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一旦中美闹翻,有没有国家会站在中国一边

一年前丁丁在上海

【少儿禁】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身价破亿,局长爷爷,中国最大受益者为何铁杆反华?

全球化丧钟,不仅为张一鸣而鸣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自由微信安卓APP发布,立即下载! | 提交文章网址
查看原文

地震受灾的群众都吃什么【泸定现场报告之五】

周健 周健野谈 2022-11-22

人性周报 · 社会杂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周健野谈



灾难发生以后,人们最需要的不是牛奶和面包,而是热食。哪怕是搭起炉子给老百姓烧一口开水喝,肚子一暖和,大家马上就会有家的感觉,急躁的情绪就稳定一些。


欢迎点击视频号,关注、点赞、转发,视频更精彩!


每一次去灾区,我第一要看的就是集中安置点有没有热食供应。

9月8日,我在“泸定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吃午饭,卤牛肉、猪头肉加两个素菜一个汤,比我在北京中午的工作餐都吃得好。

在一个地震重灾镇的集中安置点,我看到了开放式的临时厨房。厨房里大约有六七个炉子,负责安置点六百多人的一日三餐。

在这里服务的志愿者都是安置点内的灾民,他们有的人负责煮饭,有的人负责切菜,有的人负责炒菜,有的人负责烧火。

柴火是附近山上砍的灌木和废柴,小三轮运来的时候,大家都一起上去帮忙卸木柴,每个人都很主动,害怕自己找不到事情干。

当天晚上的伙食是红烧排骨,六百人要炖整整的三锅,米饭也是满满的三个蒸笼。


两个男人技术不熟练,在抬蒸笼的时候,把米饭翻在锅里了,其他人赶紧过来帮忙,出主意怎么把米饭弄出来。

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平时的抱怨和责备,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

灾难虽然可怕,但抵不过人们互助的善意和自救的勇气。救灾并不需要公益组织把当地人当成嗷嗷待哺的乞丐和巨婴,推他们一把,他们也能互相扶持,自己走出难关。


联系入群 | 加微信:wenqin0523


推荐阅读:

1.灾区不要面包方便面【泸定现场报告之四】

2.疫情+地震,灾区的人怎么办【泸定现场报告之三】

3.地震灾区的红码、黄码和绿码




点击视频,关注中国乡村教育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CC讲坛《梦想的力量》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