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 让我们一道守匠心铸匠魂,共树工匠精神——访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
《人民政协报》 (2023年07月08日第05版)
(记者 高杨 王惠兵)6月的厦门,骄阳似火,凤凰花开。
作为两岸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的重要品牌活动,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福建省政协共同主办的两岸基层治理论坛,今年已走过第六个年头。针对今年论坛的主题——“深化两岸乡村工匠交流合作”,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
乡村传统手工艺
乡村传统手工艺是乡土精神的重要载体,产生了各地各村的技艺风貌,我国散布不同乡村的工匠文化,品目繁多,璀璨夺目,匠心独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台湾文化根在大陆,台湾的工匠发展,不仅同样弘扬传统,技艺精湛,而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设计思想、材料应用、技术 手法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台湾特色。两岸同根同源,工匠技艺互为借鉴,工匠体系充分发展,有利两岸工匠提升技艺水准,增强市场竞争力。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助推中华复兴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两岸许多特殊技艺的工匠资源,需要挖掘和推广,以推进质量兴农,扩大乡村产业品牌创新体系。国家八部门去年联合印发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乡村工匠教育、支持、评价、管理体系的基本形成。
如何深化两岸乡村工匠交流合作,已经引起两岸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
对此,滕佳材表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是探索海峡融合发展新路的题中之义,也是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必要之举。滕佳材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台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充分发挥多区叠加、先行先试的优势,持续写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积极探索一系列闽台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今年,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复航百日就迎来出入境旅客4.95万余人次,同时,寻根问祖、民俗交流、宗亲联谊等持续热络,台湾青年来闽体验式交流方兴未艾,在闽台胞参与社区治理如火如荼。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图景,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滕佳材表示,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如期拉开帷幕,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意、展现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坚定信心、彰显了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苏辉副主席在致辞中也阐明了增进两岸乡村工匠交流合作、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真挚心声。两岸治理论坛期间,两岸乡亲聚焦“深化两岸乡村工匠交流合作”这一主题互相切磋、同台献技,在传技传情、传艺传心中进一步增进两岸民心相通、情感相连、文化相彰,既是中华传统工匠文化的创新传承,也是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生动缩影。
针对两岸乡村工匠交流合作,滕佳材提三点建议:
01
一是,两岸一道悟匠道、承匠艺,共享工匠技艺。滕佳材说,两岸工艺本是“一枝两叶”,同根同源、技艺相连。当前,越来越多的台湾工匠来到祖国乡村,修葺古民居、再现老手艺,共同谱写复兴古村落的生动篇章。我们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两岸乡亲在切磋技艺中互相借鉴启发,共同传道解惑,多谋传承传统技艺之道,多议融汇时代元素之举,多建技艺交流合作之制,让更多“老字号”成为“新名片”,为共谋两岸同胞美好生活亮绝活、出精品。
02
二是,两岸一道守匠心、铸匠魂,共树工匠精神。滕佳材说,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沉淀出工匠精神。我们希望,两岸乡亲不仅要做好“手艺活”,更要当好“守艺人”,守护独具匠心的精神内核,把技术当艺术,把产品当作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以工匠精神共同打磨“两岸制造”“中华创造”,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赓续发展。
03
三是,两岸一道育匠才、践匠行,共兴工匠文化。滕佳材表示,工匠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文明基因,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两岸能够充分挖掘基层民众的文化自觉,积极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更多能工巧匠、造就更多大国工匠,使崇工尚匠成为两岸同胞的共鸣,尊工重技成为两岸社会的共识,凝聚起共推两岸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器物有形,匠心无界。”滕佳材表示,只要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和衷共济,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势必推动海峡两岸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人民政协报·协商专版|挺进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深水区”——省政协“深化闽台高等教育领域融合 助力第一家园建设”专题协商会综述
人民政协报头版头条 | 承“红色初心” 立“头等大事”——省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