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出圈!“产氢”保障队:让世界看到“中国速度”!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2013届博士毕业生贾玉莹所在团队从真正的进场施工到运营,仅仅用时6个月,以最快速度建成并顺利运营投产了全球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之一,助力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绿氢供应。在这背后,是学科知识的落地生根,夜以继日的统筹、实验、判断,无数个24小时在现场的坚守。“排气管里接出来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原本印象中大巴车熏黑的排气管,如今光亮如新。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随处可见印有“氢能”字样的大巴车往返于各大场馆之间。它们的驱动力,来自氢与氧在燃料电池堆栈里氧化反应产生的电能,整个过程中的产物只有水。使用的氢气更是环保等级“最高段位”的“绿氢”——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真正实现了生产使用全过程“零排放”。这就是本届绿色冬奥的“亮眼明星”氢燃料电池车。
作为团队运营总监,国科大2013届博士毕业生贾玉莹参与负责向张家口赛区供应氢气的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的内外协调。2021年,他所在团队在短短13个月内,以最快速度建成并顺利运营投产了全球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之一,冬奥期间为张家口赛区供应约80吨绿色氢气,超过赛区绿氢总供应量的75%。
知识“落地”才能“生根”
与国科大读博时寻找课题突破口一样,他和同事捕捉到,使用“绿氢”将成为能源领域向低碳“转身”的关键桥梁。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珠三角到成渝地区,贾玉莹开始和同事在国内辗转寻觅合作项目。2019年6月,团队在与合作伙伴洽谈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时,针对电解水制氢的想法一拍即合。
根据团队的战略规划,项目将成为一场产能供给与应用检验的双向奔赴。一方面保障冬奥期间氢能供应,另一方面,冬奥期间的“绿色大巴”也成为一个绝佳的应用场景。
“只有把知识‘落地’用于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生根’发挥它应有之价值。”
纳米催化、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回忆起国科大博士生涯,贾玉莹与新能源领域或经典或前沿的知识点相逢相伴。真正把它们消化吸收,仰赖贾玉莹一个个打磨实验的夜晚。
“为了获得理想数据,曾无数次小心谨慎地将二氧化钛溶胶滴入到多孔氧化铝模板中。那些时刻鲜活、具象,留在指尖,记忆深刻。”
这种“越是困难,越迎难向上”的工作习惯,从埋首实验器材的月光下开始生长,一直开放在进入职场后的悠长岁月中。
那段没有见过阳光的日子
打通每一段枝节的项目攻关期,团队时常遇到突如其来的“梗阻”,挡在眼前,急迫到“起火冒烟”。
原定2021年11月中下旬完成外线路35kV供电的走线方案,由于一段地下穿管工作遇到岩石无法完成,需要临时改变线路,团队立刻展开应急沟通,在现场坚守一夜,制定出新的施工方案。
“距离冬奥保供最后一个月,基本上不知道中央控制室外是白天还是黑夜,偶尔通过摄像头,看一看外面的太阳是否下山,那段时间基本上没见过阳光。”
由于总指挥临时有事,贾玉莹和两位同事在最后关头共同承担了调试总指挥的实际工作,3人24小时在没有窗户的中央控制室轮值,最终完成了制氢、压缩和充装氢气的所有调试工作。
向世界证明“中国速度”
起初贾玉莹和同事都有些信心不足。
在贾玉莹看来,中国该领域的发展模式像是一个“奔跑的少年”,活力十足,无限可能,但也有不少的挑战。“我们是在一个行业还未成熟、信息也并不完全的情况下,说服公司的投资委员会将资金投入到这个项目。”
贾玉莹和同事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一边奔走,交出了从平地到建成投产只用半年时间的答卷,成功保障了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绿氢供应,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现在很多国外同事都想要过来‘抄作业’,我们也算是做到了向外输出技术和经验呢!”
贾玉莹认为项目最大的成绩是,“让世界看到我们”。
项目制氢的关键设备和技术均属于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设备相比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项目的实际运营也让公司看到了国内产品的可靠性,这对于将国内产品推向国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中国速度”中感受到的“少年感”,正是贾玉莹最想和师弟师妹分享的心得:“趁着年轻,一定要多尝试,不断地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超千辆氢燃料电池车运行,贾玉莹和团队见证了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飞速发展,未来还将继续为京津冀地区供应绿色氢气,全面“脱碳”出行将落地开花,不再是梦。
不管是曾经求学时的科研攻关,还是如今项目的过关斩将,贾玉莹有一个比喻,它们像磨刀石,用钝感换来锋锐,将智慧与创造力打磨得光亮美好。
阅读推荐: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融媒体编辑部
文字/脱畅
图片/受访者提供
美编/谢午阳
责编/刘阁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