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资料(2019)
图片时间顺序(倒叙)
菁莪在新年发起的共建户外厨房计划
2019年元旦前后社区接受了的多家媒体的采访
郭学思在田野中沐浴
南部生活节期间,邢振发起的《布之作业》展览分享
南部生活节期间菁莪组织的即兴绘画活动
南部生活节期间,大王主持的泥土工作坊
南部生活节期间,刘培麟(大喜)的新书《我的一生》分享会
南部生活节期间的植树活动
南部生活节期间在社区居民大王的自然农园晚餐
自给自足生活实验期间,菁莪发起并主导完成了一栋就地取材的手工茅草屋
详细内容参加菁莪撰写的纪实文章:
崔吉年与戚文在社区
2019年12月27日,唐冠华前往泉州与中国啤酒大学校长戚文及泉州分享校长刘德隆和朋友王梓鑫等聚会
小俊与菁莪等一起使用天然材料合作搭建的鸡舍
施勇彪在酒吧发起的诗歌即兴创作之夜
自给自足社区实验期间,施勇彪、杨照宇与杨俊豪等一起清理公共空间五楼,计划开办“酒神的晚宴”酒吧
合影:(左至右)踢踢、陈昊、施勇彪、杨俊豪、唐冠华 在“酒神的晚宴”合影
大家在施勇彪创办的“酒神的晚宴”酒吧中观看电影
音乐人卡门受施勇彪邀请来到社区驻留
音乐人陈昊和戏剧编导踢踢在排练室晚餐
参加自给自足生活实验的可持续生活探索、传播者菁莪与访客交流
社区的音乐排练室正在建设中
来自阿根廷的Diego一家在南部生活社区分享了自驾环游世界的故事
邢振前往香港参加须藤玲子“布之作业”在香港南丰六厂艺术馆的展览
2019年12月1日,吉富遥树受邀706青年空间在上海举办的生活实验室活动,分享南部生活社区理念和实践过程
曾参与社区第一口井挖掘的希秀和首次体验挖井的佳佳、杨振、菁莪、施勇彪等一起通力合作
2019年12月,在郭学思的提一下,社区的伙伴们一起挖掘新的水井
2019年11月11-21日,沈博伦、黄金、吉富遥树、唐冠华代表家园计划参加中国美院主办的IWV项目
唐冠华、沈博伦、吉富遥树与意大利钢琴家Emanulel Rizzo在杭州楼外楼餐厅共进晚餐
唐冠华、黄金、吉富遥树前往杭州布展
吉富遥树将旷野餐厅作品在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展出
社区伙伴刘培麟与黄金前往青岛和北京进行刘培麟日记《我的一生》现场分享和预售
自给自足社区实验进行中,过程中受到英国路透社采访
益修学院创始人&CEO陈希文和社区的老朋友李盼带着一群朋友来社区进行一整天的了解和体验
程序设计师杨欲欣夫妇来到社区访问交流
因福州的房东以抵挡不住村民的抱怨为理由,被再次驱逐,重新回到南部生活社区比邻的关中村临时居住
2019年9月23日,社区居民唐冠华参与广东韶关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公益村庄案例研讨会”
唐冠华与丹霞山“山居”团队的创始人之一曾君聚会
导演蒋鸿宇拜访刘培麟,并进行其执导电影《安稳觉》的电影放映
社区居民唐冠华为刘培麟制作日记朗读声音配乐作品及图书的编辑校对,刘培麟邀请河南异装工人郭学思来福州共度中秋佳节
正荣公益基金会派出志愿者对刘培麟和相关的性别多样性知识在周边村庄进行科普和宣传
社区居民唐冠华与邢振受邀前往诗人吕德安家中聚会
有志于去日本留学探索共识社区的建设者张然和第二次来到社区建设者司诺二人在山中除草
社区继续为福州的华德福教育实践家庭进行手工技艺分享
2019年8月27日,意大利环球骑行作家Francisco Ciprian来访社区,为他的第三本书我们愉快的交流。
唐冠华、邢振与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张跃及家人共进晚餐
唐冠华、邢振夫妇与演员、袁立公益基金会创始人袁立女士及张贤铭合影。
参观远大集团的非电空调技术和工厂
参加远大P8星球在长沙国金中心举办的“跳出月球”活动开幕
唐冠华受远大集团芯建总经理张贤铭之邀访问长沙
唐冠华与黄金帮助刘培麟搬进福州新家
社区居民唐冠华与邢振一起参观考察飘峰山庄和湖湘自然学校
南部生活社区居民们为关中村的孩子们开办暑期音乐、物理、传统文化等综合知识的夏令营
唐冠华前往烟台看望独居海边的导演张大卫与自制汽车、火箭的科技狂人刘斌老师
社区居民唐冠华及成员黄金前往河南看望异装拾荒者郭学思,并引荐跨性别者刘培麟与其见面
详见:
中国社科院潘杰老师访问社区与自给自足实验室
2019年7月,社区居民唐冠华参加西双版纳河边村乡村振兴论坛
贾博文、大王、周仁雨与来探访社区的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李曼和朋友交流
邢振在为来自东华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进行纺织工艺教学指导
唐冠华和黄金为刘培麟(大喜)的新住宅进行装修改造
在南部生活社区生活的伙伴们合影
2019年6月16日 上海交通大学福建校友会在社区愉快的聚会
几日的外出考察,让我更加坚定了共识社区对多元化社会意义的认识。在这个只有一种标准,分数高低、资产多少、人脉寡众来衡量一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一刀切社会里。探索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游戏规则,让这些规则落地可见,而且不止一种不同,还要千千万万种不同,千千万万种共识。这就是在21世纪,我们的使命。家园计划的使命。
共识,不是一个行业圈子,不是一个社交网络,不是一个领域平台,也不是兴趣俱乐部,更不是机会主义者们的集体投资。这些都是共同的形式,而非共同的生命认识。甚至其中大部分都没深刻经历过这个改革自我命运的时刻,而是听着政策利好、新闻的宣传、西方的引领,墙头草一样一窝蜂的东倒西歪。我们所说的千千万万种共识,这每一种都是共同对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达成的不谋而合的默契,无关物质世界,完全属于精神伴侣。这种共识建立的初期,距离触及利益的关系越远越好。在每个人自我稳定、平衡的状态下,由内(体悟、分享、缘分)而外,而非由外(社交、名声、交换)而内。轻松的走到一起,并共同走下去。
这种精神共识中的因千差万别的契机、驱动性走到一起形成的社区,在天下遍地开花,才是未来。多元化可持续的未来。
2019.05.31 唐冠华
唐冠华与成都汉美旺庭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华道社区负责人刘秋莲女士合影
访问成都华道社区
唐冠华与李雁在高原合影
2019年5月26日,受友人李雁邀请,唐冠华赴大香格里拉地区、重庆地区考察在扶贫村落营建共识社区及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可能性
吉富遥树与唐冠华在福州社区进行音乐创作
社区居民唐冠华与大王试制白兰地成功
2019年5月21日,南部生活社区访问者刘培麟收到了从青岛寄来的伴随多年的自行车
在山中部分居民制作了围栏和大门
篝火
劳动体验
晚间沙龙,探讨社区与教育
学习堆肥知识
五一南部生活劳动节,部分参与者搭建了露营帐篷
伊朗艺术家艾德为公共餐厅制作了防雨屋顶
艾德、贾博文、大王、冠华、思南、钱荣荣、吉富遥树、陈显雯一起相聚晚餐(摄影:邢振)
心理学博士梁凯文来访,诸位社区居民相聚交流
唐冠华引荐从事教育的陈显雯与林红二位相识
运送铺路石子以及植树节活动
大家为五一南部生活劳动节作准备
2019年4月20日 邢振、贾博文与大王代表南部生活参加福州自然嘉年华
视频:《可变住宅方案设计过程》
图为:第一顿晚餐在南部生活社区成员贾博文家中
图为:在发现儿童图书馆集合准备上山考察场地
图为:了解山中田野环境,与社区居民王海龙制作的艺术装置互动
图为:正值春笋萌芽时,之后连续食用了一个周的各式烹制竹笋
图为:熟悉场地与开路同时进行
图为:观看记录生态建筑时麦克雷诺被政府强拆多次,吊销建筑师执照后,用20年为美国法律增加"允许建造实验性建筑"的纪录片《垃圾勇士》
图为:研讨设计方案与建造合作方式
图为:在田野中体验于伯公制作的手工弓箭
图为:游戏与演奏音乐
图为:可变住宅方案设计团队合影
2019年4月8日-4月14日
来自山东青岛爱之帆华德福学校的5个家庭参与了方案设计与模型建造工作。工作地点位于福州南部生活共识社区
唐冠华与邢振开垦房车附近的第一片菜地
社区伙伴刘培麟(大喜)与媒体交流
上海同济大学纪录片团队在社区展厅签名留念
社区成员吉富遥树接受香港端传媒专访
唐冠华接受香港端传媒及3组纪录片团队的专访和拍摄
唐冠华接受界面新闻正午故事专访
被直播的网友围的水泄不通的沈巍
唐冠华与钱荣荣拜访上海垃圾分类实践倡导者沈巍
社区居民唐冠华赴上海参加正荣公益基金会理事会
BBC(英国广播公司)记者今日探访南部生活共识社区,交流“不变的变化”cscing.org 住宅实验
唐冠华、黄金、钱荣荣陪同刘培麟(大喜)在福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
2019年3月3日,刘培麟(大喜)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查看详情:支援刘培麟(大喜),现实版“松子的一生”
黄金与钱荣荣陪同刘培麟第一次踏出青岛,南下福州
2019年3月1日,社区居民唐冠华帮助刘培麟(大喜)众筹了30万元资金,她准备飞往福州体验共识社区生活
福州棋盘寨度假村的创始人邱锦东先生来访社区
来社区了解不变的变化房车建造项目的家长和对建筑兴趣浓厚的孩子
与老朋友文彤、徐凤宝、牛头相聚
参加中国啤酒大学聚会
回到崂山与自给自足实验室的老邻居王昨晖夫妇合影
2019年1月13日,唐冠华受邀担任吕德安新书发布会青岛站的嘉宾
社区居民邢振和大王带领福州华德福学校进行手工课
2019年元旦,一年一度的南部生活节到来!点击查看详情:预告!2019南部生活建设节:用劳动赞美生活
唐冠华的日记:
2019年了。
贾博文一家来到社区已经几个月了。他的大儿子3年级退学跟他一起来到这里。贾博文希望他的孩子在社区成长,可这一点至今难以实现。原因有两点, 一是他的爱人不同意,希望他上学。二是社区目前居民太少,能从事教育的又几乎没有。除了我和振振,其他人基本都觉得社区没有达到可以让孩子全天候在这里接受教育和成长的条件。虽然我们的共识是一样的,希望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充分融合到一起。让如同教师一般知识渊博、品质优秀的家庭生活在一起,彼此终身学习。然而样的社区存在的基础,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这样的居民定居。这需要大量时间才有可能实现。
南部生活的第四年即将开始,春节将至,青岛今日被大雪覆盖,福州飘了一整天细雨。
我们认真讨论了这个关于教育的问题,最终贾博文决定先将孩子送往附近的乡村小学读书,而剩余的时间跟随社区居民感受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专业领域。
随着一天即将结束,无数人的一生也正在结束。
春天正在赶来,无数新的生命从未停止诞生。
2019.1.5 10:47
周围的崩塌愈演愈烈了。连亲近的朋友也开始恶化。许多事情都建立在交换、利益的基础上的。我最不想看到的,也最不愿发生的,那些儿时的朋友开始走散。这一点也在开始发生。我觉得一切必须再次起程。
最早的时候,我曾试图用最拙朴的方式,试探性的与利益对立,因回应寥寥,而后为了让更多人能先加入进来,便放低了门槛,自己也引入部分利益、资源,以此吸引观者转换为参与者。可是这种方式的代价太高了,人们并不理解的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误以为我真正被利益腐蚀,我觉得这事与愿违,非常残酷,很多后果已经发生。我决定回到最坚定的开始,并且不假思索,要更加决绝、准确的彻底与利益划清界限。
这从始至今都是自给自足的意义,未来也将继续是,并且不仅仅是自给自足。而是拒绝、不合作、原地不动,雷打不动。
2019.1.18 18:10
过分极端的清贫和极端炫富在传播上的效率和风险都极其高。
只有一颗平常心,虽依然如履薄冰。
但我认定这路,必走的坚实。
提纯,达不到也要无限接近。
2019.1.18 18:14
共识社区需要全人类传播的原因是:尊重各类共识组成生活集体,就是尊重多元化,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不能加入共识社区的伙伴,可以做到的,是让更多人知道共识社区这个词,理不理解不是工作的重点,有问必答,但首先是让更多人知道。知道这样一种多元化的未来是有可能存在的。有一天当他有条件加入到共识社区的建设行列中来,他自然就会加入。我相信生活会让人们了解共识社区的意义。这并不是我担心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
知道“共识社区”这个词,就像知道“和平”、“爱”这些词,本身就对生活产生影响。
各类共识都可以组成生活集体,就意味着各种认识都可以被认同。而时间无数次证明,可持续的共识是非物质的,新的文明将展现:人们将不再因为利益、物质共需而组成,而是因为内心对彼此和世界真实的精神需求而重组。因为兴趣、观念、习惯、审美重新组织社会的形态。
这就是让更多人知道“共识社区”这个词的原因。
2019.2.10 12:01
看到朋友张大卫周游列国,醉心武学。想起十年前曾一起面对未来人生高谈阔论的情景,心中悲欣交集。
顿觉似乎还活在当初,躲在那些习以为常的经验里,藏在自己编织的温柔乡里。所谓的为所欲为,从第一次作为开始,越发抱残守缺,肆意妄为追求自由似乎却越来越成为了负担。对于稳定、安全、家的渴望让我的斗志躺在枕头上,暖风中。热血只有在捍卫时才开始流淌。而这也许就是这叫做“我”的岛屿的样貌。
想想夏天,也许我们要见面。那时那刻又将成为过去。面对一个故友,如同面对整个未来。我愿意说服自己专程赴会胜于一切理由。
生活中的波浪从不停歇,刚刚消退又还复来,在浪潮中进退,无为也是有为。下意识的掌握着平衡,在命运的小舟上坐稳屁股,观赏雷电和黑暗,也享受朝阳。
政协的建议书提案工作还没有看上一眼,要争取一块相对独立又统一的社区建设合法基地,难度极大,这么多年,尽浑身解数,也没有影响到真正的法案或红头文件支持。一些在民间野草般的个体行动或在媒体上指鹿为马无目的疯长,让指向何处都成了谜。
能尽力再争取一次政府的支持,但愿起码有回音为据,以作后世经验。
和于伯公探讨婚姻为何全球比例下降,他提到与居住空间的变化有关,我觉得说到了社区的关键。他说好几家人住在一个大房子里的时代过去,本能性的相互依赖、孝道等也就淡漠。然而城市又过于独立,一切通过消费都可以独立自主解决,父母也不再需要完全依赖儿女。然而共识社区却正好要找到折中之处,在独立的距离关系中,形成合作互助的统一理念。这就需要切身实践,并需要稳定的能够发展出家族的持续使用的自由土地。人活一个时间、一个空间。这两者本源性的决定了人类社会的道德、关系形态。共识社区就是探讨这种时间(情感、记忆、经验)、空间(居所、距离、环境)的各类新组合的可能性。
保佑所有人。
2019.03.26 18:07
一个人是如何要求另一个同类达到自己也无法达到的标准的。
一个“作品”是如何寻求不可能的完全符合自我标准的观众,一个“观众”又是如何寻求不可能的完全符合自我标准的“作品”
事实上人们无法做到这一点,人的能力有限。我们都无法满足对方的期待。
就像充斥“观众”的房间里,就像世界上,不止一件作品,没有人会永远关注“你”这件作品。
就像充斥“作品”的房间里,就像世界上,不止一种观众,你无法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当你作为一名观众,正在抱怨作品无聊;此时,假如你成为作品,你会满足观众的口味吗?
当你是一件作品(艺术家),你抱怨观众不理解自己时,假如你成为观众,你能够理解世上所有的创作么?
当你是任何身份,教师、农民、父亲、工人、老板,同时你又不可避免的是学生、消费者、人子、服务者,我们期待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当你斥责他人时,你不曾被斥责么?当集体抨击某个社会焦点人物时,在公交车或地铁上,拇指飞快的骂到未曾谋面的他的祖宗三代时,这个人就不是有血有肉,与你一样的地球上一位母亲的孩子了么?他愿意走到这一步么?如果你经历他的人生,你保证会做出比他更好的选择么?你确定你了解他么?或是想过去了解他么?
你来参观一个展览,妄图要求艺术家给予你精神上的启发与共鸣或刺激,为何不能要求自己去生活中发现呢?为何不能自己去开展启发他人的行动呢?我们在期待同类为我们提供发明创造、住房医疗、安全便利的同时,我们该要求自己为社会贡献什么呢?我们在抱怨种种不公的同时,问过自己,有为社会的变化努力了么?如果我们手握权力,你会如何带来公正与和平?
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我们也很难完全理解一个人,但如果能够理解这种相互的必然的不理解,就此则可和解。
双重标准是人性使然,不能理解彼此都是一样的人,就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踏出双面的展厅。
2019.5.5
共识社区的存在源自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反思,继而自发性的在远离消费经济思维主导的人类大型聚落—城市之外逐渐形成若干多元价值观、形态的小型聚落。
几千年来,世界上共识社区的探索从未停止。从早期部落文明中将日月星辰、飞禽走兽奉为图腾神明的太阳氏族、海胞族(Haddon)、花-山猫氏族(Spencer&Gillen)等等胞族、氏族之间差异化的归属物质资源及精神信仰的部落,到近代遍布在全球各地乡村、城郊的占屋运动、回归土地运动、盘踞行动、合作居住、理念村、生态社区、共享社区等等理念共同体。随着城市化现象在全球越来越普遍,社会价值观越来越统一,共识社区相对于城市社区的特点与区别也越发显著。
中心与边缘、利益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近与远,此类理念天枰的寿命决定着人类文明的长度。怎样的社会是全人类需要的?怎样的人生选择、家庭结构有益于下一代的成长?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来到世界究竟该怎样为自己的族群作出贡献?
家庭,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制度和群体形式。
这个源自古老的过去,又影响每个人未来的社群形态是如何改变我们命运的?
这是我们将要探索的第一个问题。
回溯我们的一生,我们环环相扣的家庭关系:父母、叔伯、祖父母、弟兄姐妹,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最初看待世界与同类的方式。在今天的社会价值观念背景下的亲属又将对下一代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多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形态。
在此思考基础上,我们提出假设:如若远离城市价值体系,在生活理念区别于城市思维的共识社区中,家庭的成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多个家庭之间又将产生怎样的相互影响?多个家庭在共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环境氛围又将对社区外界产生怎样的对话?
因此,接下来的现象则是数个家庭单位的集群效应,例如:奥地利帝国境内斯拉夫人的“家族”(zadruga),马克斯韦伯提到的“邻人共同体”,以色列基布兹 等集体生活可能性将成为该探索的第二个目标。
在过去的3年里,我们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郊的村庄中展开的南部生活共识社区(Southern Life Community)实验引起了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BBC、NHK、CCTV、明镜周刊、纽约时报等全球媒体的关注及学者的热议。我们有幸结识了一批具有相似思想认识的共识社区探索者。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去中心化的决议方式及一年磨合期的居民申请规则,并完善了这一规则下的有关居民使用共同资金、签署用地条约及集体劳动相关的权利、义务。形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四位稳定的社区居民和八位准居民与数十位长期流动性社区伙伴,接待了数千名访问者。
在此基础上,家庭形式落户社区的实验才成为可能。社区居民和伙伴中有着教育、艺术、手工、建筑、农业、心理学、历史、文学等不同知识背景的成员将自愿以研究人员的身份共同参与这样一次针对亲子家庭集群生活方式的探索。
在为期数月至数年不等的生活过程中,从各自的角度全程进行陪伴、交流、分享、劳动、记录等行动。并自由提供各自擅长的部分专业服务,以试探这些专业知识与亲子家庭成长节奏之间的关系等。
正确的道路总是最艰难的。活着每时每刻都有风险,起码这次冒险的航向是回家。
2019.04.26
一位陌生的云南藏家在淘宝网花3800元收藏了我的《横向南部生活》第60/200这件艺术微喷作品。
这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感动。
作为概念艺术的发现、制作、传播。我机会都没有借助于艺术空间或机构。而是完全通过社会化的、互联网的自媒体工作,建立起未通过艺术机构的收藏和销售。这对我的社会艺术实践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培麟成立喜公益的事件亦然,在我与我所选择和信赖的伙伴们一步步的精心培育、潜心创作下,刘培麟从一个拾荒者大喜成为了公益人物刘培麟。这一系列的创作可能会被各种误读理解为偶然事件的关联而已。实则我非常清楚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引导、构思以促成一种未来。这里面多少选择与判断,干预与旁观、鼓励与斥责、保守或激进、进或退的抉择,才使想象转换成现实。
继而,依然要面对大量的误读,因为只有创作者是站在创作的角度上,其他人,没有这站在这个角度,他无法看清我所看到的山河景色,他的判断品评也与我相去甚远。
这就是长存于精神世界的孤独与不败吧。
2019.5.18 20:36
在石厝教堂。
2019.5.24
受李雁邀请来到川地。今天到重庆,又到荣昌,明后天去德荣和香格里拉。
2019.5.25 22:30
李雁提出赞助共识社区发展基金10万元。我们计划一起合作第四届共识社区研讨会。
2019.5.28 01:07
一个人,必须成为一个英雄,才更接近神。
2019.5.28 02:56
近两年出现的三生谷生态村、近期的吴道源搞的生态社区联盟、还有集资了数千万由台湾精神能量大师庄先生主导的华道生态村都迅速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频繁地举办活动,与国际资源发生互动,举办各种生态社区培训,自己并没有建成任何社区,就开始做社区培训,并立即成立生态村、生态社区联盟。急匆匆的与政府合作(其中华道社区据称目前为止未接受政府资金)。
与成都的朋友聊天,他看到我拿的一些社区的资料,他此前并不了解生态村是什么,他只觉得这是一些搞策划,骗钱的,不断四处拆借,利益捆绑的金融游戏。他们具体做什么内容并不重要,什么时髦,什么政府支持他们就做什么。
早在十年前。在这些人行动和开始关注社区之前,我就已经开始了思考并展开行动。他们也都相应的看过有关我、共识社区和家园计划的资料。但他们无视我的这些行动,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找到我,了解我这些年的经验。而是匆匆上马,将社区变成一个个项目。
在这鱼目混杂的社会,真与纯的事情,非常难以被甄别。
成都这位朋友还谈到,我们也在搞传播,搞分享。这样别人也会以为我们也在圈钱。
而实际上,我只是用这些方式为社区寻找人才。这些年,从未通过这些活动获得什么利益。
在这一事实上,反观今天的人们利用理念发展私利的现象。
更是觉得共识社区的实证是多么重要。要感受到人们是该有多么的悲观,才敢于拿着这么至真至纯的生活态度和理念,拿着拯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去谋求私利,他们该对未来多么的没有希望,是怎样的只在乎活好这有形肉体的有生之年,才会这么做。
在信仰上的巨大差异,甚至有时都是有和无的差异。
这种情况下,只有坐怀不乱,等时间这个可笑的概念,像一个过滤的筛子,将丢弃的和留下的,有用的和无用的,最终都归还世界。
2019.5.31 19:08
在偏远的莫木村,海拔3000多,组建社区,招募新居民难度很大。于是我想到是否可以在原住民中发掘社区共识的可能性。但问题出现了,共识社区实际上一个后现代理念,参与者只有拥有了整个社会普遍生存经验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这时才有可能出现新标准(共识)诞生的契机,然而原著名如果没有经历过村庄以外的生活,大部分很难具有系统的价值体系。他们一到城市,也许又会被城市吸引,这就是自身价值体系不完整导致的。他必须相对了解当代世界,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精神共识群体。但我想到有两个线索:这也许可以在宗教中寻找逻辑,也许可以寻找有天赋、先天灵感的先行者。这两者也许概率很小,但也不无可能。
生活是具体扎实的,社区需要建设,建设需要劳动,劳动需要合作,而不仅仅是金钱,这种超越物质的合作,就需要信念,共同的信念,就是共识。
想方设法找到这种可以成为集体信念的共识,就是让共识社区遍地开花的突破口。
这种信念并不是唯一的一种,而是因地制宜的。
所以这种信念可以包括但不仅仅或者说不建议是普遍的宗教。
应该更加精准,立体,对应。
2019.5.31 11:20
遥树也要离开社区了。
目前的社区确实无法提供给每个人合适的位置、发挥空间。
因为可以确切的说,目前的社区本来就没有形成。
遥树认为之前的房屋拆迁事件直接导致自己很难再一次全情投入的建设一个可能会被拆掉的作品。
他无法冒这种风险,再经受这种打击。
我能理解。不过依然有些伤感。毕竟相处良久,想到要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天各一方,也是感触良多。即为他也许能找到新的开始而欣慰,又为别离而忧愁。
能长期十年以上的投入社区的建设期的伙伴,至少要在来之前有过对以往生活深入的反思,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或极其敏锐的感受力,再加上破釜沉舟的决定。
大王说,希望十年,能有十个家庭来到这里。
但如果土地距离住宅太远,这些家庭又将如何生存呢?
也许只剩下教育这一种经济转换方式了。但是自给自足的实用意义是否能够落实呢?
2019.6.28 00:19
三十岁如期而至。
在这么多坎坷中能活下来,真是幸运。
2019.07.05 00:59
也许,我们的死亡会以遗传因子(DNA、细胞、分子……)或某种微小又包含巨大信息的形式,成为其他生命体的组成部分。而现在的我们,也是这样被组成的。我们是谁,未来就是谁。未来早已注定,这是一个谜,我们无法解开谜底,但可以掌握未来的无穷分之一的走向,这个走向及其反向将互相缠绕着构成一种平衡。这是所有时刻,包括没有时间的空间。这种平衡从未消失,是眼珠轻轻的转动,也是星球缓缓的移动,但没有时间,没有缓急,就是位置的移动,动态平衡,即永恒,这就是我们的一切,也是我们作为一体的本身。
2019.07.10 01:44
十二小时来,十二小时回。十二个小时,多少飞鸟南归、大雁北飞,多少生命在林间、石阶、焦土、远洋中交错。我们生而为人,使命何为?
作为唯一存留世间的人种:智人,为了生存和繁衍,构建了多少,摧毁了多少,余下了什么?
从过去到未来,从无到有,从树皮到白纸,从白纸到互联网,我们的需求是否有尽头?
曾经的我们,只知大量繁殖人口,无法统计地球的资源,跟从基因的本能。曾经星球上的小小冒险家,如今已经铸造了若干王冠,树立起城墙和旗帜。在无数战火中咆哮、嘹亮的号角声和前进的步伐,虚伪的胜利昭示着恐惧面前节节败退的心灵。所谓的正义何为?
制度、方法、理论、思想,他们从生活的感受中提炼而出,丰富着对话和语言,统一着不同的集体、个体,将恐惧、愤怒、仇视、不公,转化成建立新世界的动力。
这种动力(对立)维系着阶段性的和平安定,人却没有停止对未来的想象,对彼此的期待。
在这种对话中,人们渐行渐远,逐步失语,将生活拱手让人,负债累累,含辛茹苦,不惜出卖灵魂和肉体,换得本应属于自己的水果和稻米,屋顶与水。
在这种对话结构中,人们创造规则,凌驾规则,驾轻就熟,购买一切,出卖一切,失去一切,嘲笑一切。
科技、文化、生物、地理,知识,的确改变了命运,让一些上天,令一些入土。
我们穷其一生积累的学识、地位、认可、自尊怎能轻易抛弃,如何破釜沉舟,我们能否定自身么?能认错么?
公益、文化、艺术、非政府组织、第三方,主体全面沦陷,越庞大越官僚,一边呼喊着建设与改革,一边采用着与带来风暴和灾难无异的不可持续的游戏规则重复着几千年来未变的阶级意识和处事习惯。
承认和包庇着自身选择的捷径,为了呼应社会关注而反复作出白茫茫的阶段性成果和指标,充满启发的原地打转(或任何动作)。
沟通方式、行为意识无改观,无法活出新的自我,就无法创建新的社会可能。
无法抛弃便利的温床、资源、主体,就无法释放想象的能力,无法停止身处泥潭中的下陷。
只有我们所最担心、怀疑、不信任的彼此,才是最终真正的伙伴,真正的火种。
我们不敢将自己交给同类彼此,却敢于将自己献给冰冷的体制。
我们正在逐步失去自己,失去这个物种的特性,在面目全非之前,我不希望闭上眼,我要眼睁睁的看清楚,并且不息的持续行动。
不是劝说,不是教导,不是影响任何有自己主见的个体;无论他是工人、农民、商人、流浪者,我们要认清我们之间不同与共识,需要一部分人(只需要极小部分),将这种共同的认知、想象、理想,亲手变成现实。与自认合适的人团结,而非说服或改造他人(这是对人极大的不尊重)。珍视旧的,并去创新,建立新的,没有对手,没有敌人,在对立统一的世界里,体会统一之中的差异,感受这种差异,创造完善这种差异,用生命践行这种差异。每一种不同,每一种可能性,每一种未来,就是生态。这是个体与个体的联合,无组织、无机构,将心比心的朝向未来的殉道之旅。
愿与你为伴。
2019.07.17 17:34
像嘉道理基金这种资本家背景的慈善组织,很难说到底为社会做了什么。一手枯,一手荣,以正道的名义布邪道。真正纯粹的理想,和平,还要靠个体,至少他们更像一张白纸,还得靠草根,野草才是所有人的真面目。
2019.07.21 19:11
与刘培麟、郭学思两位生活在一起,感受到社会的问题一层嵌一层。国家主义下个人命运如沧海中的孤舟,孤独的翻云覆雨,有的一帆风顺,有的船体破损,桅杆折断,厄运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能做的是保护他们,呈现他们的生涯,并给予集体反思的机缘。
2019.08.06 11:06
受张贤铭之邀,去远大城与创始人张跃先生共进晚餐。
感受一个家族的工作与生活切片。
一切自然又井然。
2019.08.21 21:54
依赖,让人本就不足的能力变得越发羸弱。
独立,才带来合作的可能。
把事情做出来。人们才聚拢过来。
说,只能原地踏步。
2019.08.31 23:32
一条能够通过死亡交换人类未来的性命,就是最完美的生命。
2019.09.16 10:38
我对民间文化、社会工作越来越具有信心了。因为,比方说,我们通过个人感受所原创的思想,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在互联网,而某位教授或他的研究生,可能就会越读到我们的这篇文章,并且受到一种之后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启发。然后将其在某本翻译的著作或者自己的学术论书中,将类似的观点或者词汇表达和翻译出来。
所以说,到底是学术在影响社会,还是社会个体在影响学术发展。而两者实际上相辅相成,难分因果,很自然的结合,并影响世界,为跟多的新社会提供可能的知识与探索。
这正是我的信心所在,越发趋向成熟的人类世界,信息会越发自然的互为因果。每个人的价值也都可以得到更确切、高效的应用。
这是我们在向进步的文明接近的有力证据。虽然路还很长很长。
2019.09.25 14:04
与刚来的程序员访客交流,他带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过来。我以为它们的配置,作为专业工具会很高。他回答说,并非如此,因为用低配置的电脑开发出的程序,才能通用所有不同配置的用户,兼容各种没有那么高配置的计算机。这一点,与我在共识社区选择福州,这个没有背景、关系、特殊条件、风景的地方做试点有很大的共同之处。我们都希望做出一个能够普遍兼容的样板,所有就不能采用高配置的开发平台,这样才易于兼容。未必所有人都要用采用这个成果,但任何不同条件的人要用都是可以的。这是我们的目标。又一次,逻辑验证了我的直觉。
2019.09.25 15:42
看到跨性别调研的部分结果。感觉并不是社会真的文明了,而是更多的披上了文明的外衣,犹如披上羊皮的狼。如果动机不端正,未来就不端正。今天的文明与历史相较是否有了质的进步?还是换了一种奴役方式,更加隐形了。普遍应用于政治的经济也许就是这样一件合理化的隐形剥削工具,一样草菅人命,人们接受了,就从心灵上开始枯竭,形同枯槁,屠杀心灵与历史上大规模屠杀肉体,难分高下,杀人不见血的“和平”就是和平么?
2019.9.26 10:39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接纳不同,而不是反对不同。一个人本身就是多元丰富的,而不是一个标签化的,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自给自足,商人,青少年,知识分子,富二代,嬉皮士,农民…哪一个不是长此以往的标签化。朋友陈哲曾说:媒体报道一群去乡村支教的青年人夜夜去泡酒吧,为何不说一群天天泡酒吧的青年人来到乡村支教。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放下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这种不尊重事实的片面认知习惯,不能够全面立体多角度的看待彼此的相同与不同,人类世界和内心世界就无法和平。
比方说大家只喜欢对我发的类似这种思辨文字或是某些山中生活的微信点赞。而我给朋友转发条广告,或是发点在ktv与小姐喝酒的照片就装作没看到。事实是这些都构成一个完整的我,没有阴就没有阳。人们只想订阅一个标签而不是一个鲜活的人。人们甚至期待亲人,朋友都成为“优秀完美的”的社会标签,而不是一个会迟到,会后悔,会骂人,也经常挖鼻屎的神奇的人类。
2019.10.6 13:07
要取出一根刺必须要撕破外皮,哪怕是最柔软疼痛的部位。否则就要不断忍受持续的痛感和异物感。
2019.10.06 20:19
一个个人,来了又走,他们带着不同的秘密。
这句话,在去门外的菜地小便时,不绝于耳。就原封不动记录下来。
这个小村子,几栋小房子,来来去去,多少生命的片段,从古至今,在这里交集、离散。
我守在这里,不知是在守着什么,其实我很清楚,是守着一口气,这种东西,谁也看不见。
就像守着空无,然而,坚定无比。
我们交换秘密,和世界交换,渐行渐远,却终生影响彼此,想象这个村子的小真的很大,很无穷。
我的脑子措辞能力能够慢过我的潜意识一点吧,相信,一定是慢的,只是心不相信。
真相,与相不相信无关。
继续。
2019.10.11 00:27
被遗忘的真实的过去,在不被想起的往日的片刻中。。。这是怎样的思索和思念,一瓶红酒,紫色的夜,紫色的中午,曾经眩晕的温暖的床,夏天,在彼此重叠之处,在时间之外,悄悄贴合,慢慢以风的方向移动,滞后于风,快于情感。
知道你的知道的,大于已知的,必然的失去控制的必然,寂寞内心的寂寞。星空繁妙,不看可以,可还会想,想抬头,看见所有时刻的星空,这一刻的所有,光,暗,彼此呼应,不约而同。
留下大部分的落叶在抽屉的树林里,摸索着度过贝类,池塘和小虾。模糊着踏过春夜、良宵和大部分。前路暮色茫茫,紧随谁的步伐。翻过一页,折过原有的痕迹,等分的情感,燃烧的眼角,今天就是今天,像无穷个永远,被理解,被触动,被反复无常。渐渐恢复的错觉,针对的旋转无声方向。
迷局中的一张牌,在拿捏的瞬间,相伴余生。
2019.11.15 02:25
我们不只是我们,他们却只是他们。
2019.11.16 22:38
在与振振的对话中,继续进行了一些自我分析。算是一种即兴谈话。
这是由于她翻看我手机造成的我认为有必要的交流。
对于人生是一个实验场的概念我挖掘了一部分,其中谈到将人生归纳为多个舞台(领域),如爱情、友情、亲情、社区等等,在这所有领域中,都有主线和支线,它们互为补充。和内在世界一样,精神与肉体的对立统一。我所不相信的终极完美世界,导致我追求多元的存在。矛盾的统一性。
因此在每一个领域初期建立起主线后,自我的精神或肉体,其中之一都会跳脱出来,旁观主体,并反馈会自我。这时自我的另一半(肉体或精神)就会接受信息并与之作出较量。因此在每个领域中,主体(轨道)之外的轨道都在积极的作用于主轨道的稳定运行。这些守恒的能量会往复补给到另一端。这些作用对于主体的持续性是积极的。
例如友情中,与一个最好的(主体)朋友相处久了,也会想要跳脱出来,在和一些其他朋友(支线)交往,发生的时间如果短暂,主体可能会嫉妒,如果支线交往时间长,那主体可能会更加趋于积极的同步。朋友领域中精神和肉体,可以看做交流质量与交流时间。在支线上支出的一者(例如时间),会通过另一形式(例如质量)加倍补充到主线上。爱情中也类似,精神出轨(出离主体),根据我的体会,会造成肉体(性冲动)积极回馈到主体。反之亦然,肉体的出离,也许可以缔造主体关系中真正同步的浪漫记忆。
人性的这种矛盾性,以及所处的众多矛盾性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一些推导和逻辑找到与自然接近的规律。
很多的关系基本上是可以事先被预示的。
当其中一个领域中的支线产生很强的引力时,其他各领域(事业、工作、亲情等)都会发出更强的引力将支线排斥出去。所以,如果明白这个逻辑,就会很容易理解自我边缘(跳脱主体)的自然性和必要性。
因为支线(前提是必须充分理解和确定什么是主线,没有参照物就无法做出判断)并不能真正影响主线。
岔开一个话题,振振说自己在回忆,我提到,感性会使回忆成为一种定义一段关系的错觉,而理性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我在回忆时会饮酒,以将感性推向极致,并留在一个酒后的另一个世界。
真正的支线是没有机会冲击真正的主线的,只会积极的作用于主线。就像地面上无法克服的引力。
任何一段关系中的,伤害、侮辱、背叛、分享、奉献、扶持都是没有正确与错误的坐标系的。因为任何一段关系都是正在进行的体会,并不是结果。
处在正在发生的对关系的体会中,就不可能定义关系。
例如,认为这就是爱情,或这不是爱,甚或心里认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不合逻辑的。因为这段关系,只要有形肉体生命还在继续,关系就没有终结,甚至说远一点,就算肉体生命结束,关系也未必会终结。怎么能够因为一时的情绪(记忆片段)就为某段关系下定义呢?
一切只能是更加深刻的体会,及更多可能被切换的角度。
在这些逻辑的基础上,一切都是合理的。
这些逻辑指向一种神圣性,在接受人性前提下的向上追求。
不建立这些思考,将处于极端自由或极端保守的无知与空虚。它们将在空虚之后空虚,无法抵达真正的狂欢。不同的存在依然是确切的存在,但极端化则无法构成一种反复跳出观察和重新进入的体验。
也就无法完成对自我及多元世界的实际体会。
2019.11.25 13:49
这样的风平浪静,让人心慌。
2019.12.14 14:22
创造的欲望,和性高潮一样。不可能无限。
短暂的瞬间满足之后,冲动如是退去。
艺术和创造力的英雄不是天生的“性瘾者”就是“性偶像”(大众的意淫对象,是对其旺盛的精力——在这个角度上,生命力即追求性的欲望 的一种出自于繁衍本能的崇拜)
历史上,几乎无一例外。
这些英雄,这些生理性的反应和呼应。
在这个层面上,性经验的体验和社会经验的体验如出一辙。
我更愿意自我审查为一个天生的“性瘾者”,而这一结论,也仅仅是在偶然的一些片刻中有着隐约的意识。就如同性冲动往往是从风中来的,树欲静而风反而不止。
希望,静坐、武术、阅读、音乐兴许作为禅定的避风港。
否则呢?
2019.12.14 19:21
资金,这个物质交换通道,竟然变成了情绪引导药剂。
他左右着物质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说,想象力之外的可能性。
他像是雄性,她又像是雌性。
它既是霸道的,又是魅惑的。
但我们消费殆尽,就如同射精后的疲乏,一种生理反应,我们开始厌倦这重复的运动。
然而,一觉醒来,一些梦,一些无聊的光景,重新将发条缓缓上紧。
天呐,如史云梅耶所称,木偶般的世界。
这是谁的戏剧呢?
我们敢于挑战,挑战这样一种角色,一种即将失去,即将失而复得,却又正在残缺的恐惧。
敢于冒险,冒着活着的,循环于一扇门里和门外的现实,无数次,如同面对一个硬核游戏一般,怂恿自我不断挑战。
时而表现出镇定,压抑住心绪,然而却又要在大醉中醒来。
度过这所有往复的磁带,粗糙的音质。
音量的旋钮,不决定音频的输出,对么?
2019.12.24 21:41
而文字,正如排泄物一般,释放这些累赘。
然而,谁不知,这些释放将是暗中支持着欲望之门的再次张开。
谁不知这此一时,则是下一刻的彼一时。
这是因为没有这么严重,没有这么重,所以,这轻,薄如蝉翼,却清楚存在,才显得可怕。
句号,该放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又是问号。
2019.12.24 21:44
中国共识社区发展专项资金(CACF)
由家园计划(AnotherLand)发起于2020年元旦
宗旨:
将共识社区这种多元化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推行到更广发的群体和地区。
使命:
促进不同地理位置的个体可以更大概率的走到一起组成生活的共同体。
尽可能将全世界共识社区的探索经验翻译成中文,并将中国的实践经验分享到世界不同国家。
在世界各地共识社区实践者面临人员、土地、经济、传播、技能等方面的需求时,予以支持。
对世界各地的共识社区研究者、学者与专家提供资源和协助。
捐赠: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打开微店,进行个人小额捐助
财务支出与收入将于每年元旦前后进行公示
联系:
微信:anotherlandorg
电话:+86 18561558975
China Another Communities Development Special Fund (CACF) was initiated by Project AnotherLand on New Year's Day in 2020.
purpose:
Promote the diverse and sustainable lifestyle of the Another communities to wider groups and regions.
mission:
Promote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o come together with greater probability to form a community of life.
If possible, translate the explo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consensus community around the world into Chinese and share China's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Support community practitioners around the world when they face human, land, economic, communications, skills, and other needs.
Provide resources and assistance to Another communities researchers, scholars, and experts around the world.
Donate:
Click "Read the original "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to open the micro-shop and make a small personal donation.
Financial expenses and income will be announced around New Year's Day every year
contact:
WeChat: anotherlandorg
Phone: +86 18561558975
点击顶端[家园计划],关注我们的新动向
"家园计划AnotherLand"于2009年在青岛(崂山)起步,预计2009-2035年间旨在通过行动重建“家园”的自然、社会和心灵属性,以反思几千年来人们面临的种种因无法理解彼此而造成的互相伤害。该计划致力于科技、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以克服当代人们普遍的焦虑,抵达更为纯净的精神。并以此践行关于生活方式新的样本,探寻人们当代生活中时间和空间的完整性。
--刘成瑞(刮子)
“家园计划”是什么?
“家园AnotherLand”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省,是对如何延续人类文明的探讨。
“家园AnotherLand”并不是苦行僧对人类自身极限的试炼,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的更加舒适健康。
“家园AnotherLand”不是反城市化,而是让人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
“家园AnotherLand”不反对科技,而是探讨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
--韩愈
Chinese mainland only for the eco-village(IntentionalCommunities)to explore,integrate,servic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唐冠华
这是一条不见尽头的线索,如废墟前恒久起落的太阳,如沙滩中即刻停留的脚印。
--黄金
这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作品,因为这个作品几乎已走出了艺术作为一种思考形态而存在的壁垒,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改造生存方式的可能。
--雷本本
无论未来如何,家园计划已经给了人们新生活方式的选择。
--撒贝宁
“当我们隐藏自我或不了解自我时,便会感到孤独,解决之道不在于如何建立更多肤浅的联系,而在于成为真实的自己。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呼吸的空气是共享的,身体的能量也在互相交换。他人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水流,而只有水流静止的时候,我们才能照见自己。理想的社区正如明镜止水,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在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宁静中,社区中的人得以互惠互利,形成复合的和谐状态。”
--张大卫
Email:
anotherlandorg@gmail.com
guanhua75@163.com
Web:
http://www.anotherland.org (需复制到浏览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