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谁在给外卖小哥发工资?

风灵之声 风灵 2023-09-10

风灵
近期临沂大学邢斌教授以一篇《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关于外卖行业整体状况分析,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从996到外卖小哥:经济结构失衡下的底层竞争》,其主要观点至今仍然适用。但今天我想谈的是,到底谁在给外卖小哥发工资?或者说,真的是美团在剥削外卖小哥吗?
到底谁在给外卖小哥发工资?当然不是美团,就连邢教授也很清楚这一点。文中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单外卖顾客支付22元,商家拿到14元,快递员拿到3元,外卖公司拿到5元。可见,是顾客也就是消费者在给外卖员支付报酬,或者说,消费者是后台总老板,支配着商家、外卖员和外卖公司三家的收入,而这三家再按比例分成。
不过邢教授认为,这个比例分成不合理,外卖员应该分得更多。但这也简单啊,邢教授文中提到:肯德基、麦当劳都有自己的外卖队伍,无论专职还是业余,都有正式签约,有五险一金,受伤有公司保险,也不设置送餐倒计时,等等。既然有这么好的工作,那为什么外卖员们不都去肯德基、麦当劳上班,而要注册美团平台呢?
很显然,肯德基、麦当劳容纳不了这么多外卖员,提供不了这么多就业岗位,那为什么别的商家不向肯德基、麦当劳学习,将这种优秀的模式推广开呢?我想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顾客不愿意支付相关价格。比如说,我在家点外卖,几乎就从不点肯德基麦当劳,就是嫌配送费太贵,当然,餐品的均价也偏贵。实在想吃,我宁可开车时顺便去买点。外卖员辛苦,但绝大多数点外卖的消费者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少数顾客愿意支付高价,但始终是少数而已,这少数的顾客,能养活上千万的外卖员吗?
外卖平台抽成的依据是什么呢?恰恰是因为平台降低了外卖的整体费用,提升了消费者价值,才让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变为了现实,从而为广大外卖员提供了生计。在没有美团和饿了么之前,我可能一年也不点一次外卖。当时除了肯德基麦当劳外,也可以打电话给附近的餐馆要求送餐上门。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消费额(不高),这种送餐是免费的,只是有距离限制(通常1公里内),而且高峰期可能很慢。即使免费送餐,我也觉得麻烦,还不如自己出去吃。而有了外卖平台后,每周都可能点几次外卖。一是便宜,可能比到店更便宜;二是选择面多,不限于附近的商家,也不限于那些有空闲送餐人手的商家;三是操作简单,流程规范,菜品和价格一目了然,用手指头点点就完成了点单和支付。所以,即使有其他途径可用,海量的消费者仍愿意使用外卖平台。
在顾客支付的费用中,外卖公司应该提成多少?其实也不是外卖公司自己说了算。如果觉得外卖公司费用高了,商家完全可以和外卖员联合起来,抛开美团饿了么,另建平台,比如利用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确实有商家这样做,比如我家小区的京东超市,就靠微信群给全小区送货。邢教授说商家一批一批退出,如果真是如此,那外卖平台倒闭指日可待,他们抽成过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另外,邢教授认为美团财务作假,把盈利做成巨额亏损。这倒有些不合情理。作为美国上市公司,有动机把亏损做成盈利,比如某幸咖啡,而很少听说把盈利做成亏损的。公司巨额亏损会面临股东抛售股票,撤出投资的巨大压力,轻则可能影响公司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进而影响正常经营;重则面临灭顶之灾。巨额亏损也会让管理层承压,有损个人的钱途和前途。而邢教授既认为算法很精妙,又认为“不过一个APP,每年需要多少研发费用支撑?”这就是卖矛卖盾,不知其可了。
总之,如果觉得外卖员收入不够高(包括其他待遇不够好,比如没有五险一金),主要责任在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肯多出钱。不过,外卖员还有个办法,如邢教授所说,日本送外卖至少一单32元人民币,北美一单至少6美元,那中国外卖员可以坚持,没有32元或6美元不送,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不肯出钱的穷X消费者,就不配点外卖。
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很简单,和其他东西涨价一样,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会减少,消费者整体福利会下降。
邢教授说,北美底层劳动者收入是国内10-15倍。我现在就在北美,明显感觉到这样的价格过高,高到一般消费者不能购买正常数量的服务了。
比如说,小费是消费者直接支付的,最能直接体现消费者是劳动者的真正雇主。现在北美的餐馆小费比例普遍上涨到20%-25%,吃顿饭支付20-30美元/加元的小费很正常,稍多点就要大几十美元。加上近年物价普遍上涨,下馆子吃饭对北美普通老百姓而言成了件奢侈的事,要吃也多是去吃不给小费的快餐。餐馆服务员的收入如何先不说,至少肉眼可见餐馆数量(或密度)比国内少很多。
至于外卖,我上个月几乎天天在外面吃饭,总共看到了不到五次外卖到店取餐。
又比如说,本地只要一到公共假期,全城大小机构大小商铺全部关门,市场关门,餐馆关门,连沃尔玛都关门,甚至自动洗衣房都关门,因为客流量不足以支付加班费用。昨天是劳动节,国家假期,家里青菜和主食都吃完了,想去沃尔玛买点,发现沃尔玛关了门。好在有家华人商超发挥优良传统,坚持正常营业,救我等于水火之中,不然就只能吃一天储备泡面了。
即使不是假期,许多商超也是下午6点就关门(我很纳闷那些要上班的怎么购物?),而在国内,这时甚至还不到上客高峰,营业到晚上10点是常态。Mall里面的商铺甚至不到6点就关门,有的餐饮店只做中午一餐,下午3点左右就关门。取快件到邮局,而邮局下午4点关门。
由于消费者没有购买足够的市政服务,垃圾处理很不及时,居民垃圾包括厨余垃圾都是一周清运一次。街道上满地垃圾常常无人清扫,大坑小坑也无人管。
理发太贵,流行自己理发;人工洗车太贵,流行自助洗车。修理太贵,祈祷手机、电脑和汽车等都不要坏;钟点工之类想都不要想,所有的家务全部自己做。
说实话,就我所见的情况而言,收入相同甚至低上50%,国内的生活相比北美总体而言都要好得多。由于人工太贵,消费者望而却步,导致社会分工退化,很多事情只能自给自足,这并非是社会进步的方向。
应读者要求,我们将在十一长假期间举办一期奥派经济学入门特别课程(不能按时参加的可看录播回放),报名费仅100元详情参见:七天速成奥派经济学联系风灵加入。微信号mefengling,或扫下面二维码:

欢迎关注干货满满的风灵公众号:

相关文章:
从996到外卖小哥:经济结构失衡下的底层竞争
淘宝害了中国经济吗?
不要嘲笑那些抢盐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