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卡封面图,出自这位后勤师傅!
编者按:大型活动的现场,学校媒体平台的摄影作者栏,时常跃动着一个匆忙又熟悉的身影和名字。他每日巡检车的后备箱里,各类电力维修工具与长长短短的相机镜头一同相伴,引起过很多校园师生的好奇;在主责工作中,张京科负责着偌大校园的电力系统,致力将工作推敲成作品,在业余爱好中,他捕捉着雁栖湖畔的晨光暮色,愿意将光影打磨成回忆。
如今工作实操与摄影爱好已成为密不可分的“盟友”,它们互相成就和彼此支持,奔走在热爱里永不止步。这个五月校园花海里,我们从中摘取一朵美丽,致敬劳动,聚焦热爱。
“这是学校外请的摄影师么?”
2月份国科大开学首日清晨的校门旁,一个人头戴鸭舌帽,背着“长枪短炮”,正在定格新学期新气象。大家正在疑惑时,同事喊了一声他的名字。
“您就是张京科啊,之前总在学校媒体上看到您的署名。”
他笑起来礼貌回应,熟练收好相机,便继续和部门同事忙活去了。
原来,这位国科大各种风景大片的幕后拍摄者,其实是学校总务部一名普通的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张京科。
张京科
“错峰出发”的日与夜
“这个地方得把线重新绕一下,确保没问题。”为了保证隔天国科大钟楼钟声继续如期响起,晚上9点多,张京科和同事们带着工具还在钟楼下抢修电缆。
这种“错峰出发”早已是常态。腊月廿九抢修校园西区电路,夜幕降临后巡视后山路灯,在几乎空无一人的暑假校园里一间间改造教室……雁栖湖校区电力运行维修部办公室里,一块由备忘、日程和计算公式填满的黑板,见证着无数个张京科与同事并肩作战的日夜,无数次“重新点亮”的抢修工作也从这里出发。
办公室的黑板
对于8人组成的低压维修小组,保障校区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内所有区域的电力维护和修理,并非易事。
大大小小的电力线路,如同延伸全身的毛细血管,是校园活力正常运行的保障。雁栖湖校区东西两区共计220个配电室、687盏校园路灯、配电间及电力竖井的111面配电柜的228个电气回路,甚至作为校园地标的大钟楼,张京科和同事们每天都会逐一巡查。
学校电梯井道安全检查
清晨7点,他们常常已把配电室情况清点完毕,晚上10点,师傅们可能还在学生宿舍抢修空调;加之维修时间通常要与教室、宿舍的正常使用时间错峰,越是节假日,越是加班加点的时刻,越是休息时段,越需要逆行上岗。
因而,正常的学校教职工作息时间表和节假日安排,从来不适用于张京科多年来的每个24小时。
值班交接表
作为“这个园子”的第二代守护人,张京科回忆,自己是在雁栖湖校区这片土地上“跑着长大”的。1983年起,张京科开始为这个大学校园服务,最开始属于原中科院管理干部学院的一名职工,2013年前后,加入国科大总务部,成为雁栖湖校区电力运行维修部低压维修组的一员。
看着校园从最开始几栋教学楼到东区开园,再到如今不断拔地而起的建筑群和日益丰富的校园设施。如流的劳动时光中,自己与校园并肩成长。
维修工具一旁常备相机镜头
“学校有太多可拍的了。”自小就爱动手和观察,身边爱好摄影的亲戚朋友也不在少数,而张京科坦言,自己拍照真正“规模化产出”开始于国科大工作以后。
长期奔波穿梭校园的工作性质,回馈给他更多观察校园的视角。“只要巡查或者维修,后备箱里永远都有陪着我的相机包。”维修工具的特写和同事并肩忙碌的瞬间、工作间隙抬头仰望的蓝天、校园灿烂的春花,都成为进入张京科镜头的美好点滴。
张京科给办公室一角的小花拍延时
深厚的学术氛围、师生们对知识的追求都落在张京科的眼里、心里。他喜欢拍学生们三五成群走去上课的画面,晨光洒在学生朝气蓬勃的脸庞上,映着远处红色的教学楼,让人感受到这里,永远年轻着,跃动着。“我们的校园太美了,我想用镜头告诉大家。”
自己冲洗的国产乐凯胶卷,4台单反相机、长长短短的镜头、6块储满的硬盘……物件们从崭新到斑驳,承载着张京科按下的每一次快门,每一份思索,收藏了好多个他摸黑爬山的清晨。“繁忙工作缝隙里的碎片时间,我唯一的消遣和爱好,就是‘拍片子’。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到达山顶,赶上日出和云海,再开车赶回学校,刚好不耽误准时上班。”
勤快是最佳路径,和做科研一样
凭着多年摄影经历积累的荣誉和获奖作品,张京科成功申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摄影研修班,有机会结识了特别多圈内有名的优秀摄影家,这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摄影世界。“原来,一幅摄影作品中蕴含的智慧如此精妙,甚至启发自己去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本质。”上课后的张京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每晚睡前他都会把课程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课堂笔记更是比上学时还认真,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一点,是对摄影这件事的态度。
“摄影要尊重镜头,拍摄前先在脑海里构图,心里告诉自己,每按下一次快门,我都要对得起这张照片。”家人看到他为了拍一朵花,蹲在原地半个小时,为了拍长城,连续一个月早出晚归,忍不住笑他,可张京科有着自己的道理:“不同时刻的同一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常拍常新,就像每一个校园清晨,都会捕捉不一样的美好。”
这也让他深刻体味到,摄影技法的打磨,绝不能只是一味盲目购置设备,或是停留在书本和画册,“‘勤快’,是学习摄影的最佳路径,和咱们学校师生做科研一样。”
张京科摄影作品
相辅相成的工作与爱好
灿烂阳光、蓝天绿茵、屹立红旗下的雁栖湖校区图书馆,国科大师生现在使用的校园卡背景图,就是出自张京科之手。“当时在校园里跑来跑去拍摄了好多,我精选了一组,最后学校选定了我这一张。”
带着科研风格打磨技艺,张京科很快走过“由着兴趣瞎拍”阶段,成了校媒图片专栏的常客,还会时常接到学校各部门以及怀柔区委单位、各媒体平台的邀请,参与学校重大活动航拍、怀柔招商海报大图制作、担任摄影比赛的评委……在张京科眼里,“每次都是打磨作品的学习好机会”。
校园一卡通
“以前那些证书和奖杯都成小孙女的玩具了,现在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多做些有益、有用的事。”一句话带过了曾经的荣誉,张京科转头便兴致勃勃讲起了自己最近一张在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照片。
办公电脑的CAD软件界面中,一张学校勤园周边的航拍照片上用红圈标出了计划改造区域,“我航拍的这张实景图,现在直接作为园区道路改造工程中的图纸,基本不差分毫,太有用了!”自从发掘到摄影作品的这个“额外功能”,团队甚至不再需要另外设计施工图纸了。
摄影作品用作校园施工图纸
许多同样热爱摄影的师生,也会主动找这位“爱摄影的后勤师傅”请教和交流,大家推选他作为学校教职工摄影协会的负责人之一,带领大家工作之余走进自然,留影美好。工作的助益,师生的肯定,同事的信任,“这些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鼓励,胜过任何奖项。”
满意的作品是有思想的
不论工作还是摄影,一种“热爱、向上的氛围”是张京科最理想的“目标境界”。天气不好且没有外出工作的时候,他会组织年轻同事在他设计改造的小教室里,讲解讨论一些与电力相关的物理知识。
“停水半天我们也许可以坚持一下,这么大一个园子(校园),停电半小时,谁敢试一试?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做到精益求精。”
张京科指了指教室黑板上的公式:“万变不离其宗。类似最基本的欧姆定律,维修中遵循的原理,都离不开这些基本知识。摄影也是这样,讲究构图、色彩和光影的规律,有轻有重、有大有小,看着才有情感、有侧重。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是有思想的。”讲到这些细节,张京科认真的神态始终保持着一股盎然兴致,每项工作都像对待一幅摄影作品。
生活中重要的心灵寄托,“晚上10点半,合唱排练结束,夜幕四合,新月初露,吹着口哨哼着歌,和着悠悠传来的《喀秋莎》,是我在国科大最幸福的时刻。”
电力运行维修部办公室记事板
“一天24小时我不知道要接多少电话,精神一直高度紧张,但电力工作就是如此啊:保持热情,时刻在线。”即便在采访过程中,几乎隔十几分钟,电话铃声就要响起一次。
与平时运维校园电力设施的工作同理,每幅摄影作品张京科先要自己满意,才愿意展示和分享,致力于保障它们呈现最好状态。
“还记得年轻时,我为了锻炼‘坐得住’的本领,逼自己每晚坚持钓鱼。现在每晚我会坐在电脑前,整理我积累的照片素材,裁剪、调整,再按时间归档和编码……”
和20年前为磨砺心性独坐雁栖湖旁垂钓的夜晚一样,张京科希望自己继续坚持在一份持续的热情里,打磨自己,雕琢作品,感染他人。
不同的是,对校园、工作责任和摄影世界日渐深厚的理解和热爱。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3年第二期
原标题《张京科的一天24小时》
点击下方或文末“阅读原文”
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国科大》杂志
他们,全国表彰!他们,校园最美!
厉害了,北京青少年!
你好•◡•,回家啦!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融媒体编辑部 记者团
文字/脱畅
图片/受访者提供
美编/谭莹莹 何邦彦 方珂
责编/郝宁杰
分享+1
点赞+1
在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