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学生“定制级”收获!这门课,常讲常新!

陈建韬 蒋姊宣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05-13

编者按

“做学生构建生命科学宏观图像过程中的一个切入点。”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卫涛涛对其所授《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定位。2021年秋天,卫涛涛获国科大“领雁金奖·引航奖”。他的课程,一以贯之的是扎实精彩的内容、轻快活泼的氛围,常讲常新的是近期科研进展及卫涛涛自己的科研经验。本期,和国晓薇一起,走近卫涛涛的“定制”课堂。


每次上课,卫涛涛习惯早些到校,留出时间再次审阅一份份堆足了细节的课件,穷究微谬,梳理思路,为即将到来的100分钟讲授做好一百分的准备。2022年,是他为国科大本科生教授《细胞生物学》的第五个年头。


卫涛涛


救火队员·插班生


国科大于2016年开设《细胞生物学》本科生课程。2018年秋天,原授课老师因身体原因中断教学,紧急筹措协调之下,为研究生教授过相关课程的卫涛涛接过重担。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留给卫涛涛筹备课程的时间,只有一周。


“临危受命稍微有点言重,‘救火队员’吧。”卫涛涛噙着微笑如是谦辞,但聆听具体过程才能领会,一句谦辞是如何将一位科学家的自谦展现得淋漓尽致。


准备工作从教学材料开始。在细胞教研室张宏、胡俊杰两位老师的帮助下,卫涛涛借阅了大量兄弟院校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课件。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他很快对国内细胞生物学的主流课程内容设置有了整体了解,心中对自己的课件框架也逐渐有了轮廓。但卫涛涛并不满足于此,他明白,国科大不一样。“国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在课堂氛围、课后互动方面,的确让我感觉到咱们的学生素质非常高。”


卫涛涛办公室书架一角


打造专属于国科大学生的理想课堂,卫涛涛要下的功夫远不止于教学材料。这一周,兄弟院校的《细胞生物学》课堂上,突然多了一位老成的新面孔。他不只是听讲,还关注着授课老师们的上课节奏,关注身边年轻同学的反应和课堂整体的氛围,从每一个可以被考察到的角度学习每一堂课。


“然后大概就知道应该怎么上。”轻描淡写,大有周章。


短短的168个小时,白日里他在课堂上观摩名师之教汲取经验,星夜时他在资料中采撷百家之长编制课件,忘我的高效筹备让他在第一次站上本科生的讲台时,便为学生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课堂。


亲临兄弟院校课堂的经历,也让卫涛涛对自己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和区分点。“我去听的是大课,就是平行班,比咱们的人要多。”对于国科大的本科生,他不希望自己的课程仅仅是“普及课的那种感觉”。科教融合的精品小班课,是他给自己的课程定位。


卫涛涛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教与学是双向的


讲台上的卫涛涛总身着一件干净洗练的衬衫,站得板正,依稀能看到军人家庭的熏陶教养。清晰的思路,平稳的语速,他极少卡壳出错。授课的一字一句、一秒一分都如同早已预演过一般精准而从容,甚至连“抖包袱”的时间都估摸得当。
“细胞生物学是由细节支撑起来的庞杂系统。”卫涛涛和他的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持着统一而恰如其分的概括。生物专业核心必修课的身份印证着它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也预示着它知识体系的浩瀚广博。“这门课的知识密度太高了。我其实是在40个课时里头强塞进去了80个课时的讲述内容。”紧凑的课时安排遇上海量的知识内容,对教师的知识框架构建能力、讲课节奏把控技艺都提出极高的要求。
“上课的时候看幻灯片,大多以图片为主,但是课后翻阅课件复习,就会发现每张课件下有非常详细的备注,比如引用的文献、文献的要点等。”2021届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杨柯说。


卫涛涛在实验室


除了备课的细致用心,在讲课方式上卫涛涛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若一味平铺直叙,繁重的课程体量难免让课堂变为枯燥的灌输,卫涛涛便用个性的叙述方式,不时活跃课堂氛围。


“我这个人相对来说比较‘贫’,所以我讲课应该不会很闷。能够适当地调节课堂的氛围,这个很重要。”幽默的关键在于贴近学生,卫涛涛对此很有心得。
“我还是比较随性一些。有的时候也会善意地拿自己或者同事们调侃一下。”他笑着说起课上提及另一位同事,教神经生物学的赫荣乔老师的小段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学其他各个分支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卫涛涛希望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和建立桥梁,而学生们常常接触的任课老师们便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媒介。“其实也不是刻意的去调节气氛,都是随机的。”
问及更喜欢教学还是科研时,他答道:“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像是单兵作战,而站上讲台则是指挥员的感觉。实验室是场寂寞的修行,教学则是快乐的一个双向的学习和提升过程。”享受轻快的氛围,并从中不断提升自我是卫涛涛对课堂一以贯之的要求。
由于起初是学期中途接手课程,卫涛涛并没有对先前的授课内容做颠覆性的修改,而是以保证课程整体连贯性为重,在确保涵盖重要教学要素的情况下,对内容细节进行补充性的取舍,将自己的特色慢慢融入到课程中去。教学多年来,《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卫氏”风格逐渐形成。“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他如此总结。
授业解惑的同时,卫涛涛自己也获益颇多。“教学,能让我深入地思考以前觉得顺理成章的事,这对老师提升整体的学术思维架构很有帮助。自己做科研时的那些只知其然而未思其所以然的问题,一旦进入到教学中就必须整个捋一遍,弄明白。这时候我才发现,内部蕴含的一些道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书本与前沿之间的桥梁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卫涛涛明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对于《细胞生物学》课程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卫涛涛总会将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其间,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尽早进入科研状态。“了解真正的领域前沿,知道哪方面的研究是目前细胞生物学和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后,就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方向同课本上的一些经典知识进行整合,以更新已经比较成熟的知识体系。”


每年,卫涛涛都会将前一年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地补充讲述相关内容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力求常讲常新。学生们也慢慢学会模仿着他的语气说:“接下来我们花10分钟的时间来了解一下这位老师最近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以下简称‘CNS’)上的工作。”书本和前沿之间,只差一个卫涛涛。


卫涛涛在实验室


时间倒回2019年的10月21日,关于细胞铁死亡研究的两篇突破性进展论文背靠背发表于Nature。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离子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卫涛涛敏锐察觉到它在耐药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潜在的突破能力。他又联想到,201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正授予了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两位科学家。作为领域成熟度和重要性的一个风向标,每年的诺奖归属都广受关注,而与肿瘤免疫治疗直接相关的铁死亡,无疑是这面风向标一个出色的引申。


“这两篇论文筛选策略不同,但最后殊途同归,而且实验数据能充分支撑其结论。”细胞死亡同时也是《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卫涛涛认定,这是给学生们的理想教辅。于是,在做好课程内容排布调整的情况下,两周后他将这两篇论文的具体成果用了两个学时的时间向学生进行介绍:既充分介绍了两篇论文中涉及的许多最新的细胞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向学生们拓展了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理论。“通过讲述最新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前沿,就可以扩展既有的课程架构。”卫涛涛以此把学生对于细胞死亡的认识提升到一个与国际前沿接轨的程度。


大三本科生们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理解发表在CNS上的顶尖科学成果?卫涛涛的答复非常肯定:“其实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只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他们都能够理解的!”相信学生能力的同时,卫涛涛也用高明的教学规划巧妙助力。


卫涛涛


“讲述这些内容的时间节点是每年10月,到这时,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能够理解最新成果,以及成果对今后的学科发展乃至社会走向造成的影响。”


“2020年度诺贝尔奖化学奖所授予的基因编辑工作,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在人口健康、生物工程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他举例道,“其实很容易把它整合在细胞生物学的讲述内容里。而这些内容也都是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的。”将诺奖故事有机结合入课堂中,卫涛涛希望学生能充分了解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他们尽快了解学术发展前沿、确定自己要为之奋斗的学科方向铺好基石。


在这场从书本驶向前沿的旅程中,2020届化学专业本科生汪泽宇收获颇多,他说:“对于我这种辅修的同学来说,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打好与生物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虽然在目前的学习研究中,我不会时时刻刻都用上,但有朝一日涉及到这方面内容时,它能让我明白该往哪个方向走。”


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慈师


2021年秋季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卫涛涛调侃着让自己正读研二的得意门生“好好地重修这门课”,一时满堂欢笑声。担任《细胞生物学》课程助教的赵军程是国科大2020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也是卫涛涛《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第一批“听众”。对4年前的点滴细节,他至今记忆犹新。因为细胞生物学和主修专业的结课考试连堂进行,复习时他未能安排好时间。结课考试后,卫老师看他“在考场上眼神比较恍惚”,便主动找上他,询问考试情况和试题难度。


从材料专业本科生到生物专业研究生,在专业转型、学科交叉的路上,赵军程得到了卫涛涛的悉心指引,这也与卫涛涛自身经历密不可分。受当时大环境影响,他16岁时就叩开化学专业的大门。“4年大学学习让我对化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随着求学层次提高、专业领域变窄,我慢慢觉得兴趣在化生交叉上。”


明确兴趣方向后,卫涛涛选择了从建所之初就强调多学科交叉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化学生物学背景交叉融合的氛围下成长。“学科交叉融合对我的学术思维养成和教学方面的思考很有帮助,也算是我的一个成功密码吧。”


本科时,赵军程就对药物治疗方向的研究颇感兴趣,卫涛涛主动了解了他的专业背景,知悉了他的兴趣点,不断鼓励着他循着兴趣发展。用卫涛涛的话说,这是“传承生物物理所的一贯特色”,是他对于学术代际传承的践行。卫涛涛的课堂上,有来自生物、化学、材料、环境等专业的学生。他希望自己的课程不止于传授专业知识,更要给不同的学生以“定制级”的收获,让他们对于生命科学的学科设置都能有一个通盘认识。“这样在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业和求学道路的时候就能够有的放矢。”


卫涛涛及其部分课题组成员(从左至右依次为:肖敏、卫涛涛、张叶、赵军程)


卫涛涛把自己的课程锚定为学生们可以藉由构筑生命科学宏观图像的一个切入点。“课程评价的时候,也有学生这么说,我的这门课让他们对于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能够逐步绘制出一个更整体更宏观的全景图,这也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一件事情。”当看到学生们给出肯定的课程评价时,卫涛涛的眼角藏不住自豪。学生们的反馈并不只是单向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迸发的闪光点,便是卫涛涛一番苦心的最好回报。


卫涛涛在实验室


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卫涛涛与学生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也广有声名。在学生们的印象中,卫涛涛从来没有发火生气过,甚至都不会大声说话。“老师平时经常和我们开玩笑,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赵军程回忆起自己每每实验失败时,卫涛涛都会和蔼地给予他鼓励,耐心听取他实验过程与结果的汇报,帮助他分析原因。


“做科研真的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随着科研深入,自己的兴趣会激活。兴致勃勃是能克服一些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的,这时候只感觉乐在其中。”大概是学生们的实验经历总能引起卫涛涛的强烈共鸣,他常常这样教导学生们。


面对无法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业平衡的学生,卫涛涛会耐心沟通,引导他克服心理弱点。当有学生因为突发疾病而学业受阻,卫涛涛帮助他筹集善款,联系医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喜学生之所喜,忧学生之所忧,卫涛涛不求做到事事周全,但求做到尽职尽责。


谈到希望学生能从自己的课堂上学到什么时,卫涛涛笑道:“这个问题有点宏观。”旋即稍作思考,“第一就是不要丧失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第二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学得会,其次要用得上。一方面能够顶天立地,一方面又能够接地气。


所谓顶天立地,是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学业规划时能将领域相关学科串联起来,对生命科学形成一个通盘的认识;而接地气则是在修完这门课之后,学生至少能够了解很多疾病发生、发病的一些机制,能够明辨家族微信群里似是而非的信息,起到在家庭内部科普的目的。学生们有所得、有所成,这就是卫涛涛身为教师最朴素、最真切、最纯粹的期望。


# 采访手记


我有幸于2021年秋季学期成为卫涛涛老师课堂的一分子,在课堂点滴中亲身体验他的教学和人格魅力,了解不止局限于专访的他。


卫老师对于细节的记忆达到了令人讶异的程度,他清楚地记得每一年《细胞生物学》的课堂人数,最多的一次64人,最少的一次54人。被问及与其他高校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有何不同时,他也能准确地说出许多课程团队的牵头老师。也许只有如此注重细节的老师,才能教好这样一门充满细节的课程。


卫老师的幽默和金句迭出也远不止于课堂讲授,他每年都会给学生们布置的分组报告选题也独具匠心:“当我老了:我们离了解及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还有多远”“家族群(防)拉黑秘笈:保健品与智商税”“Command and conquer(命令与征服,经典的游戏系列——记者注):癌细胞的远征”“生理思政课:如何唤醒试图躺平的胰岛Beta细胞的内驱力”……或征引亲切感十足的歌曲、游戏,或妙用新词热词先声夺人,或直击青年人的共同点。收获的不只是学生们“10G冲浪”的一致认可,更是他所推崇的“令人享受的互动和反馈”。


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拍照的那天,我体验到卫老师课题组的轻松氛围,不禁感慨怎会有这般“融洽的师生关系”,一时羡慕、期待、敬佩多种情绪涌上心头。来到卫老师办公室,看到书架上除了整齐的专业书籍,还有许多合影,细看有几张十分眼熟,回想一番后发现原来教师节那天在卫老师的朋友圈出现过。2021年10月29日,恰逢卫老师的导师杨福愉院士生辰,卫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一张自己与老师的最新合照。都说薪火相传,为师为范,或许尊师与重教是分不开的,因为感念师恩,所以当自己为师之时,才会严格要求,追求极致。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1年第五期

原标题《卫涛涛:三秋领雁 化雨春风》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国科大》杂志


阅读推荐:

敬畏!热爱!她的N个100分钟,活力满满!

江雷院士:虽然无法报答导师,但可以把爱传递给学生

在科技“无人区”,

做国家最需要的事!

这项冷门绝学,

在“世外桃源”发掘考古“盲盒”!

深受学生好评!

这门课,“跨次元”对话脑电波!

保持纯粹、敬畏和热爱,

他们是这样的人……

这位院士,

37年不离三尺讲台

这门“抢手”课,

用音乐架起艺术与科学的桥

院士这堂“天文课”,

点亮科学之光!

这堂力学课,

打开我的“科学之门”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陈建韬 蒋姊宣

图片/甘涵臣 马泽军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美编/李宇涵

责编/谢午阳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