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鸡血焦虑症候群

2017-08-22 鱼妈 我家有个小学生


我们是来自7座城市的10名小学生家长

在此交流科学、实用的教育经验

欢迎加入我们

导读:成长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可能都经历过父母口中“别人家孩子”的“摧残”,测验、比赛、考试,一次又一次的成绩比较贯穿着整个学生时代。在微信风靡之后,新一代的家长们又纷纷踏入了朋友圈“晒娃”的步伐,三好学生证书、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才艺比赛获奖证书等等无不可晒,而此中滋味自然是有人欢喜亦有人忧。在盲目攀比孩子的背后,反映的是家长的焦虑和懒惰。人生的输赢不在一时,让孩子过于负重,不如与之一起成长,做个快乐的普通人也未尝不可。对此,你怎么看?

文 | 鱼妈

夏日炎炎,7月的夜晚,即便有风,依然让人感觉闷热浑身粘腻。然而这样令人烦躁的天气却没有给我们的主人公――A妈(一位鸡血妈妈)带来多少的坏心情。她拿着红笔,在书桌前给她的儿子批改着自己布置的作业。显然,今天的成果不错:

英语阅读5篇,单词打卡50个;

数学计算两张,奥数课题两章;

语文作文一篇;古诗背诵3篇;


布置的基本完成,而且质量不错,除了些许不起眼的瑕疵,看来今天终于有东西可以打卡,在群里晒了。



她拿起手机把今天的作业内容拍了各种细节和全景,再反复调教被功课压迫的完全没有心情拍照的儿子做出开心的表情,咔嚓一下拍了个大头照,稍微美颜了一下,就发了这样的朋友圈:小A的暑假日常


A妈

小A的暑假日常

2分钟前

B妈、C妈、D妈、E妈……

E爸:哇,小A果然是牛蛙

B妈:不怕小A是牛娃,就怕小A过暑假

C妈:羡慕小A,寻找差距

D妈:小A是鸡娃界的神牛

E妈:A妈分享一下怎么教小A的吧

F妈:不要和小A比颜值,因为你会输,更不要和小A比智商,因为你完全没有赢的可能


发完朋友圈还不算,不去群里发一下怎么能得到大家可以赞叹和恭维呢? 于是A妈把同样的内容又在各个群里发了一遍  打卡内容:照片和小a的暑假日常


果然在发出没多久后,朋友圈里立马闪现了数十条点赞,还有群里的各种恭维不绝于耳:

哇,小A果然是牛蛙;

不怕小A是牛娃,就怕小A过暑假;

羡慕小A,寻找差距;

小A是鸡娃界的神牛;

A妈分享一下怎么教小A的吧;

不要和小A比颜值,因为你会输,更不要和小A比智商,因为你完全没有赢的可能



各种赞叹让A妈瞬间优越感爆棚,一边假装谦虚着表示:

我们不鸡血的呀,都是孩子自己要,

我从来不管学习的,都是他自己弄的。


一边得意洋洋的感觉出了一口气,是的,准确的说是让自己扬眉吐气了一把:自从上次杯赛考试失利以后,很久没有这样让自己开心过了。


A妈心想:天天看着之前不如自己的别人家孩子晒功课,讨论杯赛和各种培训班,而自己家因为失利就感觉插不进话的情况以后应该不存在了吧。


……………………………………………………



今天A妈的心情很郁闷,机构考试,小A发挥失常,考分不理想,居然比之前经常向自己请教的c家孩子都差,看着满是叉叉的卷子,A妈气不打一处来,把小A叫过来就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这个星期A妈很不爽,因为一起开始奥数的同班BCD家已经把一本奥数题都做完了,一起开始英语的同学EFGHI家把某笔证书拿到手了  另外还有JKLMN家或者在这方面有进步,或者在哪方面有斩获,看着自己家鸡了半天什么都没有,心情郁闷烦躁的A妈在小A吃饭的时候就开始挑三拣四,然后找了个借口和理由直接没收了孩子的玩具。


以上的典型鸡血焦虑症不知道在您家有没有发生?或者您也有类似的情况可以分享吐槽。


是的,因为不自觉的和他人比较让我们焦虑,因为焦虑让我们更期望在比较中获得肯定。


然而,我们不再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我们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内容,好像不晒一晒自家的难题就没有面子。


我们开始比较各自的老师名气有多大,而不是这个老师的风格是不是适合自己家孩子。


我们习惯于比较课程的难度系数而忽视基础和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对于我们来说,今天能不能打卡,能不能晒朋友圈长脸比孩子今天学的开不开心,能力有没有提升来的更重要。


所以,让我们自问一下,打卡发朋友圈获得大家虚伪的肯定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只想说这样的状态会导致心态的失衡,

一些人开始看不得别人的进步,回家对孩子对家里人施压;

一些人开始对于别人的真诚分享冷嘲热讽;

一些人开始组织各种小团体在背后说三道四,相互拆台;

一些人三碱其口,盯着牛娃acc较劲;

还有一些人编造自家的进度来获取群友的认可。


然而这样的比较除了换来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和无休无止的烦躁早更症状外,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



要知道,群里的牛蛙数量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牛蛙的数量会以各种方式以几何的倍数增长,今天和这个比,明天和那个比,后面人数增加后你怎么办?难道不继续鸡血吗?难道放弃吗?


牛蛙的成功除了天赋,更多的是父母的付出和合理的时间规划。这些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然而我们却把关注点放在了牛蛙学的具体内容上,今天和bc比数学计算,后天纠结和de比英语阅读深度,大后天和fg比作文的,到头来除了给自己添堵一事无成。


为什么我们不能踏踏实实的看好眼前扪心自问,自己家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虚心讨教或者相互分享借鉴,学习的路径怎么规划?每个时间节点会碰到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或者避免?有什么弥补方案等等。


摆正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差距。积极的分享和讨论,毕竟鸡血的团体很小,有着共同目标的我们能聚在一起真心不易,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这才是正确的混群方式。


写在最后

现在的可见差距,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和英语,无非幼小阶段的抢跑。多大的差距都可以通过努力鸡血和及时调整路线来赶上。此外到了一定阶段,牛蛙原先放在语数外的精力会别移到其他科目例如运动,艺术,机器人编程或者物化政。此时大家的语数外基础科目程度会越来越接近,最后差距消失殆尽。不同的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会完全不同,形成人才多元化的态势。如果站在哪个时候回头看我们现在因为1-2年的基础科目差距而焦虑的失衡心理,会不会觉得不值,会不会觉得可笑?


请记住,别人在学什么不是重点

请记住,不要在比较中迷失自我


重要的是纵向比较,

今天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开心的学习,

今天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更前进了一步,

今天我们的孩子是否有了某方面,尤其是学习习惯和能力提升,

这才是决定以后能飞的更高更远的关键。



点击文末“写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与我们分享彼此的教育智慧吧~


文作者鱼妈是一位优秀的上海妈妈,作为”麒麟阁 2021 小升初“交流群的发起人,鱼妈在2016年幼升小家长群体中,拥有大批的粉丝。鱼妈曾在本公众号发表关于幼升小的干货等文章,反响强烈。鱼妈后续还将有新的文章在“我家有个小学生”发布,敬请期待~也请联系我或者加群(麒麟阁2021小升初QQ群:553533109)和我们一起进行讨论,谢谢!


鱼妈往期热文:

《我的幼升小鸡血史》   

《幼升小开学那些事》

《学校课程和学奥数的关系》

《三生三世三春梦》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经验分享》

《英语路线选择之我见》

《应试英语如何选择课外教材》

《SBS、新概念学习的注意事项》

《魔都小学鸡娃生存指南》

《奥数,一朵开在小升初荆棘路上的魔力纸花》

《魔都小五的清规戒律》

《如何为孩子制定学习方案》

《早更期的暑假生活,是弯道超车还是超载?》


我们是10名小学生家长   来自7座城市

北京   香港  上海   伦敦   深圳   重庆  洛杉矶

在这里   交流科学、实用的教育经验



长按关注“我家有个小学生”家长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