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过年,为什么爱送吃的?

魏水华 吃货研究所 2022-03-22

 
东北人过年做客送什么?腊卤酱肉、坚果菌类、五谷杂粮。

红肠丨图虫创意

四川人过年做客送什么?川式腊味、熏肠熏肉。

川式腊肠 | flickr HAOYUE YU

云南人过年做客送什么?宣威火腿、石屏豆腐,有时也会有鲜花饼礼盒。

宣威火腿丨图虫创意

浙江人过年做客送什么?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丨图虫创意

广东人做客送什么?大桔、广式糕饼。

年桔丨图虫创意

没错,都是吃的。
 
为什么中国人过年,喜欢送吃的?
 
01
 最初的过年 
/ 没法大吃大喝 /

过年时节大吃大喝,从逻辑自洽出发,与南方的农耕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背道而驰。
 
受到北亚地区中西伯利亚高原的独特地形影响,每年冬天,东亚的气温都很低。低温环境直接导致生态运行减缓,大量动植物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继而引发农牧业萧条。对上古中国人来说,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漫长的冬季里没东西吃。

,这是古人致死最重要的原因。至今,中国民间还把过年称为“年关;过年期间可怕的灾病,则以“年兽”比拟;而熬过了一年中最寒冷、最黑暗的除夕夜,就意味着气候回暖、活下去的可能性增大,要敲锣打鼓放爆竹庆祝。
 
从上古传统出发,过年了,更应该节俭度日,而不是大吃大喝。
 
中国人第一次把“吃”与“过年”联系起来,是西晋时代周处在《风土记》里的描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很显然,“守岁”的行为,来自于上古时期对“年关”的恐惧;而百姓们馈赠礼品,邀请吃饭,则是乡邻之间相互帮衬,共同度过年节的做法
 
事实上,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汉朝开始,中国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而曹魏时期推行的给客制、民屯制、租调制,进一步刺激了地主阶层的兴起。农民依附于土地,而地主依附于农民。

在最难熬过的寒冬腊月里,家有余粮的地主操办酒食,馈赠佃农,保证第二年能活下足够的劳动力继续耕作。也许年礼送食物的起源,就在于此
 
今天,北京人过年喜欢送糕点、苏州人过年喜欢送糕点、广州人过年也喜欢送糕点。虽然各个城市青睐的老字号品牌不同,比如稻香村、黄天源、莲香楼。但是,以糕饼作为点心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
 
农耕文明对粮食的崇拜,以及过年期间填饱肚子的追求。

黄天源出的春节礼盒丨huangtianyuan.com
 
 
02
 当过年能送食物了 
/ 生活也富足了 /

过年把食物当礼品送,也许南方早于北方。
 
与华夏发源地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不同,江南地区冬季温度很少会低于零摄氏度,如果耕种得当,很多作物在冬季也能有一定的产出。
 
第一次记载过年送食物的《风土记》作者周处,出生于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他的父亲是东吴末期鄱阳太守周鲂。他记载的“酒食相邀”,很可能描述了冬季仍然有相对丰富食材的南方城市风貌。
 
两晋时期,一种名为“五辛盘”的东西出现在人们馈赠的礼品清单中。所谓“五辛”,指的是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组合起来的拼盘。很显然,在物流不畅、种植水平也不甚高的古代,冬季还有这些物产的地方,一定在长江流域甚至更南。

五辛丨wxwenku.com

但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几百年中,五辛盘慢慢向北方传播。冬天找不到小蒜韭菜?那就用五种糖果、糕点或者粮食来代替——这就是后来的“春盘”。
 
随着生产力发展,春盘变得越来越豪华,各种冬季易于保存的卤味、熏烤,都出现在了这种礼物中。对送礼的人来说,倍儿有面子,但对收礼的人来说,怎么把这些好东西吃掉,成了大问题。
 
有需求才有食品。春饼,这种影响无数中国人年节饮食的东西,应运而生

春饼丨图虫创意

是的,最早的春饼,只是为了消耗掉过分壕气的新春年礼——梁实秋不是写了么,每样夹一点,卷起来,左一口右一口,中间再一口,这就是一顿很不错的正餐了。
 
而北方的春饼、春卷,反向传播到南方之后,又慢慢变得细腻精致。源起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春卷,实质上就是北方春饼做得更小巧之后,整个油炸炸熟之后的产物。
 
脆、香、馅料多元。

春卷丨图虫创意

无独有偶,南北朝末年,南朝人宗懔在他的《荆楚岁时记》中写道:“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这大概是中国人第一次把“饭”作为具体的仪式,和过年结合起来。同时,这段话也第一次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大规模地把食物丢到外面去的场景。
 
对于信奉“粒粒皆辛苦”的农耕文明来说,这种做法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即便到了今天,人们用于祭祖的供品,在使用完后,也是要“分而食之”的。这种吃祭品的行为,在全球其他地区也不多见。
 
唯一的答案是,当时的湖南湖北地区,食物真的已经多到了吃不完的程度。这也印证了后来“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今天,湖北、湖南的年礼是中国最美味的年礼之一。湘西的腊味、孝感的麻糖、洪湖的莲子、武汉的鸭脖、永兴的冰糖橙……
 
过年的两湖人的手提袋,就是两湖特产的大巡礼。

湖北年货大礼盒丨item.jd
 

03
 过年送的食物品种 
/ 越来越多了 /

相比隋唐,宋朝解除了中国城市里贯彻数百年的“宵禁”,被压抑许久的民间生气和市井经济被彻底激发。《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梦粱录》……这些书画文学笔记作品,记载的就是宋代市井的情状。
 
自然而然地,过年、守岁,越来越多地和吃零食、吃宵夜结合起来。一个新词“送年盘”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民间,日益流行。
 
所谓年盘,和之前出现的春盘完全不同,这是人们挑着巨大的担子、提着酒肉上门做客的习俗。送礼者不仅送人吃,还要自己和主人家一起吃。
 
这种习俗,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被保存至今。人们在年终岁末,把一年里的收获拿出来,名为送礼,其实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在今天的山东地区,人们过年时送硕大的烟台苹果、鲜甜的鲅鱼干、入味的德州扒鸡,乃至大桶装的青岛啤酒。
 
主人家也不把这些东西藏起来,而是把苹果切了,分给客人一起吃;鲅鱼干剁碎了包饺子;扒鸡作为当晚宴客的一道菜;而啤酒,则是大家伙聚会的最好粘合剂。
 
宋代的“送年盘”,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鲅鱼饺子丨豆果美食网网友月色家的小厨房
 
到了明清之后,生产力继续发展、物流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人们送年礼的选择面更广,所以,也开始讨一些彩头。
 
春节前,清朝皇帝会赏赐大臣一块鹿肉,上写“福”、“寿”二字,与鹿肉谐音为“福禄寿,这一习俗彰显吉祥之意。事实上,不仅皇家,民间也越来越重视彩头。比如广东人过年送桔子,甚至送整棵的金桔树盆景。因为“大桔”谐音“大吉”

大“桔”大利丨图虫创意
 
东北人喜欢送五谷杂粮,寓意黑土地上“五谷丰登”。

五谷丰登礼盒丨item.jd
 
上海人送礼,喜欢买沈大成出品的鱼形糕点,寓意“年年有鱼

鱼形年糕丨item.jd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人们饮食谱系进化丰富的表达,也是精神生活更高阶的呈现。

在古老的春节语境里,在农耕文化悠远漫长的传统里,食物礼物,就是过年不可或缺的心意。


很多公司过年会给员工发米、面、油、水果等食品。

今年因为疫情,很多小伙伴都选择不回家过年,所里的小姐姐们分别收到了远方父母邮寄的排骨、五花肉、羊肉串。

快来跟所长聊聊,今年你都收到了哪些好吃的年礼~



 作 者 名 片 


 你 可 能 感 兴 趣 的 

中国人有多爱谐音梗?你看看年夜饭餐桌就知道了

挺急的,有什么看着难其实很简单的春节硬菜?

快300元的稻香村礼盒,我吃出了开盲盒的感觉

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小年的传统食物有多拼?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这么好吃,还不分享、点赞、在看3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