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疫共齐心,宅家畅享阿坝州非遗文化大餐!

2020年的这个寒假

都说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

停下脚步,静宅家中


微信步数不超过100步的日子里

怎样才能过一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假期

宅,意味着脚步要停下来

但是,学习和思考可不能停下

诺,今天小编带你走进阿坝非遗

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吃好喝好锻炼好了

是不是也该在文化中汲取养分了?

∨∨



这个假期,非遗陪你宅在家




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是“藏羌彝走廊”腹心地带,是全省非遗资源大州,非遗资源类型多样、蕴涵深厚、特色浓郁。
“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9项之多,更别提州级和省级。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阿坝州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居家的你也能体验别样风情。


- 羌年 -



日麦节(羌历年)也叫“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是羌族的隆重节日,活动内容以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为主,主要流行于四川省茂县23个乡镇的广大羌族聚居区,在汶川县、理县、松潘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的羌族分布地区也有流传。日麦节系由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为期三至五天。从内容上看,这种羌年活动反映的主要是羌族早期农耕文化的状况,但从表现方式中仍然显现出许多游牧、狩猎文化和万物有灵崇拜的遗存。

每当羌年来临,各寨都要在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主持下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男女老少在草坪上围成一个个圆圈,先是载歌载舞,俗称“跳喜庆沙朗”,继而开饮咂酒,彼此互赠美食,共祝新年,纵情狂欢,直到深夜才尽兴而归。

 


羌年是羌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集信仰历史歌舞饮食于一体,从节庆活动中体现出羌人崇拜自然和先祖的民族个性,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 阿尔麦多声部民歌 -



阿尔麦多声部民歌产生流布于黑水县,是在黑水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产生的。


古老的黑水人民的祖先春天耕地播种;夏天打柴除草;秋天收割、打场;冬天筑墙、修碉房等,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黑水藏族多声部民歌。一人领唱,第二人或众人跟唱,或者众人齐唱。


黑水藏族多声部中情歌统称“卡如”;酒歌、劳动歌统称为“纳玛降多”,其旋律清新舒畅,粗犷豪放,极具有地域特色,演唱时有唱“细”点,有唱“粗”点,有唱“尖”点,有唱“破”点,中间鼓、两头平,高、中、低音多声部相当自然,轮回接唱,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各个方面的爱憎情感,成为黑水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 博巴森根 -


博巴森根藏语意为“狮踞龙盘的藏人”,它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甘堡村独有的一种舞蹈,以嘉绒藏区的四土锅庄形式表现清代道光年间五屯(今理县所辖杂谷、甘堡、上孟、下孟、九子等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生活风俗。 


博巴森根是藏族屯兵为纪念抗击英军的战斗和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而创作的,它通过对屯兵骁勇善战精神的歌颂,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博巴森根活动在每年的端午节举行,届时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参加。舞蹈分为两部分,整个表演过程约需两小时。第一部分由领舞者手持串铃,带领众舞者边唱边舞,绕圈而行。领舞者领唱一遍,众舞者跟唱一遍,唱完一段后,开始进入“钻”的环节。两位舞者右手高抬,领舞者从中钻过,其他舞者依次跟随,边唱边钻。其后即是“扭”,每一位舞者左手与前面舞者的右手相握并搭靠在前面舞者的右肩上。然后再开始“解”,舞者从“扭”的动作回复至手牵手状态,在此过程中逐步将领舞者围在中央。舞蹈第二部分由德高望重者在圈中央独唱,众舞者原地蹲坐倾听、复唱。演唱完毕,舞者齐声欢呼,抛撒龙达,以祈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博巴森根沿用了嘉绒藏区古老的四土锅庄(藏舞中以西藏的踢踏、巴塘的弦子、四土的锅庄最为世所称)的表演形式,将之与藏族屯兵纪念仪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先舞后叙的嘉绒五屯锅庄,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博巴森根曲调简洁明了,采用民族调式中的“商”、“宫”二调式,并在舞蹈中创造了“钻”、“扭”、“解”等形式,独创了由领舞者叙事性演唱、众舞者倾听的表演形式。这些独一无二的浓郁的地方性、时间性等特色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近年来,由于传统生产方式变化,主要经济支柱的改变,人民生活习惯的演变等原因,博巴森根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急需抢救保护。 




-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以下简称“藏族织绣工艺”),是千百年来嘉绒藏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 



据丹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骨质纺轮”证明,早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嘉绒地区的纺织技艺就已经发端。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嘉绒藏族先民一方面依靠当地丰富的藏山羊畜牧资源和箭麻作物资源,以及编织工艺,加工生产极具嘉绒地区特色的毛、麻织品;另一方面,通过与内地的交往,通过交换方式获得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棉织品。 
藏族织绣工艺以家庭传承(即母女传承)为主,兼具大众(集体)传承。织绣工艺在嘉绒藏族的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嘉绒藏族一种依赖性很强的生计。 


多姿多彩的嘉绒妇女盛装集中体现了藏族传统织绣工艺的精湛技艺,无论是头上搭盖的刺绣头帕,还是腰间紧束的五彩腰带;无论是节日里披在肩上飘逸的披风,还是穿在脚上的绣花鞋,无处不闪耀着嘉绒妇女聪颖的智慧,无处不散发着嘉绒文化的芳馨。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藏族传统织绣工艺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其工艺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阻隔,二是一些特殊技法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进行抢救和保护




- 川西藏族山歌 -


藏族民歌是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可分为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山歌在卫藏地区称为“拉鲁”,康巴地区称为“鲁”,安多地区称为“勒”,是一种在山野里自由演唱的歌曲。劳动歌在藏语中称为“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爱情歌包括情歌和情茶歌,风俗歌则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诵经调亦称“六字真言歌”,是信佛群众在寺院朝拜神佛时所唱的一种歌曲。 

川西藏族山歌是藏族人民在放牧、伐薪、田间劳动过程中为驱散疲劳、抒发感情而创作的歌曲,它产生并流传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县等地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金川等部分地区。它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和民间艺人口述,早在公元8世纪以前就出现了名为“鲁”的民歌体裁,这就是藏族山歌的最初形态。藏族山歌在藏语中称为“拉鲁”(laglu)或“鲁”(glu),是一种纯民歌形式,可以由歌者根据情绪状态而即兴发挥。 


川西藏族山歌节奏非常自由,旋律结构基本上采用分节歌的形式,一般以上下两个乐句或两至三个乐句构成乐段,第二乐句在演唱中不断重复或变化重复。藏族山歌常见的调式为羽、商、徵调式,旋律均为五声音阶,音域非常宽广,音程起伏也很大,有“云的飘逸,风的潇洒”之评,人们称之为“康巴昂叠”,意为康巴花材性的山歌,又称“康巴昂任”,意为康巴长调。其歌词多为三段,前两段常采用比拟手法,直到第三段才点出主题。 



川西藏族山歌的演唱看似简单,其实颇有难度,乐句中间常出现许多密集音符组成多变音型的情况,一般人难以驾驭。要真正唱好藏族山歌,不仅需要有一副高亢甜美的好嗓子,还需要具备灵活娴熟的演唱技巧。藏族山歌是藏民族历史文化的形象反映,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研究价值。长久以来,川西藏族山歌一直以自发的方式在民间传承,但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目前这种民族音乐后继无人,处于高度濒危状态,急需制定计划,全力保护


- 觉囊梵音 -

觉囊梵音是中华佛教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又吸收了藏族传统音乐的成分。它在雪域藏地“活态传习”了1027年,始终与藏传佛教觉囊派文化样式生息与共。形成了独具觉囊文化脉象的艺术形式。


觉囊梵音的展示,集吹奏、敲打、乐舞、赞偈、唱念、手印、供养于一体,由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梵音展示中,如醍醐灌顶般的清静和庄严。

梵音的类别为声乐、器乐两大类,声乐类包括各种经文的吟咏,器乐类包括羌姆乐舞与诵经及礼仪音乐的伴奏。觉囊梵音以乐、舞、唱念的综合立体展演艺术形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原生态佛教音乐。

- 卡斯达温舞(铠甲舞) -


卡斯达温舞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河流域,因舞者身穿“甲衣”歌舞,汉语俗称“铠甲舞”。“卡斯达温”是黑水方言,“卡斯达”为“铠甲”之意,“温”或“贡”是“穿”的意思。“卡斯达温”是古代黑水人出征前,勇士们祈祷胜利,亲人们为他们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 



据考证,“卡斯达温”最初可能是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礼仪。唐代以前,由于黑水河流域战事连连,它逐渐演变为将士出征前所举行的一种征战祭祀活动,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活动。 
在黑水县的不同地区,“卡斯达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略有差异。黑水县扎窝乡朱坝村的“卡斯达温”主要表现狩猎的内容和形态。黑水县红岩乡俄恩村的“卡斯达温”主要表现征战的内容和相关状态。黑水县维古乡的“卡斯达温”则主要表现男女道别和为逝去的勇士举行丧葬祭祀的仪式歌舞。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只有在勇士的丧葬仪式上才穿铠甲衣跳舞,以示对勇士的崇敬。 


从历史渊源看,“卡斯达温”有远古羌文化与吐蕃文化相融的特点,尤其是呈梯形状的舞蹈文化现象,对黑水民族史、语言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有重要资料价值。“卡斯达温”独具一格的多声部祭祀礼仪歌舞形式,对研究远古高原峡谷地带的部族文化艺术特点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卡斯达温”不仅在音乐、舞蹈上有独到的艺术表现,而且在民俗活动及对迁徙民族人类学基因等研究方面也能提供重要的线索。



- 马奈锅庄 -



马奈锅庄是流行于金川马奈乡一带嘉绒藏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舞种。相传它源于古东女国时期是取悦女王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锅庄带着浓郁的母系遗俗。它以其独特的服饰、舞蹈、曲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马奈锅庄的服饰分为三件套,最外面为红白相间的披风,第二件为大襟藏袍,最里层为彩色白褶长裙,展示出嘉绒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马奈锅庄舞蹈开始时,男、女领舞人随歌声来到场中央,女领舞人双手捧着帕子,行三拜之礼后将帕子献给男领舞人,希望他带领舞队跳好这场锅庄,这在所有的锅庄表演中,是独一无二的。该舞蹈充满了“东女国”母系社会文化的遗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 南坪曲子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原为南坪县,这里是汉、藏、羌、回多民族杂居区,东北部与甘肃毗连。据史料记载,清代雍正年间,大批陕甘移民迁入南坪,陕甘文化、巴蜀文化及各民族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以当地汉语方言演唱,表演时基本采用弹唱的形式,主要以南坪琵琶伴奏,也常配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 



南坪曲子按其曲调结构和演唱风格可分为“花曲子”“背工曲子”两部分,其中“花曲子”为短小精练的抒情性民歌,代表性作品有《采花》等。其结构多采用分节歌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齐唱等表现方式。它有“高腔”和“平调”两种演唱方法,“高腔”多用于男声,“平调”则男女皆可。“花曲子”节奏规整而又丰富多变,既有南方小调的平稳,又有北方小曲的活跃和跳荡,旋律酣畅流利,多为五声性,表现力很强。 


“背工曲子”主要是演唱短、中篇故事的叙事性民歌,它有单曲体和联曲体两种结构。联曲方式有以某一曲牌作首尾,中间插入其他曲牌的,也有用不同曲牌联缀的。唱词多为长短句,文体包括叙事和叙事、代言结合两种类型。“背工曲子”的歌唱形式相对单一,仅有独唱和齐唱两种方式,演唱时男声均采用“高腔”。唱词吐字较重,节拍不甚规整,音域宽广,旋律跳动幅度大,带有很强的陈述性。其代表性作品有
《盼红军》。 


南坪曲子内容广泛,有爱情、农耕、历史传说等多种题材,在九寨沟历史文化、社会状况等方面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由于南坪曲子演唱难度较大,目前能比较完整地掌握其曲目和歌唱技巧的已不足三人,亟待采取保护措施


- 羌笛演奏及制作工艺 -


羌笛是一种由两根长约15至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它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赤不苏、沙坝地区的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从西部地区带来的。据史料记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时由音乐家京房加一高音按孔,成为五孔。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断,羌笛的存在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 



羌笛吹奏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其技艺性要求也很高。另外,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为材料,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除了世代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
羌笛的音律、音色、吹奏技巧独具特色,是我国民族乐器宝库中难得的珍品



- 羌戈大战 -




羌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戈大战》是羌族的英雄史诗。史诗记述了一支羌族先民从西北高原南迁的历史进程中,与原住在岷江上游一带的“嘎”人(戈基人)之间的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从而定居于此的历史。史诗反映了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羌戈大战》长达六百余行,由“序歌”、“羊皮鼓的来源”、“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寻找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7个部分组成。 

史诗在叙述历史事件和描写战争场面中,同时也记述了羌族的民间信仰观念,如在战争中古羌人如何得到天神之助,如白石作为古羌人的庇护所和对敌战争中的制胜武器等。《羌戈大战》文辞优美,音韵铿锵,包含了大量远古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多学科研究价值。 

《羌戈大战》是羌族“释比”在祭山还愿时演唱的经典之一。“释比”是羌族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是羌文化的最高传承人。目前健在、尚有传承能力的老“释比”寥寥无几,代表性传承人只有王治升、余世荣。 



《羌戈大战》通常用古羌语演唱。由于诗长难于记忆,给它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之面临式微乃至消逝的危险。国家与各级文化相关部门对《羌戈大战》进行了录音、录像和记录。“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文化部授牌成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传习所,完善保护机制,确保文化传承


- 羌族刺绣 -



羌族刺绣主要流传于羌族聚居区。羌绣是羌族妇女生活的一部分,在极大程度上展示了羌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羌绣形成的独特风格已为世人所认同和喜爱,被视为绣中精品,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朵奇葩。



羌族人民的挑花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古羌人擅长用工艺美术来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羌绣分为挑花、绣花、纳花、盘花、刺绣等多种类型。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以及人物等等。所挑绣的景物,无不秀丽精致,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 -



羌族碉楼主要分布在羌族聚居区,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角、十二角等不同形体,有片石、粘土、石粘混合等不同建造方式,高者达十余丈。建筑体呈上窄下宽的规则几何图案,可有效分解建筑体内外之力,羌碉分为石砌和粘土两种。


石砌羌碉:砌墙讲究用料,石块平整面朝上、朝外,左右石料相互楔合,缝隙间用小石块楔紧再用粘土粘合,找平后再开始放置第二块石料。棱角石选料更为考究,这样才能使建筑体棱角分明、结构紧凑、墙体平整,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


粘土羌碉:要求土质考究,湿度适中,必要时在粘土中添加定比例的小麦(青稞)碎段秸秆或牛羊毛,亦或盐等添加剂,以提高其粘合强度,增强建筑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羌族多声部民歌 -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民族最古老、无伴奏和声的原生态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旋律多为五声部七声音阶两个声部一般采用领唱先起唱,跟唱声部相隔一拍或数拍与领唱声部重叠,句尾以同度相合的方式进行。


羌族多声部民歌大体分为山歌、劳动歌、酒歌、风俗歌和舞蹈歌几类,歌词内容涉及历史、季节、喜庆、祭祀、婚嫁、农事等方面。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二声部频频出现四、五度及大二度音程纵向结合,或跟声部超越领唱声部,以及少见的大幅度慢速颤音唱法,这些就是构成羌族多声部民歌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份。


- 羌族瓦尔俄足节 -


瓦尔俄足: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自称尔玛人,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地处茂县北部的曲谷乡西湖寨、河西村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瓦尔俄足”活动,汉语俗称“歌仙节”“领歌节”。因是羌族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习俗活动,当地人又称之为“妇女节”。 




瓦尔俄足的活动程序主要有:1.“瓦尔俄足”前夜的活动程序:寨中妇女围聚在火堂边制作祭祀女神的太阳馍馍、月亮馍馍和山形馍馍(舅舅陪同);舅舅开坛、祝词;制作摆供品。2.“瓦尔俄足”这天的活动程序:前往女神梁子祭拜(舅舅带领);举行敬献、祭杀山羊仪式;舅舅唱经、酬神、祈神;领歌引舞;寨中有威望的老妈妈讲述歌舞女神莎朗姐的故事,让人们明确爱情、生育、家务等传统;男人们在旁烹饪、伺候;传送歌舞。 

瓦尔俄足的重要活动中,舅舅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中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重的原始母系崇拜色彩,对研究古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女性习俗等有着重要的价值。瓦尔俄足展现的民间文化艺术,对于研究民间舞蹈“莎朗”的发展、演变也有重要的意义。 



- 羌族羊皮鼓舞 -


羌族羊皮鼓舞羌语称为“莫恩纳莎”“布滋拉”,主要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龙溪、雁门、绵篪等地,而以龙溪乡阿尔村的巴夺寨最为典型。据文献记载,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舞蹈。 


羊皮鼓舞是羌族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神秘而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祭祀色彩其动作既刚劲有力,又卑微谦逊,体现出舞者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 


释比也称为“许”,尊称“阿爸许”,是羌族最高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既是羌族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在文化传衍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是羌民族的歌唱家和舞蹈家。每逢春耕之际的“祭山”和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年”活动,羌族羊皮鼓舞队便会在领舞的释比引带下击鼓而舞,以祀万物。尤为奇特的是,羊皮鼓舞中的蹉跳步、踮跳步和商羊腿跳转步同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记述的“禹步”极为相似。 

“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的羊皮鼓舞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至今仍在羌族社会生活中起着教化民众的作用。目前,因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古老的羊皮鼓舞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险,急需保护。 



- 熊猫舞 -


白马藏族风俗独特,以熊猫为崇拜对象。九寨沟县境内的草地村就有过大年十五跳熊猫舞的习俗。


每年的正月十五至十八日,全村男女老少做成熊猫面具,挑选家族中年轻精干的小伙子男扮女装为“登嘎”作伴表演。白马藏人的¨登嘎”熊猫舞,在表演艺术上和表演的方法上有板有眼,有章有节,自始自终都体现了熊猫的生活特征。在阵阵锣鼓的伴奏下,表演熊猫吃箭竹、喝水、爬树、打滚、嬉戏等。


熊猫舞动作笨拙,憨态可掬,现已成为白马人生活娱乐的组成部分,只要逢年过节走进草地乡,就会看到活泼欢快的熊猫舞,这既是森林野生动物真实生活状态的一种翻版,也是天人合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形式。

- 禹的传说 -



《禹的传说》为羌族神话故事,在羌族聚居区岷江上游普遍流传,故事讲述了大禹接受天神旨意投胎凡间,治理泛滥洪水,拯救苍生的丰功伟绩。故事由六个部份组成:一、石纽投胎;二、出世不凡;三、涂山联姻;四、背岭导江;五、化猪拱山;六、功德水垂。


故事从大禹带着天意出生、立志为民治水、爱成婚、夫妻治水、背岭导江、万世敬仰等方面,歌颂和赞美了大禹不凡的成长,以及治水建功的成就。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大禹出生在西羌,治水始于岷江,“岷山导江”既是传说,也是历史,为史家研究大禹精神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材料。


㑇 舞  -



㑇舞主要分布于九寨沟县的白马藏族山寨。白马藏人之方言,意为吉祥面具舞,它源于白马藏族原始宗教苯波教的“万物有灵”,带有一定的祭祀性。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

㑇舞一般由七、九、十一人表演,领舞者头戴号称百兽之王的狮头面具,其余舞者所戴动物面具按俗规依次为牛头、虎头、龙头、豹头、蛇头、鸡头、俩小鬼、俩大鬼


㑇舞的舞蹈组合以圈舞的点踏步、穿花的踮跳步为基本表现形式,舞蹈的基本动律以蹉步、小腿划圈蹲步、左右跳转圈为主,结合粗犷、神秘的上肢动作,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所扮动物的形态,体现了白马人独有的审美意识。




阿坝州的非遗文化可不止这些哦~

除了国家级非遗

省级非遗、州级非遗、县级非遗更是数不胜数






地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要地段的阿坝州,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形态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属于文化遗产大州
阿坝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州级非遗项目457项,全州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3名、省级传承人82名、州级传承人371名涵盖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十大门类。



宅在家里,共抗疫情不如让非遗文化陪你度过也不失为一种静心、养神、陶冶情操的选择


来源:阿坝州那点事儿

素材: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非遗等



新浪微博 @阿坝旅游  

抖音 | 阿坝旅游/abatour

阿坝州特色美食指南来了,让你安心宅家做美食!疫情当前,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附全国心理援助热线)
一图读懂|特殊时期,怎么拒绝成为一个“2B”
扩散|阿坝州防疫再出五条新规!居家消毒那些事儿【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微官网:http://m.abatour.com/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

【阿坝旅游网】是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等景区官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面向游客发布阿坝州旅游资讯,提供预订门票/观光车/索道/酒店/晚会/租车服务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088-696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