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千秋颂】点开!带你看懂中国数千年发型简史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靠衣服马靠鞍,一顿不吃饿的慌~ 从古至今,发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一个发型的好坏,有可能决定了颜值的高低,比如说👇
谁是主角,是不是一眼就看得出来?!
当然是光头啦!
但大家对古人的印象,是不是就像影视作品里常看到的古装剧那样,男性削发垂辫,女性高梳旗头呢?其实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古人们也“流行”过很多种时尚的发型(PS:你认为古人最时尚的发型是哪个?)。
今天我们就顺着记录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镇馆之宝《中华千秋颂》来带大家穿越回到“古代发廊”,感受别具一格的古时尚吧!
中华千秋颂
《中华千秋颂》环形彩色浮雕壁画周长117米,高5米,采用了国内十五种天然彩色的花岗岩雕刻而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袁运甫教授担任总设计。整幅壁画设计以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为主线,围绕"先秦的理性精神”“汉唐的包容气概”"宋元明清的公忠气节”“近现代百年历史"为主题。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人物、文化经典贯穿下来一气呵成,宛如一幅历史的长卷,从悠悠的远古一直到我们亲历的时代。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道路和绵绵不断的灿烂文化。
更多精彩专题,可点击👇
开学日 | 学术“黑科技”悬案 | 古人垃圾处理 | 全球“爆款”
上古时期
公元前4664~4464年
我们从人类起源开始来寻根。早在上古时期,天地初始,我们祖先就在众多动物参与进化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早期的人类,这个时期便是远古时代。不过,起初人类也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而留下名字的,便代表着他们已经具备了存活下来的技能。
《中华千秋颂》壁画局部图
毕竟在那个年代,吃不吃得饱都是个问题,谁还顾得上美不美呢?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繁衍生息上,虽然偶尔的场合也会梳妆打扮,但还是处于少数。
大坛Tony点评
时尚指数:🌟🌟
推荐发型:散发
农耕时代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到了商朝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人们为了方便干活,意识到要把散发扎起来了,所以就有了下面的发型:
商朝发型——椎鬓
不过这时候,古人们也开始注重审美,把这个发型称之为:椎鬓(貌似放到今天还是挺时尚的有木有?!)。
而周朝的人们则习惯将头发束于发顶,从资料上看,这时候的发型种类已经百花齐放了,出现了如:束发、双笄(ji)、披发等不同的style。
周朝发型——披发、双笄(ji)、束发
大坛Tony点评
时尚指数:🌟🌟🌟
推荐发型:椎鬓、束发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争霸,这时人们区分国籍的方式,就是从发型上进行判断。哪怕对于自己国家造型师做出的标准发型不满意也没有办法,要知道,在古代移居他国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中华千秋颂》壁画局部图
比如这个垂髻舞女发式,像不像穿越了的狮身人面像?
从楚墓彩俑绘制里看到的古人发型,请问是戴了个斗笠吗???
这个战国时期的士兵发型,有没有一点点奥……奥特曼的感觉???
看完了先秦时期之前的古人发型,真是有点耐人寻味的感觉,大坛先提一杯吧~
秦代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转眼间就来到了秦代,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就是秦始皇了。毕竟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于“古代发廊”来说,也迎来了各种各样的恶性竞争和业绩压力。这时作为秦国统治者,嬴政开始出兵讨伐统一六国,可谓是一家独大,“秦式发廊”也赚得盆满锅满。而且在发型上,高度实现了“秦一统”的束发标准,在《中华秋千颂》和相关历史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嬴政的“手办们”当时最流行的发型,就是歪把子。
《中华千秋颂》壁画局部图
秦代将军戴冠,士兵不戴冠,秦代兵俑的头饰大致分四类:
文吏帻,是骑兵俑、军吏俑戴的,可能皮革制成,照在发髻上用带系于颌下
冠,是骑兵戴的。冠的数量很少,形象跟汉代的武冠很像。只是体积较小
另一种为将军头上所戴帻上插有一种鸟的羽毛,也称帻
从形象上看,像戴了个帽子,也就称为帽
还有一种叫髻。髻的梳法很多,也是每人都能梳成功的发型哦~
大坛Tony点评
时尚指数:🌟🌟🌟
推荐发型:髻
汉代
公元前202年~8年,25年-220年
汉冠发型有19种之多,其作用是区分等级地位,也有什么时候该设计什么发型的规定哦~
大坛小知识
幼年时期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20岁左右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也就是后世大家说的弱冠之年。
这个束发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唐、宋时代。唐代喜欢戴帽子,而宋代则是束发或半束发,这其中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在古装剧里最常见的亚子👇
电视剧照
元代
公元1271年~1368年
到了元明时期,发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元朝人民以少数民族居多,发型也变得非常有异域特色,元、金朝代人们都爱好“扎脏辫(辫发)”,样式看起来基本一样,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梳成了名为“婆焦”的发型:
不过当时贵族的发型主流是这种👇
大坛觉得,貌似这种“地中海”style非常符合最炫民族风的感觉……
明代
公元1368年~1644年
明代时期,回归了汉族人的束发,“脏辫”开始逐渐消失。一般劳动人民会将头发挽成两股发鬓,秀才、官家贵族才能在头顶结发鬓,还要缠网巾固定。这个发型具体可以在电视剧《明成皇后》中看到,当时的发型style也代表着身份的高低,所以不是人人都能一样的哦~
电视剧照
清代
公元1636年~1911年
港真,原来清代时期的发型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子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数次的潮流演变后,才成为我们认识中的样子。由于当时汉人没有选择形象的权利,所以就随着满族人的发型逐步改变,后来才形成了清朝特有的发式和文化。
《中华千秋颂》壁画局部图
清朝是由东北女真人建立,清朝统治者多尔衮下令百姓在入关前都要求接受“剃发令”,对投降的汉族人也要全部实行剃发(作为臣服当时统治者的一种标志),甚至当时还盛传一个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从最开始的金钱鼠尾,演变成中期的猪尾,最后到后期的蟒蛇:
如此一来,才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永琪”发型。作为不束发的游牧民族,披头散发显然也是不行的,试想一下皇帝出游的过程中,万一打开帘子,风一吹过,秀发一飘,安能辨我是雄雌啊?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而且古代的卫生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游牧民族很容易就会有虱子跳蚤一类的烦恼,所以剃掉就是最合理的发型设计方案啦。
民国——现代
公元1912年~2019年
到了民国剪辫易服后,不懂得变通的“发廊”们都相继倒闭了,这时出国进修的Tony们纷纷回国创业,此时的民国发型又开始多样化起来,中分的,三七分的,木梳背的等等……我们熟知且现在还流行着的复古发型,都是从这个时候创作兴起的哟~
鲁迅、梁思成的发型
图片来源: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四十文化先贤】新影像作品
从古至今,发型从另一面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民生活的方式。我们从“披头散发”经历到现代文明,在享受科技生活的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关注传统文化,体会历史带来的魅力!
【中华千秋颂】新媒体专栏系列内容
版权归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所有
转载或合作事宜请后台留言
监制:昭一
责编:丝雨
撰稿:甜乐
校对:小清、瓦莱丽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