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学校开门办思政的三个着力点

王成中 中国教育学刊 2023-08-29


本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编辑费,如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

欢迎投稿→

官方网站:www.jcse.com.cn



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农村中心校,怎么实施开门办思政课,增强课程的育人性呢?

一是引进乡土资源,用丰富的课程内容提升核心素养。乡土资源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活教材”。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建立教学目标,将乡土资源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我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时,引进本乡环境污染的真实现象,让学生讨论认识,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自觉意识;在教学“人民代表为人民”一课时,我们请乡里的人民代表进课堂给同学们讲述他当人民代表的故事,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含义得到生动诠释,政治认同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是增进乡土体验,用亲历的实践感悟培育家国情怀。创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亲自经历的过程中感悟道理、培育情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教学“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时,我们组织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民族特色设计宣传日活动,活动中有的展销民族农特产品,有的表演土家族摆手舞,有的展示蜡染走秀,有的演奏芦笙,在精彩纷呈的体验中,使学生增强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

三是走进乡土课堂,用家乡的发展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走出学校课堂、走进乡土课堂是开门办思政的成功路径。在教学“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时,将课堂移位到学校旁边的新农村开展“家乡马铃薯大家谈”活动,通过“昨天洋芋头当饭人人厌”“今朝武隆高山洋芋远销国内外”的对比,引导学生感悟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发展变化,进而感受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坚定从小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作者单位:重庆市武隆区长坝镇中心小学校)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四期教育微论栏目,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关于本刊《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创刊(月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刊物定位于教育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作为办刊宗旨。主要读者为中小幼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与研究人员,以及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所有热心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人士。

点我“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