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十八)——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
老姆登村位于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倚碧罗雪山,西望高黎贡山,两山夹持怒江从脚下汹涌南下,村庄集壮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怒族风情为一体,是怒族民族文化、民居建筑、民族习俗、民族乐器、美食、服饰、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先后荣获“中国最美村寨”“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旅游名村”“脱贫致富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长期以来,老姆登村紧紧围绕景区发展、居民增收、绿色生态,按照农文旅全面融合的工作思路,整合区域内丰富生态、民族、历史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以核心景区为龙头、乡村旅游为主角、非遗文化为推动、美食购物为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及农民增收,推动老姆登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乡村景区化发展。老姆登村文旅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路难走、车难停、人难留”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其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打造一个产业带动一片发展的区域联合效应,2021年,投入上海帮扶资金援建旅游换乘中心建设、老姆登旅游公路建设两个项目,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的“三难”问题,为老姆登村旅游业的发展撑起了“支点”。改建后的老姆登村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昔日乡村换了新颜,村庄环境优美,出行便捷顺畅,吃住一应俱全,接待服务周到,成为了“游客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网红“打卡”景点。2022年10月,老姆登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群众增收,共同富裕。一是做优“农”的文章,老姆登村有丰富的茶叶资源,茶叶种植面积3716亩,总产值约3223万元,“老姆登茶”成为怒江州首个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陆金”“怒舅山”等本土品牌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结合这一优势,将老姆登茶打造为伴手礼,目前,老姆登村茶产品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茶农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茶产业已然成为老姆登一张靓丽的“名片”。二是做特“文”的文章。老姆登村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比亚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哦得得”“口弦乐”等。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老姆登村盯准“文化”这个关键点,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资产,打造了“老姆登之夜——民族文化集市”,通过民族歌舞展演,丰富了旅游业态,让游客充分体验到了怒族特色文化,去福贡县老姆登村嗨一场“达比亚舞”已经成为到怒江旅游的新时尚。三是做好“旅”的文章。针对老姆登村前期旅游业态少、增收低的情况,着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农文旅实现深度融合,鼓励村里老百姓办民宿、卖土特产、进行非遗展演,全村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各方游客纷至沓来。老姆登村接待游客人数从2018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2022年的5.8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18年的292.9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546万元,景区人均纯收入由2018年的5950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2万元。
(三)激发群众自身动力,带动就业增收致富。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老姆登村为帮助村民搭上“旅游快车”、吃上“旅游饭”,着力以村集体经济参与和能人带动,把群众“拉”入老姆登村发展的大潮中。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投入文旅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数量不断增加,客栈、农家乐、饭店、文化传习所、民族文化演示馆、农副产品售卖部等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纷纷吃起了“文旅饭”、当上了“产业人”,奔向了“好钱景”。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客栈33家,可日接待1270余名游客住宿餐饮,年总收入达到860万余元,带动直接从业人员150余人、间接带动570余人,人均增收达2.8万元以上。老姆登之夜——民族文化集市的运营采取“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通过租赁、表演分红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一方面,村集体为村级文艺队的展演提供表演舞台、表演设备等,抽取文艺队表演收入的10%作为集体经济,剩余的90%作为文艺队队员表演酬劳。另一方面,村集体修建休闲吧台、集市货架,出租给村民,收取租金,村民可利用吧台、货架售卖土特产品、休闲小吃等获取收益。
(四)注重挖掘非遗民俗,丰富乡村文化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老姆登村努力在丰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找准平衡点,激活了非遗文化“发展力”。“非遗+民宿”,为非遗找寻落脚点,为民宿插上腾飞翅膀。目前,老姆登村已打造出非遗民宿样板——“150客栈”,在这里可以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还可品尝怒族传美食肉拌饭、手抓饭、漆油鸡。“非遗+研学”,将非遗与研学体验结合起来,以社会化认知推动社会化传承,让非遗的传承有了强大的生机。2022年,老姆登村推出了省级非遗传承人郁伍林、小慧传习馆张晓慧夫妇、退休老干部曲路4位研学导师,寒暑假吸引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学生到村里深度了解本地文化。“非遗+休闲”,打造非遗小院,每晚举办非遗展演+篝火晚会,让游客参与到非遗的演唱中来,亲身感知非遗的魅力。同时也带动了8位非遗表演的村民增收,人均每月增收3000元。“非遗+活动”,以非遗文化为核心,以重大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营销力。2022年推出了峡谷文化周、“歌声飞出心窝窝 幸福不忘共产党”文艺系列表演等重大活动,媒体曝光度破亿,让深藏峡谷的非遗文化得到广泛宣传。
(一)整合资源是路径。乡村旅游点多面广,须以全局眼光,锚定发展目标,全面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方能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旅游的保障作用,通过旅游公路、游客中心、村庄提升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结合城乡绿化美化行动,老姆登乡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实现乡村脱胎换骨、华丽蜕变,为老姆登特色旅游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挖掘优势为突破。作为全国唯一的怒族乡,位于碧罗雪山腰的老姆登村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特色十分突出,其资源优势可概括为“雄、奇、美、秀、甜”,“雄”在怒江大峡谷、“奇”在皇冠山、“美”在自然村落、“秀”在怒族文化、“甜”在老姆登茶,依托这些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怒族文化资源优势,着重打造了“观皇冠山云海、喝老姆登茶、嗨达比亚舞”的老姆登游览体验,市场反响良好。
(三)群众参与增动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围绕“扶持一个、带动一片”的发展思路,老姆登以村集体经济为抓手,以“能人带动、群众参与”为路径,扶持郁伍林、春丽晓慧、江小村等一批本村文旅能人,带动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着力发展群众参与度强的住宿、餐饮、徒步、非遗表演等乡村旅游业态,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建设及农民增收,老姆登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投入农文旅产业发展,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编辑 田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龚怡丹
审核 张云鹏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十七)——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玉湖村
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十六)——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
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十五)——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佛堂村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恒春临沧
玉溪文旅
微游怒江
普洱文旅
楚雄文旅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
京剧院
花灯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