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万文娟 中国教育学刊 2024-04-16

本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编辑费,如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

欢迎投稿→

官方网站:www.jcse.com.cn


作者信息

万文娟/ 陕西省榆林高新区第四幼儿园。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要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在情感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和家长要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是对劳动有清晰的认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首先,幼儿通过劳动教育能够促进自身实践与感知获得,在幼儿可以完成的劳动中,孩子能学会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手脚协调能力,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其次,幼儿通过劳动能够建立个体与世界的联系。学校组织的劳动节实践活动中,孩子在苦与累中了解劳动的不易,也能够理解成人在做这些事情时候的辛苦,尊重劳动成果的同时,提高了共情能力。

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制订不同的劳动计划,提高幼儿各项能力。教师和家长可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引导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根据年龄变化再制订不同的劳动计划。例如,针对年龄处于三至四岁的幼儿,教师可以培养他们自主穿衣、吃饭以及洗脸洗手等能力;针对年龄处于五至六岁的幼儿,教师则可以引导其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

三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里的劳动教育教给幼儿的内容是否能被幼儿长期坚持,家庭中的同步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家务劳动对于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来说非常重要。例如,一家人同干家务,妈妈做饭、孩子择菜;爸爸拖地、孩子擦桌子……一家人在欢快的劳动中沟通交流,有利于拉近亲子距离,又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努力与辛苦,唤醒了孩子内心深处作为家庭一分子的使命感和荣耀感,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进而促成劳动习惯的形成。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既是孩子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孩子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孩子生命更好发展的需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共同给予关注和引导。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八期,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关于本刊
《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创刊(月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刊物定位于教育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作为办刊宗旨。主要读者为中小幼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与研究人员,以及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所有热心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人士。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