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深度回顾:那些建筑文化遗产告诉我们的事(附视频)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是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的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该主题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还应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互联互通、包容互鉴。新时代的中国博物馆,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中枢”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讲座海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此次《从神庙出发——欧洲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播及技术应用》讲座作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丨未来艺术实验室为博物馆日定制的对谈讲座,也是彩绘地中海系列的第二场讲座。特别邀请李路珂女士和尚晋先生,从建筑学的视角解读展览,探索古地中海文化对欧亚文明发展的影响,探讨建筑文化遗产在当下的状态,并思考其在未来的可能性。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 未来艺术实验室
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尚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成员。
错过讲座的朋友可点击下方视频进行回顾哦!(请在wifi环境下进行观看)
讲座视频回顾
事不宜迟,马上起行!一起从神庙出发,探索建筑与文物遗产中的奥秘吧。
01
尚晋: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
尚晋老师此次演讲内容主要从帕埃斯图姆的历史与价值,帕埃斯图姆的测绘历史,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以及古今测绘成果的对比四个方面展开。在文化遗产领域,从实物出发的测绘是获取知识、进行记录和分析的重要环节,也是遗产登录、保护和复原工作的前提。
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从18世纪就开始了科学的测绘工作。今天不断发展的遗产记录和可视化技术提供了精度更高、更真实的3D模型。通过将现代的测绘成果与历史图纸进行比较,不但体现出历史上手绘图纸的高精度,还对未来遗产记录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的测绘,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对中国建筑的研究,也是从这个角度开始。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就不可能去了解建筑的现状,不可能对建筑进行保护和复原以及有效的展示。
讲座现场
帕埃斯图姆的历史与价值
作为意大利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它至今还留有古希腊和罗马的遗迹,特别是三座保存良好的多立克神庙。本次展览中的文物主要就是来自这个遗址的地下部分。
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
从希腊的殖民时期开始,帕埃斯图姆就有非常繁荣的发展。在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历史价值做了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评述:在史前和中世纪时期,帕埃斯图姆不仅是当时主要的贸易通道,而且也是当时文化政治和经济交流中心。
帕埃斯图姆的测绘历史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遗址就要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记录保护和展示利用的规范,相关的测绘工作对帕埃斯图姆遗址的记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一个支持。
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
彩色部分为当时测绘团队所核心进行测绘的区域
1750年,法国建筑师迪蒙(Gabriel-Pierre Dumont)与苏夫洛(Jacques G. Soufflot)考察了帕埃斯图姆。神庙的第一批科学测绘图纸就是在这次考察中形成的。1828年,拉鲁斯特做了这样的一个测绘,下图是他对巴西利卡图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记录。下面部分是他做的复原,也许难以在图上显示,但确实在檐口包括室内的部分做出了一些色彩部分的复原。
“巴西利卡”平立剖,现状与复原
历史最后证明,不光是我们看到的优美的雕像,包括这些神庙建筑实际上都是拥有彩色的。拉鲁斯特当时所做的研究,实际上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的。同时说明在这个时期,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记录和研究是具有非常科学和严谨的精神的。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现今不断发展的记录和可视化技术让人们能从实物中获得精度高、真实感强的3D模型。
尼普顿神庙,UAV影像与地面测绘结合
航空图像与地面3D数据整合,制作出更完整、更详细的3D模型(尤其是包括了地面测绘无法看到的建筑顶部)。整个遗址采集的密集点云生成了带有地理参照的正射影像。
古今测绘成果的对比
下图可以看到的黑色的部分是拉鲁斯特在19世纪手绘的测绘图,红色的部分是激光扫描的图。把两个图像叠加在一起可以看到,相差极少。对此,可以有两个解释,一就是遗址可能在这两三百年的时间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二也可以说明从测绘的角度,当时拉鲁斯特这样的建筑师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精度,能与激光测绘成果保持着非常好的一致性。
“巴西利卡”立面及两处详图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公布的世界遗产公约所言,为了更好的去保护和展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需要不断地发展技术手段,使文物和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得以传承给后人。
李路珂:彩绘·地中海
02
李路珂教授本次的演讲内容主要从新古典主义时期对色彩的“误会”,欧洲古典建筑色彩的再发现,中国古典建筑色彩的再发现以及空间中的彩饰如何塑造意义四个方面介入,带领大家以新的视角游历色彩构建的空间。
讲座现场
新古典主义时期对色彩的“误会”
温克尔曼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是18世纪新古典主义对于“完美艺术”标准的著名论断。对于古典艺术的一种认知,可以看到一种非常明确的倾向就是反对装饰的使用。温克尔曼认为美不是由于任何装饰的使用,而是因为一些和本质相关的东西,并且越大的建筑物就越不需要装饰。
拉奥孔与儿子们(Laocoön and his sons),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典型范例
(梵蒂冈美术馆藏,李路珂摄)
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观察者的眼中,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就是“白色”的。
欧洲古典建筑色彩的再发现
1811年5月,德国人哈勒尔( Karl Haller )和英国人科尔雷尔(Charles Robert Cockerell)在位于希腊萨罗尼克湾的埃伊纳岛上的阿法雅神庙发现了色彩残块,这一发现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
不同学者作出的阿法雅神庙色彩复原设计
1901年,雅典德国考古学院的主任富特文勒对阿法雅神庙进行了考察,并在1906年出版其成果。发现阿法雅神庙的立面复原图,和前人的复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别,即神庙室内采用的色彩比室外更鲜艳,这可能是当时人们想要塑造一种更加鲜艳和明亮的内部空间效果。
瓦伦蒂娜•希恩兹与斯蒂芬•弗朗兹根据富特文勒复原所作的阿法雅神庙数字化复原模型
19世纪50年代,希托夫就希腊神庙的色彩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色彩装饰在古典艺术中普遍存在,且对于意义的表达、形式的和谐及结构的保护是不可或缺的。
基于对色彩和装饰的重新认知,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提出了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有着深远影响的“面饰理论(cladding theory)”。
【扩展阅读】
荷雅丽,李路珂.古迹重绘——“德意志”视角下的彩饰之辩:希托夫、森佩尔、库格勒与他们这一代[J].世界建筑(两集连载),2017(09):104-113+128.; 2017(11):80-88+122.
中国古典建筑色彩的再发现
中国的现代建筑学体系,正是建立在西方20世纪初期形成的建筑学体系之上的。20世纪的中国建筑史学从一部重要的中国古典建筑文献《营造法式》的研究开始,较多地关注了建筑的结构本体,然而本世纪对中国古典建筑色彩的重新发现,仍然是从《营造法式》出发的。
《营造法式》故宫藏抄本中关于“彩画作”的部分
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例的研究,作出彩色的图解,再根据《营造法式》记载的材料和工艺流程制作色块,再用现代的仪器来进行色彩的测量,讨论颜色在色彩空间当中的分布关系。
《营造法式》彩画图解(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研究》插图)
【扩展阅读】
李路珂 著. 《营造法式》彩画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空间中的彩饰如何塑造意义
先秦的很多文献里面就有建筑色彩象征意义的相关叙述。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叫做五色配五方。古人把色彩分为五种主要色彩:青红黄白黑,称作“正色”。而这五种主要色彩它要对应到五个方位,四个季节,还有五行。还有一个概念叫“间色”,是“正色”两两混合形成的颜色,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间色”、“调和色”,是地位比正色要低一些的颜色。
《吕氏春秋》中的五行、五色及相关的礼仪规定
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建筑的柱子所用的颜色,红色的柱子表明是等级最高的建筑。
说到空间中的彩饰怎么去塑造完整意义,日本11世纪的平等院凤凰堂就是一个很完整的例子。其室内用了大量的对比度非常强的色彩,红、青、绿、紫四种颜色,通过不同的色阶创造明亮且非常立体的效果。上面还有很多白色的圆圈,看起来很像一盏盏的灯。在西门的门扉上也是画有壁画的,这非常少见。
凤凰堂内西门复原图(神居文彰等. 平安色彩美への旅:よみがえる鳳凰堂の美, 2016)
想象一下,西门打开的时候,外面的光射进来,和室内由色彩所创造的“光”互相辉映,仿佛真的能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看到神的出现。
从一些例子看来,附加上去的装饰实际上对它所界定的空间是具有本质意义的要素,对于塑造空间的氛围和意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扩展阅读】
李路珂.象征内外——中国古代建筑色彩设计思想探析[J].世界建筑,2016(07):34-41+126.
03
对谈:从神庙出发
王昭祎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
“感谢两位的精彩讲演!在座各位可能对希腊时期的建筑观都改变了。洁白大理石与它们带来的庄严肃穆的经典形象在李老师的研究中被颠覆——以另一种视角。在我看来,可能有了色彩以后,这些很神圣的祭祀的地方有可能更加接近生活,甚至有了一点世俗化的意味。
刚才两位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壮游(Grand Tour)对于现代研究的影响。我们现代的研究,是不是很多都是基于18世纪的时候欧洲的一些研究者到当地的遗址去考察所带回来的信息?或者说是可能来自他们再次加工、附加的信息呢?也就是说可能现在我们了解的希腊式的庄严肃穆之美,其实更多的是那个时代人的审美情趣,甚至是哲学观的影响。”
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我们现在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两个方面的启蒙,一个是文艺复兴,一个是欧洲的启蒙运动,这两个时期人们都会把希腊罗马当做一个很重要的范本。但是其实在这两个时期大家还不太能深入的了解真正的希腊古迹。一是因为比如说希腊本土其实很长时间都是在被土耳其所控制,意大利人德国人和法国人不是很容易到达这个地方。二是我们现在的很多考古学技术,比如说对于颜料的分析,甚至精确的测量技术,也都是在18、19世纪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当然我们也会非常惊叹地发现,其实18世纪的测图在数据上还是非常准确的。
可能18世纪的那些观察者他们或多或少的忽略了这些考古遗迹上面的色彩信息,那么有一些研究者在后来也发出一些感叹,为什么他们会忽略?他们是不是看见了之后视而不见?或者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和他们心中所秉持的那种对古典主义的理想有所抵触,所以他们就并没有去关注到这个方面。
直到19世纪,可能温克尔曼的那种理想慢慢的松动了,于是人们就开始发现新的东西。所以19世纪是由不同的考古发现带来了人们对历史原型的重新认识,也使得19世纪的建筑理论其实也非常的活跃,人们会开始去质疑那些过去像巴黎美术学院流传下来的一些教条。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去狂热地研究这些色彩信息的,其实也是巴黎美术学院的这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们。
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由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去促使人们在理论上进行反思和修正的一个例子。”
尚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成员
“首先我们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三个层级,一个就是文物或者文化遗产的本体,它永远是我们承载信息最丰富的一个来源。第二个层级可能就是我们在历史上做的这样一种基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这样一种信息和测绘成果。它可能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个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是当时的哲学或者是审美,对他有这样的一种时代的局限性。随着我们的推进和认识,我们的审美可能也发生了变化,大家也逐渐接受了这种彩色的雕塑,包括我们中国的兵马俑,也有人做过这样彩色的复原。那么第三个层级所做的这种现在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所做的测绘,包括激光的,还有色彩的复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在提出一系列公约,给出了一个新的框架。就是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首先还是从文物本体出发,技术手段永远为其提供服务和支撑。在200年前他们在壮游的过程中,可能文物或者是文化遗产所保留的信息可能比今天还略多一些,但是他们可能由于某些主观或者是客观的原因没有看到这些。在当时,对于帕埃斯图姆的研究相对来说是追寻理性,或者是结合启蒙时代的一种认识,因为当时的人把希腊罗马看作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一种更加美好的世界。所以在这个时期他们可能想从这里边找到的一些因素是更加崇高的,或者是更加单纯的这样一个结果,因此对其他元素就没有重视。
今天我们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抱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基本原则,因此会用更客观的手段来实现测绘,也会帮助我们更完整或者客观的去认识这些世界文化遗产。 ”
王昭祎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
“谢谢两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解读。这里面比较启发我的一个点就是如何用色彩去营造空间?听了两位的分享,我们发现色彩其实在中国也好,在西方也罢,它其实是具有一些功能性的,而不是纯美学体验上的认识。我们以前可能对此没有太深的思考,今天通过这个介绍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今天在和两位老师参观《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现场的时候,李老师给我们做展览策划的提了一些建筑学者视角的建议,给我们的工作也带来启发。请李老师在现场来给我们分享一下。恰好今天我们展览中方的策展人也在场,大家可以一块来聊一聊。”
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中,通过‘跳水者之墓’的展示空间,我们得以了解这个壁画在原来的墓葬的空间当中是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它和其他的图像的关系,这些可能都会帮助观众们去理解这个壁画的图像在这个空间当中,是和其他的图像以及其它的器物共同的去塑造一个怎样的意义。但‘跳水者之墓’的实体无法到达现场,而其他的实物展品却又没能提供关于其原始空间环境的信息,这就稍微有些遗憾。如果能看到实物展品和文物所在的完整空间能够结合起来展示,二者兼具,可能大家就更能理解到壁画是如何在墓葬的空间当中去塑造意义的。
现在展览手段也很多元化,不管是通过VR,AR还有其他多媒体的形式来复原考古现场或者文物当时所在的场景,或者采用低成本的图纸方式,都可以收到效果。在展览的时候可以综合很多不同的手段,让人们非常完整地体会到原有的空间。”
尚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成员
“非常同意李老师的观点,实际上我们在做展示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环境。
有两个实际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之前我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拉萨做了一个监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布达拉宫也做了一个3D扫描,当时的技术专家和李老师的观点是完全相同的。布达拉宫本体是一个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周围的环境和陈设在其中的佛像经卷以及所有的陈设也希望做成一个统一的模型。
我们只有在建筑中把宗教和生活中相关的所有的文物共同展示,才是一个完整的环境。如果只把这个佛像拿出来单独放在一个展柜里,大家可以看到近距离才能看到的细节,但真正礼拜的过程以及一些非物质的部分是无法展示出来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不完整的。
其实在遗址方面也具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比如说颐和园,它周边的环境其实也构成了认识和理解它的一个补充。当时在修高压线的时候,有过很多专家论证方案,考虑到会影响到颐和园作为一个皇家园林的景观,最后的工程是把高压线放在了地下。
那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也通过了《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目的也就是希望大家把建筑和所在的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要忽视环境,单独的把一个古建筑作为一个单体。如果周围都开发成商品房高楼林立,那么我们看到这三座多立克神庙就和当时希腊殖民时期所能够体会到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环境和本体文物和它所存在的环境,包括‘跳水者之墓’这样的一个复原墓葬的形式,实际上对于观众完整的认识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现在在考古的过程中,现场就使用3D的扫描把现场情况最客观地记录下来,保留最完整、最真实的信息。环境和本体文物一定是在一起展示才是最充分的一个认识。 ”
蒋海梅
彩绘地中海展览中方策展人
“谢谢两位老师精彩、专业、深入的演讲。因为我们这次的展览不同于通识类型的展览,‘彩绘地中海’是文物遗址考古主题展,一座古城三大神庙,134件文物演绎大希腊时代帕埃斯图姆的日常世俗生活,非世俗神话故事,跨越2500年的历史来到了我们的眼前,也就是说当历史可以被观看,我们很幸运,我们真的很幸运。
那么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都面临着考古和景观遗产的保护问题,尚老师刚才也谈到了颐和园在这方面的经验。几年前重建圆明园的呼声已经不在了,我想问一下尚老师,现在中国这块遗产考古文物保护这块现状是什么样子,能否举一个例子?”
尚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成员
“蒋老师的问题其实恰好说到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子,其实圆明园的保护和复原也是清华大学的参与项目之一。
圆明园数字化复原图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圆明园也被定性为遗址公园,在学界有一个争论,就是有的专家认为遗址就是遗址,公园是公园。遗址具有它的学术属性,它可能是需要保护和保存,因为包含重要的历史信息,而公园可能具有一种大众的和娱乐的性质。圆明园和颐和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就在于它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地上的遗存,那么对于比如像圆明园遗址公园,它的保护和利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中国建筑是有一套内在的建筑逻辑,通过数字的手段,通过严谨的研究,可以对它进行复原。所以复原的方案就以学术的内容为基础,通过数字化的展示,对应现场的地理位置,通过一个特殊的方法把内容在现场进行还原。一方面满足了在遗址现场保存原物的要求,同时也对我们的阐释展示提供了很好的一种可视化的方式。
现在国家文物局一共公布了两批24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并成立了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利用技术的手段,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把公众不容易接受的内容展示出来,也是技术对于展示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王昭祎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
“海梅老师(中方策展人)提出修复与重现的话题,大家就会想到‘修旧如旧’或‘修旧如新’的问题。说到这个,我脑子里跳出一个情景。不知道两位老师知道不知道河北的奶奶庙?还有一只巨大的叫白洋淀大鳖的建筑,还有福禄寿三位吉祥老人的酒店等等在网上流传的非常火爆的‘建筑风格’。您两位对这样的现象或者是现在民间修建的一些建筑以及‘建筑风格’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河北美术学院,奶奶庙,福禄寿酒店及白洋淀大鳖组图
图片来源网络
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哈哈!又很巧,对这个奶奶庙系列的‘研究’最早是我们清华的师弟徐腾搞的,让它们成了‘网红’。对于一些像‘奶奶庙’、‘福禄寿酒店’等等这样的‘网红建筑’,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说,它们用简单直白的方法来塑造意义,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其中一部分建筑也的确给人带来了心灵的安慰。
但是在艺术当中,如果从长时间段的角度来看的话,可能会更加去期望它能够凝聚这个社会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成就、塑造多重的意义。希腊神庙之所以会给这么多不同文化的人以感动,是因为背后有很多重的设计思想在里面,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在美学上,不管在科学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凝聚了多样的文化,所以得以长久地流传。
我相信在古代社会当中也存在很多世俗而直白的作品,只是没有长久地流传下去,但是对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来说可能也是很重要的,是当时塑造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
尚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成员
“所有流传到今天的物质遗存,其本身都是某种形式上的载体。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它们既然流传到了今天,不管是对其进行研究和阐释和展示,都立足于今天。就像过去在启蒙时期,他们的测绘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帕埃斯图姆的遗址表达了追求的这样一个理想。
其实,流传至今的遗产所包含的内容已经随着我们的追求发生了变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文化遗产也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一个过去的功能,利用的形式也要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我们国家现在的思路就是保护和利用并重,希望我们的这些文化遗产在今天的社会中发挥作用。
帕埃斯图姆作为一个考古遗址,它的功能和过去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是这样的一个宗教祭祀的场所,还有一个传承历史、让人们体会过去的一个新的功能。帕埃斯图姆的物质载体虽然保存到了今天,但是它的内容和我们今天当代人的生活有了一种新的关系。 ”
讲座现场
除了主持人与策展人,现场观众也积极参与了对谈,大坛在此精选了其中一个问题与大家分享。
现场观众
“我今天见到李老师非常不容易,我就想提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您刚才提到的色彩除了这个审美还有一些功能的作用,主要是烘托气氛和融入建筑整体。据我所知中国的古代建筑有很多的色彩我们都今天还能看到,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建筑是木头的,所以需要不断地上色。除了审美和烘托气氛,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保护着木头,就像我们的家具要一遍一遍的刷清漆和刷色彩一样。刚才您讲到希腊,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大理石和石头建筑,在这方面有没有这个功能呢?”
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非常感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同样是色彩,但是当它施加在不同的材料上面的时候,它在功能上的重要性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也正是您刚才所说的这个原因,就使得在19世纪初期有很多人是不相信大理石是需要用色彩的,大家都觉得大理石其实不需要用色彩去保护,但是通过仔细的研究也发现,在大理石表面如果施加一些面层也是可以延缓老化。
再者,也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需要去用色彩来保护,比如说像金丝楠木这样的本身材质非常好的材料,可能就不需要一个很厚的色彩面层,最多就是施加一点清漆就可以了。但即便如此,也有一些使用金丝楠木的建筑是用了彩画的,那么这个可能更多的就是出于表达意义和塑造室内气氛的一种需求了。
所以我想这几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色彩对建筑的保护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并不是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因为从这个功能出发,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解释为什么一座建筑要有很多种色彩,而不是只用一个单色调对不对?因为如果是用单色平涂的话,它也是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的。 ”
对谈者简介
讲座嘉宾: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中西方古代建筑理论经典文献的阐释与研究,综合结构、装饰、色彩诸方面,深入探讨中国建筑的空间与视觉设计思想。
出版论著《〈营造法式〉彩画研究》;译著《帕拉第奥建筑四书》、《西方建筑的意义》;编著《北京古建筑地图》《湖南古建筑地图》《古都开封与杭州》,以及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营造法式》的唐宋时期木构建筑、图像及仿木构建筑中的建筑装饰与色彩案例研究”、“基于《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的中国唐宋时期官式建筑色彩设计规律研究”,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讲座嘉宾:尚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文物保护利用与技术应用等。
曾主持和参与故宫中美古建装修暨文物保护实践培训CRAFT工作坊、雅典卫城遗产保护座谈会、中美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研讨会、圆明园:18世纪中国皇家园林展、中意“西洋建筑在中国”国际研讨会、数字圆明园复原研究展示等国际交流项目。主要译介作品包括《从包豪斯到生态建筑》、《20世纪世界建筑》图典、《美国国家地理125周年》、《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洛吉耶论建筑》、《建筑师解读古德曼》、《理想建筑:及其在欧洲建筑学中的演变》等。
主持人:王昭祎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获得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院艺术馆与美术馆研究硕士学位,曾任职于伦敦当代艺术研究院(ICA)策展部。现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未来艺术实验室负责人,主要致力于艺术与科技、博物馆艺术介入等跨领域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清华建筑学院师生在中华世纪坛庆祝国际博物馆日
跨文化交流,跨领域对话。
在大坛知识生产的车间里,
您,与我们一样,都是重要的一环。
中华世纪坛博物馆周完美收官!
感谢您的参与,期待与您相聚明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
本文整理自本次讲座内容
图片出自对谈嘉宾PPT,个别图片源自网络
现场图片拍摄:刘涛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福利时间
“在留言区中分享您对
【中华世纪坛“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感想
留言截止到5月27日12:00前
大坛将选出点赞数最多的10名用户
每人免费送出“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门票2张
大坛展讯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展览时间
2019.5.1-2019.6.28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一层专题展厅
票务信息
免票人群: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离休干部、伤残军人(红本)
购票二维码
购票成功后凭购票码进展观展。
此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