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科普】到底能不能掏耳朵?原来这么多年都错了

三水卫健 2021-11-07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习惯

每次洗完澡后

总是随手拿起一根棉签掏,掏,掏

把两边耳朵都要捣鼓一番



总觉得如果不用棉签掏耳朵
里面会有积水
时间久了就会得中耳炎
那么这个做法对不对呢?

今天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耳鼻喉科的江泽敏医生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该不该掏耳朵,该怎样掏耳朵。



关于耳朵你要知道的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又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平时我们掏耳朵,棉签到达的部位,即是外耳道,外耳道略成S形弯曲,长2.5-3.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外耳道皮下组织很少,皮肤几乎与骨膜相贴,故当感染肿胀时,容易导致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痛。

外耳道皮肤虽然很薄,但软骨部皮肤含有大量毛囊和皮脂腺以及类似汗腺结构的耵聍腺,耵聍腺分泌的耵聍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与外耳道皮肤脱落上皮混合形成蜡状耵聍,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耳屎”,可抑制外耳道的真菌和细菌,起到保护外耳道的作用。


能不能掏耳朵?


经常掏耳朵,这个做法到底对不对呢,现在大家应该心中有数了。

外耳道的皮肤菲薄,但皮下分布着血管、神经,平时我们掏耳朵,习惯用棉签或者特制的挖耳勺,在“盲视”下凭感觉操作,这非常容易把外耳道皮肤掏伤,从而损伤到血管及神经,导致出血、耳痛等症,而且反复掏挖,外耳道皮肤不断受到刺激,皮肤变得敏感,皮下耵聍腺及皮脂腺也容易损伤而失去正常分泌功能,从而失去保护外耳道的作用。

另外,如果外耳道内积有大量耵聍,在盲视情况下,掏耳朵时容易把耵聍往深处推移,进一步增加清理难度,甚至有戳破鼓膜的风险,因此自己盲目频繁掏耳,对耳朵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如何正确掏耳朵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即使不主动掏耳朵,耳屎也会自动“迁移”,因为耳道内的细胞,本身就会由内向外移动,从而把耳屎带出,而且当我们做说话、咀嚼的动作时,耳屎也会松动脱落并排除体外。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的是“油耳”,耳屎是粘乎乎的,不主动清理,怎么也出不来,是的,耳屎也有油耳和糠耳之分,即“湿性耵聍”和“干性耵聍”。


相比糠耳,耵聍分泌旺盛的油耳,的确更容易发生耵聍栓塞的情况,特别是经常处于粉尘多的环境,耳屎堵塞的情况就更常见了。


但无论是挖耳勺还是棉签,油耳还是糠耳,都不建议经常掏耳朵。如果你已经出现耳堵塞感、听力下降、耳痛、耳痒等不适,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就医,让耳鼻喉科专业的医生给你处理。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

编辑:三水卫健微信编辑小组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水区卫生健康局这个创新做法登上“学习强国”

●急性心肌梗塞:知道这些,才能与死神赛跑!

●一周只拉3次不算便秘!20条医生最想告诉你的小知识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