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人杨牧去世:没有人再问公理和正义的问题了

罗皓菱 北青艺评 2021-04-04


据杨牧大陆出版方理想国确认,台湾诗人杨牧于3月13日午后于台北国泰医院病逝。


杨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本名为王靖献,出生于台湾省花莲市。彼时台湾尚处于日本管制下,童年时代的杨牧也只认识台语、日语和部分阿美语。1946年,六岁的杨牧成为进入花莲市国民明义学校,开始学习国语,并接触了《血滴子》等汉语作品。高中时期,以“叶珊”为笔名,向诗歌杂志投稿。


“叶珊”时期的诗歌作品,受《诗经》与浪漫主义诗歌影响较大,例如他的第一本诗集《水之湄》,其意象便取材于《诗经》:“南去二十公尺,一棵爱笑的蒲公英/风媒花把粉飘到我的斗笠上/我的斗笠能给你什么啊(寂寞里—— )/我的卧姿之影能给你什么啊(寂寞里—— )”



1964年,杨牧受到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的邀请,进入爱荷华大学写作班。此后,又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念书,研究西方古典史诗及中世纪传奇,跟随陈世骧研究《诗经》及先秦文学。 


此时越战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而伯克利是60年代反战运动的领导者,积极抗议美国政府介入越战,这让杨牧受到感染,他开始“睁开眼睛“,他意识到,知识分子不能够留在书斋,而应该介入社会。


1972年,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任教期间,他将自己的笔名从“叶珊”改为“杨牧”,由此也标志着他诗歌风格的转变。在原来的浪漫抒情之外,增添了含蓄冷静,并且展现出更多对现实的关怀。



60年代的伯克利


在金门服役时,杨牧也曾有“文学是不是也该服役社会”的思索,但那个时候,类似的思索只是建立在对浪漫主义本质的追求上,但经过了校园学生运动的洗涤,杨牧开始积极地将其文学创作介入对台湾现实社会的关怀,并确定“文学不可以自绝于一般的人文精神和广大的社会关怀”。


1986年,他发表了《有人》,其中,《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后来得到了不少热血青年的引用和改编。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关于公理和正义。

檐下倒挂着一只诡异的蜘蛛,

在虚假的阳光里翻转反覆,结网。

许久许久

我还看到冬天的蚊蚋围着纱门下

一个塑胶水桶在飞,如乌云

我许久未曾听过那么明朗详尽的陈述了,

他在无情地解剖着自己:

籍贯教我走到任何地方都带着一份与生俱来的乡愁,他说,

像我的胎记。


1976年,杨牧还与中学同学叶步荣、诗人痖弦、生化学家沈燕士共同创办洪范书店出版社,后者也成为台湾纯文学出版的重镇。代表作包括《水之湄》《花季》《灯船》《瓶中稿》《海岸七迭》等,其诗集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捷克文等。


2012年,杨牧将诗歌授权给《中国新诗百年大典》,这也是杨牧首次向大陆出版社正式授权。此后,杨牧的诗集开始逐渐出版。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牧的早年回忆录,《奇来前书》。




诺奖评委马悦然非常喜欢杨牧的作品,曾将他的诗翻译成瑞典文,因此,杨牧也被一度认为是非常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诗人。


梁文道说,“在我看来,杨牧不只是台湾最重要的诗人,最受尊敬的诗人,而且甚至很可能是过年百年来,汉语现代诗其中最优秀的作者之一。他向来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相当的抒情,但是里面又充满种种玄妙的形而上哲思。”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文/杨牧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写在一封缜密工整的信上,

从外县市一小镇寄出,

署了真实姓名和身分证号码

年龄(窗外在下雨,点滴芭蕉叶和围墙上的碎玻璃),

籍贯,职业(院子里堆积许多枯树枝一只黑鸟在扑翅)。

他显然历经苦思不得答案,

关于这么重要的一个问题。

他是善于思维的,

文字也简洁有力,结构圆融,书法得体(乌云向远天飞)

晨昏练过玄秘塔大字,在小学时代

家住渔港后街拥挤的眷村里

大半时间和母亲在一起;

他羞涩敏感,学了一口台湾国语没关系

常常登高瞭望海上的船只,看白云,

就这样把皮肤晒黑了。

单薄的胸膛里栽培着小小孤独的心,

他这样恳切写道:

早熟脆弱如一颗二十世纪梨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对着一壶苦茶,我设法去理解

如何以抽象的观念分化他那许多凿凿的证据,

也许我应该先否定他的出发点,攻击他的心态,

批评他收集资料的方法错误,以反证削弱其语气

指他所陈一切这一切无非偏见

不值得有识之士的反驳。

我听到窗外的雨声愈来愈急

水势从屋顶匆匆泻下,灌满房子周围的阳沟。

唉,到底甚么是二十世纪梨呀——

他们在海岛的高山地带寻到相当于华北平原的气候了,

肥沃丰隆的处女地,

乃迂回引进一种乡愁慰藉的种子埋下,发芽,长高

开花结成这果,这名不见经传的水果

可怜的形状,色泽,和气味

营养价值不明,

除了维他命C,甚至完全不象征甚么

除了一颗犹豫的属于他自己的心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这些不需要象征——

这些是现实就应该当做现实处理

发信的是一个善于思维分析的人

读了一年企管转法律,毕业后

半年补充兵,考了两次司法官……

雨停了。

我对他的身世,他的愤怒,

他的诘难和控诉都不能理解,

虽然我曾设法,对着一壶苦茶设法理解。

我想念他不是为考试而愤怒,

因为这不在他的举证里。

他谈的是些高层次的问题,简洁有力,段落分明,

归纳为令人茫然的一系列质疑。

太阳从芭蕉树后注入草地在枯枝上闪着光。

这些不会是虚假的,

在有限的温暖里,

坚持一团庞大的寒气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关于公理和正义。

他是班上穿著最整齐的孩子,

虽然母亲在城里帮佣洗衣——

哦,母亲在他印象中总是白皙的微笑着,

纵使脸上挂着泪;

她双手永远是柔软的、干净的,灯下为他慢慢修铅笔

他说他不太记得了是一个溽热的夜

好像仿佛父亲在一场大吵闹后

(充满乡音的激情的言语,连他单祧籍贯香火的儿子,都不完全懂)

似乎就这样走了,可能大概也许上了山

在高亢的华北气候里开垦,

栽培一种新引进的水果,二十世纪梨。

秋风的夜晚,母亲教他唱日本童谣

桃太郎远征魔鬼岛,半醒半睡

看她剪刀针线把旧军服拆开

修改成一条夹裤一件小棉袄

信纸上沾了两片水渍,想是他的泪

如墙脚巨大的雨霉,

我向外望,天地也哭过,

为一个重要的、超越季节和方向的问题,哭过

复以虚假的阳光掩饰窘态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关于公理和正义。

檐下倒挂着一只诡异的蜘蛛,

在虚假的阳光里翻转反覆,结网。

许久许久

我还看到冬天的蚊蚋围着纱门下

一个塑胶水桶在飞,如乌云

我许久未曾听过那么明朗详尽的陈述了,

他在无情地解剖着自己:

籍贯教我走到任何地方都带着一份与生俱来的乡愁,他说,

像我的胎记。

然而胎记袭自母亲我必须承认

它和那个无关。

他时常站在海岸瞭望,

据说烟波尽头,还有一个更长的海岸,

高山森林巨川

母亲没看过的地方才是我们的故乡。

大学里必修现代史,背熟一本标准答案;

选修语言社会学,

高分过了劳工法,监狱学,法制史

重修体育和宪法。

他善于举例,作证,

能推论,会归纳。

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一封充满体验和幻想

于冷肃尖锐的语气中流露狂热和绝望

彻底把狂热和绝望完全平衡的信

礼貌地,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写在一封不容增删的信里

我看到泪水的印子扩大如干涸的湖泊

濡沫死去的鱼族在暗晦的角落

留下些许枯骨和白刺,

我仿佛也看到血在他成长的知识判断里溅开,

像炮火中从困顿的孤堡放出的军鸽,

系着疲乏顽抗者最渺茫的希望,冲开窒息的硝烟

鼓翼升到烧焦的黄杨树梢

敏捷地回转,对准增防的营盘刺飞

却在高速中撞上一颗无意的流弹

粉碎于交击的喧嚣,

让毛骨和鲜血充塞永远不再的空间

让我们从容遗忘。

我体会他沙哑的声调。

他曾经

嚎啕入荒原

狂呼暴风雨

计算着自己的步伐,不是先知

他不是先知,是失去向导的使徒——

他单薄的胸膛鼓胀如风炉

一颗心在高温里熔化

透明,流动,虚无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瘟疫时期的书店“最要紧是活下来”
《鼠疫》新译本首发 | 疫情突然减弱,但居民们并没有急着庆祝
说出真相的那个人 成了“人民公敌”
陈丹青的《局部》第三季如约而至,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给我们美的安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