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TA上头条 | 清华 OR 北大?水之子徐深以数学为利剑,挑战自我!
徐深,2016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大学前三学年平均绩点4.73,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等8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次,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2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5项冠军1项亚军,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发表8篇SCI期刊论文、EI期刊论文、中文核心论文;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第一发明人5项;主持1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参与1项校级大创项目。
在免研过程中,徐深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优异的综合表现,拿到了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心理学专业、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专业、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与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机械工程专业等学校的offer,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作为自己未来深造的方向。
大一时就确立了“清北”梦
大一入学,当同学们还在体验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奇妙感觉时,徐深就确立了保研的目标。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清北”梦——在国家顶尖的学府,与那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学术争鸣、各抒己见。有如此振奋人心的目标在前,徐深力求万事尽善、尽满,大一期间在数学学习与竞赛中投入了过多的精力,疏忽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最后,我以一个自己很不满意的成绩结束了大一生活。”当时,徐深觉得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但是,痛苦归痛苦,路还要走下去。我决定,不能继续自我否定。”大二开始,徐深开始有意识地平衡专业学习和数学学习,并重拾了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回宿舍睡觉。这样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最后给了徐深一个满意的答卷——大二学年,所有课程平均绩点5.0。大三时,更加不敢松懈的他,在保持着专业前五名的同时,还参与了专业老师和数学老师的科研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
在数学上的刻苦钻研并非无用功,在接下来的科研过程中,扎实的数学功底成为徐深成功的基石。
“做一个散发温度的学霸”
那段时间,徐深打开QQ之前,往往要先准备好一沓草稿纸,因为一整页的消息列表都是同学们私聊的数学问题。徐深就在草稿纸上一遍遍地写下试题的解析答案,并标注运用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方法,让同学们摒弃不求甚解的求学态度,与他一同欣赏数学之美。学弟学妹们都亲切地叫他“深佬”,“每当我迷茫无措的时候,只要想到这个称呼,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我会和自己说:徐深加油啊,你的一言一行可能会成为他人的榜样!”当学弟学妹告诉徐深自己高数得了90以上的好成绩时,徐深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受过徐深帮助的朱鸿同学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向徐深学长请教问题,他都十分热心。现在我也在为学弟学妹解答高数问题,这是徐深学长对我最大的影响!”同样因进入数学学习群而和徐深结识的姚永倩同学,也十分仰慕徐深:“在我看来,深佬是一个沉迷数学的人,比较喜欢思考数学。他的数学功底扎实,每次一有同学发题,他都能准确写出答案和详细解析,难度更高的考研题目他也游刃有余。他还会和我谈论他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这对我帮助很大。”
除了帮助学弟学妹学习高数之外,徐深还会帮室友温习专业课。他一直记得这么一句话:“做学霸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学霸,做一个散发热度的学霸!”每次考试前,他会和室友一起复习,耐心地给他们讲题,宿舍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了。
论文是科研的副产品
徐深接触科研的时间,比大部分同年级的同学都要早一些,而他选择的科研方向,也是他的灵魂伴侣——数学。从大一开始,徐深便主动找高数老师指导自己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秉持着“论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观念,大二期间,他几乎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就进入实验室工作,直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宿舍,不停地做研究,才有了如此高产的科研成果。
完成第一篇SCI论文的经历让徐深印象深刻:当时,他认真阅读了一篇关于非完整机器人的跟踪问题论文,针对同样的问题做了提高机器人系统鲁棒性的两个改进。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努力,徐深终于用严谨的数学证明和软件仿真证明了自己的工作可行性。接下来,他把所有的工作整合成论文形式,准备发表。“第一次写论文,总是磕磕绊绊的。公式编辑器不会用、公式序号对不齐、语法用错等等问题,我只能沉下心来,一个个去解决它们。”徐深最终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途中也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别人的文章是如何写摘要和如何用词的;但是当他激动地向指导老师汇报时,老师却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很多问题,就这样来来回回改了四五次,他的第一篇SCI论文才正式发表。
除此之外,徐深积极参加校外的科研活动,使自己得到锻炼与提升。他在大二的时候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令他印象深刻,开会前两周收到了组委的会议安排表,看到自己名字旁边有个括号(Chair),表示不仅要进行英文口头汇报,还要作为分会场主席主持整个会场的汇报。当时,作为学术小白的他,又激动又慌张,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包括PPT的制作、汇报稿的撰写、主持稿的撰写与排练。最后活动顺利开展,而且在活动中他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也正是学习伙伴,坚定了他在科研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为了“清北”梦的实现,必定需要一些科研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徐深坦言:“数学是不会欺骗我的事物,她在你即将陷入绝望的时候向你展现出她惊人的美丽,一直美到让你觉得之前那些煎熬都是值得的。”在数学陪伴的科研旅程中,徐深渐渐明白自己是因为热爱,而非功利,才选择坚持。“越往后走,对我来说,发表论文就越不是一个目的。论文是科研的副产品,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水到渠成。我很高兴,对数学的热爱支持着我坚持了下来。”
徐深的研究手稿
以数学为利剑 选择挑战
今年暑假,徐深参加了多所名校的夏令营,并成功收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名校offer。“因为前期打好了数学基础,所以我在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发挥地游刃有余。”长期对数学的热爱让徐深受益匪浅,所以每次比赛都如愿获得了一等奖。两年来,徐深一共获得了两次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两次江苏省高等数学一等奖,这在之后的推免研究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徐深联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北京大学心理学、浙江大学系统神经科学的导师时,对方都毫不隐晦地直言:我很看重你的数学背景!可以说,这几个比赛的一等奖是他在推免研究生中能获得名校老师青睐的关键原因。
对于多所名校抛出的橄榄枝,徐深来不及欣喜,陷入了犹豫。“对于一心想在学术上深造的我来说,专业硕士确实难以接受,但是清华大学的专业方向和自己原本的研究方向一致,所以当时的我十分纠结。”
或许,人生就是一个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迎接挑战的过程。出于夏令营期间的了解和自身的兴趣,徐深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基础心理学专业。“我觉得这个专业需要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这是我所爱好和擅长的,我觉得这个专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群体决策是现代决策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又是一个交叉学科,其理论和方法涉及到社会选择、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统计数学。徐深选择了群体决策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以此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选择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对徐深而言,虽有工程专业背景和数学能力做基础,但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换了一个不同的研究方向,需要我从头开始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好在还有数学陪伴着我。”
徐深的学习之路起于数学,以数学为利剑,开辟了自己的道路。在这个时代里,也需要优秀的人才为利刃,破浪斩棘;徐深就是这样一个人,坚韧而励志的他,传递着河海精神,为国家的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成绩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努力,终究会有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像徐深一样,踏踏实实地奋斗,水之子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光明的未来!
素材提供:机电学院
文字:胡天泽 王嘉晖 陆涛 张金龙
图片:徐深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林丽芳,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