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冰与火”为什么能火遍全球?

2016-07-01 圆首的秘书 北青艺评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一,《权力的游戏》最新一季《凛冬的寒风》已经完结,“豌豆射手”丹妮莉丝携多恩、高庭和铁群岛的巨大船队,当然还有她的三条巨龙开往维斯特洛,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权力的游戏》以其故事的错综复杂和主角的死死死死著称,本季的结尾更是瞬间消灭了几个重要角色,让人目瞪口呆,同时又欲罢不能。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这个美剧如此风行?

        

原著的归原著:无与伦比的残酷性

        


《权力的游戏》能够连续六年吸引大量观众并赢得极高口碑,乔治·马丁的原著《冰与火之歌》绝对居功至伟。别的不说,冰火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无与伦比的残酷性——无论是刚出生的乡野婴儿还是久经世故的国王之手,无论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还是举足轻重的大主角,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安全的;相反,权力越大、能力越强的人反而还会面临更多威胁,甚至一个不小心就会命丧黄泉。从第一部(季)结尾的奈德·史塔克之死开始,人们对乔治·马丁的信任程度就已经降到了零点——狼家头牌主角都被一刀切了,谁还能活下去呢?全剧主角都死了,谁还是主角呢?HBO聪明地将原著小说这种“勾人”的性质转化成了观众持续追剧的动力,坑是越挖越多,而且挖二填一,以致于猜测接下来谁死已经成为冰火迷的重要乐趣之一,甚至死得合不合理也成了判定冰火脱离原著之后是否仍然成功的关键指标。

除了内容上挖坑以外,原著本身的叙述方式也颇有技巧,各种文学技巧也为电视剧的改编打下了极好的基础。譬如,由于冰火故事线索错综复杂,乔治·马丁采取了轮流交换第三人称视点的方式叙事,既让错综复杂的故事找到了着力点,也能使故事变得更加若隐若现、亦真亦假、扑朔迷离。不仅如此,冰火的剧情往往还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且不说那些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但一定都会在某时某刻应验的诅咒和预言,单是一些极其微妙、有些看上去根本无关紧要的设定也往往能够埋伏长达几册之久,然后追根溯源、改头换面,赫然变成一头“巨兽”,最终发挥作用时让人瞠目结舌。

冰火是兼娱乐性和严肃性于一身的奇幻作品。显然,作为一部奇幻小说,其娱乐性来自龙、异鬼等等奇幻元素的补足甚至是色情和暴力元素的铺张,而严肃性则散见于全篇中作者对历史、制度和人性的思考。可以说,冰火吸引读者或观众的确乎是些弯弯绕的情节,但真正让他们疯狂迷恋的,则是一个个鲜活分明的个体,这些个体或善良,或狡黠,或刚愎自用、不可一世,或隐忍不发、卧薪尝胆;个体的性格和命运相互交织形成天网,划定了每个人的行为,也套牢了每一个从中看到自己影子的现实中人。更精微的是,随着剧情的推进,人物动机的“洗白”和行为的“黑化”更成为乔治·马丁的两大法宝,让那些原本平面的人物得以立稳,让那些令人生厌的角色收获同情,整个故事也随之产生无穷的变化和注定的结果。


        

剧集的归剧集:打输了每一场战争,却赢得了整个战役

        


从第五季开始,冰火剧集开始大面积剥离原著,由此也导致了冰火迷的分化。在《凛冬的寒风》中,这种趋势进一步得到加强——毕竟现在的情况已经根本不能称为“剥离”了。由于行业运作显然等不起马丁老爷爷翻来覆去、务求保质的写作和修改节奏,第六季几乎已经是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东西了。那么冰火的真的因此就要烂尾了吗?

这样的结论恐怕也不好下。纵观本季的十集,一个公允的评价应该是“渐入佳境”。总体看,前半部分的确缺乏恰当的组织,节奏失控相当明显,拖沓得近乎让人感觉是在“抒情”,语言的厚度和烈度有所降低;一些剧情的发展由于不走脑的改编变得过于偶然和突兀,打破了冰火系列一直以来构建起来的合理性和营造出来的危险氛围。整个史塔克家族简直就是在这样那样的“奇迹”中苟延残喘的:珊萨和席恩二人携手逃出临冬城后遭到追杀,恰在马上就要命丧黄泉之时偏偏受到了塔斯的布蕾妮的帮助,而另一边,布兰也遭遇了异鬼的袭击,就在马上就要魂归天际之时,又受到了老天的垂怜,失踪了长达五季的班杰叔叔好似天降神兵一般单枪匹马击退了刚刚蚕食掉阿多的乱舞群魔。更别提雪诺那缺乏诚意的复活,简直是活生生铺出一条血路、王路和神路,编剧之心,可谓路人皆知。

这其中,资金分配问题抑或有之,但更重要的显然是此时的编剧在五季之后无奈“断奶”,剧情发展进入了“有舵无桨”的茫然阶段。好在剧集的编导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在战争场面和多线叙事上下足了功夫,在第九集中制作出可与艰难屯之战相提并论的恐怖场景,又在第十集中用野火烧尽了几大主要角色,就连配乐也在此时大爆发,以近乎喧宾夺主的姿态达至余音绕梁的境界。最终,冰火还是裹挟着一切来到了预定的结尾,堪堪夺回了人心。

似乎恰与少狼主罗柏·史塔克所说相反,《凛冬的寒风》几乎打输了每一场战争,但却还算是赢得了整个战役。

 

        

冰火的价值体系:传统保守而不简单

        


到目前为止,《权力的游戏》六季在豆瓣的评分全部超过9.0,其中评分最高的第四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季)竟然达到9.6,评价人数亦将近七万。想想也颇有趣:这样一部性多情少,恨多爱少的剧,到底是怎么勾走观众的魂儿的?

冰火到底好不好,其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能获得几十万个好评,无疑说明这一系列能够满足各种不同观众的期待、需求和取向,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它的制作精良和价值多元。首先,正如上文提到的,剧中的种种诅咒预言、因果报应屡试不爽,神祇体系具有的力量可以让人洞见过去和未来甚至让人复活,这都是超自然和神秘主义的表征。

剧中人物性格虽复杂,表现形式虽多样,但说到底善恶和忠奸仍旧分明,全剧无处不充斥着“人需为善”的价值观念,那些动不动就骑马砍杀、剥皮饮血者,无一不是暴死,而那些感情不专、视背叛如反掌的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自封无数头衔的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在奴隶湾致力废除奴隶制,继而将在下季返回维斯特洛意图打破九大家族的封建制度,影射着英国与亚欧大陆对立融合的历史观和至今都难以割舍的君主血统和君权神授论。

至于第六季结尾呈现出来的“阴盛阳衰”的格局,则只是一个更大平等概念的一小部分,彰显着除健全白人男性之外,女性、异族、生理残疾和缺陷者在历史进程中所能获得的平等(甚至更高的)地位。由此可见,《权力的游戏》的价值体系并不像想象得那样简单,但总体而言又比想象得还要传统,有些时候甚至是过于保守了。

不过,也正是这些保守造就了《权力的游戏》,正是这种英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让人沉溺其中难以自拔;毕竟,谁会希望像乔弗里这样的变态当政、像小指头这样的阴谋家夺权呢?可以预见的是,在那本现在被乔治·马丁称作《春晓的梦想》的最终卷中,史塔克狼家将再度崛起(原名就叫《奔狼的年代》),为了这个结果,再闪出几个布蕾妮和班杰也可以忍了。

我们大概也可以预见,就算千千万万人感叹“少不看哈利,老不看冰火”,也阻止不了《权力的游戏》成为一代名剧,至于后事如何,现在也只得明年再看分解了。


-END-


关键词回复
关注北青艺评,回复下方红字可以查看5月精选内容



杨绛

万人如海一身藏——读杨绛先生  


瓦尔特

在瓦尔特的指引下 来到萨拉热窝 


欢乐颂

《欢乐颂》揭露了一丝残酷真相 


语文思维

一生停留在“语文思维” 会变成一个无趣的呆子  


天鹅

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种鸟!!!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