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造丛林与自由市场——评BBC《中式学校》纪录片

2015-08-29 风灵 风灵

近来,BBC的一部关于中国老师执教英国中学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引爆激烈讨论。这部纪录片讲的是五名优秀的中国中学教师,在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中,完全以中国应试教育的方法来改造英国的孩子。迥异的文化和教学方式让影片跌宕起伏,充满了冲突和戏剧性,也让中英教育的比较成为了跨国热点。

就我所见,大多数讨论都集中于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的臧否褒贬,但窃以为,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教育方式所折射出的社会模型。手段服务于目的,而目的又取决于观念,取决于怎样看待社会。

中国老师反复强调的是“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必须努力取得好成绩,不然就是死路一条。他们认为,英国学生调皮捣蛋,不肯好好学习的原因不在老师,不在课堂,而在于英国的福利制度,学生不用努力,以后也有饭吃。

这些老师眼中的社会是一种丛林社会,严格地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survive or die。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改变,个人只能适应社会,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须适应。你死我活,是一场零和或者负和游戏,从来没有合作共赢的概念。他们不断地向学生强化灌输这种观念:世界是如此冷酷无情,唯一的出路就是考高分、上好大学以出人头地,如果失败,证明你没用,不值得同情,不值得被爱,甚至不值得活下去。

丛林社会还不是最糟糕,丛林虽然残酷,还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虾有虾路,蟹有蟹路,可以当狮子老虎,也可以当兔子松鼠,成功的标准是多元的,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但在中国老师这里,成功的标准却当然唯一。

中国老师自豪地宣称,在中国的学校里,不管学生的水平如何,都是采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学,不会因人而异。这不是真实的丛林,而是人造的丛林,人造的竞争。学生所要适应的,并不是社会,而是老师或教育权威机构制定的统一标准。这种标准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武断颟顸。体育课的达标测试尤为明显,长跑慢了几秒,掷实心球少了几厘米,当真就那么罪不可赦,值得被剥夺上一所好中学或好大学的资格么?这种不讲理的唯一标准,虽然只是模拟,也足以让英国玻璃心的体育老师潸然泪下。

不难看出,人造的丛林社会投射的是统治者掌握一切资源、掌握生杀予夺的等级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要生存或成功,前提是适应统治者所制定的标准,无论什么样的标准都必须适应。考试排名也好、集体主义精神也好、孔夫子也好,都是为了强化这样的适应性。所以中国老师会教育学生“孔夫子说,父母永远是对的。”其实她未必不知道,父母不可能永远是对的,但这种教育的关键不是追究对错,而是训练服从。所以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学生记笔记就好,质疑是不被鼓励的。并且,等级社会必然存在数量控制,要搏上位必然面临残酷无情不择手段的竞争,胜者为王,而败者为寇。

考试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隐含在考试之后的那种成功或成仁的威胁,那种足以让你否定整个人生的压力。所以,因高考工厂而著称的那些学校里,高考前时有学生自杀,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便是中式教育代代相传的主旋律。纵已年少不再,但影片中的每一幕仍让我有昨日重现之感。不能不说,即使在中国,在市场化改革已进行了三十多年的今天,教育的理念也已落后于时代要求,但仍一直忠心耿耿地服务于体制。

不谈中国,现代的英国已远不是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为所欲为的等级社会,因此这帮十三、四的英国熊孩子们当然很难理解中国老师的逻辑。

在以契约而非等级为特征的社会中,也就是在以自由市场为特征的社会中,个人生活和职业有广泛的选择。人们通过市场进行交换,以所有换取所无,交换的双方都因此而获益。在市场中,整齐划一的标准不但是不可取的,甚至是不可行的。如果没有差异,没有多元化,每个人都具有相似的才能,生产相似的东西,交换就难以发生。差异越大,越多元化,人们就越能得到更大的满足,千差万别的个体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自由市场中成功的标准绝非唯一,更不由统治者随心所欲而定。

竞争确实也是市场的特征,但必须注意,“适者生存”的原则在生物学层面上事关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繁衍,比如,跑得太慢而被猫吃掉的兔子就不会留下后代。跑得最快的那些兔子得到繁衍的机会。但在社会演化中,“适者生存”的含义并不是指人类个体的生存,而是指人类互动形式的生存,例如风俗、制度、公司等,演化过程将对这些互动形式作出选择。一家商业公司倒闭了,它“死了”,意味着这种特定的社会合作形式“死了”,但当然不表明组成这家公司的人——投资者、老板、经理、雇员等等——同样死了。一种低效的合作方式被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所取代。市场的竞争与丛林的竞争迥然不同。丛林中,动物竞相以对方为食,或者相互取代。市场中,企业家和公司相互竞争,以争取与消费者及其他企业家和公司合作的权利。市场竞争不是竞争生存机会,而是竞争合作的机会。[i]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人类社会之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交相为用”,利用他人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利用的他人的知识与思想。这种合作,让人类社会以惊人的速度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也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这种竞争与合作的概念,在中式教育中踪影全无。

然而,另一方面,我也不想为纪录片中的英式教育唱赞歌。公立制度下的教育自由是一种伪自由。表面上,英国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大纲,学生有较多的课外时间,但是,学生仍然必须按时在校内分班学习,学习指定科目,参加指定考试,甚至也要以考试论英雄。影片中的教导主任希望的是以英国式的“自由”教育,在分数上打败中式教育。希望鱼和熊掌二者得兼,却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

真正的自由教育必须打破公立教育的藩篱,摆脱权力的控制,自由办学,自由竞争,自由选择。自由或许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但唯有自由,能提供最多的机会,最大的可能性。

走出丛林,拥抱自由。



[i] Tom.G.Palmer, Twenty Myths about Marke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