询的吗?


你有没有办法让我不看书能考上清华或者北大?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应该考什么学校?



你刚才问什么?


你有没有办法让我不看书能考上清华或者北大?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应该考什么学校?



不是这一句,是前一句。


你好,你们是做新传考研咨询的吗



不是。




以下是标准回答,顺便作为今天的15秒速读——


 15秒速读 



  1. 择校这种事,只能你自己去纠结,没有人能帮你做决定;

  2. 每个学校有各自的侧重点,但是一个学科以内80%的东西是相似的;

  3. 先从经典教材看起,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你难道不觉得先了解这个学科是什么再去决定你考哪个学校、具体什么分支专业更靠谱?

  4. 基础、新鲜、口碑好、看着顺眼,选前期阅读教材的四点原则;

  5. 福利,这些年我最推崇的几本新闻传播学入门教材。

认真

在我写的文章里,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一篇《问学长/学姐问题的正确姿势》,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里自动回复关键词是“W6”,里面提到一个概念——不同的问题应该问不同的人,有些事,百度知道;有些事,经验贴知道;有些事,学长知道;有些事,真的只能问你自己,当然,可能最亲密的比如说父母或者看着你长大的、学同一个专业的表哥也许可以帮你做决定。




不得不说,择校这事,我能帮大家的东西,其实非常有限,最多最多,把各个院校的所有“百度知道”的数据给你收集全,顺便加以分析。那么,没有确定学校,怎么开始复习?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看书复习就好了啊!

 

每个学校确实不可否认的在命题上有自己的偏重,但是一个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学科,或者用装X的话说叫“学术共同体”,一个必然的前提是在起码70%以上的学科基础内容存在基本的共识——是的,就新闻传播学而言,武大喜欢考批判学派,中传、清华喜欢考国际传播,复旦人大高举党性大旗,上大特别是专硕实务去年一整张卷子基本就是个专题——但是在这些东西背后是共同的我们这个学科的基础思维


对传播学而言,是5W的基本思考架构,是对“效果”的关注;对新闻学而言,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和怎么实现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这个学科的始终,反映了我们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自我危机感和对自身合法性的追求;新闻史应该成为我们理解新闻学的工具,传播史亦然;而广告、公关、新闻实务作为应用学科,三分背、七分练,坦白来说可以在你确定学校以后再开始针对性投入并不晚。

 

研究生考试,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做学术研究的人,虽然国家把专硕当作一个倡导的对象,但“都想着工作谁帮老师做论文啊啊啊啊啊,老师评职称、晋升、涨工资走向人生巅峰虽然不指望你们但是能帮点忙总是不错的啊啊啊啊”!!!!

 

那么,在老师看来,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学术?


本科阶段,学会读书,指定参考书肯定是要的,考卷上能聊一些指定参考书没有的东西肯定有加分,用来用去就是那一本书的东西,几百张卷子看下来你写得再好老师也烦了!而且会读书的人,一本是绝对不够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知识缺陷,每本书因为不同的定位不可避免会在一些地方语焉不详,三本同类的书各读一遍,再挑一本仔细研究个两回,效果其实比你把一本书读上七八轮好,交叉印证是王道!


特别是你们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过程,除了最后3个月(也就是10月以后)需要为了应试背一些东西,在这之前就是以理解为目的去夯实你们对一个学科的认识基础。于是,这样的选书原则,以及我后面给报考新闻传播学的同学开出来的书单,都是带着这样促进理解、方便你们后期交叉印证,最重要的是不论你考什么学校买了都绝对不亏的原则去给大家做的推荐。



那么,怎么选择这样的书籍呢,以下是四个基本原则——


  • 01基础


所谓的基础,指的是在确定学校以前,你需要关注的,主要是一个学科最基础的、顶层的部分,一些关于实际应用的分支学科则可以暂时忽略,就比如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新闻学、传播学是所有内容的基础,新闻史是理解新闻学、传播学的工具,其他的比如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报纸编辑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内容,其实无外乎是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应用。


  • 02新鲜


所谓新鲜的意思是,第一轮阅读尽量选择第一版出版时间在2000年以后的教材,如果要严格点,2005年以后会更合适。中国的学术圈在80年代十分活跃,但是90年代初因为一些“你懂的”的原因其实陷入了5年以上的混乱,之后慢慢走上正轨但是毕竟需要一段时间回复元气,特别是一些与西方交流较多的学科,2003年是在学术上是一个分界点,而这样的分界点慢慢孵化的结果就是05年以后几乎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小波好书的爆发,或者说起码我了解的人文社科领域是这样的。而一些2000年前出版的教材(后续的再版最多只能稍微做一下修正,不可能推倒重做的)则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知识老化,所以,尽可能选择一些新鲜的教科书把。


  • 03口碑好


这个没必要说吧,在你们对书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以前(这样的判断力需要你在一个领域起码读过5本书),多看看经验贴、参考一下学长学姐们的书单,挑其中2-3本买回来看看;(买书已经是考研中最省钱的一个环节了,一本书的价格不过就是在麦当劳端一小时盘子或者两小时盘子的问题,花一天纠结买这本还是买那本,还不如……)


  • 04看得顺眼


如果一本书你看着不顺眼,换掉它;如果三本书你看着都不顺眼,这个,考虑换个专业吧。


读一本书,说得文艺一点,就是在和它的作者交朋友,既然我们可以有看不顺眼不和他交往的人,那为什么不能有看不顺眼弃之不看的书?


在学习能力达到平均或以上水平的时候(别想了,如果你大学4年光刷剧逛淘宝,那暂时一定是在平均线以下的,所以前期不要太快放弃书,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过学习能力的加强是一个比较快的过程,顺利的话认真学习一个月以后你的“智商”就能回到平均值),一本书你看不懂,绝大多数是书的问题。


当然,这样的“换掉”,很多时候换掉的只是某个具体章节,比如某本书对某个理论没讲透,那就换本把这个点讲透了的书就是了,再说一遍,基础教材最少要买两本不同的对照,读两本书的工作量反而比读一本书小很多。不过,确实也存在一种情况,可能某本书的核心架构和写作方式和你旧有的思维方式差异太大,那把整本书换掉也不是不可以。


就比如,拖鞋哥和很多同学安利的进阶版传播学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不止有一个同学和我说看不懂,包括很多研究生同学(你们在基础教材看不满2遍的前提下去读绝对会疯,高能预警,但能啃下这本书看整个传播学都so easy了);而同样在国内外评价极高,公认简单易懂,很多同学拿它当小说看的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我承认我看了4遍以上,每一遍都有很好地催眠效果,看最多的一回也就看到第三章。



不知道这样的介绍能不能帮到大家,接下来我想给考新闻传播学的同学介绍一下我比较推崇的基本新闻传播学书籍,都是05年以后的作品,其中有确实是非常知名的经典,比如《新闻理论十讲》,也有一些可能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但是架构上非常适合考试的新作,如果相信我的话,这些书真的都不妨买来看看——


传播学:


入门——陈力丹《传播学纲要》

不同于广泛见于大量同类教材的“翻译腔”,陈力丹是真正在用中国的语言在书写给中国人看的传播学教材。

传播基础——段鹏《传播学基础》

很多学校推荐小约翰版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固然很好,但是翻译作品(而且还是翻得不怎么地的翻译作品)看着难免有些拗口,一些事例也难免脱离中国的实践。在这一情况下,我更推荐段鹏老师的《传播学基础》,这本书在写作理念和结构上和《起源方法与应用》非常相似,但是语言和事例都更加本土化,可以很好帮助大家梳理传播学的理论源流。(10号开始,起航班将带读这本书)

范式 ——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考南大、武大、清华学硕必备的一本书,相对前两本书阅读难度提高了不止一个级别,但如果你想提高一下逼格,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研究方法——洛厄里《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一本另类的传播学史,也是我认为深入了解传播学最好的一个切口,如果你们学校每年都考研究方法,那买一本来泛读没错,一遍类似于看小说的阅读下来可以让你在研究方法上“一点就透”同时加深你对传播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这本书考完试千万不要卖,因为这本书在研究生阶段你可能要揣摩无数回。


新闻学: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新闻传播学领域评价最高的两本作品,看似说的理论是相似的,但是两位老师的立场却正好分别出自新闻理论最重要的起点也即对新闻的认识的一体两面——陈力丹是毋庸置疑的“反映观”的学者,而李良荣老师在书中虽未明言,但是在笔锋之间隐藏着一种“建构观”的学术立场。

 

谢金文《新闻学导论》

虽然在国内声名不显,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本书太新了,14年的作品。逻辑框架上,这本书与《新闻学概论》有那么几分神似,但是案例和理论更新,内容更贴近实际,而且作者显然是把这本书当作他在学术圈里“立名”的一本书,写得极度用心,总之,内容质量很高,而且偷偷告诉大家,语言风格非常适合考试,去年拖鞋哥大理班把这本书作为必读教材。

 

新闻史:参考书+陈昌凤《中国新闻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

过去的国内学者做新闻史往往更偏重于史,成书时间基本都要早于2000年,优点是史料丰富,缺点是除了对现实的关照和指导性不足;而陈昌凤老师在《中国新闻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里承袭巴勒特、舒德森的媒介社会学思路,更符合当前新闻史学界的主流,对大家理解新闻学、传播学理论的帮助也更加直接。建议大家以自己学校的参考书为主,利用陈老师的书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毕竟相对于传统的做新闻史的学者的考据癖加马列史观的写作思路,陈老师和他的媒介社会学的写作思路和我们新闻学、传播学的总体思路更加接近,记忆和理解都会更加方便。


PS:很多人觉得新闻史只是纯粹的信息点的罗列,学习方法也只能是死记硬背,但其实这是因为不客气地说,在2000年以前(不幸的是大部分学校的教中新史指定参考书成书都在这以前),中国的新闻史学者在方法论上基本没有走出北大时期梁启超的影响(30年代),这都90年过去了好吗,就光说代沟问题正常人怎么可能理解得了嘛。


《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

如果你们学校不考外新史,那么也请把这本书当小说翻一下,如果图书馆里有的话,当然专门买不是很有必要。相对来说,这本书不是那么适合考试,但是它在写作上符合李彬老师的一贯风格——简单、易懂。相信我,对于搞学问的人而言,把话说得复杂很简单,把话说得像李彬老师这么简单,很难。稍微用一两个下午读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理解新闻学、传播学。

 

《外国新闻史》,郑超然

我其实并没有哪部特别推崇的外新史书,但是如果有人问我,我会给他推荐郑超然。这本书,一言以蔽之,是一本特别适合考试的书,结构简单、信息的排布方式相对便于记忆。陈曼丽老师那本外新史也不错,但是我总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本学科史,而是一个把学科史与马列史观杂糅后产生的一个“奇怪的东西”。

 

《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埃默里

很多学校单考美国新闻史,而且基本指定参考书就是这个,除了有点长、信息有点碎以外,没得黑。但因为太厚了,如果分值不高,或者前期觉得看着太累,可以读我推荐的下一本书。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舒德森

一本很薄的小册子,不厚,大概18万字,或者再少一点,很清楚地把美国报业的发展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本被誉为美国新闻史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起点的好书,真的值得你去细读。


广告学:


《广告学概论:基于多学科知识的建构》,何辉

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在我看过的广告学书里,这个是我觉得写得不错而且比较适合入门的一本,可以单纯看这本书,也可以后期确定学校后补充自己学校的参考书。另外,如果单纯只读这本书的话,建议补充一下陈培爱老师《广告学概论》的第二篇部分。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居延安

对公关,我一共也就看过3本书,这是我评价最高的一本,只敢给大家说这么多,因为实在这一块是我的知识薄弱点。


新闻实务:


《通讯员习作点评》,陈力丹

如果你们学校要考消息、评论,买一本这本书,准没错,你们无法想象我当时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快要跪下的心情,并不是说书写得多好,是实在这本书的架构本身和写作方法太适合考研备考这个阶段的消息、评论的练习了。其他实务上每个学校的侧重点有比较大的差异,确定好学校再看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推送,寒假来了

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吧——

过年之前,看完1本专业书!


【通知】

1月10号开始

我们的起航班传播学带读课将开始

目前1/2/3期已经报满

4期还剩60个名额

想要加入的赶紧报名吧

起航班4期开车,快来和拖鞋哥一起入门传播学吧!




 2020级全程班火热报名中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戳下方阅读原文

可直接进入报名链接

加入拖鞋哥大家庭


关于【全程班】

请从新闻与传播的角度论述你的考研之旅(100分)

考研,要相信过程,进一寸有一寸才有欢喜!

考研很苦,不过幸而有大家陪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