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45》:韩国商业电影的自信与自恋

李勤余 北青艺评 2023-04-07

逐渐“离谱”的题材


《6/45》真的是一部十分欢乐的电影,能把看似沉重、严肃的韩朝题材拍得那么轻松自在,让人不得不赞叹,韩国商业电影的技法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但细想一下,本片的情节其实经不起推敲。即将退伍的韩国边防士兵千禹,意外得到价值57亿奖金的头奖彩券,却一个不小心让它乘风越过国界线飘到了朝鲜。另一边,朝鲜士兵荣浩捡到了彩票,于是,围绕该怎么拿到奖金并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韩朝两边的士兵们开始了爆笑、有趣的合作。


故事的起源就很“扯”,后续的发展更是有滑向无厘头的倾向。两边人马为了保证诚信,各派一人到对方阵营中当人质。结果,千禹因为出色的农牧技能成了朝鲜的养殖英雄,而荣浩则因为过硬的军事技能成了韩国的战斗英雄。喜剧效果是拉满了,但过度荒唐的情节却又有点儿的“尬”。


其实,这倒也不全是《6/45》一家的问题。近年来的这类题材的电影有一个比一个“离谱”的趋势。《共助》中朝鲜特工和韩国警探通力合作,组成最佳拍档,这还不过是初级水平。《狩猎》里的两位男主,一个是渗透到韩国安全部门的朝鲜间谍,一个是韩国安全部门里的得力干将,结果竟是朝鲜间谍阻止了韩国干将刺杀韩国总统,维护了和平。《铁雨》的想象力更是突破天际,让朝鲜特工带着重伤昏迷的领导人逃往韩国,还通过一己之力把两国从核战的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看似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剧情背后,是韩国电影人对待韩朝题材的态度转变。比起《生死谍变》里爱情和信仰之间无法兼容所引发的悲剧,《共同警备区》里基层士兵的珍贵情谊被复杂政治破坏的惨剧,如今的同类型韩国电影显然有了更多乐观和积极的成分。


以往的韩朝题材电影中纵有短暂的和解和欢聚,结局总免不了无可奈何的分离和伤感。比如《朝韩梦之队》里的玄静和粉姬虽然合作无间,携手拿下了冠军,但比赛过后还是不得不面临永远不能联系的现实。


而在《6/45》的结尾,千禹隔着边境线听到朝鲜恋人通过广播传来的声音,露出的却是一脸欣慰的微笑。对未来怀着无限美好憧憬的韩国电影创作者,还有多少想象力没发挥出来?比韩国彩票飘到朝鲜更“离谱”的剧情,恐怕很快就会和观众见面。


“兄弟”的隐喻与想象的共同体


韩国电影里的乐观到底从哪来的?这当然和近年来韩朝关系趋于缓和,双方不断释放善意的现实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来源可能是韩国电影人对本国文化高度的自信。


在《6/45》中,朝鲜政委竟然模仿起了韩国女团的舞蹈,还跳得有模有样、惟妙惟肖,堪称本片最大的笑点之一。这绝非个例。新近上映的《共助2》里,玄彬饰演的朝鲜特工说自己也是少年团出身(调侃防弹少年团);《铁雨》里郑雨盛饰演的朝鲜战士则被“世界级歌手”权志龙所吸引。韩国电影人显然在潜意识里坚信,尽管目前还面临重重阻隔,但本国文化完全可以跨越山海,影响甚至改变朝鲜人民的生活。


这一点可以从韩国这类题材电影最常见的“兄弟”叙事中得到印证。从早年的《共同警备区》到后来的《太极旗飘扬》《义兄弟》《台风》,再到最近的《6/45》《共助》《铁雨》,双男主的设置,尤其是“兄弟”意象的寓意一直是清楚的:兄弟失和象征民族分裂,兄弟和解则表达了对和平统一的认同与期盼。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对兄弟中,来自韩国的角色常常是“大哥”,而朝鲜方面则是“小弟”。在行动中,韩国角色总是更主动自觉,比如《共同警备区》里“开创统一历史”的韩国士兵;在思想上,韩国角色总是起到教导或救赎的作用,比如《太极旗飘扬》里对战争异化人性的批判;甚至在生活中,韩国角色也都会承担起照顾对方的任务,比如《共助》里的朝鲜特工住在韩国警察的家里,逐渐熟悉韩国文化。


《6/45》就表现得更典型了:千禹一到朝鲜,就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农场实现产量的跃升;而韩朝双方士兵虽然商定平分巨额奖金,但说到底,奖金还是由韩国方面提供的。“兄弟情”的主导方,始终是韩国。


这正是韩国电影通过“兄弟”叙事表达出来的自信。《6/45》里朝韩两边士兵坐在一张桌子前,就彩票奖金的分配问题展开谈判。双方时不时拍桌子、指鼻子,批评对方是在“极限施压”,这个能让广大观众会心一笑的场景是对现实政治的戏仿,也体现出当下韩国商业电影的明确态度——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大家笑一笑就好。


但这个电影梦毕竟是脆弱的。就像电影里的朝鲜士兵是由韩国演员扮演的,电影里的“想象共同体”也是一种“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是由韩国电影人炮制出来的幻象。


人物塑造的倒退


韩国商业电影,尤其是罪案题材电影在近年来的强势崛起已经引发世界的关注。要论其成功的秘诀,人物及其周围环境所拥有的复杂层次感必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走到尽头》中,男主是一个总利用公务之便为自己捞油水的“坏警察”,但他也是一位失去妻子、在乎家人的丈夫。在《追击者》中,男主是一个负责拉皮条的龌龊人物,但是当他照顾一位遭受变态攻击而失去母亲的小女孩时,又会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复杂。这正是韩国商业电影区别于好莱坞同类型电影的地方——后者更专注描述场景与事件,在人物刻画的细腻程度上不能与韩国电影相提并论。


但在最近的韩朝题材电影中,对人物的塑造呈现出了倒退。《6/45》里的朝鲜士兵荣浩在韩国成为“战斗英雄”的桥段固然好笑,但内核还是韩国电影对朝鲜一贯的刻板印象——勇敢、强悍,除此之外只有符号性的存在。同样,《铁雨》和《共助》里,来自朝鲜的男主也无一例外,统统被塑造成严肃、冷酷的战斗机器。更有意思的是,玄彬饰演的朝鲜特工还成了女性角色凝视的对象,蜕变为名副其实的“男性花瓶”。


今天的韩国电影已经很少嘲笑和批评来自朝鲜的角色,比如,《6/45》中的朝鲜士兵和韩国士兵一样,想的也不过是怎样更好地照顾家人、改善生活之类的琐事,显示出“兄弟”之间的共通点。但是,电影依然缺少更深刻的历史眼光和更深沉的人文关切。


和大多数韩国韩朝题材电影一样,《6/45》想表达的无非是——尽快让朝鲜接受韩国的意识和文化,把过去的朝鲜人“改造”成现代的韩国人。值得玩味的是,这里头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自恋心态,其实和韩国电影人常常批评和抵制的好莱坞电影,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作者|李勤余  编辑|陈凯一

文系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