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民乐|当一支华人乐队给琵琶、二胡插上电
先看几张图片:
这些并非时尚大片,而是一支音乐录影带的截屏,来自华人乐队THE EITHER于2022年创作的单曲《END》,并与视觉艺术家Suki的合作MV。
这是一支探讨东西方性恶论人生哲学观的音乐,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无论服装设计、妆造,或是平面设计,在每一秒的画面中都相当考究,具有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一些特定符号在此交汇,一如音乐本身的特质,琵琶、二胡、人声插上电之后,游离于大众与小众,传统与当代之间。
相对于《END》,该乐队发表于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另一支作品《Dummy Eyeballs》片段显得更符合普世审美,乐队成员之一的嘉琚将琵琶“敲击”出如同吉他的节奏感。
这支作品在海内外各大社交媒体账号都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较少的质疑基本淹没在网友的夸赞中。
THE EITHER,一个用传统创造当代的乐队,他们的作品不仅仅体现在音乐,与音乐相关的所有视觉呈现也极具THE EITHER特色,带有流行音乐领域少有的先锋性,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们颇受时尚圈的青睐,他们在时尚、艺术领域的活跃度不亚于音乐界,从作曲、演奏、表演、录影带等诸多方面,贡献了音乐可链接、可探讨的广度与深度。
从传统中来
我经常把我们乐队比作“蝶”,不仅是因为我们在台上的样子,很像中间的虫身与双翼,也是因为我们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虽然是头脑与核心,但没有他们我无法离开地面。——宗立
2016年,因为设计师vivienne hu在纽约时装周上的发布,我认识了为这场秀做现场音乐演出的音乐家宗立,他常常画着黑眼线,有着一头飘逸秀发,身材高挑、面庞俊美,外形耀眼的他彼时理想是做一个站在主流音乐和前卫音乐之间的作曲家。
第二年,他与另外两名演奏家嘉琚、王阳一同在纽约组建了乐队THE EITHER。
三人的履历简直完美,实属科班出身的高材生。
负责乐队所有音乐创作和制作相关内容,表演时主要负责人声部分的宗立,在上海音乐学院获得本科与硕士学历后,又在纽约大学拿到电影配乐的硕士文凭,个人作曲作品多次上演于联合国总部、纽约林肯中心等,2016年作品“Peace”上演于联合国总部峰会。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民乐表演专业的嘉琚,后来在美国念文化艺术管理硕士。曾受邀登上过世博会闭幕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美国 NBA 赛场。法新社曾评论:嘉琚用多样性音乐类型,建立了新的音乐语言,用现代视角,融合东西方音乐。嘉琚还以模特的身份多次参与纽约时装周走秀,被拍摄的时尚作品刊登于包括 Vogue、时尚芭莎在内的多家时尚杂志。
王阳,本科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二胡专业,之后在纽约大学读研究生,曾登上纽约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等,2019年作为唯一的中国音乐家登上美籍非裔最重要的音乐节“Afro-Punk”。
高中就组过乐队的宗立,在探索主流音乐和前卫音乐之间的平衡点时,嘉琚正为她第一把独一无二的电琵琶寻找创作者,这把电琵琶来自嘉琚与工业设计专业同学的合力创造。两人很快创作了迷你专辑《青丝》(Black Silk),随后,又邀请了与他们拥有相同观念和目标的二胡演奏家王阳组建THE EITHER。
在这样一支乐队里,王阳很自然的也打造了自己的专属乐器——电二胡“品弦”,有着比传统二胡更广的音域。
我在来了美国之后,才开始发掘“只属于中国人的东西是什么”,但是我反对仅仅保持传统,作为一个作曲家,创新是我的责任。我们致力于用中国的乐器、声音和文化,做出一些只属于21世纪的音乐,而且是不仅仅只符合亚洲审美,而是符合世界审美的音乐。——宗立
乐队成立的第二年,THE EITHER开始逐渐活跃于纽约的livehouse,真正被国内观众看见,应该2020年疫情后。
无法四处表演的THE EITHER“被迫”拥有了大量创作时间,他们创作了更多短小的编曲,并且开始拍摄短视频发布于国内的社交平台。
很快,他们区别于传统又与传统民乐有极大关联的音乐吸引了抖音网友的关注,关于他们音乐以及视觉设计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我问宗立:“你们部分作品有人评价很日系,很多时候这可能是贬义,你怎么看这种评价?”
他说:“日系的风格有其强烈特征,我们完全没有与之附和或模仿;近现代日本文化风格的形成,与历史进程关系很大(先是中国文化输入,再是欧美文化输入,经过揉杂之后形成),这种揉杂过程是与我们乐队的观念、发展经过有着类似之处的, 所以会有相似的感受并不奇怪。如果是因为政治原因、民族情绪之类的,让其影响到对文化和艺术的判断和审美,这显然是不理智的。”
文刀米:其实无论在抖音还是其他社交平台一定会有不好的评论,尤其大家对涉及传统乐器的音乐有自己的标准和期待,你们如何看待一些不好的评价甚至是不礼貌的评价,有没有让你们印象深刻的留言?
宗立:一般不会放在心上,因为我们并不是在“传承”传统,而是想发展、变化、打破习惯,那会让一些朋友不符合预期,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许多了解了我们想法的朋友,也给予我们很多肯定。我经常和他们俩聊起,不用为负面评论而低落,也不用为正面评论而窃喜,我们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不断保持冷静、独立的思考。
嘉琚:当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音乐时,会出现不同声音是很自然的事情。好的坏的属于大家的一种表达。不好的评价其实没有太多的印象了,但有一条在我琵琶slap下的评论是:“有没有一种可能老祖宗就是这么玩儿的”。乐器是工具,让它如何发声,以及发出什么声,都是由演奏者赋予的,做自己就好。
王阳: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和期待, 每一个人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我们既然把我们的作品上传到一个公共平台,也做好了获得不同声音的准备。我会很正面的看待不一样的声音,毕竟社交媒体是一个开放给所有人的平台, 觉得有道理的可以探讨一下,真的是人身攻击也只能代表留言者的本身素养欠缺,看过也就过了。我其实蛮希望大家把更多的讨论集中到音乐和表演本身的, 这是我们最需要听到的。
文刀米:你们的音乐在国外和国内的反馈有什么不一样吗,或者纽约和国内的音乐创作氛围有什么不同?
宗立:首先打破了大家对民乐乃至中国音乐的一些刻板印象,这些是国内外观众都具有的。然后纽约的观众更期待我们有更多新鲜大胆的尝试,国内的观众们则更多欣赏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嘉琚:国内外反馈有相似的部分,都会觉得我们的音乐语言很特别。既有属于亚洲美学的部分(例如旋律的句法、文学性的部分),但同时又兼具了西方美学的一些期待(比如节奏律动、力量感)。让音乐真正在其本质的内核上进行融合,这也正是我们希望呈现的。
文刀米:王阳为什么会想到把二胡的千斤拆下来?
王阳:把千斤去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要增加二胡可以演奏的音域。根据演奏者的需求和音乐表现的需要,我觉得手中的乐器应该是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乐手的。就像我手中的乐器,它去掉了千斤,加了指板和品丝,插了电和效果器,只是凑巧要演奏的它的人从小学的是二胡,我需要用我熟练的二胡技法演奏一些传统二胡上不能表现的音乐。这些改变是为了让我的乐器在乐队演奏中有更丰富的表现。
文刀米:你们每次的演出,包括mv的妆造都十分独特,舞台视觉也很有冲击力,是怎么将音乐想要传达的感觉贯彻到妆造和舞台中的呢?
宗立:我们很多的歌曲都有很强的戏剧性、故事性,它们往往有点超越现实、或者浪漫主义。所以我们的视觉呈现也会有戏剧性的一些特征。从我每次创作音乐的时候,就已经大概能“看到”这首音乐呈现出的色彩、场面感、情感等等,所以在做视觉设计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找到方向。比如“Mid of Nothingness”探讨的虚无主义,视觉上我们会用半裸体、骨骼元素的饰品体现“人类的生命”;比如“drift off course”我创作时就已经看到宽阔深邃的蓝色海洋;再比如“hehero”我写歌的时候就已经在想象8bit的像素小人了。
文刀米:乐队从17年成立至今,在行业中有碰到过难以逾越的困难吗?如何解决的?
宗立:我自己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给乐队定义“音乐风格和流派标签” - 是电子乐队?摇滚乐队?民乐队?艺术组合?好像都不典型,但又好像都是 - 因为THE EITHER是反对极端的、既是这个又是那个的,这对于想要一下子了解我们的新朋友有一些困难,但我相信时间和乐迷朋友们最终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解答, 历史上每一个创新的流派,一开始也都很难被定义嘛。
王阳:没有难以逾越的困难,疫情爆发之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演出几乎为零,期间我们回国举办了第一场专场,也是在多方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举办。但是作为音乐人,连续的被告知演出因为种种原因被取消,心态上肯定是很失落的。我们也利用这段时间持续做着新的尝试,比如有lofi-hiphop风格元素的迷你专辑《远花火》,拍摄一些短视频等等。
嘉琚:重新认识自己、定义、再找到自己的过程会比较艰难。在成立乐队前,我对自己的定位还是一个单纯的琵琶演奏者,那些常年积累的演奏习惯和思维方式,在面对新的音乐语言时想改变是挺困难的,有一种一直要跟自己battle的感觉。解决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和解,自我突破。
文刀米:现在抖音15秒的“神曲”特别受欢迎,在这样的碎片化和娱乐化时代做专辑和长音乐,会有担忧吗?
宗立:并不会,因为我们既做长专辑、长音乐(即将发行的专辑甚至有几首6、7分钟的歌曲),也有适合让人快速接收到的音乐,比如我们的迷你专辑《Off Either》系列、被编辑后的歌曲“hehero”、“浮生听风”、“Touch of Scarlet”等等。THE EITHER相信审美的角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王阳:没有担忧。音乐受众和收听场景完全不一样。
嘉琚:不会,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你可以喜欢轻松可爱,幽默的15s抖音神曲,也可以爱沉重的具有悲壮美学的10分钟歌曲。它们的功能和定位不同,一个传递的是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另一个则更注重艺术性的概念,引发思考,再引起共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两者并不冲突和矛盾。
这次,我邀请了THE EITHER乐队作为“时尚的力量”系列讲座2024年第一场的主讲人。
“破”
主讲人:THE EITHER
时间:2024.05.10 14:30-16:30
地点:南艺美术馆二层公共空间
关于讲座
THE EITHER,一支诞生于纽约的三人团体,通了电的琵琶二胡和人声,由中国音乐家宗立、嘉琚、王阳演绎。
乐队多次登上纽约顶级音乐现场如The Gramercy Theater、Irving Plaza、Bowery Electric、The Bitter End,也为多个品牌在纽约时装周做开场表演。2021年底,乐队带着自己设计定制的电拨弦乐器“青髓”和电弓弦乐器“品弦”回国并在上海万代南梦宫举办了国内首次专场演出“LANDING登陆”。
本次讲座,三人将阐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会带来传统乐器与插电乐器进行分别演奏,与观众分享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创作思考。
关于AMNUA时尚的力量系列活动
来听讲座的请一定要预约进大门的二维码
大家还可以预约本次讲座直播
“时尚力量”第一季六场相关推送
文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