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计划

其他

大理自给自足实验室动态 | 2023年11月-2024年4月

大理自给自足实验室成立已经半年了,这里分享我们这段时间的动态,包括两期穹顶共建工作坊和各类其他活动。△2023年11月,大理自给自足实验室穹顶屋共建一期视频记录(其中包括一部分南部生活共识社区日常记录),由素方舟未来空间剪辑。“自给自足实验室”这个名字来源于14年前。2010年开始,在青岛崂山,家园计划联合创始人唐冠华和邢振创办了第一个自给自足实验室,尝试如何尽量减少消费、在自然乡野中通过动手创造的方式来满足生活所需,包括自己建房、种菜、酿造、养鸡、纺织缝纫、发电、制鞋等等。这个阶段的实验记录被总结在了《独立之道》这本书中。在5年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实验之后,2015年,冠华和伙伴们在福州发起了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在更广阔面积的山野中继续实践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信任。直到2022年,因为政策原因,南部生活共识社区不再能使用山上的土地,社区成员们也开始启程寻找新的家园。2023年11月,冠华来到大理发起新的自给自足实验室。跟过去在深山乡野中的实验室不同,大理自给自足实验室位于大理古城的素方舟未来空间院内,这是一个素食主题的多元化文创园区,许多关注自然、健康生活方式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常来往于此。实验室的共建者们一起在素方舟搭建了一座直径5米高4米的穹顶屋,以这里作为主要的活动空间,此外实验室主理人Jing位于大理三塔附近的家中也开辟了公共空间。我们每周都发起各种与可持续生活方式、多元文化、共识社区相关的活动,并且连接着大理本地已有的一些社区、农场、文化空间等。这半年来,各类活动(线下和线上)的参与者总计超过四百人。我们在大理还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也没有集中的共同居住的空间,但是以这些活动作为连接,越来越多同频的伙伴们互相认识,其中有些伙伴的角色慢慢的已不再只是活动“参与者”,而是在更多共创、互助和分享。当然半年还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开端,很多行动也是处在尝试摸索的阶段。或许未来我们有可能试着在大理建立小型的共识社区,也会以更系统、整体的形式去分享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以下的百余张照片里有这半年来我们的行动的片段记录(未标注来源的照片均由Jing拍摄)。△2023.11.4
5月1日 下午 12:31
其他

《南部生活》线下放映交流|3月11日昆明附近书店

海报摄影:冯格南;海报设计:唐冠华起:“南部生活”是一项共识社区实验,由民间公益行动“家园计划”(AnotherLand)与正荣公益基金会于2015年10月联合发起于福建福州闽侯关中村。“南部生活”也是“家园计划”的第二阶段,其第一阶段“自给自足实验”由唐冠华和邢振与2009年在青岛崂山发起。愿:“南部生活”欢迎任何创见性的思想(包括但不限于生态建造、可持续能源、自然耕种、环保日用品、组织决策方法等研究实践)到这里演练、模拟、试错,以期从这里走出多种多样的共识社区,参与到全球多元化的进程中。在“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大家致力于用数十年的时间在中国大陆探索出一种没有地理、特权、政策、景观、经济、学历等背景的,以共同社会使命或生活方式为基础组成各种类型社区的范例。阻:2015年10月,正荣公益基金会租用福州闽侯关中村500亩土地用于“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的开展。2018年,社区成员得知该片土地属于一类耕地,法律性质上无法支持社区实验所需的构筑物和生活设施的建造,几经多方协商未果,被迫停止土地上的建造和改造。2022年3月,正荣公益基金会在资金面临暂时性困难的情况下,经协商,停止支付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所在的500亩土地租金。村委会随即将土地收回村集体。今:社区居民大王、吴吉南、小骏和吴有,暂时留在村中继续生活。邢振、唐冠华及志愿者开始为期1-2年的亚洲范围新土地选址考察。2022年6月,正荣公益基金会与关中村委解约后,山中的构筑物已被村民拆掉。一年来,经过反复沟通,社区居民大王与一户村民单独签约,重新以个人身份租下一片耕地,作为自然农耕实践之用。南部生活发起人唐冠华目前在云南昆明大墨雨村居住。聚:纪录片《南部生活》由冯格南导演耗时三个月拍摄,经多年剪辑制作,记录了2015年10月15日到1月15日,“南部生活”发起初期,众多参与者初到关中村时的生活面貌和社区生态。2023年伊始,在昆明附近书店与新老朋友分享这部纪录片,借此聚会,交流过去、当下与未来。关中村山上土地现状:“沧海桑田,我们来过,又好像我们没来时那样”——“南部生活”居民大王(王海龙)纪录片《南部生活》·导演:
2023年3月7日
其他

西川《开花》:你就大大咧咧地开呀,开出你的奇迹来|作者朗诵版

春天就要到了,一颗踏春吟诗的心也蠢蠢欲动起来。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诗人西川《开花》的作者朗诵版。“你就傻傻地开呀,你就大大咧咧地开呀开出你的奇迹来。”西川在《开花》中催促着那些还没开的花及还没开花的人。欧阳江河在读到《开花》后,认为它“够嗨,够过瘾,够疯狂”,有“摇滚”和“虹吸”效果,读上就“停不下来”。究竟现场聆听诗人朗诵,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大家通过视频去感受吧——、西川朗诵《开花》2022.09.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南希·史密斯:只要有一个女人

generations.Web:www.anotherland.orgEmail:anotherlandorg@gmail.comguanhua75@163.com
2023年1月24日
其他

8天艺术计划分享会+演出(大理站)

欢迎到场支持!嘲讽也行!我需要一些路费,你需要一个高潮!--雒福涛(8天发起人)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报名什么是8天?点击图片,了解8天艺术计划:无门票、演出费的艺术节家园计划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不可见革命:行动!行动!”|初創完結(轉)

AnotherLand“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The
2022年8月11日
其他

劭梓杰作品《胡蘿蔔,與倒車》

劭梓杰:6月1日,胡蘿蔔,與倒車。五月時我至閩侯拜訪友人啊啦,她正於友人大王的田園中農耕,並帶我識得香茅、胡蘿蔔、芝麻菜等,我亦一併。次日,車輛開來,將農場部分與樹林毀壞,名曰整地,而土地亦將不保。2022年5月拍摄于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现场世界共识社区概览:(可逐一点击浏览)|
2022年7月8日
其他

家园计划:期待与你一起开路

家园计划(AnotherLand)发展历程影片全片4分50秒我叫唐冠华,我从2009年开始了“家园计划”。“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中国大陆最早针对共识社区进行探索、集成、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家园计划1.0-自给自足生活技术从2010年,我和共同发起人邢振在崂山建立了“自给自足实验室”,开始从零探索生活必需品手工制造技术并开源分享......6年里,我们一点一滴建造自己的“家园”,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家园”志愿者。历经5年,我们实践的内容包括:生态建筑、可持续能源、自然食物、环保日用品。发行《独立之道-自给自足生活方法》。·家园计划2.0-共识社区实验2016年,我们搬到了福州,开启了家园计划的2.0阶段,共识社区实验。我们企望实现新的社区大家庭,共同抚养后代、赡养老人,实现不分离的爱。这样的社区实验,更趋近人类现实社会的“模拟”,也伴随着更多真实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初期的磨合和探索,也沉淀下达到共识的成员,大家共同寻找着新的生活方式……在正荣公益基金会合作支持下,我们有了500亩土地来建设家园,在16年到17年,我们对于“南部生活”的基础建设的愿景在新成员们的手中一点点成真。然而,不可抗力的作用下,我们的建设被迫中断。这之后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成员陷入了一个低迷的2018年。20年,新冠疫情开始。这之后的两年,社区人口稳定在10人左右,并在2022年即将迎来社区第一个诞生的宝宝。在疫情席卷世界的时间里,社区的生活平静而稳定地继续着......·家园计划3.0-新的家园但在2022年初,再一次因为不可抗力,我们失去了山上的土地。但我们没有失去希望——这是家园计划3.0的开启......我们启程寻找新的土地和家园.....现在,我想邀请你加入家园计划。退出城市,摆脱消费,或许对你曾经是一个坐标位于未来的目标,而现在,危机成为新常态,“未来”已经到来。如何拒绝内卷?如何重新拥有生活?我们必须有所行动。家园计划的初衷从未改变:联合所有多元生活探索者,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为现代人类生存提供多一种可能。“家园AnotherLand”不是反城市化,而是让人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家园AnotherLand”不反对科技,而是探讨科技与自然的融合。“家园AnotherLand”并不是苦行僧对人类自身极限的试炼,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的更加舒适健康。但同时,家园计划不是世外桃源,或田园静土。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路径。家园计划是关于建设和创造,是为了保障人类对于安全和幸福的生存需要,也为了捍卫我们在未来还能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2022年7月7日
其他

工作如此反人类,是时候废除它了 | 众筹

本篇众筹文章希望向朋友们说明:1、为什么要建立废除工作研究所;2、废除工作研究所的第一阶段研究方向;3、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笔钱来建立它;4、我们如何回馈支持我们的朋友。Work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南部生活”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小梁:这个快3岁了……主持人:来自深圳的小梁,带着两个孩子,小的还抱在怀里喂奶,大的孩子也不到3岁,小梁说她原来是一位美术教师,也一直在乡村教孩子画画。记者:哇,你好厉害呀,抱着孩子还能够切茄子。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共同体与创作:关于一桩“买卖”的争论

唐冠华:牟昌非今天发我以下文章,看我之后,在这个问题我支持牟昌非的观点。人和物都在现场,才构成环境的完整性,这个完整性包括牟昌非作为一位多年生活于现场的居民在内,与老人、村民和儿童都是共同组成的在地生活氛围的一员。也正是人在这生活氛围中才诞生有意义的创作。牟昌非是该生活共同体的一员。所以老人对交易和牟昌非的干预均无异议的情况下,牟昌非是有建议权的。我给昌非的建议:如果要支持老人创作,外界可以直接给予无偿的资金支持。或订购其未来的作品。如果你觉得不能卖的,可以建议不卖。该生活共同体以外的外来者,应当尊重在地居民的意见。对于这种在地创作者,希望能进行系统的个人史、环境调研和创作整理,共同体的内部、外部共同协商,有计划的与共同体意外的社会进行合作或不合作。--唐冠华(家园计划联合发起人)原文刊载于公众号:普遍手册General关于一桩“买卖”的争论当事人:牟昌非
2022年6月2日
其他

悼念 | 艺术家于振立病逝,享年73岁

于振立,1949年3月2日生于大连金州。1968年毕业大连师范学校,后就读中央美院油画研修班。大黑山于振立工作室外景于振立于1994年12月26日,搬迁至大连金州大黑山,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行动行动:邓玉峰《坦白》艺术项目公开征集

AnotherLand“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The
2022年5月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生态村的近未来策略及其基本形态

一.何谓“近未来”,为何要讨论“近未来”呢?近未来意即最近这5到10年。笔者去过国内一些生态农场或者共识社区拜访,发现不同地区跟形态的组织都面临着很多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而其中有部分共性与共同的问题。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共识社区作为退出内卷的出路

本文转载于一.什么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好像是最近一个热门的“新词汇”,相信关注区块链领域的朋友会经常听到这么一个词。但对于不关注该领域的朋友们来说,到底该怎么理解去中心化这个词汇或者说这个概念到底和咱们自身的生活有何样的连系呢?
2022年4月14日
其他

麦子:与冠华有关的日子

原文于2016年,刊载于“日记分享DiaryShare“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是在我朋友圈,原标题是《与冠华有关的日子DiaryShare》.点进去看完,作者的感动瞬间传送给我。。迫不及待在南部生活群里分享,又被朋友们陆续转发,甚至有了寻着此文而来要认识麦子的粉丝。打开日记分享的邮箱,果然她刚编辑完就发送到日记分享了。她说,“不知道会不会被收录在日记分享里。可我还是想分享给你们。并对没有见过的你们,大声说一句:谢谢啦!爱与前行……虽然像小王子,可还是给我找到了你们。”当然会啦,你的文章里从头到尾都透露着分享,有温暖每个人内心的力量~我们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小王子,小王子们将带来他们的星球:)也谢谢麦子纯粹简单的信任,让我们找到彼此。好了,开始进入正题吧~日记分享DiaryShare编辑:小凡这几天,一直有声音从心底冒出来,想给“日记分享DairyShare”写篇日记。也许,我写的东西一直就是凌乱的,根本不会被发布,可是我还是写着,因为这些话一直在往外冒,它们需要被写出来。日记的开头是这样的:我和冠华认识一年多了,我们还没有见过面,我们已经有了金钱的交往,还有了共事的关系。今年初,家园计划北京建群,希望群友们可以在城市开展交流活动,我很兴奋地打了几个字:“我希望把心理、教育与艺术结合起来。”冠华表示支持,鼓励我写文案,他联系场地、招人。不足一周,找到了朗园,一周后我见到了铅笔。第二次见面,便是五一后第一个周五晚的第一次活动。至今,我们见了五面,可好像已是认识多年的好朋友。可是,另一方面,心底还是有一个声音,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因为还没有找到这个活动与家园计划的紧密连接,不知道如何跟大家介绍家园计划。而冠华每次什么也没有说,每次我有问题或提议,他的回答都出奇地爽快,好像信任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又非常明白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是多大,清楚自己和世界的边界在哪里。彼此之间没有过分的要求,也没有不公正的对待。总之,我非常喜欢和他交流的感觉。这是一股生命原始的、鲜活的力量,人和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信任的力量。在第二次活动结束后,大默写了下面这段话:我所理解的家园计划最重要的概念是探索,一种不否定任何人的探索。我们寻找如何做真正的自己,同时又不反对或否定他人。我们尝试在与人的关系中摆脱竞争、比较和评判。这需要一种创造力,并非是发明新产品新科技的创造力,而是在关系之中的创造性。当我和家人、同事之间产生了对抗,我如何做自己又不否定他们?当我和自己发生了对抗,如何接纳我而不是否定、憎恨我自己?我们在关系之中经历着很多死结:这个人我就是无法和Ta相处;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南部生活节参展作品获第68届纽约TDC设计奖

area.简介/Brief:这是一个针对中国南部生活(闽侯镇关中村)发起的艺术展览。目的在于通过现场艺术创作的形式,达到外界对当地文化的探索和了解。This
2022年4月5日
其他

中国共识社区分布地图CCMAP2.0上线

AnotherLand“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The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90后夫妻每月只花100块,用2年建土团别墅:没房贷,未来30年都是自由!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益美传媒(ID:YeeMedia)本文转载已获授权,其它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离开家乡、赚钱买房、定居城市,是绝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轨迹。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回顾」羊毛毡花 × 诗歌的下午

AnotherLand“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The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唐冠华:为每一位同胞后代感受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文字版)

分享嘉宾介绍主讲人:唐冠华,概念艺术创作者。家园计划(AnotherLand)联合发起人。过去十年他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山林中探索一种自给自足可持续生活方式,在中国重新定义和实践“共识社区”理念。著有《独立之道》。制作纪录片作品《花园》(2010)、《共识之路》(2018)等。家园计划(AnotherLand)联合发起人唐冠华坐客谷雨书苑,接受访谈.聊聊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12年的体会和感想.有关内容:1.家园计划涉及教育、文化、经济、生态等领域的工作进展2.家园计划不反对任何价值观,而是通过制衡来平衡已失衡的心灵和生态环境3.自给自足与多元化生活方式矛盾么?4.国内公益组织(NGO)及公益实践者的生存方式和可能性.5.作为一个理念超前于时代的先行者,实践者个人内心经历着什么?6.在进行7年的共识社区实验中,大家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7.历史上的家园计划有哪些?8.实践中曾带来重要启发的个人和事件.人生剧本自己写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谷雨书院主持的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唐冠华先生。谷雨书院着眼全球,聚焦大格局、大风范的时代人物,我们希望用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角度,为观众们呈现前所未有的中国形象。谷雨书苑二零一五年创立于旧金山湾区,致力于主持丰富海外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迄今为止,谷雨在旧金山湾区洛杉矶、北京、上海等地方举办了四百多场的线下文化交流分享活动。为谷雨做过的分享嘉宾包括知名导演贾樟柯,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北京四中国际教育创始人石国鹏,知名学者秦辉、章明,知名作家记者吴思,奇葩说冠军邱晨,知名辩手艾丽等。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唐冠华先生,他是概念艺术创作者,也是家园计划的发起人。过去十年,他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山林中探索一种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在中国重新定义和实践共识社区的理念,著有《独立之道》,制作纪录片作品《花园》、《共识之路》也在二零一零年和二零一八年上映。下面有请唐冠华先生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唐冠华:大家好,感谢谷雨书苑的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在海外的华人同胞们做一次分享和交流.我叫唐冠华,十二年前是一个做广告设计的,此生只上过那么一次班,一个月时间.不知是不是我这人太敏感了,那时的老板打着生产有机农产品的旗号,销售施用了农药的蔬菜.而我,却要为她的这些坑蒙拐骗的产品做包装,做广告宣传.经我再三劝阻未果,表面上告诉我不会再这么做,背地里已然偷偷用药,被我发现后,我当即摔门就走.后来认识了我爱人,她在证券公司做分析师,我发现她的工作就是把一些自己也搞不清来源的信息告诉客户,客户每一次买和卖,公司都获利.我觉得这是个骗人骗己的事,劝她辞职.后来,她辞职了.我们彻底进入了零收入的境况.我拒绝贷款,不想背上负债,进入剧本化的人生.我想试试能不能活出主流剧本以外的新故事.我们最初尝试占领废弃的老建筑和烂尾楼,被有关部门叫停.于是干脆搬到了青岛城郊的崂山森林里,借了2000元租了一处坍塌的房子.用了两年,与2000多名没有建筑经验的学生、父母和孩子建成了一栋遮风避雨二层住宅,墙体内填充了1.5万废旧饮料瓶,这栋房子我们称之为:自给自足实验室.那时,我与一群十七八岁的同龄朋友一起将这一系列逆城市化行动,命名为家园计划.我这有一个ppt,给大家看一下啊。这个就是家园计划的一个logo。家园计划(Anotherland)大体的说,就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的后代感受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在2008年的时候呃,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家园,然后这个文章里边就是反思现代社会,然后提出了一些能不能在这个现代社会之外做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不变的变化觉得这个我们面临的这个社会处境,让我们总是在进入这种抱怨、妥协或者是反抗,在我看来是主要的状态。而这三种状态其实都是在一个原地打转的状态里。就像在一个阴阳的图里边,他们只占据了其中一部分呃,而另一半,一部分似乎还没有被发现,或者很少有人去涉足。而那个部分其实在这个白色的部分里边,在这个主流的社会里边,它是个小黑点,就是一个小众,这个小众的世界,似乎还没有被探索开。当时就考虑,我们无法改变周围这个环境,因为这个环境的扭力非常巨大。但是我们可以与相似的人,就是那些小众,那我们可以与这些人创建新的环境。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这个孟母三迁的故事,然后她就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她去搬家,换了环境,用环境来引导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改变一个人,这个我是很认同的。我觉得多样性的环境,也可以维系整个这个社会的一种平衡啊,它不是一个单一化的发展。这种在环境的创建和在环境的选择,不同的新的环境之间选择,这种动态中的,我就称之为这个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我觉得它其实是,可能唯一永恒的东西,其实就是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吧。所以说这个变化的过程,如果未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的话,那人们可以在两者之间,或者是多者之间自由的选择。那这样的话,人们可能就会感受到所谓的自由。我们当时就是在想,根据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对外界的这种感受,觉得人的这种从众心理特别强烈,人们都喜欢去跟随多数去走。如果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是持利己心态的话,人们都那样去做,如果不那样做是无法保护自己的。包括我们的后代,童年的时期可能就会接受到这样的一种群体的效应.因此我觉得,如果想要创建新的环境,那就不能在原有的这个环境里边去做这些调整。因此我觉得其实刚才说的原有社会中的少数人,如果能够在另一个新的环境中成为一个多数,那么这样的话,原来环境中的多数人,反而到了这个新的环境里变成少数了,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像这样,图中这种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孩子们从小就看这些广告,其实从小就有这种消费心理,物质攀比的兴趣就在养成。而人们又由于这种从众的羊群效应心理,就哪怕一个地方可能前面是悬崖,但是由于人太多了,也看不清前面,只是感觉到一群人都在往这个方向去,好像不往那儿去,也没有别的去处,所以说就都跟着往那走.就是哪怕可能会出现危险,那也会跟随这个主流。所以这是现在的一个现象吧,就是我们人性的特点。基于这些思考,我和当时和一个朋友叫韩愈,我们提出了家园计划的四句基本的纲要:家园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省,是对如何延续人类文明的探讨。家园不是苦行僧对人类文自身极限的试炼,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健康。家园不是反城市化,而是让人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家园不反对科技,而是探讨科技与自然的融合。基于这样的一些梳理之后,我在2012年左右的时候,就将我们将要去探索的这种生活的概念做了一些定义,创造了一个词叫“共识社区”。共识社区,其实我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就把一些现存的一些这种生活的共同体,进行了一个整合和分类,包括生态村、生态社区与合作居住、理念村、共同体、共生社区、共享社区,这些都可以作为共识社区一种.比方说生态、艺术、饮食习惯等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共识的概念去理解,都属于了一个大的分类叫共识社区。总体来说,就是与喜欢的人,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目标与策略我在2010年去到青岛崂山山里边的时候,我就带了这么一块牌子,上面书写着三个目标:第一个就是做一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指南,就是教人如何去自食其力的生活。第二个就是组建自给自足的社区,就是共识社区。第三个就是社区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图中的这个居住空间,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我们在崂山用了两年时间和两千多名志愿者,去建立的这样的一个叫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建筑,在里边我们就研究和分享、体验:衣、食、住、行、用的这些生活的技能有哪些,把它们都实践出来,然后记录下来。这个是我们的一些建造的过程。这个建造整个过程,我们采取两个原则,一个是就地取材,一个就是废物利用。所以我们当时这个房子墙体里边填充的是回收的那种废旧饮料瓶,用了1.5万个瓶子填充了二层的墙体。做了一个隔热的一个实验吧,因为当时没有找到一些天然的材料作为墙体隔热材料,那些什么石棉纤维那些,都觉得它不是特别生态友好。我和朋友研发了一些自制电器,我有一个朋友,他叫戚文,我们也是中学同学,我们做了电力的一些实验,生活中的一些用电设备,我们做了发电机、自行车发电、风力发电,自己制造了一些洗衣机这些。然后我们也外出进行学习,做了一些各类的不同项目合作吧。这个是我们和德国的一个工程师合作了一个风力发电工作坊,也是国内针对家庭化的风力发电设备,应该是就做过这么一次这种工作坊.当时全国各地的很多做农场的朋友,对这种技术感兴趣的人都过来参与了。在这些年里,我们与很多一些基金会,包括一些公益机构,或者是社会组织广泛的合作,做一些系列的活动,把我们这个自给自足的经验分享,让更多人可以去掌握这些技术,然后也做一些理念性的传播,我们在一些学校里还有一些机构里边做一些这种宣讲。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共识社区信息中心这么一个网站。htt://www.cscing.com/anotherland/center这个网站现在也可以访问,大家可以通过这个网站的信息中心,去将想找土地的或者是想找伙伴的信息,或你自己有这种愿望的话,就把信息登记进去,是一个开放的、免费的这么一个数据库,都可以访问,去互相联结。这个是我们平常自己做的鞋子,自己做的海盐,还有一些电路的东西,还有手工皂。这个就是一个我们当时建实验室的一个过程,我和邢振,我们两个人就做住这个实验室里边,也建设这个实验室,就相当于我们自己兼任小白鼠和这个实验员。这样的一个同时工作、生活的方式,持续了五年时间吧,这五年里边,我们就编了这么一套书,把我们做的这种实践都记录下来。另外还有一套定格的动画,里边没有人的出现,都是物品自己在动。因为我们想要说明这些技术是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不是说像非得像纪录片里面那种看上去是传承特别多年的那种老手艺人才能够掌握的技能,其实任何人都可以。世界上的一些媒体,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些媒体,可能因为看到我们做的这些事情,他们也关注,这些年里面有一些不同的媒体会采访。在网上可以搜到这些视频。我们也做一些技术的这种培训或者是顾问性的工作。这个G20峰会期间,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做一个儿童纺织的培训。当时世界各国的总统夫人们看了表示肯定。我们有时候也会配合一些国家的扶贫项目。我们这是在藏族地区做的一些手工艺的培训,我们把技术和一些设计理念与当地的一些材料、工艺进行一个传承和结合,之后进行一些设计研发。他们可以通过销售这些产品获得收入,你看这都是他们当地那种牦牛产生的奶,然后把它做成可以用的日用品,完了之后协助他们销售。也举办各类分享课。和国内的一些高校合作,把这些技术再进行一些梳理和整理,这些工作现在还在进行。也有一些儿童教育课程的研发,包括结合心理,结合艺术的不同方式的一些尝试。一些展览,我们也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展览。这个图是我早年设计的三百个人在一片土地上生活,需要哪些物质的资源,支持一个生态系统,一个规划的模型吧。由于做这些事情,自给自足实验室在申请正荣公益基金会的一个支持的时候,就受到了他们的邀请,来到了当时,也就十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中国福州,这么一片土地上,当时来考察这样一片地方,是不是适合建我们第二个家园计划的目标,就是共识社区嘛。南部生活这时当时刚刚来到这个山上考察的这个时候,后来决定在这里进行这个社区实验,我们就发布了一些传播、一些公益广告,邀请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到这里,有志之士都可以来这片地上,去尝试自己想要实现的生活理想。我们把这个公式社区的实验,有一个代号叫“南部生活”。因为这个地方处于中国的南方.南部生活大概内容就是说共识社区,刚才提到了,与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儿。那么营建这个共识社区,在土地的基础上,我们有居民,有我们共同的这个共识的理念,然后我们就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生活系统。里边人的年龄层,是一个全年龄分布,有一个人数的上限,这么一个计划。理念上呢,我们比较倾向于这个社区走向一个具有分享、利他的价值观、善意与和平的世界观、现代艺术与自然科学并具的审美观,这样的一种可能,二十年里面发展的一个倾向是这样的。我们也做了许多关于我们需要具体做的事情,一些详细的计划,建设一些不同的工坊,或者是这些图书馆或者是一些工作坊,包括各类设施。我们都是靠大家居民自己去劳动建造,比方说我们自己去拉电线,架设电网。这些东西我们基本上是不请外边人来做,就是自己学着去做。这是一些预算,做了这些年的一个财务的预算。那么2015年10月份的时候,五湖四海的朋友抵达了这个现场。这个土地的俯瞰的一个图。在这个过程中,这几年里我们也与世界各地的各类共识社区,去进行连接和友好的往来,我们互相会访问。也去欧洲的一些国家做过一些展览。包括展示共识社区理念,也包括邀请一些国际其他社区,策划了一些不同主题的展览。这是部分展览的经历。也举办了一些研讨会,关于这种共识社区理念的研讨会。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它的定位就是这样一个试验场,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世界各地的社会可能性探索者,用数十年的时间在中国大陆,探索出一种没有地理特权、政策、景观、经济、学历等背景,以共同社会使命或生活方式为基础,组成各种类型社区的一个范例。那么,任何创建性的思想,都欢迎到这里来演练、模拟、试错,以期从这里可以走出多种多样的共识社区,参与到全球多元化进程中.就是这样的一种目的。这是一些我们早期的部分居民的合影。是我们常住的一些居民。我们在这里七年时间,基本上长期住在这里的一些居民的介绍,基本上大家的背景都是从事教育、公益、艺术这些方面,还有建筑这些领域的。大家的各自的生活、工作空间,自己改造、改装,做出一些私人和公共空间。我们每一年的元旦,跨年,都会举办一次叫南部生活节的活动,我们会邀请一年里认识的各方面、领域的人,一起到这个村子里来,与当地的村民,还有我们所有的新村民一起共度这样一个跨年嘉年华的活动。有艺术、音乐、手工、工作坊,各种内容啊。今年的这个跨年我们就在山上做了这个活动,今年还第一次请了一些dj,就在山里面,做音乐现场,大家在那跳舞,效果还挺不错,大家还挺开心的。这个是南部生活节的一个设计构思啊,我当时想,这个生活节的设计,它不像一些什么我们经经常去参加这种音乐节或者是那种盛大的活动,它在一个场地,可能租用一个地方,等这个活动结束,这个租用地方也就又做别的用途了,或者是就闲置了。而我们这个生活节它是根植于当地的,每一次做完了活动,包括一些收入啊,不管是入场券的收入,还是一些赞助都用于地理上在地生活的人,所以生活节它的概念,是让它来反哺生活,每一年在社区生活的人,在这当地或者把当地生活衍生出的各界资源,邀集、设计、策划成这样一个节日,所以它是城乡相互循环的,可以互利、可持续的这么一个构成。那么整个的这样一些计划的行动,我们响应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我们之前做那个自给自足实验室的时候(当时联合国还没有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实都是在利用这种废弃物品。2015、2016年我们在福州就在进行比较系统的堆肥,在我们这个山里边,我们有五百亩的山谷,在这个山谷里边,我们进行了湿地保育和一些入侵物种的调研。这个保育里边涉及到包括一些外来的侵略物种清查,这片湿地经过五年多保育之后,其实已经恢复了二百多亩的天然的功能,这种自然功能上已经可以有很多的动物,已经在此栖息,包括牛背鹭啊、夜鹭啊都在这里成群的栖息。我们来这里之后,发现这里还有人打猎,我们就树立了一些禁止狩猎和捕鸟的这种警示牌。也统计当地这些植物的类型,大概有三百多种植物,还有一些珍稀的稀有植物。山上二十四小时有人居住,看守山林。我们把在山中居住的这些清洁的生活用品,都是我们用植物油来制作的。清洁后的水,他们进入土壤十二个小时以后就可以被分解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分子。实验与贡献前两年的时候,我们创办了“世界生活方式贡献奖”,我们希望能够鼓励全球范围、对人类生活方式具有重大贡献的个人和团体,前年就是第一届,这个奖项颁发给了美国的建筑师,叫Michael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唐冠华:为每一位同胞后代感受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文字版)

分享嘉宾介绍主讲人:唐冠华,概念艺术创作者。家园计划(AnotherLand)联合发起人。过去十年他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山林中探索一种自给自足可持续生活方式,在中国重新定义和实践“共识社区”理念。著有《独立之道》。制作纪录片作品《花园》(2010)、《共识之路》(2018)等。家园计划(AnotherLand)联合发起人唐冠华坐客谷雨书苑,接受访谈.聊聊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12年的体会和感想.有关内容:1.家园计划涉及教育、文化、经济、生态等领域的工作进展2.家园计划不反对任何价值观,而是通过制衡来平衡已失衡的心灵和生态环境3.自给自足与多元化生活方式矛盾么?4.国内公益组织(NGO)及公益实践者的生存方式和可能性.5.作为一个理念超前于时代的先行者,实践者个人内心经历着什么?6.在进行7年的共识社区实验中,大家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7.历史上的家园计划有哪些?8.实践中曾带来重要启发的个人和事件.人生剧本自己写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谷雨书院主持的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唐冠华先生。谷雨书院着眼全球,聚焦大格局、大风范的时代人物,我们希望用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角度,为观众们呈现前所未有的中国形象。谷雨书苑二零一五年创立于旧金山湾区,致力于主持丰富海外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迄今为止,谷雨在旧金山湾区洛杉矶、北京、上海等地方举办了四百多场的线下文化交流分享活动。为谷雨做过的分享嘉宾包括知名导演贾樟柯,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北京四中国际教育创始人石国鹏,知名学者秦辉、章明,知名作家记者吴思,奇葩说冠军邱晨,知名辩手艾丽等。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唐冠华先生,他是概念艺术创作者,也是家园计划的发起人。过去十年,他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山林中探索一种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在中国重新定义和实践共识社区的理念,著有《独立之道》,制作纪录片作品《花园》、《共识之路》也在二零一零年和二零一八年上映。下面有请唐冠华先生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唐冠华:大家好,感谢谷雨书苑的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在海外的华人同胞们做一次分享和交流.我叫唐冠华,十二年前是一个做广告设计的,此生只上过那么一次班,一个月时间.不知是不是我这人太敏感了,那时的老板打着生产有机农产品的旗号,销售施用了农药的蔬菜.而我,却要为她的这些坑蒙拐骗的产品做包装,做广告宣传.经我再三劝阻未果,表面上告诉我不会再这么做,背地里已然偷偷用药,被我发现后,我当即摔门就走.后来认识了我爱人,她在证券公司做分析师,我发现她的工作就是把一些自己也搞不清来源的信息告诉客户,客户每一次买和卖,公司都获利.我觉得这是个骗人骗己的事,劝她辞职.后来,她辞职了.我们彻底进入了零收入的境况.我拒绝贷款,不想背上负债,进入剧本化的人生.我想试试能不能活出主流剧本以外的新故事.我们最初尝试占领废弃的老建筑和烂尾楼,被有关部门叫停.于是干脆搬到了青岛城郊的崂山森林里,借了2000元租了一处坍塌的房子.用了两年,与2000多名没有建筑经验的学生、父母和孩子建成了一栋遮风避雨二层住宅,墙体内填充了1.5万废旧饮料瓶,这栋房子我们称之为:自给自足实验室.那时,我与一群十七八岁的同龄朋友一起将这一系列逆城市化行动,命名为家园计划.我这有一个ppt,给大家看一下啊。这个就是家园计划的一个logo。家园计划(Anotherland)大体的说,就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的后代感受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在2008年的时候呃,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家园,然后这个文章里边就是反思现代社会,然后提出了一些能不能在这个现代社会之外做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不变的变化觉得这个我们面临的这个社会处境,让我们总是在进入这种抱怨、妥协或者是反抗,在我看来是主要的状态。而这三种状态其实都是在一个原地打转的状态里。就像在一个阴阳的图里边,他们只占据了其中一部分呃,而另一半,一部分似乎还没有被发现,或者很少有人去涉足。而那个部分其实在这个白色的部分里边,在这个主流的社会里边,它是个小黑点,就是一个小众,这个小众的世界,似乎还没有被探索开。当时就考虑,我们无法改变周围这个环境,因为这个环境的扭力非常巨大。但是我们可以与相似的人,就是那些小众,那我们可以与这些人创建新的环境。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这个孟母三迁的故事,然后她就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她去搬家,换了环境,用环境来引导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改变一个人,这个我是很认同的。我觉得多样性的环境,也可以维系整个这个社会的一种平衡啊,它不是一个单一化的发展。这种在环境的创建和在环境的选择,不同的新的环境之间选择,这种动态中的,我就称之为这个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我觉得它其实是,可能唯一永恒的东西,其实就是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吧。所以说这个变化的过程,如果未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的话,那人们可以在两者之间,或者是多者之间自由的选择。那这样的话,人们可能就会感受到所谓的自由。我们当时就是在想,根据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对外界的这种感受,觉得人的这种从众心理特别强烈,人们都喜欢去跟随多数去走。如果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是持利己心态的话,人们都那样去做,如果不那样做是无法保护自己的。包括我们的后代,童年的时期可能就会接受到这样的一种群体的效应.因此我觉得,如果想要创建新的环境,那就不能在原有的这个环境里边去做这些调整。因此我觉得其实刚才说的原有社会中的少数人,如果能够在另一个新的环境中成为一个多数,那么这样的话,原来环境中的多数人,反而到了这个新的环境里变成少数了,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像这样,图中这种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孩子们从小就看这些广告,其实从小就有这种消费心理,物质攀比的兴趣就在养成。而人们又由于这种从众的羊群效应心理,就哪怕一个地方可能前面是悬崖,但是由于人太多了,也看不清前面,只是感觉到一群人都在往这个方向去,好像不往那儿去,也没有别的去处,所以说就都跟着往那走.就是哪怕可能会出现危险,那也会跟随这个主流。所以这是现在的一个现象吧,就是我们人性的特点。基于这些思考,我和当时和一个朋友叫韩愈,我们提出了家园计划的四句基本的纲要:家园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省,是对如何延续人类文明的探讨。家园不是苦行僧对人类文自身极限的试炼,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健康。家园不是反城市化,而是让人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家园不反对科技,而是探讨科技与自然的融合。基于这样的一些梳理之后,我在2012年左右的时候,就将我们将要去探索的这种生活的概念做了一些定义,创造了一个词叫“共识社区”。共识社区,其实我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就把一些现存的一些这种生活的共同体,进行了一个整合和分类,包括生态村、生态社区与合作居住、理念村、共同体、共生社区、共享社区,这些都可以作为共识社区一种.比方说生态、艺术、饮食习惯等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共识的概念去理解,都属于了一个大的分类叫共识社区。总体来说,就是与喜欢的人,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目标与策略我在2010年去到青岛崂山山里边的时候,我就带了这么一块牌子,上面书写着三个目标:第一个就是做一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指南,就是教人如何去自食其力的生活。第二个就是组建自给自足的社区,就是共识社区。第三个就是社区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图中的这个居住空间,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我们在崂山用了两年时间和两千多名志愿者,去建立的这样的一个叫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建筑,在里边我们就研究和分享、体验:衣、食、住、行、用的这些生活的技能有哪些,把它们都实践出来,然后记录下来。这个是我们的一些建造的过程。这个建造整个过程,我们采取两个原则,一个是就地取材,一个就是废物利用。所以我们当时这个房子墙体里边填充的是回收的那种废旧饮料瓶,用了1.5万个瓶子填充了二层的墙体。做了一个隔热的一个实验吧,因为当时没有找到一些天然的材料作为墙体隔热材料,那些什么石棉纤维那些,都觉得它不是特别生态友好。我和朋友研发了一些自制电器,我有一个朋友,他叫戚文,我们也是中学同学,我们做了电力的一些实验,生活中的一些用电设备,我们做了发电机、自行车发电、风力发电,自己制造了一些洗衣机这些。然后我们也外出进行学习,做了一些各类的不同项目合作吧。这个是我们和德国的一个工程师合作了一个风力发电工作坊,也是国内针对家庭化的风力发电设备,应该是就做过这么一次这种工作坊.当时全国各地的很多做农场的朋友,对这种技术感兴趣的人都过来参与了。在这些年里,我们与很多一些基金会,包括一些公益机构,或者是社会组织广泛的合作,做一些系列的活动,把我们这个自给自足的经验分享,让更多人可以去掌握这些技术,然后也做一些理念性的传播,我们在一些学校里还有一些机构里边做一些这种宣讲。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共识社区信息中心这么一个网站。htt://www.cscing.com/anotherland/center这个网站现在也可以访问,大家可以通过这个网站的信息中心,去将想找土地的或者是想找伙伴的信息,或你自己有这种愿望的话,就把信息登记进去,是一个开放的、免费的这么一个数据库,都可以访问,去互相联结。这个是我们平常自己做的鞋子,自己做的海盐,还有一些电路的东西,还有手工皂。这个就是一个我们当时建实验室的一个过程,我和邢振,我们两个人就做住这个实验室里边,也建设这个实验室,就相当于我们自己兼任小白鼠和这个实验员。这样的一个同时工作、生活的方式,持续了五年时间吧,这五年里边,我们就编了这么一套书,把我们做的这种实践都记录下来。另外还有一套定格的动画,里边没有人的出现,都是物品自己在动。因为我们想要说明这些技术是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不是说像非得像纪录片里面那种看上去是传承特别多年的那种老手艺人才能够掌握的技能,其实任何人都可以。世界上的一些媒体,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些媒体,可能因为看到我们做的这些事情,他们也关注,这些年里面有一些不同的媒体会采访。在网上可以搜到这些视频。我们也做一些技术的这种培训或者是顾问性的工作。这个G20峰会期间,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做一个儿童纺织的培训。当时世界各国的总统夫人们看了表示肯定。我们有时候也会配合一些国家的扶贫项目。我们这是在藏族地区做的一些手工艺的培训,我们把技术和一些设计理念与当地的一些材料、工艺进行一个传承和结合,之后进行一些设计研发。他们可以通过销售这些产品获得收入,你看这都是他们当地那种牦牛产生的奶,然后把它做成可以用的日用品,完了之后协助他们销售。也举办各类分享课。和国内的一些高校合作,把这些技术再进行一些梳理和整理,这些工作现在还在进行。也有一些儿童教育课程的研发,包括结合心理,结合艺术的不同方式的一些尝试。一些展览,我们也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展览。这个图是我早年设计的三百个人在一片土地上生活,需要哪些物质的资源,支持一个生态系统,一个规划的模型吧。由于做这些事情,自给自足实验室在申请正荣公益基金会的一个支持的时候,就受到了他们的邀请,来到了当时,也就十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中国福州,这么一片土地上,当时来考察这样一片地方,是不是适合建我们第二个家园计划的目标,就是共识社区嘛。南部生活这时当时刚刚来到这个山上考察的这个时候,后来决定在这里进行这个社区实验,我们就发布了一些传播、一些公益广告,邀请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到这里,有志之士都可以来这片地上,去尝试自己想要实现的生活理想。我们把这个公式社区的实验,有一个代号叫“南部生活”。因为这个地方处于中国的南方.南部生活大概内容就是说共识社区,刚才提到了,与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儿。那么营建这个共识社区,在土地的基础上,我们有居民,有我们共同的这个共识的理念,然后我们就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生活系统。里边人的年龄层,是一个全年龄分布,有一个人数的上限,这么一个计划。理念上呢,我们比较倾向于这个社区走向一个具有分享、利他的价值观、善意与和平的世界观、现代艺术与自然科学并具的审美观,这样的一种可能,二十年里面发展的一个倾向是这样的。我们也做了许多关于我们需要具体做的事情,一些详细的计划,建设一些不同的工坊,或者是这些图书馆或者是一些工作坊,包括各类设施。我们都是靠大家居民自己去劳动建造,比方说我们自己去拉电线,架设电网。这些东西我们基本上是不请外边人来做,就是自己学着去做。这是一些预算,做了这些年的一个财务的预算。那么2015年10月份的时候,五湖四海的朋友抵达了这个现场。这个土地的俯瞰的一个图。在这个过程中,这几年里我们也与世界各地的各类共识社区,去进行连接和友好的往来,我们互相会访问。也去欧洲的一些国家做过一些展览。包括展示共识社区理念,也包括邀请一些国际其他社区,策划了一些不同主题的展览。这是部分展览的经历。也举办了一些研讨会,关于这种共识社区理念的研讨会。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它的定位就是这样一个试验场,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世界各地的社会可能性探索者,用数十年的时间在中国大陆,探索出一种没有地理特权、政策、景观、经济、学历等背景,以共同社会使命或生活方式为基础,组成各种类型社区的一个范例。那么,任何创建性的思想,都欢迎到这里来演练、模拟、试错,以期从这里可以走出多种多样的共识社区,参与到全球多元化进程中.就是这样的一种目的。这是一些我们早期的部分居民的合影。是我们常住的一些居民。我们在这里七年时间,基本上长期住在这里的一些居民的介绍,基本上大家的背景都是从事教育、公益、艺术这些方面,还有建筑这些领域的。大家的各自的生活、工作空间,自己改造、改装,做出一些私人和公共空间。我们每一年的元旦,跨年,都会举办一次叫南部生活节的活动,我们会邀请一年里认识的各方面、领域的人,一起到这个村子里来,与当地的村民,还有我们所有的新村民一起共度这样一个跨年嘉年华的活动。有艺术、音乐、手工、工作坊,各种内容啊。今年的这个跨年我们就在山上做了这个活动,今年还第一次请了一些dj,就在山里面,做音乐现场,大家在那跳舞,效果还挺不错,大家还挺开心的。这个是南部生活节的一个设计构思啊,我当时想,这个生活节的设计,它不像一些什么我们经经常去参加这种音乐节或者是那种盛大的活动,它在一个场地,可能租用一个地方,等这个活动结束,这个租用地方也就又做别的用途了,或者是就闲置了。而我们这个生活节它是根植于当地的,每一次做完了活动,包括一些收入啊,不管是入场券的收入,还是一些赞助都用于地理上在地生活的人,所以生活节它的概念,是让它来反哺生活,每一年在社区生活的人,在这当地或者把当地生活衍生出的各界资源,邀集、设计、策划成这样一个节日,所以它是城乡相互循环的,可以互利、可持续的这么一个构成。那么整个的这样一些计划的行动,我们响应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我们之前做那个自给自足实验室的时候(当时联合国还没有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实都是在利用这种废弃物品。2015、2016年我们在福州就在进行比较系统的堆肥,在我们这个山里边,我们有五百亩的山谷,在这个山谷里边,我们进行了湿地保育和一些入侵物种的调研。这个保育里边涉及到包括一些外来的侵略物种清查,这片湿地经过五年多保育之后,其实已经恢复了二百多亩的天然的功能,这种自然功能上已经可以有很多的动物,已经在此栖息,包括牛背鹭啊、夜鹭啊都在这里成群的栖息。我们来这里之后,发现这里还有人打猎,我们就树立了一些禁止狩猎和捕鸟的这种警示牌。也统计当地这些植物的类型,大概有三百多种植物,还有一些珍稀的稀有植物。山上二十四小时有人居住,看守山林。我们把在山中居住的这些清洁的生活用品,都是我们用植物油来制作的。清洁后的水,他们进入土壤十二个小时以后就可以被分解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分子。实验与贡献前两年的时候,我们创办了“世界生活方式贡献奖”,我们希望能够鼓励全球范围、对人类生活方式具有重大贡献的个人和团体,前年就是第一届,这个奖项颁发给了美国的建筑师,叫Michael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圣经中的共识社区:逃城(Cities Of Refuge)

43为吕便人分定旷野平原的比悉;为迦得人分定基列的拉末;为玛拿西人分定巴珊的哥兰。」以色列人夺取约旦河西的土地之后,约书亚又设立了三座庇护城:希伯仑,位于南部的犹大地区;(约书亚记21:13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唐冠华: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12年

唐冠华: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12年(上)唐冠华: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12年(下)家园计划(AnotherLand)联合发起人唐冠华坐客谷雨书苑,接受访谈.聊聊在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12年的体会和感想.有关内容:1.家园计划涉及教育、文化、经济、生态等领域的工作进展2.家园计划不反对任何价值观,而是通过制衡来平衡已失衡的心灵和生态环境3.自给自足与多元化生活方式矛盾么?4.国内公益组织(NGO)及公益实践者的生存方式和可能性.5.作为一个理念超前于时代的先行者,实践者个人内心经历着什么?6.在进行7年的共识社区实验中,大家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7.历史上的家园计划有哪些?8.实践中曾带来重要启发的个人和事件.收听播客关于谷雨书苑分享嘉宾介绍主讲人:唐冠华,概念艺术创作者。家园计划(AnotherLand)联合发起人。过去十年他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山林中探索一种自给自足可持续生活方式,在中国重新定义和实践“共识社区”理念。著有《独立之道》。制作纪录片作品《花园》(2010)、《共识之路》(2018)等。感谢谷雨书苑的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在海外的华人同胞们做一次分享和交流.我叫唐冠华,十二年前是一个做广告设计的,此生只上过那么一次班,一个月时间.不知是不是我这人太敏感了,那时的老板打着生产有机农产品的旗号,销售施用了农药的蔬菜.而我,却要为她的这些坑蒙拐骗的产品做包装,做广告宣传.经我再三劝阻未果,表面上告诉我不会再这么做,背地里已然偷偷用药,被我发现后,我当即摔门就走.后来认识了我爱人,她在证券公司做分析师,我发现她的工作就是把一些自己也搞不清来源的信息告诉客户,客户每一次买和卖,公司都获利.我觉得这是个骗人骗己的事,劝她辞职.后来,她辞职了.我们彻底进入了零收入的境况.我拒绝贷款,不想背上负债,进入剧本化的人生.我想试试能不能活出主流剧本以外的新故事.我们最初尝试占领废弃的老建筑和烂尾楼,被有关部门叫停.于是干脆搬到了青岛城郊的崂山森林里,借了2000元租了一处坍塌的房子.用了两年,与2000多名没有建筑经验的学生、父母和孩子建成了一栋遮风避雨二层住宅,墙体内填充了1.5万废旧饮料瓶,这栋房子我们称之为:自给自足实验室.那时,我与一群十七八岁的同龄朋友一起将这一系列逆城市化行动,命名为家园计划.家园计划
2022年3月9日
其他

直播|唐冠华:谷雨书苑--中国大陆探索共识社区

活动时间和地址2022年3月4日,周五
2022年3月4日
其他

第七届南部生活节回顾|走,去自然里

AnotherLand“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The
2022年2月27日
其他

行动行动!“诗x燃烧x诗”计划

project诗x燃烧x诗计划是艺术家奢楊思博将写于2013-2021年,共计121首,诗集《没有名字的字们》以燃烧行动作为引子,邀请观者进行燃烧和写诗的一个行动艺术计划。Poem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活动报名|羊毛毡花 × 诗歌的下午

周末的一个下午的时间,有许多种度过的方式。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意味着你在用什么来创造自己。作家博尔赫斯说:“写,令我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心安。”在这个三月的第一个星期的周末(惊蛰日),我们设想了一种用诗歌和羊毛毡手工二者交织的方式,聚起小小的一群人,不用太多,但有共同的喜欢,期许在一起度过一个心安的下午。羊毛毡的手工,其实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诗歌的阅读和写作,其实也是大脑与心灵在进行着如同织品一般的创造。在这个动手和动脑的下午,与美好的事物在一起,与自己的心灵在一起,与创造力及潜能在一起,与诗意在一起。收获一份手工作品,也可能会收获一份精神的成果。我们期许,这是两堂别样的课程,它们更接近于一趟共同的旅程,一次敞开心扉的分享。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行动行动!《南部生活诗歌之夜》

AnotherLand“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The
2022年2月12日
其他

情书LoveLetter

《凤求凰》作者:司马相如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温铁军:为什么今天人类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此严重?

人类如果要想达到,现在最现代化的美国,这样的现代化程度。按照资源计算来说,人类需要至少4个地球。要按照印度的标准相对来讲比较低,需要0.4个地球。为什么今天人类社会,是这样的严重的不公平。大家都知道,现代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经验过程。现代性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人类对于资源的开拓能力。以及在资源开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类财富。这本来是一个比较一般性的解释。但是麻烦在于什么,当它和人类的所谓资源开拓能力结合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看看封面上这张图。人类如果要想达到现在最现代化的美国。这样的现代化程度。按照资源计算来说,人类需要至少4个地球。也就是说所谓的现代化这样的一个经验过程,只可能在少数已经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实现。因此大家可能就知道了,有一个概念叫做“华盛顿共识”它所表达的基本内涵,就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这些国家和族群,主要是人类社会中的白人。这些人占目前全人类总人口的大约20%,当然也包括日本,其它80%的族群,是不可能被纳入现代化的过程的。所以20%指的是像美国这样的。如果要是这个现代化的目标,被作为全人类的目标,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一个约束,就是地球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大家可以看,这是按照英国的标准,还需要增加两个半地球,要按照印度的标准相对来讲比较低,需要0.4个地球。按照中国的标准正好是需要1个地球。也就是说以中国现在达到的所谓发展程度,如果全世界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程度来努力的话,那么这个地球刚刚够人类来消耗它的资源。这是西方的计算结果。这个结果到处在使用着。我把它拿来大家看看。也就是说,尽管我们都把现代化作为目标,但是对于人类追求现代化目标的主要约束来说,我说主要约束不是主观的,甚至不是制度的,而是客观的资源条件的约束。先把这个概念放在这,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人类社会,是这样的严重的不公平。我刚才提到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它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所谓的西方的智库,这些所谓的Policy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唐冠华:我们能退出内卷

一个人只需9~20平方米的建筑用地、有两亩左右的耕地,养殖一些家禽、一些果园等,就完全可以在自然中存活下来,也就等于“财务自由”。29:50
2022年1月23日
其他

日本美山町共识社区,年收入1万的幸福生活

在日本有一个小村落,没投入多少资金却成了“网红村”,每年无数人来这里打卡,就连村里搞个“消防演习”,都成了游客们狂欢的节日。这个地方,就是位于日本京都郊外的美山町,有着“心灵的故乡”的盛誉。其实美山町在几十年前,也跟中国的很多乡村一样,位于大山的深处,交通落后,环境闭塞,要啥啥没有。当地人也主要靠务农为生,平均年收入折合下来还不到10000元人民币。要怎样发展这里呢?当地政府也是一筹莫展,毕竟也没几个钱。最后他们把眼光放在了村里的那些老茅草屋上,大山、稻田,这些风景哪里都有,但茅草屋可是这里的最大特色啊。这种茅草屋的专业名称叫“茅葺建筑”。一个50户人的小村,茅草屋就有38间。这些茅草屋,多半兴建于江户时代中末期,其中最古老的已有220年的历史。它们从外观、木造的墙壁门户、客厅里的炭火炉到厨房内的灶炉,都完整地保存了江户时代以来的屋舍以及当时的生活风貌。美山町的茅草屋,与白川乡合掌村、下乡町的大内宿并列为日本三大“茅草屋之乡”,这些茅草屋也是年代久远,每年政府都要花钱修缮,现在却成了村里的最大“网红IP”。这些茅草屋,掩映在花海之间,背依着青翠的大山,在村里干净的小路上走走,家家户户的门口庭院里点缀邮筒、报箱,偶有几声鸡鸣狗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宁静祥和的村庄气息扑面而来。01在这样的小村里,并没有过度的商业化开发,能够供游客浏览玩乐的项目很少,就是为了不破坏小村的那种自然的氛围。在美山町有一个茅草屋的博物馆,可以看到茅草屋的内部构造:没有用一根钉子固定,而是以卡榑、结绳固定而成~据说如今会这种手艺的仅有几十人。茅屋顶多用芒草来制作,芒草本身质地坚硬、历久耐磨,是制作屋顶的最佳草材,另外用它做的屋顶还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当然了,茅草屋顶再厉害,也会因为日晒雨淋而耗损~所以,茅草屋的主人大约20年就会为自己的屋子换一次屋顶。屋顶的转角和底部要求做的笔直,转角是最难做的地方,需要多年经验的老手才能做出来。屋顶木条的根数是屋主富裕程度的反映,数量多则房屋面积大,面积大则富裕。由于这种屋顶更换时代价高昂,而且懂这项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因而大部分村庄的建筑屋面都换成了金属材质,也仅有很少的村庄像北村这样大规模地保留了茅草屋面。所以说,茅草屋是这里最有特色地方,也是日本乡村宝贵的文化遗产。02每年冬天,大雪皑皑,当地还会举办雪灯廊和烟火活动。这是一个集合了美丽雪景、灯光秀、烟火大会等文化的活动。雪灯廊的灯笼散发出的柔和光线照亮了白雪皑皑的山村,美丽的雪景美不胜收。烟火大会只在雪灯廊祭的第一天(1月27日)、最后一天(2月3日)举行。此外,第一天及最后一天,在美山町东边的知井八幡神社,也会有“奉灯之舞”仪式,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日本舞蹈。小村里能逛逛的还有一个美山民俗资料馆。虽然平成12年时一场大火摧毁了大部分的建筑,但幸好记载了过去江户时代相关的详细资料幸存下来。还有小小蓝美术馆(小さな藍美術館),用手绘的方式对茅草屋构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个美术馆是35年前,移居美山的蓝染作家新道弘之的私人工作室兼美术馆。一楼的工作室内并排着巨大的染缸以及新道弘之先生的作品。二楼则展示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蓝染布料及作品。甚至在中国的农村随处可见的那些民俗,在这里也成了一项旅游项目。比如农村的流动贩售车,在这里成了好多人要打卡的小巴士杂货店!美山町人口稀少,店家更少,所以就诞生了这种独特的的移动式小巴士杂货店。当地老百姓只要一听到小巴士杂货店播放的音乐,就会从家里跑出来买东西~这是村庄中唯一可以购物的地方,外型普通的小巴士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不仅有生活用品、零食、料理杂货,甚至连生鲜食品、冷冻肉类都能在冰柜里找到。美山町虽然大部分为一般的农家,但也隐藏了不少咖啡厅跟小餐馆。不过为了保持原始街道的面貌,而且餐饮店都没有设置招牌,游客只能自行探索,结果许多人做了攻略——“美山町隐藏美食”,又把每家店捧成“网红店”。其中流水素面是这里夏天的代表食物。一根长竹子对劈开,清水顺竹筒流下,有雪白的细面被水流推送到面前。食客们必须眼疾手快,才能体验那一刻的清爽。此外,美山町附近有个道之驿美山交流广场,四周群山环绕,与清澈的美山川比邻,是许多人旅途的休憩站。这里不仅有观光服务中心,还有当地的特产产品出售,比如超人气的美山牛乳直营店所推出的霜淇淋~而本地种植出来的稻米,经过精美的包装设计,成了当地旅游的最出名的伴手礼~当然,除了咖啡厅、餐厅、还有几家民宿,村里的旅游地图上都会一一标识,虽然仅有2~3家民宿,但经常一宿难求。踏入屋龄超过150年的茅草屋,你会看到宽广的榻榻米和室、客厅正中央的传统炭火炉——“地炉”、刻画着岁月痕迹的木头柱、走过便会响的木板地走廊,仿佛跨越时空回到过去。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村落里现在最有名的节日,居然是每年两次的“消防演习日”,一到这个时候,无数游客前来,打着雨伞来观摩。茅草屋最怕的东西就是火。在2000年这里曾发生过一起火灾,很多房屋受到了破坏,这给当地人敲响了警钟。所以现在每年都会举行2次消防演习。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的消防演习,竟成了吸引游客观光的特色活动之一。1993年,美山町北村以及周围的森林被确定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区”。如今,美山町北村已成为日本每年超过7000万人次参观的美丽乡村,同时也是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世界共识社区概览:(可逐一点击浏览)|
2022年1月18日
其他

空降城(Drop City)嬉皮共识社区

City)建于1965年,是第一个乡村嬉皮共识社区。它的初创者是四位年轻人,来自堪萨斯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分别是电影制作人吉恩·伯诺夫斯基(Gene
2022年1月17日
其他

「土团之家」共识社区招募共建者

【土团之家】地处丘陵地带,总占地面积约70亩(正在申报的社区用地XXX亩)。社区目前还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启动的项目有大地自然建筑学苑、自然学堂、食物森林、土团之家农场。土团之家前传"四年前我们(波波和小放)回来这里,当时什么都没有,父母有5000只鸭子,周围寸草不生,生活区就是养殖场的环境,我们在帐篷里面在蒙古包里面住了两个冬天,志愿者也是在山上搭帐篷,冬天了下雪了,盖不了房子了,我们就每天劈柴生火取暖。慢慢地有了第一栋房子,也就是我们住的土团小屋。第三年才有了土团教室,后来又有了穹顶温室和土团厕所。几年下来,参与过我们工作坊和长期志愿者有一百多人,这些人也因此成为土团之家早期建设的见证者,其中很多朋友受我们感召和启发也开始返乡在做一些类似事情。现在在村子里我们租了几栋民房,准备慢慢改造。接下来要建设一栋公共空间,有图书室,有茶室,有待客厅,有民宿。未来这里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在这里生根落地。”(from
2022年1月14日
其他

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资料(2021)

水光带领的自由舞动三天的南部生活节厦门的诗人威哥与艺术家林中飞、板邪、陈亚云、乌丫、音乐人敢朗等参与生活节陈浠发起的:村庄她力量音乐人敢朗在吟唱黄迪编导的现代舞演出水光发起的行为现场诗人吕德安与观众交流邢振作品《福州村里的泥土与植物染色》南部生活节·半山大地艺术现场布展中2021年12月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筹备中邢振的清理出一间社区老房子的二楼空间作为工作室,并进行土壤染色实验.社区居民张啊啦出任本届策展人,本届生活节嘉宾针对福建省内的音乐、艺术、诗歌、文学、舞蹈等创作者和相应内容,在唐冠华的逐一引荐下,张啊啦开始邀请各路嘉宾参加“躺迎: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社区居民们在一起探讨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策划方案在成都,艺术家肖圣杰与原家园计划公共活动策划总监詹程探讨“500英里国界线共识社区计划”唐冠华在成都参加UP-ON国际现场艺术节,分享共识社区实践吃的训练
2022年1月5日
其他

此地无人,只有艺术家

VILLAGE时间:2022年1月1日-1月3日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南部生活共识社区联合主办:家园计划(AnotherLand)、半山空间支持:正荣微公益设计:Studio.JU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躺平VS躺迎: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福州生活艺术嘉年华

刘鸿志WorkFace福州发起人板邪撰稿人何鹏鹿森书店创办人细雨归农书院创办人林红乐享自然负责人王典正荣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吴王韬聚品牌创始人林中飞策展人陈亚云绘画人日程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购票通道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躺平VS躺迎: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福州生活艺术嘉年华

刘鸿志WorkFace福州发起人板邪撰稿人何鹏鹿森书店创办人细雨归农书院创办人林红乐享自然负责人王典正荣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吴王韬聚品牌创始人林中飞策展人陈亚云绘画人日程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购票通道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诗·歌之夜」第七届南部生活节|吕德安、周鱼、卓美辉、游刃……

在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这片心灵的保护区邀约生活在中国南方福建地区的诗人朋友们与你一同在黑夜中相聚篝火旁……吕德安1960年出生,福建人。当代重要诗人,画家。与于坚、韩东等同是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八十年代初期与诗人画家同仁创建诗社“星期五”,并成为南京著名诗社“他们”主要成员。著有诗集《南方以北》《顽石》《适得其所》《两块颜色不同的泥土》《傍晚降雨》,散文随笔《山上山下》《写诗,画画,盖房子》等,现居西雅图和福建。他的很多诗作和自然题材相关,通过对自然的描摹蕴意象征性的意义,风格独特,在诗坛上有“中国的弗罗斯特”之称。迷恋有谁像我这样躺卧在天空下,起伏着像尘土,或起伏着,结合自己的一生忽然节外生枝地感叹:啊耶稣如何才能在水上完成一个人的行走一次见证我曾经长久地注视她:一个孩子,当她用手掌压住一只飞蛾将它从地上抹去如同抹掉一道颜色惊奇中又留下更多然而我心没有随着她而欣喜若狂或跳动得更加厉害但是我不知道,我如此继续保持冷静可曾是一次蓄意的纵容——我只是在多年后看着她瞳孔放大一副要哭的样子才终于伸出手,并一把抓住了她成长的秘密吃橙子的人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资料(2021)

邢振的清理出一间社区老房子的二楼空间作为工作室,并进行土壤染色实验.社区居民张啊啦出任本届策展人,本届生活节嘉宾针对福建省内的音乐、艺术、诗歌、文学、舞蹈等创作者和相应内容,在唐冠华的逐一引荐下,张啊啦开始邀请各路嘉宾参加“躺迎: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社区居民们在一起探讨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策划方案在成都,艺术家肖圣杰与原家园计划公共活动策划总监詹程探讨“500英里国界线共识社区计划”唐冠华在成都参加UP-ON国际现场艺术节,分享共识社区实践吃的训练
2021年12月17日
其他

「行动!行动!」李宁欣:不可见的空间

本文为参与“不可见革命:行动行动!”艺术项目的创作者之一李宁欣近期作为上海要空间驻留项目的第一位驻留艺术家举办的分享活动.YellSharing李宁欣Li
2021年12月16日
其他

躺平VS躺迎: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福州生活艺术嘉年华

刘鸿志WorkFace福州发起人板邪撰稿人何鹏鹿森书店创办人细雨归农书院创办人林红乐享自然负责人王典正荣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吴王韬聚品牌创始人林中飞策展人陈亚云绘画人日程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购票通道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躺平VS躺迎:第七届南部生活节|福州生活艺术嘉年华

刘鸿志WorkFace福州发起人板邪撰稿人何鹏鹿森书店创办人细雨归农书院创办人林红乐享自然负责人王典正荣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吴王韬聚品牌创始人林中飞策展人陈亚云绘画人日程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购票通道
2021年12月4日
其他

乐谱折的成纸飞机,掷出直至散架|唐冠华行为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有人是火,有人是蜡烛》创作者:唐冠华实施过程:在一个初次来到的场景,面向心中寄托情感的方向,掷出一张空乐谱折成的纸飞机,落地后,创作者站到纸飞机落地的位置,按照纸飞机落地时机头朝向的方位,再次掷出.寻找,捡起,再掷出.蹲下站起,循环往复,跟随纸飞机指引,走向未知旅程.直至纸飞机散架,无法再指明方向,用所剩的体力,带着被这段旅程中风尘所书写的乐谱,回到初次起飞的地方,展开它,签下时间和名字,让乐谱随风飘逝.时间:2021年10月24日(全程约2小时)地点:四川成都麓山美术馆及附近教堂、山野湖泊行为视频
2021年11月28日
其他

招募伙伴 | 看见和记录村庄女性的力量

嗨,大家好,我是阿浠,一名绘本插画师。在10月份,我收到李丹的邀请,和【翔凤文化节】在福州展开了6期女性主义漫画工作坊。在10月31日至11月17日期间,我们以王眉寿、许金訇、王世静、余宝笙这四位百年前的福州女性来做为漫画人物,来创作她们自身是如何推动女性的权益——她们是怎么看自己?怎么看别人?怎么看世界?她们为什么想推动女性的权益呢?她们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在工作坊中我也逐渐清晰:她们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也借力量来,打破原有的权力结构——【支配】与【掌控】,让女性自己掌控自己的生命。这四位福州百年前的女性都有两个【看见】:第一个【看见】,看见自己有什么,看见自己的力量,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二个【看见】,看见她们所处时代里对女性的【不平等】,促使她们去投身帮助其他女性。她们希望所有的女性都享有受教育的权益、医疗健康的权益、作为人的权益。她们推动把特权变平权。漫画创作者们基于自己的调查与收集创作了她们推动平权事迹的漫画作品。而在11月,冠华和啊啦找到我,想邀请我参加22年元旦的第七届南部生活节,在村庄里落地一个展览。(长按海报,识别二维码购限量三天通票)我们在16号来到村庄实地的探访时,遇见村庄路两边的社交椅子上几位年长的女性。和她们交谈中能感受到她们在掌控自己的生命节奏。同时,也看到了一种生命的循环。例如每日生活的安排,我问二妹奶奶,你会喜欢看电视吗?她说不喜欢。因为不太听普通话。所以会花时间在村庄的街头的社交椅子上坐着,会和大家聊天吗?“偶尔也会聊,但聊的都是不重要的事。有的时候会想一个人坐着。”在聆听完二妹的故事后,想继续探讨女性力量,让女性看见的力量。结合我们在福州百年前女性身上的看见,我们这次也想借由这次南部生活节,去看见与记录当村庄里女性的生命力量。【村庄里的她力量】行动的时间安排:11月28日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行动行动!在适当时刻坠落

AnotherLand“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为每一位人类同胞及后代寻找到幸福、舒适、安全的家而存在。The
2021年11月24日
其他

纪录片《李云迪传》:最后的浪漫

d’Antheron)的演奏实况,李云迪演奏了肖邦的四首谐谑曲和李斯特的钟。关注“家园计划”公众号回复:“李云迪”,获取纪录片收看地址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虚构的萤火虫公园能梦想成真么?

深圳萤火虫公园现接受参观预约为了能让萤火虫好好约个会,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想象一下,当萤火虫充满夜晚的空气时,它们看起来几乎就像悬浮着的、熔化的黄金。一场盛大的烟花。一条坠落人间的银河系。萤火虫是世界上最富魅力和最受尊敬的昆虫之一,但给萤火虫打造一个全球最棒的约会场所,比打造一个完美的人类约会场所,难度要大一万倍。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长大的这一代人,几乎都没见过萤火虫约会的盛大场面。如果你看到成千上万的萤火虫飞舞、为心动的异性一闪一闪亮灯,这不仅仅是萤火虫的恋爱繁衍季,还意味着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不错。在全球范围内,萤火虫都是生态环境指标性的存在,被誉为“生态指示剂”。因为萤火虫对生态环境极其苛刻,水、土、空气、光线和植物丛林均适宜并有相应的食物,才会有这神奇的小精灵出没。所以说,抛开各种水份重重的奖项,一个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不好,萤火虫最有发言权。真实的情况要严重得多,一部当代史,也是一部萤火虫的濒临灭绝史,2020年来自世界各地的49位萤火虫专家在美国《生物科学》月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全球已知的2000多种萤火虫中,许多种类正面临灭绝,对萤火虫种群造成威胁,第一威胁是栖息地丧失,人造光是第二大威胁,以及杀虫剂等。如果不加以保护,萤火虫将逐渐消失。对90后00后而言,萤火虫仅仅是屏幕里的、书本里的神奇生物,不仅在城市难得一见,在乡下也难觅踪影。萤火虫,实际上是非常浪漫的野兽,他们的整个成年生活都在约会和交配中度过两对萤火虫交配中(不同姿势)哦,有一对是假的,你猜猜是哪一对?从古至今,每到夏天,人类都有一项乐事,就是围观萤火虫谈恋爱。我们觉得萤火虫有什么神奇之处?他们有能力将看似普通的风景——后院、草坪、山坡——变成空灵和超凡脱俗的景象。很多人都意识到他们正在观看萤火虫的交配舞——求偶舞。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浪漫。你可能不知道,全世界有超过2000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共識社區實驗」與「獨立之道」深圳車禮司映畫+書薦

荣获2015人民网环球风尚榜十大公益项目奖、2014《城市画报》中国85后公益人物奖、与艾未未、金星共同登上德国《明镜周刊》、被媒体称为中国共识社区奠基人
202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