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盾陈文:发展绿色金融,需建立“碳信任”风险评估机制

小盾 智能风控联盟 2022-07-18



“双碳目标是系统化、体系化的碳普惠,其涉及的工作包括碳排放、碳减排、清结算、监管、审计等数据链条很长,在管理金融引导措施时,应首先建立‘碳信任’的基础防护机制,基于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来做系统化可信的评估,避免产业发展重蹈‘骗补’覆辙”,同盾科技合伙人、副总裁陈文在绿色金融与“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会议上表示。




9月7日,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绿色发展专题系列活动——绿色金融与“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对话环节,同盾科技合伙人、副总裁陈文与建信信托研究部总经理吕致文,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专业支持处副处长陈荃,围绕“碳中和、碳达峰”两个关键词,就产业发展与投资新机遇,数字化时代金融机构如何平衡效率与风险等话题展开讨论。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双碳”目标?


金融行业一向引领绿色发展风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鼓励社会投融资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然而,如何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双碳目标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如何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好绿色金融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绿色金融信贷、投资产品种类等,都是在这一转型时期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

过去的几年中,这些问题不断被提出也不断有新的解答,作为服务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业服务商,同盾科技合伙人、副总裁陈文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意味着大量的资金需求,也带来巨大的机遇。

“国家提倡要达到双碳目标,从整个社会全系统来看这是确定性很强的发展要求,也对各行各业带来系统性的业务、操作、管理等要求。我们相信成熟技术会被更大规模的扩大产能,一些新兴的技术也会有望实现产业化,同时与双碳目标相匹配的研究会加大,金融机构会对此有较大的支持倾向。作为科技公司我们将不断为金融机构有效、可控、系统化支持双碳目标,进行科技赋能,”陈文表示。

碳中和的核心是实现能源零碳化。工业领域绿色制造、建筑和交通领域能效提升,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数字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投资机会。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推动金融资源向双碳领域投放?

对此,陈文表示,从2016年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一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文件开始,金融机构做了很多实践,然而过去五年绿色金融的发展还不够系统化。金融机构在产品研发方面需要有更创新的思路,因为绿色金融产品和传统金融产品非常不一样,绿色金融产品非常注重长期性、评测体系,所需要外部环境数据非常不一样,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本身的风险管理也是另外一个挑战。


做好风控:“碳信任”评估体系为基


“今天,在双碳目标的大力推动下,我们认为应不断强化用科技手段赋能绿色金融或双碳目标达成。在风险管理方面也需要做很多的调试、创新、配套。比如,金融机构非常熟悉信贷风控,有成熟的既有操作流程;然而未来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投放以后,服务企业对象的行为、碳表现、持续供应链表现都是非常长的数据链,更需要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来支持,”陈文在对话中表示。

因此陈文认为,双碳目标是系统化、体系化的碳普惠,涉及的工作包括碳排放、碳减排、清结算、监管、审计等数据链条很长,在管理金融引导措施时,应首先建立“碳信任”的基础防护机制,基于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来做系统化可信的评估,避免重蹈“骗补”的覆辙。

“目前,各种提倡性指标、评测性披露,都是核实、检验、防止政策套利的一些手段,这样的一些手段如果没有可靠技术支持,我相信成本是非常高的,甚至让我们绿色金融服务难以持续。我认为在体系碳排放计量、交易、抵消等环节的长链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运用新兴的数字技术来做可信评估。”

举例来说,过去我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出现了很多针对国家扶持绿色基金的骗补行为。这与政策设计与执行时缺乏体系化的监控、数据和管理手段不无关系。现在,我们把双碳目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战略发展要求,同盾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有责任、义务同样加入这一大目标,帮助金融机构和社会各行业构建一个新的信任体系——碳信任,依赖科技手段能够为双碳目标保驾护航,陈文表示。

同时,针对双碳目标可信评估中的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问题,陈文认为,建立碳信任的可信评估体系无疑需要广泛的数据基础。在当下数据保护机制日趋完善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够用好数据,也依赖很强的技术手段。同盾科技认为,隐私计算、知识联邦等新的技术手段可帮助构建可信任的标准测试体系,让数据要素真正为双碳目标的达成发挥效益倍增的支持作用。




你可能还喜欢

银行发中报 小盾读重点:支持中小微,科技与业务加速融合
知识联邦护航普惠医疗,同盾联合申报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
帮扶中小微融资 同盾&杭州银行监管沙盒项目正式提供服务
重塑,出发:同盾模型管理平台为银行带来四重变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