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雁栖馆,10岁啦!


十年,苗木绿树成荫

十年,荒山变作校园

十年,少年从青涩走向成熟

十年,国科大教育事业谱写新篇

诉说着一个个动人故事


2023年

恰逢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

正式开馆十周年

(以下简称“雁栖馆”)


 点击播放 


十载光阴见证学子蜕变

十载光阴助力科技腾飞

十载光阴铸就辉煌

回望风雨兼程的来时路

有付出的艰辛

有收获的欣喜

有坚定的执着



近日

雁栖馆开馆十周年

暨特色馆藏主题展览正式开展

在这收获的时节

我们在雁栖馆二层大厅

恭候读者朋友前来参观

共赴十年之约



国科大图书馆始终秉持

“读者第一,服务育人”

以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

为师生读者们

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和全面的信息服务

雁栖馆于2013年启用至今

已累计服务读者1000万余人次


在馆藏图书中

有许多来自院士、名人

和关心支持国科大教育发展的

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捐赠

这些捐赠共同形成了特色馆藏

是全校师生的宝贵财富



坐在雁栖馆阅览室中

窗外长城和燕山山脉跃然入目

翻开珍贵的特色馆藏图书

在钟楼的默默注目下

感受老一辈科学家

艰苦奋斗、求索真理、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


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

在雁栖馆迎来十周岁生日之际

让我们一起沉下心来

打开尘封的记忆

看看这些珍贵的馆藏吧


夫妻院士


钱三强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夫人何泽慧院士也是一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何泽慧院士对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做出的贡献。


2001年,87岁高龄的何泽慧院士,将二人共同珍藏的2714册图书资料捐赠给了刚更名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以便这批科技资料继续发挥余热,薪火相传、泽被后学。研究生院教学资料中心(图书馆前身)专门设立了一间院士书屋,用于保藏这批图书,这份捐赠亦是我校图书馆最早接收的院士捐赠特藏。目前所有图书专架珍藏于雁栖馆二层的名人捐赠阅览室内。褶皱陈旧的图书,分明地记录着矢志建设新中国的往事,一打开便能感受到薪火相传的精神。


钱三强、何泽慧院士捐赠国科大的图书



海纳百川


2014年,国科大正式招收本科生。当年4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的丁仲礼院士向所有两院院士发出了一封募集图书的信件。丁仲礼在信中写道“国科大今年将有本科新生入学,需有德高望重者给以激励”,还提及“将在玉泉路校区专设‘院士捐赠区’,专门募集一批我院院士亲阅过的‘非专业’书籍,内容可涉及政、经、法、文、史、哲、人物传记、风情文物等多个方面”。在这封信的最后,他真诚呼吁:“一本不少,百本不多,如蒙惠赠,不胜感荷!”不仅如此,他还以身作则,率先捐书242册,并于一年后再次捐书355册。


信件一发出,便得到了很多院士的热烈回应,捐赠的书刊从祖国各地汇集到国科大图书馆,很多捐赠书刊的扉页都有院士的签章,有的上面还写着院士对学子们的殷殷寄语。2014至2015年间,共有近百位院士、名人、校领导累计捐来3984册书刊。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院士捐书活动,于国内尚属首次。


其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光鼎院士,一共捐献了书刊595册;原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共捐赠图书208册;原国科大副校长兼图书馆馆长的席南华院士捐赠51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郭景坤院士捐赠204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叶铭汉院士捐赠418册;原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原副院长李静海院士、詹文龙院士、李振声院士、胡启恒院士,现任副院长张亚平院士等,均在本次捐书活动中向国科大图书馆捐赠了图书。


院士们向国科大图书馆捐赠的图书与钤印



殷切嘱托


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多年扎根在地质工作一线。《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收录温家宝同志从1968年至1985年在地质系统工作期间的工作、学习笔记160余篇,手迹影印件632幅,是温家宝同志从现存45本、400多万字的笔记中摘选的。2016年9月27日,温家宝同志到访国科大时,不仅为大一新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我的大学》,也将这本珍贵著作捐赠给国科大,该书现珍藏于雁栖馆二层名人捐赠阅览室内。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分管中国教育工作达10年之久,对中国的教育情况体会深刻,也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院的科教事业发展。2015年9月13日,李岚清同志为国科大400余名2015级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代表作了题为《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的讲座。讲座后,李岚清同志将个人著作17册捐赠给图书馆,这些作品涵盖了李岚清同志在教育、音乐、书法、篆刻、绘画等多个领域的丰富成果。


温家宝、李岚清赠书国科大图书馆



手不释卷


成思危先生曾任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等职务,著有《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成思危论金融改革》《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等著作。2015年7月12日,成思危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成思危先生去世后,家人根据其遗愿,将他生前的工资、稿费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成思危基金”。在书籍资料方面,成思危夫人舒允宜女士耗时5个月整理出成思危先生生前珍藏的近2万册图书,并全部捐赠给了国科大。成思危先生之女成卓女士也陆续补充捐赠了数批图书。这些图书,很多都是成思危先生在出访美国、欧洲时从书店买回来的。从年少求学到后来担任国家重要单位领导,先生一直坚持读书,即使在出访的时候,也手不释卷,并坚持做读书笔记。


2016年4月8日,“成思危捐赠阅览室”揭牌仪式在雁栖馆举行。截至2023年,阅览室内珍藏有已完成编目图书19202册。另有千余件无法编目的文件资料等一并珍藏。


成思危捐赠阅览室和其家人捐赠的图书



丈量土地


刘东生院士是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家。在他的地学科学研究生涯中,七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古稀之年抵达地球两极、耄耋之年探访“死亡之海”罗布泊……谱写了一首绚丽多彩的科研人生华章。


六十余载地学研究,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领域的不懈探索,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刘东生院士在多个科学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创立了黄土学,平息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是学界公认的“黄土之父”和“地学泰斗”,也是第一位获得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地球科学家。


2018年10月14日国科大40周年校庆当天,雁栖馆举办了刘东生院士精品书籍捐赠仪式,累计接收捐赠图书共2943册。这些书既有专业教材、专著,又涵盖人文、社科、艺术等品类的各种书籍。它们被有序展列在名人捐赠阅览室中,供每位国科大师生查阅浏览。


刘东生院士赠书和部分著作



玫瑰永存


李佩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语言学家,中国早期回国专家,被称作“中国科学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教授。


李佩先生于1961年2月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外语教研室英语教师;1978年4月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外语教研室主任。李佩先生创办了“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师资班,为该学科在国内正式建立做出了开拓性工作;率领同事们创建了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英语培训班,为中国科学院京区各研究所开办了高研英语进修班、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等多层次外语培训项目。2017年1月12日李佩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9周岁。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李佩星”。


雁栖馆二层的名人捐赠阅览室内,现珍藏有李佩先生捐赠的书籍、报刊资料等共1284件册,其中既有李佩先生教学时所使用的书籍课件,亦有一些珍贵的手稿原件,如李佩先生起草的《呼吁保留中关村最早归国的老科学家们居住的宿舍楼》手稿、《愿功勋科学家居住的“高知楼”与历史长存——备建<科学家故居纪念馆>》手稿等,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


李佩先生手稿和捐赠图书



奖掖后学


白春礼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自2001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院长,2012年起任更名后的国科大首任校长,2014年起任名誉校长。20年时光里,他亲身参与、经历和见证了国科大的发展。白春礼院士自2014年至2023年共八次向图书馆捐赠图书资料1373件册,所有图书专架收藏于雁栖馆二层名人捐赠阅览室内。


2021年6月26日上午,在庆祝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信仰的力量——致敬科学家精神”图书捐赠仪式在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白春礼院士向国科大图书馆捐赠1338册书籍,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科技三会”上对广大院士、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要求,为科学家精神作了生动注解。


白春礼院士向国科大捐赠图书



浩如烟海的图书

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那泛黄的书页飒飒作响

却盖不住经过岁月沉淀的智慧


这里就像一个定格了历史的空间

无数前人留下的宝藏

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我读过你读过的书

想过你想过的事

走过你走过的路

这恰是一脉相承的应有之义


摩挲着架上的一本本图书

感受老一辈科学家们

兢兢业业研读的余热

这些来自前辈巨擘的无形力量

让后生不自觉产生共鸣共情


这些书带着触手可及的亲切

成为了师者与后生

跨越时空思想碰撞的珍贵之地



每个人的一生

都可以凝成一本书

在世界图书馆里留有存放的空间

在国科大图书馆里

国科大学子阅读先人前辈们

用一生谱写的书籍

同时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让我们扛起“科技兴邦”的大旗

发出“强国有我”的呐喊

向着下一个十年,迈步前行


2023年

作为雁栖馆开馆下个十年的开篇

图书馆将不断优化馆员队伍和分工

初心不改,推动服务升级

为保障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和世界顶尖大学建设而不懈努


通过此次展览

我们回望过去辉煌历程、汲取经验

以更佳的状态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下个十年

国科大图书馆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让我们屏息凝神,拭目以待!


@亲爱的在校生、校友

十年来,你在国科大雁栖馆

读过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是什么呢?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感动、收获和体会


关注“中国科学院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亮本篇“赞”和“在看”

截至11月19日10:10

评论区符合留言要求且点赞1~10名读者

将获得国科大图书馆赠送的

专属文创纪念品一套



最新!国科大招聘特别研究助理

特别贡献奖,国科大校友曾毓群!

国科大学子,奔赴赤水河!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来源/国科大图书馆

文图/国科大图书馆提供 王子豪

美编/何邦彦 刘锐卓

责编/张雪雅

点击关注

分享

收藏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