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
客货运量稳定增长
国际黄金大通道的运输活力持续显现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
实现客货运量强劲增长
运输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详情如下↓
截至3月12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020万人次,发送货物342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780万吨,呈现客货两旺态势,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中老铁路 杨林 摄
旅客运输量质齐升
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受到沿线民众青睐。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加强客运组织,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增加运力供给,中老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中国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由开通初期的35列增至目前51列,单日旅客发送量由2万人次增至最高10.3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由4列增至12列,普速旅客列车扩编为10辆以上,单日旅客发送量由720人次增至最高12808人次。2023年3月15日,中老铁路启用互联网手机APP售票系统,实现互联网售票,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VISA、Onepay等支付方式,极大提升了旅客购票体验。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在昆明至万象间首次开行国际旅客列车,实现昆明、万象当日通达,已累计发送87个国家和地区15.5万名跨境旅客,近期又新增中国玉溪、老挝孟赛2个停靠车站,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
跨境货物运输强劲增长
国铁集团与中老两国海关、边检部门加强沟通,完成磨憨铁路口岸提质扩能改造,用好万象南换装站,加强跨境货物运输组织,积极推行快速通关,提升运输能力和通关效率,有效压缩了全程物流成本,着力打造中国与东盟间的黄金物流通道,中老铁路单日开行跨境货物列车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至目前高峰时的20列,今年1月1日至3月12日中老铁路完成跨境货物运量106.4万吨,同比增长33.9%。2022年1月10日,首次开行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截至目前累计开行972列,跨境货物运输时效不断提升。积极探索“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国际运输新模式,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为满足老挝客户 “零、散、小”货物运输需求,今年2月20日起首次通过万象至磨丁间普速旅客列车开办快递运输业务,并实现“当日送达”,已累计发送快递货物15173件。
经贸发展辐射效应凸显
中老铁路加速了沿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促进了万象、琅勃拉邦等重点车站周边开发,带动了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900多种,货物运输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中国31个省区市的主要城市,万象至昆明间物流成本较中老铁路开通前下降40至50%左右,有效带动了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丁经济特区等经济园区发展,老挝铁矿石、木薯粉、橡胶等产量明显增加,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近日,一面来自北京的锦旗寄到了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游客以这样的方式感谢丽江导游吉龙的暖心服务。
据导游吉龙回忆,这是2023年12月底带过的一位客人,当时北京游客苏苏带着女儿出行,在半夜突发胃疼和高原反应时,吉龙及时进行了关心和帮助,得到了客人的认可。
“时隔三个月,收到客人寄来的锦旗感觉很开心,也很意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却被游客铭记于心,非常感动。”吉龙说。
吉龙来自丽江名途国际旅行社,至今已经从事导游工作七年多的时间,自从业以来,他一直秉承游客至上,服务为本的原则,坚持职业操守,以游客满意为第一标准,言行文明礼貌,服务态度谦和,让游客们感受到文明快乐的丽江之旅。至今从未引起过任何投诉,客人好评不计其数。
记者了解到,吉龙作为丽江名途国际旅行社的“导管”,为确保来丽游客在旅途中的安全和体验感,在工作中,他带领着团队20多名导游认真做好工作,从行程安排、餐饮住宿、景点讲解到应急处理,认真把控好每一个细节,真真正正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到舒心和快乐。
吉龙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公司的导游团队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和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新的旅游线路和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为丽江的旅游市场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座美丽的城市。
#追云记#
第069期“非遗所思”视觉特辑
一方幕布就是一个戏台 尺把长的皮片人儿就是演员 明亮的灯光穿过皮影 人物、花草、楼宇在画布的另一端 映出栩栩如生的世间百态 跟随边陲古道的马铃声 云南非遗之旅的第十二站 我们来到保山腾冲 在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 探索皮影戏与现实人物的跨界碰撞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岁月更迭中腾冲地区一代又一代人的皮影艺人 顶着繁星踏着辉月走村串寨一牵一引诉说沧海光影之下敷陈故事将这项融历史、戏剧、音乐美术和工艺于一体的皮影艺术鲜活在民间
皮影戏,俗名灯影子,又名“皮人戏”,是腾冲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艺术形式。据清光绪《腾越厅志》记载推断,腾冲皮影戏及其制作技艺,在明朝洪武年间伴随屯垦戍边而从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
“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尽收忠奸贤恶。”集绘画、雕刻、历史、唱功、演技等多重技艺于一体的腾冲皮影,在当地流传已久,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锣鼓声响起,白色的幕布后面,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小皮人,像是被施了魔法,瞬间鲜活起来。唱跳打闹间,随着或高亢或委婉的戏腔,一个个故事被生动演绎,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2011年5月,腾冲皮影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腾冲皮影剧目据统计约有三、四百出。剧目题材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演操作灵活自如、唱腔圆润优美,对白生动风趣。从最初任蜡烛熏燎的黑白皮影,到如今五彩斑斓的新式皮影,腾冲皮影始终保持着质朴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碰撞交流的缩影。
腾冲是南方丝绸之路上东西交会南下北上的重要枢纽,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成了种类齐全、颇具特色的非遗资源。除皮影戏之外,玉雕3项、佤族清戏等每一项非遗都以最鲜活、最生动的方式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承前人之智萃,传百世之芳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认识、保护、传承非遗文化。非遗不能只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而是要融入生活,创新发展。
“追云记”融媒体栏目特别推出“非遗所思”视觉特辑,以平面设计、影像纪录、数字技术等传媒工具来传播、保护和传承云南丰富的非遗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唤醒这些宝藏,非遗的故事传承永不止息。
希望更多的非遗“爱好者”加入我们,用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设计创意的结合,一起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创造更多的可能。
“追云记”是由云南省文化馆与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创立的一档以新媒体创新方式、对云南文化和旅游进行多维立体的宣传推广为主的融媒体栏目,挖掘云南有趣的人和事物,以新奇、奇特的角度呈现更加有趣的云南特色。用新视角展示云南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让更多游客感受云南人文风物,开启七彩云南的心动旅程。【#追云记#栏目】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监 制:郭维平、尹 凡、武志敏、卢 钢技术监制:何 寰制片人:陈 燕、马雁南 策 划:王 凡、盛雪梅、杨维涵统 筹:盛雪梅、杨维涵编 辑:余应木、马丹妮、苏克胜、刘星邑、 赖长宇、刘发有、潘诗雨、蒋湫妍宣推统筹:赵小强、彭明辉、杨维涵直播统筹:杨 锐、赵小强宣推执行:孙安然、江雨微、韦福娟技 术:叶丹丹、施佳伟制 片:邱黾勉、刘 涛指导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出品单位:云南省文化馆 云南广播电视台
【本期】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腾冲文旅、腾冲市人民政府网策划/监制:杨维涵海报文案:江雨微、杨娅莹(实习)平面设计:杨娅莹(实习)、姜 诚编 辑:韦福娟审 核:马雁南、盛雪梅、赵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