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火!钦州聚力发展海红米产业

钦州发布 2021-03-18

大米又称“稻米”,

是我国南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

而在我们钦州

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大米

没错!就是海红米

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你就接着往下看吧!



为了进一步提升钦州海红米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推动钦州海红米产业融入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10月31日—11月1日,由市农业农村局、钦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年钦州海红米品牌宣传活动在钦州举办。本次活动包括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产品品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首届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论坛三个部分。

△ 2019年钦州海红米品牌宣传活动启动,徐贵(左三)出席仪式


11月1日,2019年钦州海红米品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白海豚酒店隆重举行。活动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农业农村局、钦南区人民政府承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贵出席现场,副市长李磊岩致欢迎辞。

李磊岩介绍,近年来,钦州市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聚力发展钦州海红米产业

△ 海水经过海门倒灌入田


启动仪式后,与会人员前往尖山街道海红米生产现场体验点,参观考察海红米种植基地,现场品鉴海红米等。临近收获期,青黄参半的海红米匍匐在田,每块稻田周围是一条水渠,连接外海。


钦州海红米是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水稻品种,它生长在钦州沿海滩涂中,和大家都知道的红树林一样,是一种在潮涨潮落、盐分很高的极端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生长繁衍的特殊物种。因为向海而生,米粒呈胭脂红色,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海红米,又叫它为“钦州赤禾”。

和近年来新兴的“海水稻”品种相似,钦州海红米植株天然具有耐盐的特性,不同的是,钦州海红米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450年以前。在明朝嘉靖时期编撰的《钦州志》中,卷二“谷属”部分就有钦州赤禾的种植记载。

那么
海红米和普通大米相比
有哪些不同呢?

海红米

大米

VS

01

营养保健价值突出

2019 年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表明,与同一产地普通大米对比,钦州海红米富含多种营养保健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是对照普通大米的1.4倍、锌是1.8倍,钙2倍。不仅如此,钦州海红米独有的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矮牵牛素、天竺葵素、芍药素等成分,对清除自由基、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而钦州海红米可喻为“药米”,是一种能满足中高端大米市场需求的健康食品。


△ 向右滑动,查看权威的2019年海红米稻米样品检测报告(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02

生态环保质量安全

钦州海红米种植地域主要集中在钦州市大风江、钦江、大榄江、茅岭江等入海口咸淡水交汇的滩涂区域,生育期为5个月左右,一年一造,当年6月下种,11月即可收获,生育期间海水会帮忙“锄草”“杀虫”,不需施用化肥、农药即可顺利生长,完全符合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

△ 海红米的生长环境

等等
如果你认为海红米的种植仅限于吃米
那可就太简单啦!

近年来,钦州市立足现有农田和滩涂资源优势条件,充分挖掘海红米的生态和社会价值,通过出台扶持政策、组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品种选育和技术攻关、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品牌建设和产品加工,推行“海红米+禾虫”、“海红米+鱼”、“海红米+虾”的稻田种养模式,海红米产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把海红米产业打造成为特色扶贫产业,而且还把原本珍稀的原生态食品呈现在大家的餐桌上。相信在未来几年,独具健康和绿色环保天然魅力的钦州海红米,必将飘香八桂,走向全国。


禾虫

禾虫的专业名称叫疣吻沙蚕,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是药食两用的水上生物,《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在珠江三角洲一向被视作盘中佳肴,受到众多食客的青睐。

说了这么多
海红米究竟好不好吃呢
一波美食来袭,先过过眼瘾!


△ 海红米粥

△ 海红米制成的点心

△ 海红米海鲜炒饭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

“睡”在田里的稻谷不会发芽吗?

副市长李磊岩“变身”海红米代言人,现场解说:每年,海红米经历约20次的海水倒灌浸育,在潮涨潮落的艰难环境下健康生长。无论海水涨多高都不会淹死海红米植株,不管稻杆如何倒伏谷子不会发芽变质。另外,海红米有很长的谷芒,是保护自己的“秘密武器”,也是它少虫害的一个原因。

△ 倒伏在田的海红米

基地种植户告诉记者,在秧苗移植之后,海红米没有施肥也没有喷农药,依靠海水浸泡进行“锄草”“杀虫”,处于一种半野生的状态。

△ 现场介绍海红米立体套养情况


△ 刚刚打捞上来的巴沙鱼


海红米的亩产并不高,只有300-400斤。为提高农民收益,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立体种养。现场,农民将套养的巴沙鱼打捞上岸,引来喝彩不断。在海红米体验中心,嘉宾记者品鉴了各式各样的海红米粥、馒头等食品,纷纷点赞,不少人现场下单订购。

△ 巴沙鱼+海红米粥,不错哦!

△ 现场制作的禾虫煎蛋十分抢手

△ 嘉宾在尖山街道海红米生产基地参观后订购海红米


下午,首届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论坛在白海豚酒店拉开帷幕,此次论坛旨在分析当前国内外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研讨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大计,挖掘全市、全区乃至全国大健康产业资源,为打造海红米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和打造海红米品牌出谋献策。论坛上专家领导解读国内外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国家、自治区相关扶持政策;国内外海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海水稻产业热点、重点问题,以及国家自治区相关扶持政策;区域公共品牌战略规划,以及国家自治区相关扶持政策;品牌质量提升策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工程建设。

  基于钦州海红米独特的价值,在钦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钦州海红米种植面积从1000多亩增加到今年的4800 亩,预计今年海红米稻谷平均亩产可达170 公斤以上,合计可产大米62.8 万公斤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基地建设、主体培育、技术攻关、品牌创建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将海红米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成为钦州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图文来源丨融媒体记者 王平、蔡银菊、李书文;钦州发布、钦州此刻、部分图片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整理编辑丨杨曦颖

校对丨梁文辉

审核丨罗立彬 

(钦州发布出品 转载请注明)

❀ 为担当者容!钦州出台文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 蚝王争霸,谁与争锋

❀ 钦州老街怎么样保护?最新法规出台!

❀ 钦州美味,等你来尝“鲜”

❀ 《经济日报》头版报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为蚝情节圆满举办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