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总书记刚刚到过的这个实验室,做农业“芯片”研究!
>>
如何培养好青年科技人才
《瞭望》: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大批献身科技事业的青年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什么?
杨维才:人才培养是要在一定基础上的,这个基础就是兴趣。要筛选出一批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并激发其内在动力。科研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科研素质的养成、宽阔的视野与敏锐的洞察力,都非朝夕之功。
就说我自己吧。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比较困难。那时候,能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走出农村有个更好的未来,所以学习都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1980年考入兰大生物系后,我对细胞生殖发育产生兴趣。所以硕士期间就开始研习雌配子体超微结构等细胞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每天泡在实验室里,不厌其烦地做切片,反复进行电镜观察。读博时更甚于此。这种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使我对科学研究始终有一种热情,并督促自己不断开拓视野、探索未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不断成长、不断有所收获。
《瞭望》:在你的求学路上,哪个阶段对现在从事科研工作更重要?
杨维才:从科研角度讲,博士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大学是学习知识、打基础阶段;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是培养你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产实际、用于探索未知、产生新的知识。
博士阶段要学会怎样做科研,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讲好“科研故事”的能力。提出的科研思想要能够得到实验的佐证并完整呈现,就要把科研成果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写好并传达出来。博士阶段的各种学习都是对以后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种必要的培养和训练。
除了自身刻苦钻研,好的学术氛围对青年人才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导师,会把他好的思想、好的科研方法、思维方式传承下去;一个小组式的传帮带,会让人才成长更快。
读硕士时,我的导师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资深院士郑国锠先生。他要求我们每年要阅读100多篇英文文献,看过之后还会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或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来。这种科研训练,为我打下了扎实基础,使我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读博时,能非常好地适应那里的科研工作。
读博期间,荷兰导师为我争取到在1992年世界分子生物学大会做10分钟学术报告的机会。为此,我的讲演稿修改数遍,试讲十几遍。讲稿的每句话,所要传达的每个信息都经过导师和团队的认真讨论和缜密思考。这种小组式的传帮带,让我从中学习、提高了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阶段。严格讲,博士论文,更像一篇学术论文。它不仅要求作者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备大量理论知识,并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要具有一定水平的独立科研能力,能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做出有价值的成果。
我的博士论文改写了八九稿。在论文修改过程中,与导师多次面对面地坦诚交流讨论,能深刻感受到导师的思想脉动;导师对论文的几次修改,更让我感受到他的严谨和对科研精确描述的艺术把握,令我受益匪浅。还有合作精神等,都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极大帮助。
如果年轻人对科学感兴趣,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报效国家,那么科学报国,是个非常棒的选择。我们敬仰的许多科学前辈就是走的这条路。
>>
怎样营造理想的科研生态
面向我国农业和人口健康的重大战略需求及生命科学前沿的研究工作,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杨维才表示:“所里对研究生更注重培养过程,比如课题组的周例会,组内讨论、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等。所里更是大力支持年轻科研人员,无论是其外出答辩或做报告,他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往往是一个团队在提供建议和帮助。”
此外,在杨维才看来,科研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研究人员应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充满激情,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有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坚持,以及因为热爱而专心科研、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精神。
回顾海南成立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成立之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现在已经是一个新兴的种业创新高地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
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要在“一粒种子”上
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大的文章
为未来育种,端牢中国饭碗
作为青年“育种人”
我们责无旁贷,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文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央视新闻、《瞭望》新闻周刊,略有删减。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整理/融媒体编辑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
央视新闻 《瞭望》新闻周刊
美编/何邦彦
责编/纪灿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