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变革

马随成 中国教育学刊 2023-08-28

本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编辑费,如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

欢迎投稿→

官方网站:www.jcse.com.cn

作者信息

马随成/陕西省榆林实验小学校长。



本文摘要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迫切需求,同时将带动中小学校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双减”背景下需要中小学管理实现两重转变:由制度管理转变为人本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突出中小学管理以人为本,转变其教育理念。“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管理的改革路径有:强化管理评价,提升管理成效;改革管理形式,重塑管理内容;加强党建支撑,强化管理融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是集教育观念大变革、教育行为大改进以及教育人员优化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抓住了基础教育减负和增效的根本。“双减”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迫切需要;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还是回应人民期盼的适时之举。“双减”政策出台,是教学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系统举措、务实举措,同步将带动中小学校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

落地“双减”政策,需要优化的教学管理作支撑。教学管理涵盖教学力量、教学要素、教学方式、教学保障等方面,以及各方面间协调配置。“双减”政策下的学校管理理应聚焦教学的育人塑人功能,发挥教学管理在各要素中的配置作用,以使“双减”政策达成预期目的。因此,“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学校管理改革,加快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人本化管理为主线、以标准化改革为内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学校管理新模式,有着现实而紧迫的内在意义。

一、“双减”背景下需要中小学管理实现两重转变

(一)由制度管理转变为人本管理

所谓的“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全面开发人的潜能,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纵观现行学校管理,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比较注重制度化管理,管理者多数是通过制度来强制被管理者服从,违者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扣分或扣钱,教师“谈分色变”。由此,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和谐,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削弱,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下降。如何改变上述现状,首先,要提高认识,正确充分理解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即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始终把教师当作服务对象。其次,要努力营造“人本化”管理氛围,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心教师、信任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再次,要以制度为基础,以人本化为原则,执行“人本化”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制度执行要一视同仁,违规处理要严而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与关怀。总之,唯有把握好管理的度,坚持有疏有堵、疏堵适宜,让教师从管理中感受到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思想深处热爱学习,才算找到改革管理方式的关键。

(二)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以网络化、多媒体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彻底变革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教育智慧化理念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让中小学全面管理转变为精准管理,机械管理转变为个性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促进了“双减”落地。

首先,利用大数据改进学生管理。要想让“双减”真正发挥作用,使学生“减负不减能”,须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每一位学生的薄弱点,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安排“精准课堂”;对于个性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课后辅导,从而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同时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管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授课方式,提高备课效率和精准度,提高课堂效果,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期待每一节课。

最后,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智慧管理。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精确高效管理的倍增器,在建好用好现有学校监控系统、安全风险报警、学生信息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研发学校管理集成信息系统,加强对管理工作的分析预测、管理过程的动态监测、管理效果的评估分析,进一步节约管理成本,促进管理的精确化和智能化。

二、“双减”背景下需要中小学管理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突出教师减负提效

“双减”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从时间跨度来说,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从课程供给来说,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要求,最终都要落到一线教师的身上。所以,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校层面设计出满足“双减”要求的教师管理方式,成为学校管理改革的关键一环。只有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减少负担,才能全面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才能进一步唤醒教师的教学热忱和工作激情。一是为工作减负。减少教师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如各类调研、信息采集等。同时给予教师“说不金牌”,全力支持教师教育教学的相对独立。二是为教师时间减负。例如,可以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和工作岗位AB角制度;探索“时间银行卡”等,用时间换假期。三是为教师“带娃”减负。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子女看护服务,接到学校集体照管。四是为教师经济减负。落实教师课后服务补助,保障参与教师等人员的津贴补贴。五是为教师精神减负。组织健康体检、心理健康调适等,强化人文关怀,完善教师发展质量评价标准,设立“双减”反映问题平台。总之,全方位地为教师减负,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有力支撑。

(二)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广大学生既是教学管理实践的直接对象,也是教育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教、管、学、做”统一于学生,“知”与“行”在学生身上并现,归根落点是帮助学生减压减负。“双减”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是在为学生减负服务。因此,学校管理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减负这个核心,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全面减轻学生负担。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根据相关规定,在校本教研上持续发力,将作业纳入教研体系,从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进行统筹管理与指导,要求书面作业教师先行试做。建立公示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形成合力。二是减轻课堂负担。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随着“竞争”加剧,课堂教学难度水涨船高。课堂上跟不上成为学生迈进培训班的原动力。“双减”要求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中小学校要在教学方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一以贯之立德树人要求,从备课、上课、作业、评价、辅导、教研等方面同步推进,坚决防止学生课堂负担过重。三是降低考试压力。“唯分数”导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学校必须适应“双减”要求,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按照分级制度,及时制订出符合要求、适应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

三、“双减”背景下需要中小学管理转变教育理念

(一)转变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家长们有余力支撑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增长知识、学习技能。但短视化、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侵蚀着人民的思维,资本的过度涌入更是让“良心的事业”变为“逐利的产业”。这些不仅导致家长学生负担过重,更对教育公平带来冲击。“双减”政策就是让教育回归公益,让教师回归校园。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自觉提高对“双减”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改革学校管理,服务“双减”落地,逐步让教育去功利化,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加强阵地意识,坚守学校主阵地

“双减”的核心指向是素质能力培养,但素质能力并非朝夕可以养成。而“短视化”让大家觉得通过短期“培训”“补课”,可以让学生学业突飞猛进,可以进“重点”,渐渐地对培训班趋之若鹜,这也是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如此迅猛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失守风险逐渐增大,而学校管理也渐渐失去了主动。如何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让教师将心思带回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成为学校从源头落实“双减”的重要抓手。因此,中小学校首先要立起阵地意识,强化自身教育主体功能,把教学作为核心工作。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意见,结合本校教育特点,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按照国家规定课程,做好“规定动作”,开好规定课程,做到应教尽教。如果在学校里满足了学生的教育需求,谁还会逼着孩子进培训班呢?

(三)转变管理目标,强调学习能力

“双减”背景下,学校管理绝不是为管理而管理,应把管理的目标和定位设置为高质量育人,特别是提升素质教育水平。近年来,中小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错误引导,教育观念逐渐扭曲,教育目标逐渐偏离。“唯分数”甚嚣尘上,分数低更是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分数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实施“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教育目标的修正,是对一系列教育观念的纠偏。同时,中小学教育最关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而非一朝一夕的第一。传统教育“填鸭式”的教学,只注重“授之以鱼”,不注重“授之以渔”,导致在中小学时期未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到了大学后难以适应新的快节奏、高负荷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因此,学校管理变革必须着眼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总目标。只有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才会找到自己的兴趣,平稳度过学习新事物初期的困难阶段,进而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健康茁壮成长。

四、“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管理改革路径

(一)强化管理评价,提升管理成效

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主体,只有多主体高度协同,才更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各教育主体协同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教育评价标准,也就是要健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要纠正“唯考试成绩”“唯升学率”的片面做法,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一方面,要改革教师评价。“双减”背景下教学管理改革,是体系性改革,教师的评价标准自当及时更新。学校要及时摒弃“唯分数、升学率”等旧式指标,根据“双减”要求,及时建立和制订科学评价方案,全面、立体、客观和有效开展教师评价,进一步引导教师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双减”上来。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互结合,设置多元绩效考核目标,全面科学地对教师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将教师参与培训情况、课后服务表现、作业设计与管理情况、优秀作业评选与交流情况等纳入考核指标,将对教师的日常全过程观察、检查等作为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要改革学生评价。客观公正的学生评价是学校管理改革的“指挥棒”,对各项资源的分配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更是衡量“双减”政策是否正确落地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适应“双减”新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又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考验着学校的智慧。在实践中,学生评价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在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和实践创新等5个方面设定指标、区分等级,按照“谁了解谁评价,谁评价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主体,每项指标都由对被评学生最了解的教师、学生等负责过程记录或评定。同时,将“评”的环节与各项课程和生活实践有机融合,让评价看得见,可视化地反映学生的成长。

(二)改革管理形式,重塑管理内容

一是师生自主管理。学校可尝试将教师和学生推至前台,以信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教师,一方面尽最大努力为其搭建各种专业成长平台,提供交流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予以支持和鼓励。对学生,一方面适应中小学生的自主化课程设计,作为拓展与应用,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让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实际,自主选择适宜作业,释放学生主体活力。而行政人员,则要做好调研、检查、督导等相关事宜,协调好与上级和家长的关系,为师生的安心工作、静心学习、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是丰富课后管理。“双减”政策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课后服务作为新生事物,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首先,学校要积极探索,设计富有时代特色的课程内容。开展课后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设计具有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例如,利用生活类的课程普及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其次,学校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制订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使课后服务评价更加客观、真实,便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促使课后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最后,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除利用好学校现有资源,还可以引入社会参与。一方面,与科技馆、博物馆等公益场所合作,课后“走出去”;另一方面,聘请退休教师、退休运动员、非遗传承人等专业人士参与,课后“请进来”。将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进行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课后服务从“有人看护”向“看护得好”进行转变,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三是重塑课堂管理。课堂是落实“双减”的主阵地,学校首先要守好这个主阵地,实现应教尽教、应教优教、应学尽学、应学优学。首先,学校要重新审视课堂理念,从“双减”背景出发,树立全面的课堂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强化“课比天大”的意识,要具有“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教师心中牢记学习的原初面貌,牢记学习的规律,把传授让位于建构,把知识让位于学习。心中有课、心中有学、心中有人。其次,要重新厘定学习内容。在使“知识条件化、知识情境化、知识结构化”的探索下,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从教书走向育人。再次,要重新思考教学方式,扭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不关注学的课堂教学被动局面。

面对中小学生,还要在现有学校管理基础上,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典型教育、网络教育、社会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形成“事事皆学问、处处是课堂”的多位一体教育管理矩阵,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效能,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教育管理要努力实现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融合,做到“课堂跟着任务走、教育围着行动转”,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真正运用教管一致的立场、观点、方法改造学生主观世界,达到“知”,同时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投身学习实践,实现“行”。

(三)加强党建支撑,强化管理融合

教育就是教化育人,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长远工程,学校把党建工作作为管理的坚强力量,能更好地保证教育管理严格有序、落地见效。

从抓表率作用入手。让学校管理骨干争做思想上的表率,用党的理论成果武装思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做到政治立场坚定,管理方向明确,执行纪律严格。争做组织上的表率,着眼于查摆在抓学校管理方面的漏洞问题,督导教职员工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过好组织生活,切实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模范地遵守党内纪律;争做行动上的表率,号召党员必须时时、处处、事事坚决带头执行学校党支部的各项决议,维护好党支部的权威和形象,尤其是困难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主动站“排头”打“头阵”,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管理添彩、增色。坚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分析,细化分解“双减”政策落地配套措施,促使每一个举措走深走实,确保教育“双减”政策落地。

我们坚信,通过“双减”带动下的学校管理变革,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最终实现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本文编辑:蒲丽芳)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三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关于本刊

《中国教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刊。1980年创刊,月刊。刊物定位于教育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为办刊宗旨。

《中国教育学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教育学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小幼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与研究人员,以及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所有热心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人士。


下期预告

李德显 田雪/师生尊重的伦理审视与重构

师生尊重与公民尊重不同,尊重的认知以“长”与“幼”的差异为前提,尊重的情感以“敬”与“爱”的融合为基调,尊重的行为以普遍性与条件性兼存为逻辑。然而,现实存在以科技理性为导向的尊重认知误区,以规约与顺从为表征的尊重情感流失,以评价性尊重泛化为标志的尊重行为偏离的状况。重构师生尊重的路径包括:转变科技理性主导的尊重观,形成“回应需要”的尊重认知;重塑师生互动空间,养成“敬”师“爱”生的尊重情感;把握好评价性尊重与承认性尊重的度,提升尊重行为的适切性。


点我“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