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年老谣之:挑水果看公母?

顾有容 吃货研究所 2021-11-24

坊间流传着挑水果的小窍门——“水果分公母,品质有差别”。
这一系列方法涵盖了苹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常见水果,号称居家旅行秒杀优质水果的秘诀。然而,这些方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值得质疑的:水果真的分公母吗?能用这种方法挑到好吃的水果吗?


01
 水果有性别吗? 
/ 不是雌雄那么简单粗暴 

水果是可食用的新鲜果实的通称,而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果实由内含胚珠的子房(有时还有花瓣、花萼和花托等器官)发育而成,结构通常可以分为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水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也就是俗称果肉的部分
此外有些水果不是单独的果实,而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它们的“果肉”来自花序轴(如无花果)或者花被片(如桑葚和菠萝蜜)。
无花果的“果肉”来自花序轴 | 图虫创意
这些可食部分与有性生殖过程无关,完全是由结果植株(即所谓母本)的组织和器官发育而来的。也就是说,水果的性别取决于结果植株的性别。
植物的性别并不能简单地以雌雄划分,用于描述植物个体性别和种群性系统的术语就有好几十个,像“雄全异株伴随二重雌雄异熟”这样的奇葩表达也屡见不鲜。纷繁的植物性系统,让“水果是否分公母”这个问题显得格外复杂。

橙子你会怎么挑?| 图虫创意
尽管植物的性别系统具有高度的多样性,但用于有性生殖的配子体只有雌雄两种,即胚珠和花粉。
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植物个体分成三大类:只产生花粉的,可称为公;只产生胚珠的,可称为母;既产生花粉又产生胚珠的,比如雌雄同株这种最常见的植物性别,只好算个二尾子啦。
产生果实和种子是雌性功能,纯雄性植株无论如何不可能结果,所以水果的性别——确切地说是果肉的性别,只有两种:母,或者双性。“公水果”是绝对不存在的。
水果分性别只是极特殊的现象。绝大多数水果都只有一种性别,比如双性的苹果、梨、桃、荔枝、西瓜等,以及“雌性的”橘子和脐橙。即使是可能出现两种性别(不是公母,而是母和双性)的水果,不同性别间也无法通过形态特征来区分,因为影响水果形态的因素几乎都不涉及有性生殖过程。

02 按性别挑水果靠谱吗? / 这里面出现了一个“叛徒” 
民间流传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根据一两种简单的表面形态特征差异,与植物的性别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民间说法中的公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公母”,这些方法在科学上无法成立自不待言。
那么退一步说,这些形态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们与水果的口感和味道是否有关呢?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 流言一
橘子和西瓜:“肚脐”大的是母,小的是公,母的味道好?
真相:位于果实顶部(即与果柄相对位置)的“脐”,其实就是脱落的花器官在果实上留下的永久疤痕。橘子的“肚脐”是花柱脱落的痕迹,多数是点状的;西瓜的“肚脐”有时还多了一个环,那是花冠(包括花瓣和萼片)曾经着生的证明。

西瓜的“肚脐” | websbook.com
这些疤痕主要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维管束的残迹,因为下方的果皮组织发育速度通常比果实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发育),所以形成一个略微凹陷的“脐”。
并且因为不同果实这一部分的果皮发育速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同一品种的橘子或西瓜中能看到不同大小、由点状到环状的脐部。脐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实中是连续分布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公母(随机买两斤橘子,按脐部大小排成一排就看出来是渐变的了……),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脐部这一小块果皮的发育与果实的味道相关
■ 流言二
脐橙和橘子一样,也是按“肚脐”的大小分“公母”?
真相:脐橙的“肚脐”和橘子、西瓜的成因不同,结构也比较复杂。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这个部位的细胞分化成果肉,形成了一个具有橘瓣状结构但发育不完全的副果。副果的膨大撑裂了脐部的果皮,在果实顶部留下了形如人类肚脐的疤痕,脐橙因而得名。
脐橙 | 图虫创意
在同一品种的脐橙中,副果的大小也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可供划分“公母”。国内外关于脐橙质量评定和分级的标准都没有提及副果,也未见任何研究报道将副果的形态与果实品质建立关联,所以用“肚脐”形状判断脐橙的味道是不靠谱的

脐橙(右图示去皮副果位置和结构)| orfresh.com/维基百科

■ 流言三
番木瓜:公瓜椭圆形,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
真相: 研究发现,同品种番木瓜的果实重量和果肉厚度都与种子数量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种子越多,果实就越重,果肉也越厚。这一事实和民间流传的判断截然相反
番木瓜种子越多,果实越重果肉越厚 | 图虫创意
由于同品种番木瓜的果实形态(此处仅指商业化种植的、由雌株经异株授粉结出的果实)比较一致,传说中的分公母方法倒像是对两种不同品种番木瓜的描述——而比较品种间的优劣不是本文的讨论范畴。
另外,因为两性植株的花和果实发育并不稳定,有可能结出形态各异的异型果。这样的果实品质不好,需要注意,不过它们通常也不会进入市场。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从左至右为雄花、雌花和结满果实的雌株 | 维基百科
■ 流言四
梨:母梨脐部圆而凹入,细腻味甜;公梨脐部不整齐而凸出,质粗味淡 ?
真相:所谓的“公梨”、“母梨“其实是“宿萼果”和“脱萼果“的区别。
梨的果实是一种假果,大部分果肉由包围子房的筒状花萼发育而来,这种类型的果实叫“梨果”,是蔷薇科苹果亚科特有的果实形态,具有这种果实形态的水果除了梨还有苹果、海棠、山楂等。
在梨的果实发育过程中,萼筒组织通常按果肉的方式发育,细胞壁薄,内含大量的水和糖分,萼片则很早脱落,成熟果实形成圆而凹入的脐部,称为“脱萼果”。然而,部分果实的萼筒组织顽固地按照花萼的方式生长,这可能导致果皮变厚,内部的输导组织更发达,大量的细胞壁增厚而形成坚硬的“石细胞”,萼片不仅不脱落,还长得更加肥厚,于是成熟后果实则具有不整齐而凸出的脐部,称为“宿萼果”。
宿萼果严格来说是不正常的果实,吃起来硌牙(因为石细胞多),甜味也淡。梨的宿萼果和脱萼果比例在不同品种中不一样,同时还受到树龄、修剪、光照、授粉和植物激素等很多方面的影响,具体的机制现在还不清楚。
相关的研究几乎都见于库尔勒香梨,可能是因为这一品系宿萼果和脱萼果的品质差别比较大,而在其他品种中这二者的品质有时是相同的,比如“秋月”。因此,按脐部形状判断味道的方式仅适用于库尔勒香梨,对其他梨没用。

库尔勒香梨,左为宿萼果(“公梨”),右为脱萼果(“母梨”)| 51751.com/nes.gov.cn
另外,苹果等其他蔷薇科苹果亚科的果实不存在宿萼果和脱萼果的区分,类似方法也是没有意义的。库尔勒香梨是常见水果中唯一一种能以外形差异判断口味的,而且这种判断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不过,相信“公母”之说也只是来自新疆梨农的幽默感,和水果的性别并没有关系。然而这种方法被错误地推广到其他水果之中,如今甚至煞有介事地变成了“科学知识”广为传播……好在只是让人们在挑选水果时多做了点无用功而已,没有多大害处。
结论: 水果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公母,民间流传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依据一两种简单的表面形态特征差异,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差异与果实的味道相关,借此来挑选水果不靠谱。除了库尔勒香梨,因为宿萼果和脱萼果之间的品质差别比较大,可以通过外形来判断口味。

参考文献

[1] S-X. Luo, D-X. Zhang and S. S. Renner, 2007. Duodichogamy and androdioecy in the Chinese Phyllanthaceae Bridelia tomentosa.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94:260-265.

[2] Rangannaa S., Govindarajan V. S., Ramanac K. V. R. & Keffordd J. F.,1983. Citrus fruits—Varieties, chemistry, technolog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Part II. Chemistry, technolog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18(4): 313-386.  

[3] 脐橙电子交易市场交收质量标准

[4] Garrett A., 1995. The pollination biology of papaw (Carica papaya L.) in Central Queensland. A PhD. Thesis summited to 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 

[5] 刚明慧,2010. 库尔勒香梨宿萼果和粗皮果防治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农业大学.

[6 ]Japanese pear tree named "Akizuki". United States Patent PP12373. 


赶紧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


 你 可 能 感 兴 趣 的 
那些长沙本地人都爱吃的馆子,快收好!
月饼真的不是广式、苏式那么简单,甚至不是饼都没关系!
吃了一下午辣椒面,第1名竟然不是网络人气选手!
奶茶店还有多少招数是我们不知道的?泡鲁达又是个啥?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这么有用,还不分享、点赞、在看3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