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立新:2021,我的《民法典》教材年

杨立新 法律与生活杂志 2022-10-02

本刊2021年12月下的封面故事,我们邀请了16 位为本刊撰写过文章的法官、检察官、学者和律师,对他们这一年来的工作与生活进行了回顾。他们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着力量。


2022 年将如期而至, 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平凡中创造价值,实现每个人的精彩。


法治之路,有你,有我!


以下是民法学教授杨立新的2021年故事。



「人物简介」


杨立新,1952 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参与《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十余部法律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参加了《民法典》总则和分则各编的起草工作。本刊「民法典新规」专栏作者。




即将过去的2021 年,是实施《民法典》的第一年。


我作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专家,也作为法学院的民法教授,这一年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民法典》的相关教材进行的。因此,2021年是我的《民法典》教材年。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以下两个典型标志性事件:


一是依照《民法典》修订的高职高专教育统编教材的《民法》(第八版),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业内人士俗称「国奖」);


二是依据《民法典》编撰、修订的系列教科书成套完成,实现了一人撰写全部《民法典》教材的夙愿。

 

01


《民法》(第八版)是我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期间,受教育部委托主编的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法律系列教材。该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曾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等荣誉。


2020 年10 月,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启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层层评选,该教材又一次得到充分肯定,于2021 年9月获得一等奖。这是我的荣誉,也是出版社和编辑的荣誉,更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荣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这次评选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依稀记得,开始编写这部教材的时候,我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任厅长。在遴选这部教材的主编人选时,相关部门的考虑是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既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又要有司法实践的针对性,所以他们选中了我。


针对高职高专及普通高校专科法学教育的特点,教材要求简明扼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司法实践法律适用的要求。


因此,该教材在初版时只有30万字,后来几个版本的字数逐渐增多,但篇幅不够大;从第七版开始,该教材全面依据《民法典》的内容和体例进行了修订;在第八版时,加入了有关司法解释的内容,全书不过46 万字,而仅《民法典》的条文就有10 万多字。


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及普通高校专科教育的特点,增加了典型案例,围绕典型案例阐释民法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该教材的责任编辑和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也特别用心,使该教材设计精美,装帧漂亮,重点突出。因此,这部教材不仅受到一些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一些非高职高专及普通高校专科读者的喜欢。


这部教材从第一版到第八版,历经20 多年而不衰,粗略算下来,该教材已发行了几十万册,仅2021年,就发行了3万多册。


这部教材不是高深的学术之作,也不是全面阐释《民法典》的专题作品,但它在内容上深入浅出,繁简适度,非常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在得知获奖的消息后,我们还打算继续修订,不断完善,让这部教材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得起「国奖」的称号。

 

02


从2001 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伊始,我就开启了编撰民法教材的工作。民法的体系庞大,内容博大精深。大学本科阶段的民法教材通常分为总则、物权、债权(合同)、婚姻、继承、侵权责任等部分。


《民法典》共分为七编,一般情况下,教材会对应分为七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将婚姻家庭和继承这两编放在一起,称为家事法或婚姻家庭继承法。


《民法典》出台、实施后,民法教材都面临着修订的任务,使之统一到《民法典》上来。旧的教材要修订,新的教材要编写,教学实践又急需,因此,这项任务显得十分艰巨。


实际上,这项工作早在2020 年《民法典》出台后就开始了。我有一个比较宏伟的规划,就是能够以一人之力完成《民法典》成套教材的编写。


与《民法典》相关的高校教材


目前,已有的相关教材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权法》《债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侵权责任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合同法》及法律出版社编辑邀请新编的《人格权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合同法》。接下来,我又按照轻重缓急和繁简程度,安排好成套教材出版工作的先后顺序,逐次进行。


《侵权责任法》一书是法律出版社的精品教材,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行量大、教学急需,所以,我选择率先修订。


2020年9月,该书进行了第四版修订后,公开发行。


《民法总则》教材也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修订后的第二版。由于《民法典》规定了人格权编,人格权法的教学也急需教材,因此,我抓紧编写了《人格权法》一书,并已发行了一段时间。同时,新编写的《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也顺利完成。这些教材都成为法律出版社新的「大黄皮」法学教材。


在宣传和编写《民法典》相关的书刊时,我有一个新发现,就是采用案例教学法编写的教材特别受欢迎,教学效果也很好。因此,我接受了法律出版社编辑的邀请,编写了有案例分析的《合同法》教材,并于2021年出版发行。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我在法律出版社修订、新编出版的《民法典》教材共有五部,覆盖了《民法典》六编的相关内容,就差《物权法》这一部教材。


《物权法》教材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版于2004年。《民法典》出台后,我们先对《物权法》教材修改了一版,即第七版。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物权编和担保制度的司法解释,我们又抓紧对第七版进行修订,出版了第八版。现在,该教材第八版发行得非常好。


2007年初版的《民法案例分析教程》也是一部畅销教材。在10多年的时间里,该教材共修订了四版。2021年,我依据《民法典》对其进行了全面修订,出版了第五版。该书的发行效果也很好。


《债法》和《侵权责任法原理与案例教程》也是出版多年的教材,目前已全部修订完毕,预计将于2022 年年初出版《债法》(第三版)和《侵权责任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四版)。


《民法典》出台后,我在网络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授课,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与案例评注》丛书,得到法学院校老师们的关注。一些老师建议根据司法案例编写一部《合同法》教材,因此,我主持编写了《合同法司法案例教程》。


目前,该书正在编辑过程中,预计将于2021年年底或2022年年初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侵权责任法》一书比较学理化,倾向于理论体系的阐释。近年来,这本书的发行量一直很好, 受到一些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该书修订后的第二版已于2021年4月发行, 并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红皮」法学系列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合同法》一书已经修订完成,将会在2021年年底或2022年年初出版。


这样算起来, 从2020 年下半年到2021 年期间,我修订或编写完成的关于《民法典》成套教材见下表。



以上这些教材覆盖了《民法典》的全部内容, 再加上高职高专法学教材《民法》(第八版),形成了配套的《民法典》教材体系,能够适应高等法学院校关于《民法典》的教学需要。


其中,仅《合同法司法案例教程》一书由我担任主编,其他全部教材都是我个人独著的。


03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的主要职责是传授专业知识。我的工作一是上课,二是写教材。目前,有一些导向认为,对大学教授而言,需要发挥更多作用的领域是科研方面,因为科研成果和项目在评聘职称、获得奖励上更为重要,对于个人利益的影响重大。比如,没有获得哪个级别的项目或在哪种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就不能获聘哪一级的教授,不能获得该级别的科研奖励。因此,在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对「拼科研」投入的精力较多,而「拼教学」所耗费的精力相对较少。


在我看来,这样的导向是不对的。教授、教授,首先是要教和授,没有教和授,就不能称为教授。当然,教和授的基础是科研,没有好的科研成果,教和授就不能保持高质量。既要有好的科研成果, 还要有好的教材和好的授课,这才对得起教授这个称号。


有一次,一位「青椒」(编者注:指青年教师)跟我说,他最不愿意上课,不愿意写教材。我当面就批评了他。他辩解称,上课的课时费太低,没有收获感;编写教材不算科研成果,没有荣誉感。我告诉他,教授以教学为本,不上课,如何传授学问呢?不写教材,怎么能有好的教学呢?不传授学问,不写教材,怎么能称为教授呢?


诚然,以往对高等院校教师的考核偏重于科研方面,重科研而轻教学。我认为,教学与科研并重才是高等院校符合发展规律之道。


这次,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评选,召开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是一个正确的鼓励教学的导向。国家这样做,省级、部级乃至地市级等都设置教材建设奖,与科研奖同等待遇、同等规格,能引导高等院校的教师重视教学,重视编写教材,实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推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在退休后,我虽然获得返聘,仍然在任教,但我清楚地知道,关于民法典的教学工作较之以前明显减少了,身边的学生也少了,我个人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总结教学经验,编写好民法典的教材,为其他老师和同学提供更好的教授、学习民法典的教材。我愿意将这些民法典成套教材奉献给人们,期许它们会对一些同行和同学的教学与学习有所裨益。


授课中的杨立新


04


诚然,在学校从事教授工作,除教学外,科研方面也很重要。毕竟没有好的科研积累,上课、编写教材也就没有了好的基础。


2021 年,我发表了十几篇科研论文,较之2020年少了一些。但我在2021 年收获了很多的第一次。


我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共有权研究》(第三版), 这是我第一次在百年老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并被列为「人民文库」系列图书之一。


我第一次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人格权法通义》一书。2021 年10 月,我撰写的100多万字的《中国人格权法研究》一书正式完稿,该书将会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杨立新法学研究系列」。


关于中国担保法研究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关于民法典疑难问题研究被列入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这些研究工作,将会为《民法典》成套教材的修订提供更好的基础。


「不用扬鞭自奋蹄」,是我对自己的自勉,也是我70岁以后的座右铭。



本文载于《法律与生活》杂志12月下刊

「封面故事」2021,我的法律与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2年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