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房价,大城市的年轻人,该怎么办?(上)丨阳光
关注 城市流动的方向
倾听 城市心跳的声音
“高房价,损害城市竞争力。”这是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观点。多年前,深圳也曾有这样的声音,“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在很多人看来,年轻人,意味着青春、活力、上进与创新,而高房价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挤出大城市。
一个失去年轻人的城市,还有什么活力可言?
一个逐渐老去的城市,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一个制造业纷纷撤退的城市,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
这些问题,都指向了高房价。
房价上涨,天然的带有道德原罪,这也是地产和媒体很多人的核心价值观。去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房价微幅上涨,一些专家站出来表示“看不懂”,撰文称买房人是在缴“智商税”。
彼时彼刻,仙林湖1.4万,大校机场2.3万,河西南2.5万、江北新区华润1.6万。
去年的春风,遍地黄金。如果真听信了专家的话,也就失去了时间窗口,租居城市,或付出更大代价,为自己的看空买单。而这种现象和叹息,比比皆是。
如果抱怨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努力干什么?
不如认真思考,作为一个年轻人,毕业后来到大城市,房价太高,那么该怎么办?
去小点的城市,或者,干脆回老家,那里没有地王的梦魇,没有媒体的喧哗,也没有高房价。岁月静好,似乎每天都可以“诗与远方”。
日子,就像一个从上海辞职、回县城工作的女孩写着的:“在小城工作,最大好处是什么——每个节日我都回家过,三月三回家吃荠菜煮鸡蛋,端午回家用艾蒿水泡澡,中秋回家吃月饼,国庆回家爬爬山。冰箱里装着土鸡蛋、茶叶、蜂蜜,可以吃很久很久……”
生活,安逸得像一首诗,不疾不徐,缓缓抒情。
只不过,茨威格有一句话让人心惊,甚至恐怖。
中国人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实际上,人生背后,是世道人情的残酷。现实是,退一步,只有悬崖才叫海阔天空。对于事业,对于资产,对于人生,往往如此。
从大城市,退到小城市,无非图个有房住、有工作、生活简单,但对于无地方权贵背景的普通人,蕴含的内在风险不小。
一、职场
小城市,房价便宜的同时,收入也相应较低。工作的机会、能力的提升、眼界与视野、职场的风险,都存在问题。安则安逸,只是稳定,但较少的流动,机会的固化。
特别是小城市的利益盘根错节,小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一般,甚至不透明不公开,权贵子弟反倒可以畅通无阻,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平民子弟,处处受制,即使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在小地方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方面受尊重,另一方面也被猜忌和怀疑,甚至不乏恶意,等着看笑话的心态是普遍存在,落得一个话头“看这人从大城市学成回来,也不过如此”。
在大城市,在商言商,精明是写在合同与脸上的。而小地方,人情味浓,酒桌上谈得像兄弟,一回头,契约精神这四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不是在妖魔化小城市,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二、生活
大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建立联接的是个体能力与魅力、商业利益与文化传统,有着城市的基本礼仪与伦理。相对,更重视能力,着眼于个体。个体的特质、众多的机会主导着城市各种关系网络。
而在小地方,熟人社会,任何一个人,都能拐过几道弯而建立人脉关联,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姐姐二舅的同事,诸如此类。诚然,这意味着熟悉,安全感,但也意味着个体精神的缺失。每个人,首先是基于人脉关系,这本身就隐含着定位。
与之相比,大的城市如海浪,往来反复,留在沙滩上的是不同贝壳,经过了,关注了,捡起来,悉心摩挲。另一个人经过,看到,又离开,新的一波海浪,在远处层层叠叠涌来,吸引了其他目光。此起彼伏,人性起舞,呈现出各色姿态。
大城市的包容,还体现在丰富性,价值观多元,可以接受和容纳各种生活方式,而小城市相对传统、保守,公序良俗。大城市多剩女,因为优秀。而小地方,多剩男。性别与婚姻,呈现出结构化特征。
三、什么是大城市?小城市?
大城市地位高,层级高,拥有综合性的产业。人口的极大聚集,服务业尤其发达。而小城市的层级低,人口少,产业小。
这意味着,大城市因为产业多、服务业强,比如这几年,这个行业不行,但那个行业开始兴旺,综合的抗风险能力也强。而小城市经济单一,受行业周期性影响,甚至存在产业衰败的可能,风险大。
资源性的城市,如鄂尔多斯;单一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如底特律,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莫不如是。
安逸背后,命运往往露出獠牙。
高房价让民怨沸腾,地王让中产阶级梦魇,但没有背景的年轻人,若因此退到小城,偏安一隅,等待的又是什么?
(1)房价低,住着虽好,但家庭资产,与大城市同样的人,差距扩大,并且持续着;
(2)自己这一辈子贪图安逸,享受静好,但子女呢?大城市有更好的科教文卫资源,你不去大城市,回到小地方。但你的子女,以后还是会去大城市读书、生活、工作,甚至遇到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他在未来遇到的困境,与此时此刻的自己相比,只会更大,而不是变小。
(3)即使出国,留学美国,不错的专业,一年四五十万人民币,读不读?小地方,你卖一套房,不够;两套,也不够。而大城市,卖一套,轻轻松松。
(4)有时,越往下的地方,未必民风淳朴,相反,更有可能盛行丛林法则。
(5)最重要的是,小城市,一样可以逛天猫、买京东,一样可以看非诚勿扰和爸爸去哪儿,参与现代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小城市,往往沦为现代社会一个个终端,而创造性的生产力和商业、技术的变革力量,往往在大城市孕育并对外输出,甚至文化的原创与精彩,也只在大城市绽放。只有文化下乡,乡下才有文化。
年轻人,留在大城市,用爱与情怀,用自己的才华与汗水,参与影响整个社会的商业、文化、技术与变革力量,这种巨大的成就感,刹那芳华,无悔此生!
从大学毕业,带着沉甸甸的知识与技能,满腔热情,多数人还是留在大城市,远方是回不去的小城,回不去的故乡。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承受着高昂房价。房子与户籍的绑定,也就绑定了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无房者,沦为成为这个城市的看客,甚至是过客。
当校园里的恋人褪去青春的羞涩,一下子就被城市的洪水猛兽裹挟,面临着极其实际的生存及生活压力。一位姑娘,哭泣着说:你口口声声说爱我,保护我,一辈子。但你在城市里奔波、漂泊,连自己的栖息之所都没,怎么容纳我和你的爱?
干涩的哭声里,透露着无奈。城市,无疑是残酷的,连爱情都被打上现实的烙印。很多年轻人,夜里再多晚,都不想睡去,因为这一天过得并不充实,没有什么收获,忐忑不安;而第二天一早,又久久赖床,不愿意醒来,生怕直面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
朴树曾唱过一首歌《来不及》,歌词很抒情:
风不停 /
绿树荫 /
阳光晃眼 /
天真蓝 /
我们在奔跑……
这是一个“我们在奔跑”的时代,每个人的后边有猛虎,张开血盆大口,狞笑着,不小心,就被吞噬,而且难有翻身的机会。奔跑,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不言而喻的行动纲领。如果不认清现实,还在瞻前顾后,等待的无疑是阶层的滑坡与被洗劫之后的惶惶然。
无论,是医生,是教师,是工程师,还是律师,或从商,每个子儿来得不容易,要经过多少努力,甚至从事着不喜欢的职业,干着枯燥无味恨不得立刻扔掉的事情,还有同事的猜忌、领导的狰狞。
对于年轻人,金钱诚然不是幸福的源头。但若没有金钱,资产贬值,在未来,人生又该经历多少颠簸与考验?
在过去二十年里,见多了那楼起、那楼塌,见多了盛宴与悲歌。身边,有的人意兴飞扬、一飞冲天,哪怕你在内心嘀咕这是鸡犬升天。有的人,贪图安逸,沉溺应酬,体态发福。也有的人,耽溺于琴棋书画,几年之后,才发觉被时代抛弃,想重来,却力不从心,“来不及”。
三流的电视剧和畅销书往往把人生归因为“命运”,陷入不可知、不可测的范畴。但我认为,“命”为天数,如同大江大流,奔腾不息,而人是一艘小船,“运”就是船头,你穷尽气力,无法让江河逆流,但技巧的把握船头与方向,腾挪闪转,让小船始终在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这也许是唯一能做到的。
父亲不是李刚,无法让一切顺理成章。
普通人的殚精竭虑,在更阶层的人看来,是一场无谓的挣扎,但,你是挣扎一下,还是索性沉沦?
这是夜晚11点的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比你学历高、优秀、背景深的年轻人都在加班,灯火敞亮,每个细小的格子里,都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你在干什么?躺在慵懒的沙发上,像一枚软塌塌的土豆,哀叹城市高房价?
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来日方长,怎么都有机会。其实吧,人生就是一场减法,过一天,就少一天。
很多人误以为现在苟且,以后是诗与远方。
其实不对,现在如果选择了苟且,你的远方还是苟且。
对于年轻人,就应该早上打鸡血,晚上喝鸡汤!
千万别弄反了,晚上躺床上打鸡血,睡不着。早上不想上班,喝鸡汤,逃避!
有人在朋友圈,憧憬生活,“田园牧歌,衣锦还乡”。忍不住回了一句,衣锦还乡,假若在城市不衣锦,还怎么还乡?
阳光∣CEC圈层
搜索“inger0412”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