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城市“暗”空间: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利用
攀岩墙,滑板公园,艺术馆,剧院,迷你船坞...如教堂般高大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一些曾经压抑沉闷的“灰色”地带,经过设计师的巧思,转变成受人欢迎的有趣有益的创意场所。
目前,国内对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大多满足市民停车、运动、公园休闲等生活功能,以下四个案例(甘肃兰州、浙江黄岩、广东汕头、香港)可以读出国人推崇的实用主义。
兰州立交桥下多层停车库
黄岩二环东路立交桥下运动场
汕头中泰立交桥下公园
香港观塘海滨公园
针对高架桥和公路下方空间的利用,欧美和日本等地区更早进行尝试,下文中的9个案例(英国,荷兰,加拿大,美国(3),南非,墨西哥,日本)显现出更宽广的功能应用。
伦敦Hackney Wick多功能建筑
阿姆斯特丹A8ernA桥下装置
多伦多高架桥公园
圣安东尼奥光辉舞池装置
南非开普敦Mill街滑板公园
墨西哥城Bajo Puentes桥下餐厅
休斯顿Sabin漫步道
波士顿Ink Block桥下公园
日本东京武藏野高架地下步行空间
高架桥架空部分空间属于城市“灰空间”,容易滋生城市问题,但如果能解决噪音、粉尘、安全因素,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和利用价值。今后,期待看到更多城市边角区域再开发,释放这部分割裂城市环境的区域的潜能。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