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者李舟:我只是一个有点好奇心的学生

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09-17


编者按: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领雁金奖”获得者中,有一位在学生眼中亦师亦友的博士生导师——李舟,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以下简称“纳米能源所”)研究员,主攻传感器和健康医疗模块。和很多科研工作者的起步一样,刚博士毕业的他并不知道前路在何方。回忆起那段彷徨的日子,他坚定地说:“当时对未来做什么是不明确的,但,对科研的喜爱从来没变过。”2023年8月19日,恰逢第六个中国医师节,跟国晓薇一起,领悟李舟作为医者的另一种表达。




“今天是报到的第三天,这几天都很忙,也一直没抽出时间来写日记,今天就算开始。”黄昏时分的办公室里,李舟左手拿着笔记本,右手食指在纸张上移动,逐字地念出这句话。说完,他笑着补充道:“结果开完头就再也没写了。”


这本笔记陪伴李舟近20年。从2004年在北京大学读研,到研究生阶段的交叉学科讲座,再到后来参加工作,一有新的想法,李舟就会在本子上记一笔:“水流驱动的压电电池”“老鼠的运动可以作为研究基础”“心脏表面的装置甚至可以做成人工起搏器”……如果把本子从第一页,一直往后翻,可以看到一行接一行的文字、手绘的示意图和勾划删改过的序号。


在这些想法里,李舟目前只实现了其中的两三个。这个数字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故事——如今的他,是国科大博士生导师、纳米能源所研究员。在别人眼中,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获得者,而在自己眼中,他只是一个有点好奇心的学生。


李舟



科研路迢,爱抵漫长 


对新事物的好奇,可以追溯到他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李舟的父母买了3个玩具回家,其中有一把电动玩具枪和一个可以自动掉头的玩具车。对于刚上小学的李舟来说,这个玩具非常有吸引力。为了看它们为什么能动,他和同学一起把这两个玩具拆了。在那个年代,一个包子一毛钱,而一套电动玩具车起码十几块钱。“后来就再也没有(玩具)了。”李舟已经不太记得父母当时的反应,“反正没有挨打。”


1999年,李舟离开生活了18年的湖北宜昌,来到武汉大学学习临床医学。“当时我们选医学的时候,我同学里面,有很多都是父母要求,觉得当医生挺好,而我是自己选择学医的。”当时的他,对心脏特别感兴趣:心脏移植、血管搭桥、心脏起搏,在他眼里都很有意思。5年后,他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希望能做一名胸外科大夫。不巧的是,当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并不招心血管外科的学生,“既然要考北大,那就换个专业,换到了生物医学工程。”


李舟在实验室调试设备

通俗而言,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运用物理、化学、电子、生物、材料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问题的学科。在他看来,医学的进步不光要靠医生自身的力量,更是由医生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共同作用而实现的。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北大的生物医学工程,有个很好的传统,叫交叉学科报告。”李舟回忆,这个讲座是针对于全校的,视野非常广阔,所获取到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台上的人作报告的时候,我会去想,他这么做是不是最好的?有没有更优的?这里面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报告,每学期请10个人来讲,李舟基本上都去听了。每一次听,笔记本上都会增添几个新的序号。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些脑子里的设想究竟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只是想“先写下来,别忘了”。在今天看来,一些当时存在于脑海中的想象,已经成为现实。


2019年,他的团队研发出一款可植入式自驱动心脏起搏器,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这样的“用心发电”有望让患者免于更换失效电池之苦。而这个发明的最初构想,就源于他珍藏的那个笔记本。“你梦想了很久的东西在你手里变成现实了。”李舟眼里闪着光,“把一个虚的想法,变成一个实的物体,这是非常让人兴奋的事情。”


李舟在实验室


师徒互补,三代传承

一迈入纳米能源所主楼,一棵“树”随即映入眼帘。这是王中林院士提出来的研究所的几个重大研究领域。以纳米发电机、压电电子学等为基础,向上“生长”发展出自驱动系统、自供电能源包等外围应用。作为王中林院士的学生,李舟主要研究的是传感器和健康医疗模块。


在读硕士的最后一年,李舟转到了王中林院士门下读博士。“王老师带我进入到一个材料和医学、电子和医学交叉的方向,这是一个新的赛道。”


正是这样的选择,让李舟在一个崭新的领域初露头角,在他逐渐取得科研进展的同时,“兴趣”鼓舞着他攀往更高的峰顶。


李舟在纳米能源所

谈及恩师王中林院士对自己的影响,李舟认为这不仅存在于科研道路上,还体现在一系列待人接物的方法上。在改论文时,王中林院士会逐字逐句地从头改到尾。最久的一次,王中林教李舟改了两天半。“他会把你的每个数据、每一幅图,给你敲定得非常细。”王中林院士的这份严谨与认真,也无声地留在李舟心底,直到他教自己的学生时才有了痕迹。


纳米能源所博士后谈溥川从大一开始就是李舟的学生,到今年师徒二人相识已11年。谈到最欣赏李舟的一点,谈溥川毫不犹豫:“特别有干劲儿。李老师干什么都精力满满,做事情也不怕麻烦,力求做到最好。”在改学生的第一篇论文时,李舟从逻辑开始,捋到文字、用词。他会花很久时间斟酌一个词,“有时他自己也会很纠结,于是就仔细查阅各类英文词典软件,一个一个看,例句是什么,词怎么用。”


在李舟众多的学生中,欧阳涵是第一个留在国科大任教的。如今作为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的他,回忆起当年李舟为他修改论文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将近10遍吧,前前后后没有十遍也有七八遍,怎么作图、怎么表达、怎么与审稿人沟通,检查每一个单词、标点甚至是空格。老师教导的不仅是做研究的技巧,更多的是治学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欧阳涵任教后,开始理解李舟的初衷。


最让欧阳涵受启发的一点,是李舟对学生的悉心鼓励。有时学生提出了一个想法,尽管老师认为这不一定对,但也还是会鼓励学生去尝试,用数据和结果说话。“对事不对人”是学生对李舟的另一个印象。“他有时候批评你了,不是说他就对你这个人印象不好,而是觉得你这个事情可以做得更好。”谈溥川说。

李舟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专注过程,留心生活

李舟离开办公室最晚的一次,是凌晨3点多钟。而平常,他也会在办公室待到晚上11点半左右。这种吃苦耐劳的品质,李舟自认源于父母:“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他们觉得自己累一点都没关系。”


除了平均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李舟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工作。“一天如果说连轴转,做很多事情,其实等你稍微一停下来,就会感觉到累,但在过程中你是不能累的。你要累了,事情就没办法推进下去了。”当把手头的事情都弄完时,李舟有时感到有些透支。“喝茶,我觉得喝茶挺好的。”


当感到压力时,李舟会选择去运动。篮球、羽毛球、游泳,都是他的兴趣所在。为了鼓励组里的同学多去运动、锻炼身体,他给组员们买过健身房的次卡。


“我们课题组的特点,就是整个团队的氛围比较好。”欧阳涵说。因为组员多,每个月课题组都会挑出一个组会,来给当月过生日的同学订个大蛋糕,点上蜡烛,许愿。“早点发论文、早日毕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日祝福。


李舟(红衣5号)在篮球比赛中投篮

李舟和课题组成员(部分)合影

为了兼顾家庭和工作,李舟最近想到了一个办法。“尽量周末能够陪伴家人。”原来,他会把工作带回家,等妻儿睡了觉,再看邮件、处理文章。现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周末带电脑回家只是为了应急,“但是也很难,有时候周末出差,就老不在。”


从科研的严谨和细致蔓延开来,生活中的李舟也散发着研究者的气息。“平时我跟他在路上走,本来在闲聊说‘这朵云好漂亮’,然后他就会从流体力学开始,谈到云的形成,这是很日常的。”谈溥川忍不住笑道,“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师娘说李老师切西瓜,一定要切成平整的8块。‘8’是个偶数,可能还有对称,这真的是在细节上都很追求极致。”


暮色低垂,李舟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办公桌上,电脑屏幕下方,11张黄色便签整齐排列,上面按条记录了各种不定期的待办事项。面对数不清的未完成的“任务”,李舟已经习惯了。不管再忙再难,他始终没有动摇过做科研的心,当被问及为何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对做研究的热情时,他平静地答道:“由兴趣而来的。”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

原标题《李舟:医者的另一种表达》

点击下方或文末“阅读原文”

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国科大》杂志

这群国科大青年,在小县城建起实验室!

当上博导后,我和学生开始了“极限拉扯”

45天,这位国科大留学生的命运齿轮就此转动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陈文焕

图片/张志玮 陈文焕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美编/何邦彦 孙瑜辰

责编/马茜茜

点击关注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