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于润生:拉斐尔与“三杰”的艺术话语传播
2020年12月26日下午,配合“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展览的讲座“拉斐尔与'三杰'的艺术话语传播”在中华世纪坛开讲。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由展览学术顾问于润生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他在讲座上表示,拉斐尔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艺术家之一,我们熟知拉斐尔是一个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家,也是文艺复兴的“三杰”之一,同时还是一个擅于绘制女性形象的画家,比如圣母形象。但除此之外,抛开“三杰”的头衔,我们对拉斐尔又有多少了解呢?
于润生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艺术理论系副主任
由此发散,于润生老师带领线上线下的观众展开了一段关于拉斐尔的认知旅程。
01
拉斐尔艺术风格的几个主要阶段
从拉斐尔的《自画像》出发,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幅自画像,也是此次展览的主视觉呈现。这幅自画像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视角,或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概念,那就是我们能够从中辨识到拉斐尔的一些性格特点和绘画特色。
《自画像》,拉斐尔
木板油画
47.3×34.8厘米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收藏
约1505-1506年
当我们提到拉斐尔作品的时候,人们总会形容他的画风柔美,充满了人性化的力量。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把拉斐尔称之为“三杰”之一。我们知道,“三杰”一词并非西方本土的用词,而是来自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一个概念。这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的概念在西方艺术大家身上的套用,正是本次讲座的研究目的之一。
拉斐尔出生于乌尔比诺,早年跟随老师佩鲁吉诺学习。本次展览中的一件作品《圣母的婚礼》正好可以展现拉斐尔早年学习阶段的风格,这也是所谓的佩鲁吉诺风格的一件作品。
《圣母的婚礼》,拉斐尔
木板油画
170×118厘米
米兰,布雷拉画廊收藏
1504年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拉斐尔和他的老师之间风格上和构图上处理的相似,他们在这里都选择在一个透视的建筑空间里展现了一种传递的动作,前面是一个权利的传递,这里面是一个婚姻关系的缔结。而拉斐尔在这些人物所呈现出来的肖像,人物样貌的塑造,尤其是身体姿态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佩鲁吉诺样式,使得当时的人认为拉斐尔模仿他的老师已经到了惟妙惟肖、难以区别的地步。
展览现场两幅《圣母的婚礼》对比
但是通过对比大家会发现,拉斐尔在远景当中的人物安排上进一步地超越了他的老师。整体上来讲,这是拉斐尔艺术风格变化的第一个阶段。
展览现场
第二个阶段,拉斐尔来到了当时的艺术中心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这段时间,他不仅向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学习,还向同时期在佛罗伦萨生活的多位前辈学习。
展览现场
在不断学习他人的过程当中,拉斐尔最主要学习的对象是达·芬奇。拉斐尔第二阶段表现出来的风格,即所谓的达·芬奇风格,表现为一个非常严谨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和空气透视。
《岩间圣母》,达·芬奇
祭坛画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1483-1485年
达·芬奇是非常擅于表现明暗法的人物,而拉斐尔画作中为人盛赞的所谓女性气质,这种柔和、柔美、人性化的体现,就是从模仿达·芬奇的明暗法中表现出来的。
拉斐尔在博采众长,吸收各家精华之后并不止于此。为了成为最伟大的艺术家,于是他来到了罗马。在这里,拉斐尔创作出大家都很熟悉的《雅典学院》,它不仅是代表了拉斐尔个人风格的一个成熟,也呈现了整个文艺复兴盛期艺术的最高峰之一。
《雅典学院》,拉斐尔
湿壁画
2.794x6.172米
意大利,梵蒂冈博物馆
1510-1511年
拉斐尔的老师佩鲁吉诺是十五世纪时期的典型画家,他们经常会为了表现一个技术或技法而陷得太深。但对于拉斐尔来说,如果过于执迷于这个技法就会影响艺术的整体表达。
正如拉斐尔所画的《雅典学院》,有人分析道:“《雅典学院》里有五到六个焦点,而不是一个严格的焦点透视,而拉斐尔这么做是因为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放松了一些规则,才能够获得最完美的艺术感受、艺术效果,让人觉得这就是最美的。”
展览现场
拉斐尔成熟阶段的画风抛弃了僵硬的姿势,采用了不露声色、不露痕迹的艺术主张,显得非常圆润,这也是人们喜欢拉斐尔的一个主要原因。
02
拉斐尔地位在历史中的转变
拉斐尔在西方的地位经过先抑后扬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没有那么重要,或者不像米开朗基罗同等重要,但在后来逐渐地被人们所推崇和重视。从收入上来讲,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相比,显然高了很多;但从地位上来讲,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则更受人敬重。
传记作家瓦萨里在评价拉斐尔的时候,定位拉斐尔属于现代风格(即瓦萨里当时的年代)当中的一员。在瓦萨里书中十六世纪的部分里面,开头的第一人是达·芬奇,拉斐尔是被放在达·芬奇开创的现代序列里,强调他的柔美和优雅,其优雅接近达·芬奇,人体和透视逊于米开朗基罗。瓦萨里在传记中评价拉斐尔为文艺复兴的双峰之一。
讲座小知识
在瓦萨里看来,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所在的地方是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托斯卡纳,这里的画家是以非常严格的线条、造型,即素描为基础的,特别看不起北方尤其是威尼斯画家这些油画流派的人,他认为色彩比起线条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他们眼中,线条的重要性体现在这是一种人的智力活动的抽象结果,而色彩只是肉眼所见然后模仿自然的结果。模仿自然和抽象理性活动相比,在瓦萨里等这些佛罗伦萨人和托斯卡纳人看来,当然认为智力活动抽象能力是最高的。瓦萨里的观念后来开启了艺术史当中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线条色彩之争伟大的开端。
到了17世纪,意大利传记作家贝洛里仿照瓦萨里的模式,把同时代的人重新写了一部续篇,书中将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归到了罗马画派。他的观点提出来之后,也受到了后来的一些法国作家的沿用或推进。
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时候,一个叫做费利比安的法国作家,在其一本关于古今最杰出的画家生平及作品的书中,继续强调了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两人的对比,他认为米开朗基罗的成功之处,在于从古代的建筑和雕塑当中获得帮助,而拉斐尔的成功,则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天才。自此,拉斐尔的地位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开始明显上升。
拉斐尔与米开朗基罗之间名声竞赛的彻底扭转,关键点就在于法国艺术作家皮莱的《绘画的基本原理及对画家的衡量》。皮莱分别从表现、素描、色彩等等几个方面制定了评分系统,并为几位著名的画家进行了打分,其中拉斐尔的构图得分17分,素描得分满分18分,色彩得分12分,表现得分满分18分,比米开朗基罗及达·芬奇高出不少。
讲座现场
皮莱的这个打分,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是第一次使用这种数字化、数量化的方法进行比对排列。你可以不同意这种观点,但是你需要拿出数量化的标准来进行辩驳,因此这样一个新的评价标准使得色彩的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拉斐尔借助于色彩重要性的提高,超越了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
03
“三杰”概念在中西方语义中的化用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三杰”的概念就突然出现了。中文“三杰”这个词对应的西方语言,在英语、意大利语还是其他的一些语言中,更偏向于称作“三头”。
“三头”
最初是一个政治概念,在古代由于各种各样的政治原因,一些政治人物结成了彼此的同盟关系,但由于同盟关系当中又有一些竞争,因此更能表示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临时的、或者是秘密的共同关系,往往带有竞争意味。
在艺术的写作中,最先用“三头”这个词的人叫做兰齐,他是一个意大利的艺术史家。兰齐的著作里面一共四次用了三头这个词,指了12个画家,其中一组就是拉斐尔、柯勒乔和提香。兰齐用“三头”的时候是比较随意的,并非一个严谨的术语或严格的概念,只是代表一种数量上的整齐,恰好有三个人。
后来,在罗马画坛里很有影响力的新古典主义画家门斯的推动之下,拉斐尔、柯勒乔和提香成了艺术届的所谓三盏名灯被传播开来,三个艺术家一组的概念也是在这时形成的。
但到了19世纪的时候,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中标准最重要的改变在于从普桑、贝洛里开始,一直到兰奇,到门斯,这样一个序列,实际上是一个古典主义的趣味发展的序列,但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一个新的标准,就是艺术的折衷和模仿,要让位于一种原创性,原创是艺术的根本特点。
左起分别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及拉斐尔
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这三个人,属于“三杰”概念,不是中国发明的,但是“三杰”这个词确是一个中国词语。关于拉斐尔是如何进入到国人眼界的,现在可追溯的材料有1904年康有为的游记,但也未用“三杰”这个词来概括。
《康有为列国游记》
最早出现的类似“三杰”的表述,是在1917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审定的五年制师范教材的一部美术史,作者为姜丹书,他在书中介绍了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在内的中外美术史发展的过程,写到当时地方派中以佛罗伦萨之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列奥纳多为三大家,史称“意大利三大画杰”,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中文语境中,三大画杰表述中最早的明确说法。
姜丹书笔下的拉斐尔被评为“西方的画圣”,与姜丹书书中序言关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抗衡”的内容相呼应,背后反映的是康有为后的这批人,在遭受强烈的文化冲击之后,寻求民族和文化自信心的一种反映,以此寓意“我们中国有六朝三大画家,西方有文艺复兴‘三杰’,你们有画圣拉斐尔,我们有画圣吴道子,从而形成东西并立的一种平行书写。”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里面,关于“三杰”的表述特别多,我们能在二十世纪初的中文媒介当中看到大量的“三杰”主要出现在政治领域里面,就是辅佐君王成就天下大事的那些良将们。
在姜丹书的美术史写作里,之所以用“三杰”这个词,第一,是因为这个语言本身,是一个足够流行的概念;第二,就是这个词不管在其他外语里都有所谓的整一性,可以直接对应;另外,姜丹书本身有一个塑造东洋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雄心,用了一个中国词讲了一个外国事,把它结合在一起。结合到一起之后,这个词变得非常有活力,从原本的政治领域里面拿出来,形容文化艺术领域,又把艺术领域当中复杂的文艺复兴的历史进程足够的简单化。大家只要想到这三个人,就能够充分把握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基本面貌,所以,“三杰”一词就变得充满了流动性。
真正推动“三杰”这个概念以及相关讨论,在中国的流行是1920年,恰好一百年前,也就是在拉斐尔去世四百年纪念的前后,中国出现了几次讨论拉斐尔的还有“三杰”的高潮,都是用一些心理学和哲学对应的框架来表述自己对于艺术的历史的认识。
“三杰”概念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变化概念,我们不能排除了历史来看待它,我们今天要研究它的话,首先要反思,要摆脱一些我们所谓的意识形态或者说刻板印象的束缚。
展览海报
从今天来看,我们理解拉斐尔已经要超越一些时代的局限性。我们有这种能力,有这种时间,可以在“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艺术”展览现场沉浸式地感受,可以去从文艺复兴的时间、空间整体进来看待拉斐尔的艺术创作。
本次讲座于润生老师通过话语溯源的方式,考察艺术史中拉斐尔的地位提高的过程,并揭示这种变化的思想史意义;以中文材料中有关拉斐尔的写作为溯源,讨论“三杰”、文艺复兴等概念,被中文语境接受背后的思想和历史因素,从话语的角度反思艺术史学中的传播问题,帮助大众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拉斐尔的艺术。
讲座现场
从美育出发,展览期间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还将邀请更多学界大咖进行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主题解读,为大众营造更多元的文化艺术场景,欢迎各位观众持续关注。
♥温馨提示:
根据政府防疫工作指示,展览现场暂时取消志愿者讲解和售票服务,并实施周末限流措施,请各位观众合理安排时间出行,提前预约到馆,错峰观展。
大坛展讯
《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
展览时间
2020.12.13-2021.2.21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二层世纪大厅
票务信息
扫码购票
猫眼
摩天轮
大麦
购票后扫码进入“中华世纪坛参观预约”小程序,预约进场
监制:昭一
责编:小清
校对:丝雨、心宇
声明:讲座中所涉及学术研究成果归于润生博士所有。此研究成果转化并发布的内容及文字,系于润生同意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用于公共教育及宣传。任何转载及部分使用本研究成果内容,需提前经由于润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