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在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2022)上的致辞

浙江大学法学青年 浙江大学法学青年 2023-03-30

2022年11月12日,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2022)在杭州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指导,浙江大学主办,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本次论坛主题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必新

尊敬的张文显主任,何莲珍副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邀请我参加这一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高规格的论坛,也对作为承办方的多家浙江法学机构在法治中国建设和法学理论研究中作出的贡献表示我的敬意,同时预祝这一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借此机会我想就“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论坛主题,结合二十大报告的内容谈谈我自己的体会。我想用四句话来概括我对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展望以及对二十大报告精神的理解:一、要在认识上开悟。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法治板块、法治建设从以往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板块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一部分,足见我们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法治地位在我国的再度提升。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的革命,这是它的定位。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的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对法治建设重要性作用的集中概括。报告还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刚才张文显主任特别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重大命题。因为“在法治轨道上”,一方面是指互联网治理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另一方面是指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还有一方面是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这是党中央第四次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味着法治不仅仅是保障和服务的问题,它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基、修路、铺轨。过去我们讲服务和保障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而现在是全局的工作都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我们未来几十年就是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这是对法治的地位和作用的空前的肯定。

二、要在方向上明辨。

我把这里的方向概括为“三坚持、一围绕”。“三坚持”是指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性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样三个社会主义定性;二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宪法的篇幅在历年的报告中是最长的;三要坚持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一围绕”是指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句话是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总的政治方向部分提及的,并且在立法、执法、司法中都有公平正义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已经上升到方向、道路的地位。

三、要在全面上谋划。“全面”二字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核心命题和重要标识,十五大之后强调依法治国,十八大以后强调全面依法治国。二十大报告同样在“全面”两个字上做了很多的文章,比如说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的工作法治化,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努力形成在全社会上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局面;要推进法律体系的建设,实现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全覆盖等等。二十大报告中“体系”二字使用了119次,绝大部分是与法治有关的体系,可以说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进入到体系化建设的新时代。四、要在推进上用力。一是要在完善上求质量,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体系化建设一定要注意质量。二是要以扎实保实施,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法律实施的主要方面,所以报告用了“扎实”二字,说明一定要下苦功夫,要认认真真地抓工作,以扎实保实施。三是以严格求公正,过去提到公正指的就是公正司法,但是二十大报告在公正司法中还加入了严格司法的要求,以严格来求公正。四是以加快保时效,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加快法治建设,足见中央对法治社会建设有着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关于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个人有以上一些见解和感悟,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编辑:陈思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