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川谈教师成长(二):勤于积累

2016-06-07 肖川 中国生命教育网

 中国生命教育网将陆续推出6期《肖川谈教师成长》,敬请关注!

勤于积累就是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内心变得丰富和深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一定要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把自己所看到的、读到的、想到的,用笔及时地记录下来。我从2014年的3 月 14 日开始写微信评论,大概每条评论是 250~300 字,到目前两年的时间,我写了有 2000多条,差不多每天都会写,很少有不写的日子,有时候写十多条,其实我这么做,正是为了积累。一个好的素材,某个事件、某篇文献,通过记录,坚持积累,就能够丰厚我们的文化底蕴。据我有限的观察,制约我们中小学教师成长的最重要的瓶颈是文化底蕴不够。所谓文化底蕴,简单地说就是学识积累是不是足够的丰富,懂的是不是足够的多,对相关的问题理解得是不是足够的透。这对于我们教师幸福人生的营造和专业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如何理解教学?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由于教学具体目标的不同,教学内容性质的不同,一节课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我认为一节好课有三个一级的指标体系: 那就是真诚、深刻、丰富。

所谓真诚,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你是真心实意地为着学生们好。你是在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你是可以做到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用心良苦的;你没有那种道貌岸然、煞有介事、故作姿态、虚张声势、矫揉造作、言不由衷。所以真诚的第一层含义就是真心实意、情真意切。真诚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你对于给学生讲的内容是可以做到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顺手拈来皆成妙谛的;你没有那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空洞与无奈,你所说的绝大多数话都是仔细咀嚼、反复推敲、再三玩味过的,你不是鹦鹉学舌、照本宣科、不懂装懂、一知半解、没话找话。常言道,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来的才是血。我们老师对于教学的内容吃进去的是草,只有真正通过我们消化吸收,挤出来的才能是奶,是玉液琼浆,才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滋养学生的生命。所以真诚的第二层含义就是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我想只有真诚地教育,才能带给学生那种心花怒放的感觉,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第二是深刻。所谓深刻,就是能够带给学生那种别有洞天、匠心独运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带给学生那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怦然心动,妙不可言,百感交集,浮想联翩;能够带给学生那种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能够带给学生认知的冲突,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与思维的警觉。只有深刻的教学才富有那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才能够带给学生那种刻骨铭心的理解与记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所受过的教育,我们上了那么多课,究竟有多少课带给了我们刻骨铭心的理解与记忆呢?这反映出我们教学的深刻性是有待提升的。

第三就是丰富。丰富相对的是贫乏、空洞和苍白,丰富就意味着有足够的信息量,有足够的智力负荷,意味着教学资源的丰富,意味着教学活动的丰富,意味着学生对课堂参与的丰富,意味着教师教学语言的丰富。只有丰富的教学才能够让我们学生的心灵荡漾起来。正如庄子所讲,“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只有丰富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那双隐形的翅膀振翅高飞。那双隐形的翅膀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对学习的兴趣,对探索的需要,对成长的渴望,对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

我们的教学要做到真诚、深刻、丰富,必须需要教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勤于积累,才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幸福人生,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一个更称职的教师,使自己能够更多地赢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

 

成长是生命最美的姿态|第一期全国生命教育种子教师暑假研习营

邀您一起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生命教育网联合开发和实施课程

 

报名微信曹专:15911015618

 

‍推荐阅读:

  1. 肖川谈教师成长(一):深度阅读

  2. 曹专:有胆 有识 有情 有义 有趣

  3. 不负夏天|第一期全国生命教育种子教师暑假研习营即将开课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