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先贤】五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休息一下,喝茶先吧!


无惊无险,又到周五

喂!朋友!今天你喝茶了吗?



这个五月最流行的问候语

莫过于“三点几啦,饮茶先啦!”

这句粤语翻译过来的意思

即为“都下午三点多了,喝杯茶休息一下吧!”


这句流行语的火爆

既寄托了人们于忙碌工作中对休息的渴望

同时也反映了对茶饮的喜爱程度


说到喝茶,则不得不谈到

中国源远流长的饮茶史

🍵🍵🍵



/ 饮茶文化极简史 /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至少有4700多年历史。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最初作为药用


《神农百草》中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学专著中对茶的药理药效曾有详细的论述:“茶苦而寒,阴中乏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四十先贤-李时珍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历经27年写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60幅,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丰富的药物学经验,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已有多种译本在国外流传。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赞之“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达尔文称其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其他功效的发掘、发现逐渐增多,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作用不再局限于药用。战国时期的《尔雅》中的“荼”字已有特指饮料“茶”的读音,并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这表明茶已由药用转化为习常饮料


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尔雅·释木》


西汉到六朝时期,国人大多采用“粥茶”的方法饮茶。首先要将茶叶和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一同滚煮,其间用勺舀出浮沫,然后再盛出饮用,所谓“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如果以现代的目光来看,那时的人们喝茶“加小料”还挺猛的呢~


到了秦汉年间,为了方便茶叶的运输和贮藏,人们逐渐学会了把新鲜茶叶做成茶饼


及至唐代,饮茶之风风靡大江南北,茶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流行于高层人士中的艺术。那时的人们,常用“煎茶”的方法进行冲煮,并在茶叶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后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如果穿越回唐朝,大家喝茶时可要记得选择“几分咸”,而不是“几分甜”咯!


喝茶提神,使人神清气爽,因此茶叶也成为多数文人志士的座上客。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不仅爱酒,也钟情于茶,他创作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就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李白



李白在诗中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出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与茶有关的古代名画

《调琴啜茗图》,周昉(唐)


《调琴啜茗图》描绘了唐代仕女弹古琴饮茶的生活情景。全图共有五位仕女,图的重点表现一位红衣仕女在园中树边石凳上弹古琴,旁边茶女端着茶托恭候,表现了贵族妇女闲散恬静的享乐生活。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由于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领先世界,人们有钱有闲,“斗茶”和“品香、插花、挂画”并称为“四大雅事” ,因此对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


斗茶,一看颜色,汤色纯白如乳胜出,青白、黄白、灰白为负;二看汤花,汤花匀细,久聚不散,紧咬盏沿,没有水痕,叫做“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即为输。


这一时期关于茶的诗词作品大量涌现。许多诗人以“茶”来比喻自己的品格和处世原则,用茶诗抒发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慢慢地宋朝的“斗茶”之风便消失了,饼茶也被散形茶代替。“唐煮宋点”的饮法,随即也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泡饮法,这种饮茶的方式非常接近现代的饮茶方式。


清代后期的茶叶生产有惊人的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茶类不断增加,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青茶、白茶、 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流通领域则更为繁荣。


由于清代统治者,尤其是康熙、乾隆等都酷爱饮茶,因此清朝整个上层社会饮茶之风极盛。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这种风习很快影响民间,更被写进了《红楼梦》。


四十先贤-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他性情高傲,能诗善画,家道没落后,呕心沥血10年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全书120回,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后40回被认为是高鹗所续。《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形成“红学”。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写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等人,随同贾母来到贾府的家庙栊翠庵,庵中修行的女尼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化窑出产的五彩小盖盅,献与贾母。茶是“老君眉”,水则是隔年积的雨水,极为讲究。


至此,“文士茶”的形式开始转向民间,遍及市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近代,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也创作了不少朴拙单纯、简洁明快的“茶”相关作品。


四十先贤-齐白石

中国著名的书画家和篆刻家,融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技法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1953年他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一生爱喝茶,有时亦钟情于煮水烹茶之道。他笔下的系列煮茶图,生动地表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对煮茶、事茗的浓厚情趣,也反映了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了真挚的爱。


《寒夜客来茶当酒》,齐白石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非常普遍。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开创了“茶文化”的时代,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士族阶层和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与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成就。


历经几千年,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效用的物质文化,更在精神层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茶之为物,产自崇高的山,吸收天地的灵气,还必须配上清洁的流泉。孔子曰:“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这样的的一杯茶,还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


新时代的中国茶文化,已经随着年轻人的创新之思延伸出各式各样的创意茶饮,水果茶、奶盖茶等等,都从侧面反映出社会资源的丰饶和时代青年的敢于尝新,这样“有文化”的茶,也许真的需要时不时地喝上一杯。


点击下图痛饮这杯奶茶



四十先贤


在中华世纪坛伫立的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不仅向人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在文化、教育、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还将成为展示传之千古的伟大文化巨匠群像的艺术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文化、艺术、科技展示和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


这40位中华文化名人都是在中国历史上在科技、教育、文化领域起到过推动作用的第一创造人,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监制:昭一

责编:心宇

撰稿:Constance

校对:小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