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摄影周】我们要了解的“飞天之路”,不只有火箭……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人类对太空奥秘的追问一直都没有止步过。或许对于过去的人类来说,登上天空就如同“神话”般的存在,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经过了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今天的人类已真正实现了“飞天之梦”。我国的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在北京国际摄影周,也有一个记录着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影像展览,它就是“飞天之路——中国载人航天纪实”。下面我们一同来挖掘一下,我国航空航天发展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吧~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图片集团、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通信摄影协会、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协办,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国际艺苑摄影基金会执行,以“影像:时间·记忆”为学术主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为内容主题,以中华世纪坛为主场,共设置了开幕日活动、主题展单元、专题展单元、特别展单元、摄影市场、分会场、影像北京论坛等七个板块活动。
飞天之路——中国载人航天纪实
展览现场
“飞天之路”专题摄影展聚焦于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记录了自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各种重要事件: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載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神舟六号实现了“多人多天”出航;
2008年,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
2011年,天官一号与神舟八号完成“交会对接”;
2012年,神舟九号载人航天员进入太空;
2013年,神舟十号进行“太空授课”;
2016年,神舟十ー号展开太空科研项目。
专题展在反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歌颂和宣扬了一代代航天人不辞辛劳、艰苦创业、一往无前、勇攀高峰、自主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不仅凝聚成助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向前迈进的强大力量,也成为时代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光影下的“飞天之路”
摄影师秦宪安先生,曾参与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嫦娥探月工程及导弹、卫星等重大国防科研实验拍摄任务。作为一名航天摄影工作者,他不仅用镜头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壮大,还忠实地记录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每一张摄影作品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这就随着秦宪安先生的脚步,走进航天航空的神秘世界。
了不起的航天飞船
《展翅欲飞》拍摄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前42分钟打开发射架勤务装置和脐带塔,准备发射(秦宪安 摄)
这张作品生动完整地捕捉了飞船打开发射架的过程,秦宪安先生说到,这样的拍摄是很难的,正常情况下火箭发射会提前一小时清场,不允许有人再靠近。发射架会在火箭发射前半小时打开,作品中记录的画面正是三层发射架打开的过程,也是整个拍摄的过程。随着发射架一层层地打开,摄影师要在每一层打开之间进行五分钟左右的等待,等待的过程中不能曝光,只能用帽子把光堵住,直到拍摄完成为止。如此循环操作,才能呈现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段段优美的光影。
如何把动态事物拍出静态之美,用定格的光影捕捉住流动的时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也与今年摄影周的学术主题“影像:时间·记忆”不谋而合。除此,在展览现场还能欣赏到不同场景下的航天飞船影像作品,如:
《长征七号准备发射》(刘长荣 摄)
《长征五号火箭首次发射》(刘长荣 摄)
《长征五号转运至发射架》(郝建昌 摄)
《长征五号转运途中》(郝建昌 摄)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用长征2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秦宪安 摄)
不过秦宪安先生也说道,后来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进行拍摄了,因为电子相机按动后会产生某种电信号,这样在作业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以前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每次拍摄都只有一次机会,每张照片都是唯一的,成为了非常珍贵的“绝迹”。
航天员的日常
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所前行的每一步都那么坚实有力,航天员除了是其中的见证者,还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或许很多人都羡慕那些能“上天”的宇航员,他们完成了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大家眼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可不了解这个职业的人,或许不知道航天员真实的艰辛。因为工作的专业性,他们必须接受要比其他职业更久更严格的训练,比如太空是没有空气的,他们的生活行为和日常训练大多数都必须在失重状态下完成,不时会出现血压和心脏不适等问题……想进一步了解“空中飞人”是如何练成的?继续往下看吧!
《中性水槽训练》2008年3月24日,航天员着舱外航天服在中性水槽模拟太空失重的环境状态下,进行出舱活动任务训练(秦宪安 摄)
这张作品拍摄的是航天员在为神舟七号发射做培训准备。航天员要在模拟的太空环境条件下进行出仓训练,而这种失重训练,目前我们国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飞机在高空环境中的落差,造成一种失重环境进行训练,但是这样的训练时间很短,通常只有15秒到30秒左右,航天员无法完成一系列的航空过程训练;另一种则是利用水的压力,进行水槽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长达4-6个小时。
大坛小知识
人体浸入水中时,可以通过增减配重和漂浮器的方式,使得人的重力和浮力相等,从而产生模拟失重的感觉。航天员在水里的背包是一个生命保障系统,来保障呼吸、通讯、氧气、供电、饮水等条件。除此之外,每次水槽训练还会配备救生员,但救生员不能帮助、干扰训练过程,一切任务都要让航天员自主进行和完成。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9月29日,航天员杨利伟最后一次进入模拟返回舱进行训练(秦宪安 摄)
神州五号在2003年10月15号发射,为了让其顺利发射,航天员杨利伟需要在模拟舱内进行各个程序的严格训练。这张作品拍摄的是他在9月29日最后一次进入模拟舱训练的画面,这里的仪器、仪表、开关等等都和真实的太空舱一模一样。
航天员在进行海上救生训练(秦宪安 摄)
航天员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各种方式的训练。秦宪安先生介绍道,平时他们有心理训练、航天飞行训练,还要有逃生训练。比如航天飞船落回时偏离了预定的落点,落到了森林里怎么办?落到了沙漠上怎么办?落到了海上怎么办?上图作品就是航天员在进行海上救生训练的情景,一旦落入海里,飞船就会马上释放出一种染色剂。染色剂溶于水中,在返回舱周围形成一大片绿色荧光区,白天易于飞机的搜索,及时对航天员实施救援;如果夜里落入海里,飞船也会马上释放出一种电波和光波,让直升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航天员,这一系列的准备只是整个救生训练的其中一部分而已。
这些看似枯燥的训练过程和试验记录,我们无法不被自我要求苛刻的航天人所感动。同样,摄影师按下了无数次的快门,才能得到这些珍贵的画面剪影。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一份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飞船飞行程序训练》2005年6月30日,神舟六号航天员乘组费俊龙、聂海胜在返回舱进行飞行程序操作(秦宪安 摄)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中)、刘伯明(右)、景海鹏(左)在返回舱训练(秦宪安 摄)
“飞天之路”专题展览,通过影像方式述说了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诠释了振奋人心的航天精神,分享了航天事业辉煌背后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这些高光时刻,不懈努力实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中国梦!
还想看什么内容记得点赞加留言,
大坛会为你们奉上哦~
大坛展讯
《飞天之路——中国航天载人纪实》
展览时间
10月20日-11月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南广场
票务信息
展览免费参观,请携带身份证件安检后进场
坛微矩阵
想了解更多“大坛家族”内容,
马上点击坛微矩阵中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
中华世纪坛
▼
北京国际摄影周
▼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未来艺术实验室
▼
丝路国家青少年
国际摄影竞赛
监制:昭一
责编:旁观者清
撰稿:淼淼
供图:2019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
校对: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