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见过戴眼镜的迪士尼公主吗?请把这本书送给近视女孩|Zeno Sworder专访

Gina竹子 三明治童书研究所 2021-12-18








《This Small Blue Dot》的封面上是一个看似有着亚洲血统的小女孩。刚接触这本绘本时,如照片般写实的黑白线条让我不禁觉得,这孩子应该是现实存在的吧。


《This Small Blue Dot》封面


果然,采访了创作者Zeno Sworder后了解到,《This Small Blue Dot》原本只是为他两个女儿所作的故事,封面上女孩的形象正是基于他女儿的模样。


Zeno从事过领事官员、难民的法律辩护人、记者、英语老师,但他从未想过会创作童书。而他下定决心创作《This Small Blue Dot》,是因为在生活里,“死亡”和“新生”接踵而至。


Zeno Sworder


父亲和外婆去世后,Zeno的二女儿很快出生了。Zeno很爱父亲和外婆,他们的陪伴和人生智慧,二女儿没有机会感受到了。如果父亲和外婆都还活着,会传承给女儿什么?


出生于英国父亲和华裔母亲组成的多元文化背景家庭,Zeno小时候却不喜欢这个出身,因为在澳洲读的小学里几乎都是白人孩子。但外婆告诉他,每个人脱去外壳后,本质都是相同的,重要的是家人的爱。


如今在墨尔本,周围邻居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多元文化构成了女儿从小的环境。因此,Zeno在绘本里也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并把主人公画成和他女儿一样的戴眼镜的亚洲女孩。他相信多样性也应体现在孩子读的书里,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地球是个大家族。


做小孩最棒的原因之一是跳奇怪搞笑的舞蹈


而父亲的鼓励让他将写作和绘画坚持了下来。父亲总希望他能成为艺术家,并且对他说,感到无所事事,正是去创造什么的好时机。从小便获得这样的祝福,才有可能使Zeno作出《This Small Blue Dot》这本书。


Zeno期待女儿也能知道并继承这些。他开始每晚都把与外婆、父亲有关的回忆与所说的话写下来,最终添加上了插画。他希望,这本绘本能够成为外婆、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一座桥梁,以跨越时空的方式将他们联结在一起。


《This Small Blue Dot》第一页

小女孩欢迎婴儿来到地球


《This Small Blue Dot》里,小女孩的妹妹(或弟弟)刚出生。她热情地欢迎着婴儿来到地球,与TA讲述自己所认识的地球。她有着孩子特有的跳跃性思维:从世间万物的相互关联性,到她觉得大自然妈妈创造西兰花是犯了一个错误(因为她不喜欢吃);从期待着长大后和刚出生的宝宝一起环游世界,到回忆爷爷对她说过,不要急着长大——因为小时候的夏天更长,膝盖也不会发出奇怪的声音……


“大自然母亲创造了西兰花...

我们都会犯错,幸运的是,她也创造了草莓”


Zeno将外婆与父亲带来的影响巧妙融在了每页的俏皮叙述中,所以我们也能在小女孩的天真烂漫中亲切地看到许多人生哲言,并借此重新思考我们在地球上的意义。




INTERVIEW

独家访谈

三明治童书研究所 x Zeno Sworder



采访 / Gina

翻译 / Rosa






多元背景下的人

也有共同的祖先


Gina:我们从你创作《This Blue Dot》的契机开始聊聊吧?


Zeno:当时我家里短时间内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我太太正怀着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就是书中的那个婴儿,但不久后,我的父亲和外婆相继去世,小女儿都没有机会见到他们。


我父亲是英国人,外婆是中国人,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带来了深远影响。我创作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想把他们教给我的东西写进童书中,这样我就能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传递给女儿们。


这本书将同时成为一座桥梁——它连接着我的女儿们和我的父亲以及外婆,虽然他们素未谋面。所以从那时起,我大概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这本书的绘制以及出版。


Gina:你觉得外婆带给了你什么影响,在书里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Zeno:我的外婆十分风趣,她很有耐心又举止优雅。我从学校回家后,总是找外婆抱怨学校里发生的事,因为她是唯一愿意倾听的人。我经常向她发牢骚说:我不想和别人不同,不喜欢有奇怪的外号,不喜欢带着与众不同的食物去学校,也不喜欢自己多元文化的出身。那时候,我们一家住在澳洲郊区的一个小镇里,我去的学校里都是白人孩子。


Zeno小时候


外婆跟我说:“你所讨厌的那一切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内在。脱去了那些外壳,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且,我爱你,你的父母也爱你,这才是最重要的。”


Zeno和中国外婆


她经常说的另一句话是:“我们有共同的母亲。”她的英语不太好,当时的我也完全不理解这话的意思——我觉得很奇怪:我们怎么会有一样的妈妈?直到我在高中科学课上了解到了“线粒体夏娃(Mitochondrial Eve)”这位女性。


“线粒体夏娃”就是当今人类母系的共同祖先,她出生于约14万年前的肯尼亚图尔卡纳湖(Lake Turkana)旁。我这才明白,外婆想说的是,尽管我自认为自己和别人不同,但其实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先,从这一层面讲,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大家族中。对儿时的我来说,这是意义非凡的一课,这也是我想要在这本书中表达的一点。


Gina:书中人物形象的线条精细逼真,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想要将那个女孩画得和照片一样呢?


Zeno:一开始,书中这个女孩其实长着一张“大众女孩脸”。


那时大女儿4岁,我刚画了五六页。一天她走进画室,告诉我她很苦恼。那时她刚开始戴眼镜,她之前很拥护戴眼镜这件事,对此毫无怨言。但那天,她苦恼的原因是自己当不成公主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公主不戴眼镜。我试着通过万能的谷歌找出图片来反驳她,确实找到了一张戴眼镜的瑞典公主的图片,但她反驳说自己口中的“公主”指的是迪士尼公主。又找了一会儿后,我发现自己找不出任何戴眼镜的动画公主。


我于是决定将画完的那几页重画一遍,这回让女儿成为书中的那个女孩,这样她就能在书中看到一个能代表她的戴眼镜的女孩形象。说实话眼镜还蛮难画的,哈哈,但女儿对这一改动非常满意。



这本书是为两个女儿创作的。我起初并不打算让它出版和上架,但妻子鼓励我去了解一下出版指南,看看能不能出版。我去了解出版社想要什么样的书时,网络上有两条童书出版建议让我感到万分沮丧。


第一,想要出版封面是女孩的书更难,这背后的逻辑是,女孩不介意读封面上有男孩的书,但男孩却不那么喜欢封面上有女孩的书。


另一条建议是,将角色尽可能塑造得大众化,实在没办法的话甚至可以用动物角色,因为小动物们会招到每个人的喜爱,能够扩大读者群。


然而,我的书封面上是个女孩,而且是个特定而具体的人。


即便如此,我还是把原稿递交给了出版社,没想到很快他们就找来了,当时他们说,封面正是我这本书的亮点之一——他们认为女孩鲜明的人格为这本书注入了灵魂,这是任何其他角色(比如一只小熊)做不到的。


我很开心他们能这样解读,但也理解为什么绘本出版界的角色缺少种族多元化:出版社、作家和插图画家对于市场运作了如指掌,他们很清楚什么样的作品能获得最广泛的受众。然而,我在那次经历中所发现的是,具体、个性的人物形象照样可以广受欢迎,这样很好。



Gina:你通过《This Small Blue Dot》让更多亚裔角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真的很棒。 


Zeno: 我想整个出版界也更加重视这个问题了,有股力量推动着角色多样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在儿童文学中发生着,也在非虚构和虚构的成人向作品中进行着。这是件好事。


作为一名家长,我住在墨尔本,我生活的地方文化相当多元:我的邻居里就有斯里兰卡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越南人……我的孩子们在街上能看到不同种族的人,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们玩在一起。





所以,如果在书店里看到某本书用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或角色,我会感觉更高兴,而且这对孩子来说更有教育意义。我希望未来能多看见一些这样的书。



Gina:我非常喜欢的一页,是小女孩用巨大的字体告诉她的妹妹或是读者说,“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们非常重要的事!” 而下一页我们看到她分享了最喜欢的甜品,这些甜品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一个包括中国的红豆包。


你是因为自己出生于多元家庭、生活在多文化城市,所以自然而然会融入不同文化的元素吗?


Zeno:确实,这和我的生活背景息息相关。我小时候住在一个文化多元的街区,我们一家人经常去街角的一家意大利甜品店,在那里点奶油甜馅煎饼卷(cannoli)或一些其他的甜品。在我成长过程中,我和家人们也吃了许多中餐和中式甜品,所以红豆包也出现在了书里。我妻子在印度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很喜欢印度料理。


女孩说她最喜欢吃的意大利甜品是奶油甜馅煎饼卷,最喜欢的中国甜品是红豆包,最喜欢的印度甜品是炸糖浆甜面圈


但特别提到这三个国家的甜品,是因为孩子们喜欢和讨厌的食物往往十分有限,他们对于接受新事物总是犹豫不决。父母教给我的重要一课是:如果你不愿对其他文化和食物打开心扉,那你必定会错过不少美好与美味。书中这部分的描述带着些玩笑口吻,但其背后所传达的信息是: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对你有可能接触到的文化和经历保持开放包容才是明智之举。





和地球一起好好生活


Gina:《This Small Blue Dot》的标题是来自于一个小蓝点的照片“Pale Blue Dot”,是1990年航天探测器在太空拍到的宇宙中的地球。为什么想用这幅图的概念作为整本书的主题呢?


“Pale Blue Dot” 暗淡蓝点


Zeno:主要是因为图片中的地球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这本书的主题之一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守卫者,或者说照顾者。


但这个主题对孩子来说太大、太难把握了——在他们目力所及的范围外是个大到令他们无法想象的世界。因此,用一个小点来代表地球相当于是给了孩子们一个触手可及的意象,看着这个小点,他们就会明白: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唯一的家园。离开了这里我们就无处可去了,所以人类一定要好好保护地球,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在这颗星球上延续。



Zeno:我一直在意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将复杂的概念化繁为简,好让年轻的读者们理解我的意思。在书中,我想传达的另一个主题是环境其实很脆弱。尽管地球上有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物种,大自然其实是很容易遭到破坏的,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用一个小点来代表地球其实也是为了体现这一点:尽管这颗星球很大,但它也很脆弱,所以每个人都要保护好它。



Gina:《This Blue Dot》写地球的事情,但地球所能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你在创作中是否有所取舍呢?


Zeno:我取舍的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我希望能如实还原父亲和外婆教给我的道理,以及这本书所传达的信息能提醒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当一个好人。另一条重要标准是:我必须把这些道理通过别出心裁且引人入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孩子们才会在阅读时享受其中并且爱上这本书。


初稿的文字量其实比现在这版更大,每一页上都有不同的信息。出版社决定出版这本书时,他们想直接按照初稿出版,唯一的建议就是希望书中能有几页不带配字的纯图片,这样读者能有停顿和喘息的机会,书的叙事节奏也会更好。我听取了建议,于是整本书多了两页无文字的插图,那两页大概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This Small Blue Dot》中无文字的一页插图


Gina:我很喜欢女孩仰望天空的那一页,前一页你说天空一直在变化,所以即便遇到挫折,也会有转好的契机。我想仰望天空的那页正好给了读者思考前面那句话的时间。


Zeno:没错。那是我想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小时候,一旦一件事偏离了预设的轨道,就会觉得天要塌了,尽管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从孩子们身上也看到了类似的反应。在我看来,随着年龄增长,你就会越发意识到,身边的一切来往反复,有些问题可以解决,但另一些会一直存在。


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给女儿们一些建议: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并非一锤定音,身边的事物永远在改变,今天的头等大事或许放到明天就不值一提了。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主题,那两页插图也正好给了读者一个思考与反省的空档。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挫折,但天空一直会转变





孤独和无聊激发我们创造的本能


Gina:我在你的网站上看到一张画,你曾说这是和此绘本有关的第一幅画,是一个小女孩专注地在地上画画,她的身旁有许多看似是来自她的想象的元素。你能说说这幅画代表着什么吗?


《独处》


Zeno:我在一间没有电视的屋子里长大,平时能做的只有看书或是在花园里闲逛。我以前经常说的、也是现在经常听到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是,“我好无聊啊,我没什么事可做。” 对此,外婆和父亲都说:“只有无趣的人才会觉得无聊。”此外,父亲还说:“如果你感到无所事事,这正是去创造点什么的好时机。”


童年时期我在画画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因为实在无事可做——家里没有电视,那时的我也不玩电子游戏。在那幅画上,一个女孩跪在空房间的地上画画,而在她身边,蜡笔创造的角色们从纸上走了出来,他们把她围起来,看着她画画。这幅插图的名字叫做《独处》,它的寓意是:要想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制造出美好的事物,我们都需要这么一段独处且无聊的时间,因为我们的创造本能就来源于此。


Gina:跟《独处》一样,《This Small Blue Dot》中的插画也是由素描细线条与孩子喜欢用的彩色蜡笔结合绘制而成。为什么要这样画?



Zeno:用蜡笔上色主要是因为我在绘画方面有个致命弱点:我很怕上色,尤其是亮色。所以其实用铅笔画女孩最舒服自在,我最得心应手的绘画工具也是石墨铅笔,但因为这是一本童书,而且是为两个女儿创作的书,所以其中的插图要鲜艳明快些才行。


于是我想,如果用蜡笔来画,那就不得不用上明亮的颜色,而且这能使女儿们更加身临其境,也是孩子们抽象生动的思维方式的体现。我费了些功夫才掌握如何用色块来表现背景和人物所处的环境。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蜡笔涂鸦后,我最终完成了背景的作画,这让我很开心。


蜡笔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很多孩子使用的第一个绘画工具,所以它会给人一种怀念的感觉。而且,蜡制的颜料很有触感,蜡笔涂出的色彩会显得尤为生机勃勃,这是丙烯或水彩颜料都无法做到的。


Gina:虽然故事中涵盖了非常多的话题与内容,但是正因为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孩子,我们才能十分自然地跟随她的跳跃性思维。这对读者来说也许是种很新奇的阅读体验。



Zeno:没错。有一种写作风格叫“意识流”,意识流的作品是由作者脑海中随意迸发的所思所感组成的。一些作者会在使用第一人称视角的作品中采用这种风格,读者阅读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作者意识里发生的变化。


我个人很喜欢意识流作品,因为与角色一起经历内心的起伏和变化能让我更加了解这个角色。因此,这种随意而发散的思维确实是我想在书中表现出来的,不仅如此,我想体现的还有一个孩子独有的视角——面对眼前的大千世界时所产生的的兴奋与赞叹。


Gina:绘本的最后一页,小女孩对刚出生的妹妹/弟弟说,“你会带来怎样的新故事?” 这样的结尾意味着什么?



Zeno:这本书原版的结尾更长一些。书中的女孩说人类是探索者、梦想家,因此,原本的结尾是:“你会带来怎样的新故事?” “你将进行什么新的冒险?” “你将带来什么新的梦想?” 这些都是我想要留给孩子们的问题——你们想在自己的人生中完成什么壮举?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延续了儿时父母对我画画的祝福。


我的父母对个人所能取得的成就怀有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们期望我成为艺术家,这其实挺不寻常的。那时父母一直想在高中结束后把我送去艺术学校,但我在高中的表现好得出乎意料,所以最终我去了大学,学了商贸和人文,之后又学了一点法律,毕业后很长时间,我都在澳洲政府从事移民法的相关工作。


我觉得我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对于我走上了公务员这样的传统道路应该是感到有些失望的,他总认为如果从事创作型工作,我将能为世界贡献更多。因此,这本书多少完成了他这个梦想。


Gina:通过这本书,你希望父母与孩子之间能进行怎样的讨论?


Zeno: 我其实没什么惊人的艺术天份。在学校里,我的绘画作品和别人比起来其实平平无奇。如果不是父母的鼓励,绘画和写作就不会成为我在创意方面的追求,我也不会在这上面花那么多时间。


现在对我来说,花时间独处、把自己全身心投入想象与创造中能让我焕然一新。所以,每晚完成工作后,我都会花两到三小时做些激发我创造力的事情——我需要这一段沉浸在想象中的时间。这样的时间,能让我感到自我满足,也会感到这一天变得完整了。很感激自己在绘画和写作上所花费的时间。人们总说要去创造,但创造本身不仅对作品有意义,对作者也有好处。


现在回头看,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也想用这种态度鼓励更多的孩子们,希望书的结尾能让他们敢于追梦、敢于梦想自己完成创举、也敢于想象自己成为伟大的人。这也是我想向我的女儿们传递的信息。





⬇️点击小程序在播客收听我们与Zeno的完整采访




本文作者




阅读更多

原迪士尼角色设计师,走出抑郁后创作了自己的绘本|Geneviève Godbout专访

他是四个孩子的父亲,网红插画师,也是一名矫形牙医|Grant Snider专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