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与智猪博弈
文 风灵
翻开任何一本经济学的主流教科书,对公共物品的定义大概都是这样: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财货,其使用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实际或潜在地减少他人消费该公共物品的数量,而且排除他人使用公共物品的成本高昂。
比如说,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就把烟火表演作为典型来解释公共物品。一场烟火表演可以被许多人同时观看,一个人对烟火表演的消费不会减少他人的消费。由于烟火表演的性质,不能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因此排除特定的人观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换言之,不管是否付钱,只要有烟火表演,谁都可以观看,因此,没人会去买门票,烟火表演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收回成本,这是一种正外部性产生的搭便车现象。
经济学家们据此认为,既然价格机制不能发挥作用,那么,以私有产权为基础,受盈亏驱动的私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将没有足够的激励提供公共物品,于是,有必要以政府的强制性税收来支持公共物品生产。从亚当·斯密到萨缪尔森、曼昆,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是政府介入经济生活的一条正当且重要的理由。
然而,我们今年夏天去日本旅游时,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有举办花火大会(即烟火表演)的传统,尤其是夏季,每周都有花火大会在各地举行,甚至同一天就有两场以上的表演。比如,7月26日神奈川和八千代同时举行花火大会,我们遇到选择困难,最后去了八千代。
这些动辄有几十万人上百万人观众,燃放烟花数千到数万枚的花火大会都是民间行为,并非由政府来提供。而以花火大会的数量、频率和规模来看,远胜过许多由政府提供此类表演的国家,无论如何算不上供给不足。烟火表演不是纯公共物品么?民间怎么会有激励大量提供这样的公共物品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查找了一些资料。花火大会往往会有一个独立的法人作为主办方,而对主办方出资的主要是各种非政府组织,如工商业团体、旅游业协会和宗教法人团体。其中,宗教团体的运营资金完全是自筹,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与政府没有关系。行业协会则是以自筹资金为主,接受少量的政府补贴。
花火大会给了我们反思公共物品的经济学经典教条的实例。搭便车现象固然存在,但并不能得出结论,私人合作不能产生克服搭便车现象的机制,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教材里这样解释搭便车现象,假设有一辆投币的公交车,投入一定数量的钱币,公交车就会开动,而其他的人则无需再投币付钱。因此,乘客们都会等着别人付钱,而自己免费搭车,公交车难以开动。
但是,可能存在某种机制,让部分对乘车效用评价较高收益较大的乘客主动付费,只要车开起来,其他人搭便车也就无关紧要了。实际上,智猪博弈就是常见的一种机制。我们都知道,智猪博弈的均衡解是大猪觅食,而小猪等待,也就是说,此时小猪搭大猪的便车是有效率的结果。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怎样甄别出大猪和小猪?一旦能把这两种角色分开,大猪就会主动承担成本,小猪则心安理得地搭上便车。
前面已谈到,花火大会的主要赞助人之一是旅游业协会。当地的观光旅游业是花火大会的主要受益者。花火大会往往就在旅游景点举办,比如新宿御苑举办的花火大会号称有百万观众,温泉胜地箱根则在箱根湖上举行,而东京晴空塔甚至每天都会放几次烟火。这增大了景区的吸引力,提高了相关产业的收入。
旅游业协会当然有动力出钱举办这种活动。工商业团体情况也与之类似,他们的投入可以带动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
另外,我们注意到,现在的花火大会可通过电视转播费、VIP席位费、停车费和商贩摊位出租费等收回部分成本。这也是一种智猪博弈。教科书上所谓的烟火表演不能收费的论断并不能成立。虽然现场的人都可以观看烟火,但效果并不一样,有些位置的视野更好,可观赏到更精彩、更完整、更璀璨的烟火场景。主办者就在这些位置设定了席位,收取费用,其他较远较差的位置则任由观众自便。这也是甄别观众中大猪和小猪的做法。
除了花火大会,其他公共物品也可能由私人提供。比如,经济学家们早已发现,所谓经典公共物品之一的灯塔,往往在港口附近建造,修建灯塔的私人可向进出港口的船只收费。生活中也可观察到,大都市中,房地产商也会在开发的楼盘旁边修建免费的公园,使用公园的多是该楼盘的居民,房产商通过提高楼盘的售价而收回了建造公园的成本;某些大企业可能会资助经过其工厂附近的铁路或高速公路等等。这些都是以智猪博弈的机制来克服搭便车的外部性的现实例子。
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公共资源保护的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