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知识课堂⑤丨这些常用词汇你分得清吗?
敲黑板!2020年全国两会于5月21日下午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可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中国日报网将每日为网友们梳理一些有关两会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件国家大事。
“届”、“次”
人大是“×届全国人大×次会议”;
政协是“全国政协×届×次会议”。
“代表”、“委员”
出席人民代表大会的是代表,即人大代表;
出席政协会议的是委员,即政协委员。
1
“大会”、“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邀请来的各个党派、各方面社会的名流以及各方面界别的代表组成的,是邀请来共同参政议政的。二者是选举和邀请的区别。
“提案”、“议案”、“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提的是“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提的是“提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个方面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议案”必须是由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代表按法定的联名人数,依照法定的程序提出。而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代表个人可以提出,代表联名也可以提出。
“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而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
2
“人大”与“人大常委会”
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人大常委会委员”不是“人大常委”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人大常委会没有“常委”这个职务而只有“委员”,“×××是人大常委”或“人大常委×××”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述应写为“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常委会机关”不能简称“人大机关”、“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不能简称“人大办公室”。
3
“履行职责”与“参政议政”
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代表是在“履行职责”或“行使权力”。“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政协委员是在“参政议政”。而“代表、委员”并提时,最好把“履行职责”与“参政议政”全写。
“审议”与“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同时参加这一活动,可并成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4
“审议”与“一起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央领导同志参加所在代表团的会议时使用“审议”;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国家行政机关成员的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会议时使用“一起审议”,在使用“一起审议”的同时还应有“听取代表意见”的内容。
“列席人员”是指依照法律和惯例被邀请列席会议的人员,可以由人大常委会决定邀请,不用经预备会议审议通过。法律还规定,人大代表可以列席有关的人大或人大常委会议,但不是作为“列席代表”列席会议,而是作为列席人员列席的。
5
“界别”与“届别”
在同一届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的“界别”不要写为“届别”。“届”是从时间上说的,指的是十二届、十三届、上一届、本届等;“界”则是针对委员的工作领域分类而言,如“经济界委员”等。
“质询”与“询问”
“质询”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法定程序,对本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法院、检察院提出质询案,被质询的机关须在法定时间内,以法定形式答复。
6
“罢免、免职”、“撤职、辞职”“罢免”是相对选举而言的免职方式。被选出的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需免去其职务的,由原选举单位、选区、选民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免职”是人大常委会对由它任命和决定任命的国家机关人员免去职务的方式。“撤职”是指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和决定任命的国家机关人员有违法违纪或严重错误行为的处置方式。撤职是一种行政处分,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人事任免权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辞职”,是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人大常委会人民、决定任命的人员,本人主动提出辞去自己所担任的职务。
7
“共商国是”而不是“共商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为国家政策方针等重大的决策,多用于书面语;“国事”是指国家事务,是较具体的指称。因此,“共商国是”一词应为“是”,而非“事”
“检察长”与“审计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不要写成“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国务院机构中的审计署的首长职务为审计长,不能写为“审计署署长”。
8
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微博
策划、编辑:富文佳
来源:中国日报网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