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不管你好大,明天都是幺儿!
“
老年人耳朵背,电话铃声像一个音响,眼睛也不好,“每一次都要找人穿针”,但子孙喜欢吃的东西,却一直都记得。每一次回老家,全部兴师动众,桌子上为你摆满,你小时候爱吃的东西。
可能连你自己都不记得,“大人说起来才有点印象”,或者口味早已经改变,吃香喝辣见多识广,也难得惦记家乡的味道。但是大人却一直替你记得,“哪怕多拈了一筷子,也会被列入爱吃的行列”。也许是一种固执,也确实无法对你进行更新,想着只要每一次端出你小时候爱吃的味道,好像你在他们心里就没有长大。
明天儿童节,一个似乎已经离长大的我们远去的节日。但在父母长辈眼里,不管你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还是五十知天命,永远都是“我幺儿、我们家娃娃、我闺女、我家小孩儿。”
“
他起初以为是他爷偷懒,“想少弄一个菜”,或者是对自己的厨艺不自信。
后来有一次到开饭前,他爷好像忘了买烤鸭,屋里人都说改天吃,但他爷坚持要骑自行车去买烤鸭,十二点顶着太阳跑出去。
都以为老头子可能想下酒,回来他才说,“给娃儿买的,他小时候爱吃”。
同事@小扶 从小是一个挑食的小孩,“没有爱吃的”,但凡一个菜多挑上两筷子,大人就会表扬她,也会记下这道菜。以前炸酥肉是过年才有的待遇,知道她爱吃后,每一次回家都是过年。
她试着翻了一下相册,“真的,每一顿都有酥肉”,但是油炸的东西,吃两块就有点腻,她爷误以为是品类不丰富,于是学习炸鸡翅。
她有点惊讶,“我没想到老年人这么有热情做”,也很给面子努力吃。吃之前还要拍照,“哎呀,不好看,拍啥子嘛拍”,实际上她爷的手已经在归置摆盘,“这样拍,好看点”。吃不完还要给你打包,直接端起盘子跑的画面,荒唐又好笑。
我弟@林子 经常不回家,一样要被投喂,每一次过节我爷都要卤很多鸡脚,清早八晨就要把冰箱里的卤水端出来晾起。在冰箱里翻半天,挪开胡豆,腾开玉米,找出一堆鸡脚和猪蹄。
婆在旁边说,“整多了”,他就要掰手指数,“XX要吃,XX要吃,那个XX要吃”,婆继续试图阻止,“没那么多人爱吃”。
然后我爷就要冒火,“咋个不爱吃,@林子 小时候一个人都要啃一斤”。
我私信我弟问他是否真的爱啃鸡脚,他说,“还行”,补一句,“但你也知道以前好吃的不多”,男子汉长大了不想承认。
30岁+的男子汉@贝 依然逃不过一盘糖醋排骨,“我妈自诩的拿手菜”。
他妈很好笑,怎么判断这道菜是自己的拿手菜呢,“就是我吃完了”,他吃完的菜都叫拿手菜,然后一直做拿手菜。
什么时候才更新呢,大概他结婚生子之后,他妈开始给孙子做起了狼牙土豆。
如果@八奇 的父亲为她相亲,第一条标准应该是,“会煮煎蛋面”,因为小时候吃了一碗煎蛋面后,“我爸说了几十年我爱吃”。
留学回来那一天,她没给家人说,偷摸回家给整一个大惊喜。妈妈惊抓抓地把她抱到,她爸拍了拍她,然后钻到厨房里去了,过了一会儿给她端出一碗煎蛋面,“一看,两个蛋”。
还有30岁+也要被妈妈每天早上塞鸡蛋的。我同事@大毛 的妈妈不仅给她塞鸡蛋,还要把她爱吃的糖也塞在包包里。
@大毛 都40岁了还会被妈妈唤小名“猪”, 一天出门时小老太太知道她忘带东西,就追着送上去,在大街上跑得气喘吁吁大喊“猪!!猪!!”
因为住楼上楼下,妈妈每天都上楼来给她检查洗衣机里的衣服有没有油,衣服上有油的话,就不能直接放洗衣机洗,要先把油渍搓掉。导致@大毛 加班回家都要先把衣服藏起来。只要晚上加班,老太太还会试图来接她下班。@大毛 每天对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你不管我。”
幸福又烦躁的状态持续都围绕着@大毛:“我都这把年纪了啊!”
@白婵 有一天回家也震惊了!“客厅里摆着6个包,6个!大的小的,全都是皮做的,真皮!全是我妈买给我的!”@白婵 经济条件还可以,不是很爱买包,但也有不少。几乎整个夏天她都会背布包,觉得轻便又漂亮,换着换着背,可能给妈妈造成了某种误会,就一口气给她买了6个。
除了买包,还会经常苦口婆心说:去做个美容吧!妈妈给你出钱。或者:给自己买点好看的鞋子,不要天天穿运动鞋;你穿裙子好看,多买几条名牌裙子嘛!
有一天@白婵 蹲下来系鞋带,妈妈突然震惊“你头顶咋个秃了啊?”“妈,我都40多了啊,你要学会接受!”
妈妈还会喊“幺儿”,自然而然的,而@白婵 竟然还会答应,自然而然的。
@门牙 大概每个月会回妈妈家一次。每次回去几乎都是吃午饭。而且是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菜没好的时候要先尝味道,一道菜上桌就赶紧给她拿筷子拿碗让她先吃不要饿到了。吃完饭,不要说洗碗了,连端碗都不让。
通常吃了午饭,就会睡午觉。妈妈基本上会帮把枕头放好,把被子铺好,等她躺上去,还要亲手给她盖被子。(小时候都不这样的,一直是放养,自己事情自己做)
然后家里人就会说:她都三十好几了,你还要给她盖被子啊?
妈妈:哎呀,她现在难得回来一次,我们能给她做的就都给她做了。
我周围的同事们大多过了30岁,在职场上他们是雷厉风行的总监、经理、项目负责人,是别人的妻子、丈夫,是孩子的妈妈、爸爸,但在自己爸爸妈妈面前永远都是小孩。
30岁+的@包子 在妈妈眼里也是个“宝宝”, 打雷了妈妈要问他怕不怕,一天炒了个白菜回锅肉,还被妈妈夸聪明,会做饭。
@康康 刚跨过30岁不久时,一天站在电梯间等电梯,妈妈端详了女儿几秒,打破沉默:都30岁的人了啊,怎么看起来还是个小孩样子。
妈妈也常常陷入矛盾,有时候指责说“你都30岁的人了”,但得知@康康 准备和年长3岁的表姐两人去露营时,又担心地说:“你们两个小姑娘出门,怕是不安全噢。”
@狗蛋 第一次去男方家里时,婆婆夸儿子:年年都是三好学生。那一瞬间场面也非常羞耻,像在早恋。
明明都成年十多年了,但是每次点外卖都有种小学偷偷看电视的感觉。@一骏 每次都会备注:千万别敲门!千万别敲门!悄悄挂门上谢谢!
每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土土 的爷爷还以为他会放假,等着他回家,其实他都大学毕业在实习了。
想起之前在医院碰到一个孃孃,来问HPV疫苗,说“我们妹妹(成都人对女儿的亲切称呼)想打这个。”护士问“你们娃娃好大嘛?”,孃孃回答“也没得好大,39。”
有时候希望长辈忘了自己小时候,“没面子,也觉得没品位,容易尴尬”,但更多的是一种亲切,“好像一切都没变”。
奶奶永远会把甜椒肉丝摆在@Wooden 的面前,“这叫甜椒专宠”。
爱吃橘子的@土豆 小时候总上火,大伯晓得后,专门为她培育优良的橘子,从小学到高中,每年冬天都摘一筐到她家。
舅舅很忙,但@瑞贝卡 一去,总会抽空下个厨,为她炒她爱吃的辣子鸡。
有时候去晚了,又没给舅舅打招呼,要挨骂,“哎呀,你不晓得提前说,下午又着急赶火车,这煸得没入味,将就吃”。
不经意的日常,想起来还是很窝心,没有许愿,但小时候的愿望永远被记得,大人就像是一台时光机。
仿佛,只要把小时候的东西递到你手里,你就还是那个缺着一颗门牙,眼神里藏着期待,傻乎乎砸吧嘴的小孩儿。
是的,不管我们多大,大人们都觉得没得好大嘛。我们不必装嫩,但是在很多瞬间,我们就是他们眼中的儿童。
小学生@奔奔 写的诗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
各位20岁+、30岁+、40岁+
50岁+、60岁+的“宝宝”
来分享一下那些
你被大人们宠溺的瞬间吧
留言区等你
征稿启事
摆不完的龙门阵,说不尽的锦官城。成都,总有一个瞬间,带给你深刻真实的激动、治愈或鼓励;总有一个故事,蛰伏着对生活的领悟与共鸣;总有一个画面,流淌着生命的温柔和坚定。执笔记下,瞬间也便成了永恒。我们想看见,在你的第一人称视角里,对成都的所知所见所思。成都发布“龙门阵里摆成都”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和我们一起书写在成都的日子,用你的笔触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小布提示:来自第一视角真情实感的故事,更容易被选中哦,来稿请附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cdfb1301@163.com
推荐阅读>>
○正式印发!成都出台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综合丨成都Big榜成都发布编辑丨文思瑶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