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海新经 | 寤寐,天地新志,在梦醒之间共度婵娟,传述寓言~

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

The New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Contemporary Art on Chinese Original Myths and Legends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1日——12月13日

Date:October 1st-December 13th,2020

展览地点:1、2、4、5、6号展厅及天光长厅

Venues:NO.1,2,4,5,6 Halls&Skylight Long Corridor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

Organize: Zhejiang Art Museum

学术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

Academic Support:Institute for Mythological Studies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特别鸣谢:山西博物院、浙江图书馆、南阳市汉画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香格纳画廊、贝浩登、BANK/MABSOCIETY、维他命艺术空间

Special Thanks:Shanxi Museum,Zhejiang Library,Nanyang Stonecarved art Museum in Han Dynasty,Xuzhou Art Gallery of Stone Sculpture of Han Dynasty,ShanghART,Perrotin,BANK/MABSOCIETY,Vitamin Creative Space

由浙江美术馆自主策展品牌“东方智慧”系列之“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共集结了近50位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主题作品,主要分为“鸿濛:天书遗篇”“饕餮:天下意象”“寤寐:天地新志”等三大版块,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视角呈现山海神话的人文深意。

 寤寐:天地新志 

俯仰宇宙,星罗棋布。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栈阁上山得道,凌云入海取法;“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关雎》九荒异域,神话渊府,何若心迹之显华也。

“寤寐”所闻所悟涵育万物之化无有常形,人间睿智化作刹那狂想、未来憧憬;映照灵感触媒之光,潜伏时空悬置与身心延展的银河幻乐场。六极之外,蔓生都会,伦与物忘,大同乎悻溟。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展望

1962年出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隐形10# Invisible10#

不锈钢雕塑178×88×67cm/2017

艺术家扫描自己的身体,把粒子化后的形态置入同样粒子化的模拟火山岩浆的流体场环境中,实现随机互动演化。随着流体力学核心算法的推进,产生无穷尽的形态变化。被挑选后的形态以3D打印输出的方式固定下来,再使用不锈钢拓制、抛光、并用火枪喷烧与化学药水自然反应,实现雕塑化的呈现。看不见的内在之形得以显现,火烧的色彩则暗喻了人在社会熔炉中淬炼的痕迹。


方利民

1964年出生于浙江,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并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浙江杭州。


滑动查看更多

博物馆 Museum

版画64×720cm/2020

《山海经》是一本把看到或听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作为逸闻记录下来的古书。以古人的眼光看现代,应该有更多好玩的事情。

2018年的暑假,我去了一趟中原,本想看一下那些留存下来的古代艺术品。但是,让我震惊的却是博物馆中如此拥挤的人群。携儿带女、成群结队。旅游的人们,带孩子的家长,排着长长的队伍。在中国,曾经冷清的博物馆居然成为这么一个热闹的场所。这种人挤人,围拥着的场面让我念念不忘。我想,这在古人看来,无疑的逸闻趣事了,遂以画记之。


缪晓春

1964年出生于江苏,1999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灰飞烟灭Ashes to Ashes

影像10分钟/2009-2010

这部动画自始至终都由肥皂泡组成的形象出现,如肥皂泡一样的人物稍纵即逝、一触即溃,有如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但即便是如此短暂而脆弱的生命,依旧在制造着或惊天动地或毁天毁地的事业,在地球上以至在宇宙中,也许还没有另一种生命形态值得如此被崇敬、如此被怜悯或如此被憎恶的。


迈克·纳贾尔

(Michael Najjar)

出生于1966年,现工作和生活于德国柏林。


引力纠缠 Gravitation Entanglement

混印摄影132×202cm/2014

作品“引力纠缠”预测了我们在大约45亿年后仰望夜空会看到的东西——当然,假设人类仍然存在。这一事件的可视化是基于来自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高分辨率测量数据,以数字形式逐个像素地模拟银河相遇。底部的山脉是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 Chile)拍摄的。这件作品也可以被看作是生死存亡循环的隐喻。

F.A.S.T

混印摄影202×132cm/2017

1994年,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提出F.A.S.T工程概念。2016年9月,中国科学院在贵州省的偏远山区建造落成一座巨型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历时22年,终于完成了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的整体工程,期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了帮助全人类接收到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这幅摄影作品既描绘了这座全世界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这件摄影作品的构图着重体现了这座尖端科技仪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周围群山的衬托,观者更可惊叹于这台巨型望远镜之庞大,由此心生敬畏。而这种关系也从眼前的地面延伸至了遥远的星际。寻找外星生命其实也是对生命起源的探求,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从何而来?这台仪器不可思议的体量同时也隐喻了包括从人类到宇宙的诞生那不可估量的时间和空间跨度。

请记住他的名字—南仁东。

重力转向 Gravity Turn

混印摄影132×202cm/2016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6年11月17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 Kourou, French Guiana)附近的圭亚那航天中心(CSG)进行里程碑式的阿丽亚娜5 VA233发射期间。在发射后约90秒,即助推器分离前不久,在俯仰机动期间拍摄了运载火箭及其固体推进燃烧的烟柱构建。火箭的飞行路径不再是垂直的,严重的转弯使火箭在正确的方向上升到轨道。照片拍摄几分钟后,发射器释放了轨道上的四个伽利略卫星,开始了新的欧洲导航系统的服务。该作品结合了艺术家从发射台附近的地面拍摄的天空视图和从天空朝地球的视图,照片来自飞越法属圭亚那库鲁( Kourou,French Guiana)上空的飞机。

火星表面 Sands of Mars

混印摄影132×202cm/2014

“火星表面”关注的是火星未来移民的想法。它曾经是科幻小说中的幻想,现在是严肃的可行性研究的主题。红色星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所需的资源来支持足够大的人口来创造一个新的人类文明的地方分支。移民需要建立具有自我扩张潜力的永久基地,而充气栖息地是火星表面建筑的一种可能选择。巴克敏斯特·富勒( Buckminster Fuller)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明的测地球体很可能是火星栖息地的一个完美的建筑概念。这幅风景是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Atacama Desert, Chile)的一个独特位置拍摄的,那里提供了与火星上发现的相似类型的景观,并且经常被用作未来火星漫游者的试验场。

作品“火星表面”将未来火星栖息地的场景形象化,将遥不可及的无尽火星景观的图像与三个测地线冲天炉融合在一起。它也集中在反映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在火星移民的早期,我们将有一个全新的星球居住,虽然可供生存居住的空间很少。

轨道级联57-46 Orbital Cascade 57-46

高清影像 6分钟/2013

作品可视化了1957年至2046年在绕地球轨道上的失效物体的演示图形。其中包括了废弃的火箭驿站,旧的卫星及其碰撞后的碎片。视频中的每个球体都是基于数据档案中的真实模拟,代表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物体在太空中的轨道运行。在模拟实验中,2013年是最坏情况开始发生的年份,假设有两个真实存在的太空残骸发生碰撞,空间残骸的数量也因由大幅度增长,这种碰撞在航空学中被称为“级联效应”。虚拟相机在不同的轨道上下飞行,最终在太空深处俯瞰地球,到2046年将完全被太空碎片所覆盖。图像的可视化是与德国TU Braunschweig 航空航天系统研究所( Institute of Aerospace Systems@TU Braunschweig)-起合作实现的。

▲上下滑动观看


钟飙

1968年出生于重庆,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重庆。


听风 Listening to the Wind

纸上水墨丙烯196×122cm/2020

揽胜 The Changing Landscape

纸上水墨丙烯196×122cm/2020

转念Transformation

纸上水墨丙烯196×122cm/2020

▲上下滑动观看

因为所有的过去造就了当下,所以,每个当下,都连接着宇宙全部的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但生命个体收到感知的局限,只能接收到极小部分,这部分就叫现实。


邱岸雄

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


山海经·水熊 The Classics of Mountains and Seas·Water Bear

布面丙烯200×240cm/2020

山海经·犀牛The Classics of Mountains and Seas·Rhi

布面丙烯200×240cm/2020

山海经·山狮The Classics of Mountains and seas·Mountain Lion

布面丙烯200×240cm/2020

▲上下滑动观看

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现代文明的重要场域——城市,城市既是被现代文明望造的对象,又是这一塑造结果的容纳者和呈现者。现代城市制造了人工化环境,人远离自然,自我保护又同时是自我囚禁人类一直努力驯服自然,文明史就是一个驯服史,人类驯服自然的生命如动物,植物,成为人的食物或者工具,以及自然的地貌:河流,山脉,平原,开垦农田,建筑城市,水坝,开采矿藏,同时人也驯服了自己,成为自己的囚徒。

新山海经——3

The New Classics of Mountains and Seas-3

影像 30分钟/2017

作品描绘的是一种末世般的未来:现实环境的急剧恶化,空旷无人的城市被动物和植物占领,面带章鱼面具的人从高楼坠落,监视器鸟监控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所有人沉醉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桃花源一般的自然传统也仅仅是虚拟的景观。作品描绘的场景如预言一般展示出疫情后的世界图景。


皮埃特罗·鲁福

(Pietro Ruffo)

1978年出生于意大利。他曾于罗马大学学习建筑,2010年获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高等研究院研究奖学金。


潮汐更迭-1 Tidal Wave-1

数字绘画 尺寸可变/2019-2020

潮汐更迭-2 Tidal Wave2

数字绘画 尺寸可变/2019-2020

潮汐更迭-2 Tidal Wave2

数字绘画 尺寸可变/2019-2020


▲上下滑动观看

这三件作品探讨的主题包含自由、独立、民主、商业和殖民主义,涉及人类学、哲学和政治史。这些壁画以蓝色和白色的葡萄牙传统瓷砖为模型,令人眼前一亮,其中真人大小的图形代表了现代生活中的各类人物。

“潮汐更选-1”表现了一位寻求庇护的溺水者被名非政府组织活动家、一名欧洲政治家、一名海岸警卫队官员、一名意大利市长、一名交通管理员和一只熊营救的画面,象征着反抗和希望。

“潮汐更选-2”展现了巴西一个巨大的垃圾场上世界末日般的景象,穷人在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中翻找那些能再次出售的物品。

“潮汐更迭-3”是一幅气势昂扬的作品,让人想起在灾难面前高扬人类尊严的那些杰作——比如泰奥多尔·籍里柯( Theodore Gericault)的《美杜莎之筏》( The Raft of the Medusa)或米歇尔·德拉克罗瓦( Michel Delacroix)的《自由引导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该作描绘了一群青少年在学校示威以响应环境活动家格蕾塔·桑伯格发起的气候罢工运动。

艺术家在过去几年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参加了气候变化和社会科学的会议和辩论,会见了气候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移民和活动家。准备壁画时花了几个月安排拍摄、铸造模型、选择姿势和服装。最终的图像用于制作比例图,再用比例图准备这些墙纸图。


杨树

1979年出生于辽宁,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浙江杭州。


世·界 The World

影像 6分钟/2020

时为世,空为界。世·界之混沌。

鸿蒙初开、天地初判。远古浪漫的背后是细思极恐的困惑,而面对未来的茫茫渺渺,我们又陷入混沌未卜的迷茫。

灵为世,躯为界。世·界之形神。

宇宙生天地,人生天地间。精神也好,灵魂也罢,人不过是游乎天地之一气。以身为界,世世生生。

听为世,视为界。世·界之万象。

听之即闻,视之可见。而眼见未必实,耳听更为虚。然万物皆空,感知自在,胸中自然别开天地万象。


孙逊

1980年出生于辽宁,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浙江杭州。


滑动查看更多

魔法星图——魔术师来到螺刹Magic of Atlas:The Magician Comes to Luocha

木刻画 244×976cm/2020

这幅木刻绘画作品是艺术家目前仍在制作中的长片电影作品《魔法星图》电影主场景设计,内容描述了魔法师进入螺刹国,并打乱了其国家的秩序,进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偷时间的人 A Time Spy

影像 9分2秒/2016

这是一部传统木刻与3D视觉相结合的影片,讨论了生命中的时间或者时间中的生命,我们以回忆来保存过去,用愿望去衡量未来,我们讨论历史,此刻、未来和永恒。可是记忆是会说谎的,明天永远是不存在的,我们只停留此刻,每一天都是今天,永恒却不可触及。在时间中,任何人都是无奈的存在……唯有宇宙才能界定一切,每一个人都仿佛时间中的间谍。


王艺卓

1993年出生于浙江,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现工作和生活于浙江杭州。


滑动查看更多

第三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II

布面丙烯180×400cm/2020

作品借鉴了毕加索( Picasso)的经典作品《格尔尼卡》( Guernica)的构图、色彩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题。本件作品创作的素材有些是从一些电影中的场景而来,有些是艺术家自己的想象。作品中包括机器人、病毒、和平鸽、蝙蝠、核爆炸及进化论等许多元素。不仅描绘了机器人和人类的战役,还有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决斗。作品想表达的是世界越是发展,人类文明越不知走向何方。


杨小羊(杨颖)

1995年出生于辽宁,2020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美术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滑动查看更多

天墟之境I/II The Realm of Heaven I/ll

数字绘画、拼贴 43.8×104cm×2/2020

作品以《北山经》为出发点,构建北部天空之下的异象世界。灌题山里人面鸟身的竦斯,丹熏山里会飞的耳鼠,边春山里会笑的幽鴳……多重时空中各类异化的生灵一同组成了人类核战争之后的悲剧图景。数只瞳眼凝视着你我给予警示,溃烂的皮肤破裂开口向我们质问。古书中记载的神秘意象与当代标识的结合让我们重新思考,也引发了一次全新的思维碰撞。这是一个基于自我解读、自我想象而幻化出来的真实,它让我得以在重新组构的时空线上反思过去,珍惜现在,预言未来。


蒋书航

1997年生于河南。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


彭艺伟

1999生于宜昌。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山海圈2020 The Circle of mountains and seas 2020

影像、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0

作品以描述了一个生活在《山海经》世界里的先民们经过千年中不断的传承,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光幻国度。一方面,在奇幻世界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下,先民的科技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另一方面,在长期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等恶果也终将波及到人类自身。在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情况下,唤醒了先民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心境的变化过程中不仅改变神性,也同化了人性,先民回归自然,乌托邦得以建立。

供稿:贾润萱

视频:颜希玥 徐玮璇 

编辑:洪子又

责编:研究策划部


  预 约 参 观  

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美术馆预约参观制:

1. 请务必提前实名预约,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预约界面生成预约码,一人一码。

2. 根据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部署,入馆前主动出示身份证、当日健康码入馆。未办理身份证的儿童请家长出示预约二维码,经核验后入场。

  浙江美术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电话:0571-87078700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休馆(遇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浙江美术馆之友微信服务号

浙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