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教育:在思考与行动之间

huhua 胡华名师工作室 2021-05-26



不知道

我们能走多远…… 


但可以肯定的是,

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下周,我们将迎来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验收


这段时间,我抽空整理了自己这十多年来写下的文字。这些文字涉及幼儿园发展过程的不同方面。有办园初期的迷茫,有遇到质疑时的沮丧,有对教师成长的焦虑,也有对自己办园思想的坚持。


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办一所幼儿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开始有了自己想要的理想课程的追求,对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深入思考……

 

忽然悟到:教育原本就是游走在思考与行动之间的一种探索。





2004年:开园第一年


@十三年前的自己:


“所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但我们一直经历着文化的接续、突破与发展。”





2005年:开园第二年

@十二年前的自己:


我开始在网络上记录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

也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也是一部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体方式变迁下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的文字记录史……


2005年,幼儿园在新浪网上开设了自己的博客。

2006年开通了幼儿园网站https://www.cwukids.com

2011年,开始使用sns 技术建立起的一个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的交互网站。这个期间,我写下了大量的文字。

2014年11月,幼儿园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wukids),引来同行的关注。

2015年5月,胡华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uhua-Edu-Workshop)开通,阐述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


据统计,这些文章涉及儿童教育的方方面面,共计三百余篇,文字量高达150万字



                  幸福感

悦纳






哲学思考


有效课程


畅游日


            钝感力

生成课程

自然主义教育

                游戏

专业化成长



2006年,我开始在幼儿园网站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下内容选取自当年的记录。



2006年:开园第三年

@十一年前的自己:


“未来在召唤,我们也在向着未来瞭望。

未来不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而是正在创造的过程。”


@2006年的文章目录


玩,而不仅仅是为了“玩”!(节选)

2006-12-28

今天似乎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吃过早饭,孩子们就出发前往工体翻斗乐了。经过不长的车程,我们顺利到达。


海洋球池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地方。在那里游弋、挣扎、淹没的感觉一定他们感觉回到了温暖的母体。因此,海洋球池也成了孩子们最兴奋、最留恋的地方。


钻爬洞穴的通道长且神秘,紧张、满足与刺激、轻松等复杂感受交织在一起,让人难忘……


仔细想来,这些活动都同生命的出生状态有关。可能,那些非自然分娩的孩子会更需要这样的活动。对大部分儿童而言,现在的环境已经很难给孩子有如此复杂的感受了。这也许就是我们安排这次活动的初衷吧!




2007年:开园第四年

@十年前的自己:


“儿童才是永远不变教育的核心主题。

儿童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影响他们的生活。”



我们想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怎样的节日(节选)

 2007-5-29

从开办幼儿园的那天起,我就立志让每个孩子在他们的节日里都能够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份快乐!


今年我们要送给孩子们哪些欢乐呢?

在儿童的快乐里,恣意表现自己,大胆创造,能够表达内心体验可能是快乐的最高形式了。所以,让孩子们大胆创意地装扮自己,装扮自己的幼儿园,在自己的幼儿园里开心体验游戏的快乐是我们今年要为孩子们准备的基本活动形式。


对于成年人而言,很多方面儿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个节日里,也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的节日里大胆地体验、快乐地嬉戏。如果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回忆里始终有父母的影子,在我看来,这是父母在节日里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了!


@2007年的文章目录




2008年:开园第五年

@九年前的自己:


教师应从儿童学习的执行者变身为参与者,

在参与的过程中成为研究者和创造者。



教师的个性与专业化成长(节选)

 2008-1-18

昨天,为期一周的期末教师教学考核基本结束了。我们召开了以“运用儿童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解决儿童发展的一些根本问题”为主题的教学专题总结会。作为管理者,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够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我们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教师,也很难用一种方式帮助教师完成成长。每个教师在发展道路上都遵循着一条“自我成长”之路。昨天的开放式总结话题,再一次让我看到了每个教师在自我成长道路上不同的思考和努力。


今天的教师,已经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从教授者转化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从教育活动的践行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从教学任务的完成者转向为教育生活的同构者,从技术的关注者转变为价值的思考者。这样的变化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让我倍感骄傲的是,我们的教师已经在正确道路上积极迈进着。尽管她们的探索充满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但获得的提高都却特别让人欣慰与感动!



十二月的工作“计划”(节选)

 2008-12-4

在每次的家委会上,我都向家长强调我们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家长们看的到我们要做好,家长们看不到的我们要做得更好!”秉承这个思想,这个月有两个家长们看不到但能够感觉到的我们要努力做好的事情。


一是,丰富伙食。目前副食品价格的小幅回落让我们有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伙食。寒冷的冬天,我们会为儿童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食品,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是,加强了对教师专业指导,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以便更专业地服务儿童与家长。虽然这项工作每个月都在循序渐进地开展,这个月的工作我们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期待所有教师在专业性上都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说到教师在专业上的能力与水平,有三点是我一直特别重视的。

一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否关注到儿童原有的发展水平与知识经验;

二是是否有方法帮助儿童认识自我,完成自我建构;

三是能否促进儿童富有个性地“差异化”发展。


实现这些目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我听评所有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


帮助儿童实现“差异化”发展,最终“成为他自己”是我们追寻的教育目标。


@2008年的文章目录




2009年:开园第六年

@八年前的自己:


“我们强调教师的心态、家长的心态,

是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发展。

让我们试着“平和”下来!”


@2009年,我的生日


我们愿意和什么样的家长合作(节选)

2009-10-20

在过去几年的工作里,我们坚持要选择那些和我们具有同样教育价值观的那些父母。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也如同我们一样是需要通过学习不断矫正的。但这其中,有不少家长的积极行为给我们树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这些家长身上通常具有豁达、积极向上、善于思考、行为优雅、更易理解他人、不过多关注和儿童成长无关紧要的那些细节、遇到问题理性等鲜明特质。这其中的有些人也成为了和我交往丛密的好朋友。


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家长的行为是我们不太欣赏的,当这些家长离开后,我们大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那么,家长们的哪些行为时我们不能接受的呢?


先从个人的基本行为谈起。有个别家长对人、对事缺乏基本的礼仪。他们无视基本社会规则,在园里乱扔东西、随地吐痰,让人难以接受。即使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其行为背后的烙印始终存在。

            
再从个人价值观来看,在我看来,有一些人自身的价值观就有些问题。对事情做判断时更多地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而很少从公众利益入手去思考问题,缺乏必要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如孩子在家得了传染病需要隔离却隐瞒病情强行送到幼儿园来;也有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或者有权、有身份就可以蔑视他人、特别是教师的尊严;有些人生活的目的就是"保有面子",如果他们感到孩子没有让他们满意,自己的面子受到了损害,就会将这种情绪转移到孩子或他人身上;有些家长缺乏判断事物的能力,他们的判断更多的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出于直觉的情感。如果某一天孩子在幼儿园有一点不愉快,就由此推断一定是别人的错误导致的,或如果幼儿园的某一个方面没有满足他的个人需要,就给幼儿园甚至是我个人来个全盘否定……


@2009年的文章目录



2010年:开园第七年

@七年前的自己:


“孩子们会在游戏中会发现自己,照亮自己,

也学会了用光明驱散黑暗。”


@儿童节,我和孩子们在一起


幼儿园里还能“怎么玩”?(节选)

2010-10-9

上个月,我和教师们、孩子们用了不少的时间来一起讨论“园子里还能玩什么?怎么玩?”的话题。月底的,我们将讨论的意见做了归类总结,基本确定了一些在不同区域可进行不同游戏活动的种类。大致描述如下:


一、要多鼓励孩子们利用自然条件自发地进行游戏。
捉迷藏、寻宝、找蚂蚁、玩土、搜集树叶等应该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各个区域的游戏活动。


二、允许孩子们在户外进行释放能量的游戏。
在后院的木质平台上大胆跳跃、坐在后院的轮滑休息椅上敲击木椅发出声音、用那些覆盖大树用大块木屑进行敲打等活动也应该成为孩子们喜爱且被允许的活动。


三、要提供大量的辅助材料,为孩子们的游戏插上想象的翅膀。
树棍、小瓶子、锤子、花瓣、沙包、麻袋、绳子、报纸、纸盒、毛线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玩各种有趣、探索性游戏的辅助材料。


为孩子们提供更自然、更内在、更有意义的成长方式一直是我们追求的办学目标。把这个讨论结果写下来,只是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带给所有人更多的启发、思考与建议……



@2010年的文章目录




2011年:开园第八年

@六年前的自己:


“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

更是整个心灵、整个精神世界参与到学习行为的过程。”



形成一个关于自我的故事……(节选)

2011-2-18

每个学期的开学,都会有一些孩子出现一些“退行性”的表现,如在门口哭闹,不肯来园等。这让他们的父母重新开始陷入焦虑,寻找原因。其实,对于成年人而言,一个假期的休整也会打破原有的模式,得让人用“心力”去重新适应、调整。孩子表现的只是更直接罢了。


但令人称奇的是,有一些孩子则对新学期的到来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他们不是被动地适应,而是充满了渴望与期盼。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除了天性之外,一定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有责任感的父母,通常会在假期开始前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假期的安排与计划,然后逐步实施。假期结束时,他们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整理假期生活的那些故事。然后,将这些东西用美好的情感、可见的形式将其串连起来,形成一段美好记忆的素材。接着,他们会用很有仪式感的方式,帮助孩子憧憬下一阶段美好生活的来临。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生活更有目标,行动更有方向,对未来生活的把握能力也会更强!


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无疑是漫长的。除了人格,他们还应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确立自己的身份,然后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生活中的各个元素联结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关于自我的故事……



孩子们的“畅游日” (节选)

2011-3-7

上个学期,我们就开始思考,怎么能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玩得“更开心”。更开心的状态对孩子而言就是更自由、更放松、更能遵从自己的意愿。


这里有个前提,孩子得在幼儿园里找到家的感觉,这一切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这个目标的实现,看似容易,实则不易。首先,教师们得给孩子们创造轻松愉悦的精神氛围,让孩子们感觉在幼儿园和在家中一样放松,他们才会敢想、敢说、敢做、敢玩;其次,幼儿园得有勇气将那些看似更有价值的课程舍弃一部分,并充分认识到,这样的游戏对儿童发展更有意义;再次,幼儿园要放下那些和儿童安全相关的担忧;最后,我们还需要有大块的时间来让孩子们游戏。


为实现这个目标,这个学期,我们选择了周五,有意识地没有安排那些成人看来很有价值的学习,给了孩子们更自由的游玩空间。对孩子来说,这既是一种释放与矫正,更是一种更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我们希望,在这一天,孩子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所以,我们把这一天,孩子们可以畅快自由游戏玩耍的日子取名为“畅游日”。


@2011年的文章目录




2012年:开园第九年

@五年前的自己:


“课程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座桥,

一头连在幼儿园,另一头通向了社会和人生;

也可以说,一头基于现实,另一头将他们引向了未来。”



幼儿园里的“有效课程”(节选)

2012-10-26

这段时间,我一直强调:对于孩子们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是因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所有生活都是教育的内容,而幼儿教育的目标也终将通过生活来达成。

 

孩子们的生活是构成幼儿园课程的核心。这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逐步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这些经验的获得也是教师们按照社会需求和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的。在幼儿园里,所有的生活内容都可以叫课程。当然,有时候,课程也单指一个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

 

我们认为,课程反映的不只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这一部分应该更重要一些。对于孩子成长而言,知识与技能只是获得发展的手段。

 

这两年,我提出了“有效课程”的概念。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多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而不是他人的,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态度与方式。这个过程中,至于孩子获得了多少知识,只是他自己的事情。对教师来说,这也并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成年人都喜欢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想法、节奏做事……

 

我们发现,一旦当孩子们凭借着自己的认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地表达心愿、完成学习过程时,他们脸上一定绽放着光彩。无论他们表达出的东西如何,教师欣赏与接纳的态度让他们拥有了更积极的心理体验。要知道,成长中,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心理活动,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智慧,成为他(她)自己!

 

这样的课程实施的另一个难度在于,它需要成年人静下心来,放下预设,倾听并理解儿童,与幼儿积极的互动,将幼儿视为完整的人来看待。

 

当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课程,设计课程,完成课程时,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但孩子们却有了更多自由思考、表达的机会。他们尝试着寻找自己的节奏来学习和生活。对儿童来说,这种顺应了自己节奏的成长方式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成长!


今天的思考越发深入👇👇👇


  基于儿童视角与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地方(节选)

2012-10-22

环境是孩子们生活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班级内部,环境除了要满足孩子们的生理需要外,更要满足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这次的开放日,我希望家长和我们一起关注下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地方……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环境和家庭环境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差别也许在于,它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既然如此,建立必要的规则就应该是帮助孩子们适应幼儿园生活与环境的第一步。建立规则的步骤:

1.每个人表达自己的见解,讨论出大家都认可的要求。

2.由孩子们用符号用其理解的符号表现规则。

3.大家共同执行、监督。

 

其次,环境应该是儿童可以和他人分享自我经验与感受的地方。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故事、秘密、心情与梦想。当你看到孩子们分享对世界的理解的时候,一定会赞叹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饱满。

 

环境也应该为孩子们学习提供更丰富的表达机会。在班级,主题活动以及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与生活都被教师们在“学习墙”上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供孩子们不断地回忆、沉淀、思索,最终完成自我建构。

 

幼儿园的环境只想给孩子们一种暗示: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你们想法的本质!

 (写在家长开放日前)


@2012年的文章目录



2013年:开园第十年

@四年前的自己:


“我们对儿童的尊重,不仅体现了对每一个人的尊重,也开始从外部尊重走向内心尊重。

我们将尊重的视角拉升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于是,他们走向了生活,走向了变化的微妙瞬间,从瞬间开始发现真实世界的美好。”


@2013年夏天,在怀柔的一次讨论,决定了我们今天的课程方向


在这里,幸福比其他事情更重要!(节选)

2013-3-20 

我们幼儿园,对于孩子们来说,拥有幸福感比其他事情更重要!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判断,也是幼儿园未来儿童发展的方向所在。



一般认为,幸福是个人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理状态。生命需要满足,并由此产生了快乐。快乐与幸福一定有着本质的不同。当我们的物质需要满足后,通常能够产生快乐。但外界那个令人快乐的情景或事物一旦消失了,快乐好像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幸福却不同,它更像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绽放,持续而长久。一个人一旦获得了幸福的感觉后就很难再被夺走……

    

如何帮助孩子们拥有幸福感? 

一是帮助他们的内心与自然联接,让他们学会在自然中学习、思考,同时能够倾听自然的声音,欣赏与感谢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二是不断加强他们与家庭的联接让他们从家庭中获得价值感与满足感,由此奠定对周围人与事物的积极判断;

三是指导他们与自己建立联接,保留童年时与真我联接的真实感受。并学会认同自己的身体、外貌、情绪、思想,产生满足感,建立起内在基本的真我感觉。

我们认为,这三件事不仅关系着孩子当下对生活的体验,也表达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态度取向。这也是决定他们未来幸福感的关键要素所在。

 

儿童与自然
人是“自然之子”。作为自然的孩子,孩子们更需保留那份原有的纯真与美好。我们发现,在自然中,无需借助任何教育手段,孩子们就能展开自主的学习。而教师们需要做的只是倾听、接纳、认同与共同体验。当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与节奏自然地学习时,他们内在的生命是绽放与自由的,这无疑是一个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条件。


儿童与家庭

“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安心、最温暖的地方。孩子们对家庭幸福的感受比成年人更敏感、更渴望,但只有心与心的联接与交流才能让孩子们产生幸福感。我们希望父母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耐心倾听、用心陪伴,用生命完成对另一个生命的陪伴过程。而这种用心陪伴的过程,既是奠定儿童对周围人与事物判断的依据,也是儿童获得幸福感的力量与源泉所在。

 

儿童与自己
世界上从没来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儿童能够完全接纳自己,才是获得幸福感的核心。我们鼓励孩子用做记录、写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发现与愿望;鼓励他们在愿意的时候分享,不愿意分享时也可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珍藏;在活动中,我们鼓励他们大胆释放自己的感受。我们允许他们哭、允许他们大笑、大叫,也接纳他们愤怒的感觉。因为,只有当儿童真正学会认同自己、接纳自己,并从中产生满足感时,才能建立起积极的内在真我感觉,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


哲学家认为,人不同与动物,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而人的精神属性才是人感到幸福的源泉所在。作为人类的我们,不仅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还带着心灵与情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当孩子们的心灵通过我们的努力变得越来越丰富时,世界的精彩才会对他们呈现出来,让他们最终拥有幸福感。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很多人共同去努力。



儿童——成人的老师(节选)

2013-3-26 

第一,儿童是弱小的还是强大的?在我看来,儿童身躯虽弱小,但内心的承载却很强大。他们强大的内心通常会通过其精神世界来展示。游戏、梦想都是他们展示的重要方式。我们发现,儿童展示出的内心世界往往比成人更为宽广、宏大,这种展示并非有意识,而是写在每个生命的密码中历代祖先世界无意识的叠加。所以,儿童的精神世界会因为无意识而显得更为天然、纯真。我们称之为“天真无邪”,这股无邪的力量只能让成人望而兴叹。

 

第二,儿童能够自己完成学习吗?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儿童对待直觉体验式的经验类学习比成人更有激情,思路也更宽广、更敏锐。很多时候,儿童的学习无需成人教授,他们只需要主宰这个世界的成人给他们恰当的机会,一切的精彩就将呈现。儿童更是天生就具有吸收文化能力的高手,他们体内的“内在教师”(蒙特梭利语)引导着他们积极主动地生活着。因此,儿童的教育并非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人的本能发展的自然过程。儿童长大后,当面对成人世界的符号系统学习时,他们才有可能需要成人的指导与帮助(教授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第三,儿童精神世界如此强大,他们怎么肯成为别人眼中的“我”呢?但这其中有个问题,儿童终究要在世俗的社会中生存,而这个世界是成人掌握的,标准与判断都靠成人掌控。对于父母而言,也许并不排斥让儿童在精神上成为自己,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化也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我们期待行为的结果不能只靠训练,而是要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心理秩序,更不是把自己的秩序强加到孩子头上。真正促使孩子行为改变的不是父母的说教与评判,而是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若有充足的爱和流动,孩子的好习惯就会自然习得与呈现,无需那么多的训练。同时,对于父母而言,接受生命中的那些不完美,或者有能力去转化它,才更有意义。

 

第四,成人能够从儿童身上学到什么?意大利女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其著作中写到:“儿童不是一个事事依赖我们的呆滞的生命,好像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填充的空容器。不是的,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童年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最后,我想说,能和儿童一同生活、思考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2013年的文章目录




2014年:开园第十一年

@三年前的自己:


“放下自我,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勇气,

没有坚定目标的人无法做到。”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节选)

2014-9-15

在幼儿园,我一直强调儿童要成为“我自己”。但这条路却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它甚至和当下社会对儿童的预期大相径庭。但是,童年生活的任务并不是要向外延展,而是要向内积累。因为,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的成长中拥有主动权。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就是指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有幸福感,成为他自己,这才是培养儿童未来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看到这样一句话,也许能很好地诠释什么叫向内积累:在早期教育中,儿童自发的学习才是他们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成人指导性的教育反而会阻碍这种本能的学习方式。当老师不在时,孩子们会自动寻找更广泛的信息,考虑更多的可能性。对一个儿童来说,一个安全、稳定、丰富的环境,慈爱的成人,很多玩和探索的机会,就已经足够了。 



@2014年,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只写了这一篇文章




2015年:开园第十二年

@两年前的自己:


“教育的真正挑战就在于赋权给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教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学习动机”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 真生活才能创造出“真教育” 2015-11-13


➡ “回归儿童生活”——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向 2015-11-20


➡ “具身认知”,也许会成为学前教育领域最前沿的观点与认识 2015-12-4


@2015年的文章目录



2016年:开园第十三年

@一年前的自己:


“教育的真正挑战就在于赋权给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教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学习动机”


@2016年,教师节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 教育,应当使儿童幸福 2016-4-8


➡ 观察儿童—教育的开始 2016-6-17


➡ 教研的本质,帮助教师建立起哲学式思考 2016-7-8



@2016年的文章目录




2017年:开园第十四年

@今天的自己:


“教育是一个哲学问题,

它伴随着我们无休止的追问与思考。”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 生活化课程背后的哲学思考2017-7-7


➡ 从“世界排名第一”的芬兰教育身上,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2017-10-13


基于儿童视角与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2017-10-27


@今年的文章目录




本质上我们是一所非常保守的幼儿园。我们只是运用了传统文化的框架建构了一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幼儿园。


在这里,我们想重现孩子被当做真正的“人”来对待的时光。我们允许他们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有意识地把他们想要和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放到了他们的肩上。


我确信,那些对生活有掌控感的人才能在未来拥有更好的生活。


作为园长,我看到,在孩子们的童年时代,这些能力就被有效地激活,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



END


文字编辑助手  │ 王海霞老师

编     辑   │ 赵莉莉老师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微信公众号ID: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