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惊艳了京城的德国艺术文化展
5月13日,本周六,一场名为“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的德国艺术文化展览将亮相京城,带你近距离接触德国艺术与文化领域国宝级大师的作品。以展览的形式,立体呈现他们间的特别“对话”,这在全球艺术文化界尚属首次。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2月9日出生在德累斯顿,一个崇尚自由,喜爱一切新奇、新鲜事物的水瓶座。他是德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全球范围内尚健在的身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
里希特的油画创作基于摄影作品,不断探索着“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是美术史及美学研究的经典范本。2008年,“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展1963-2007”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发观展及讨论热潮,这也让他在中国拥有了众多追随者。
里希特油画《贝蒂》,1977
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1932年2月14日出生于哈尔伯施塔特,也是极具创造力的水瓶座,主张让影像思考,让思考自由,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旗手及核心人物。
他是德国二十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获得过德国几乎所有重要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文学最高奖---毕希纳奖。2012年,歌德学院(中国)曾举办了亚历山大·克鲁格电影作品回顾,引发了各领域学者的深度讨论。
克鲁格电影《女爱国者》,1979
两位德国艺术与文化领域的国宝级大师均是1932年2月生人,生日只相差5天。他们经历过二战,是德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并通过各自的创作——里希特通过绘画、克鲁格通过电影和文字——回应和思考着历史和生活。
2010年及2013年,两人合作出版了两本书《十二月》和《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两人在书中既有对话,亦有对抗,进行着充满张力的合作。2016年,两本书的中文版首次面世。
这本书里包括克鲁格的39个故事和里希特的39幅照片。创作的灵感是2009年12月,他们两家人在瑞士西尔斯玛利亚山上的一个小旅馆共度圣诞时迸发的。他们决定以寒冷为主题共同创作一本书。里希特每天在山上拍一张照片作为书中插图,克鲁格则从图片中获取灵感,配上一段段故事。
格哈德·里希特摄影图
这本书里包括克鲁格的89个故事和里希特的64幅照片。灵感来源于里希特2012年10月与《世界报》的一次合作。当天里希特受邀为报纸充当一天的图片编辑,将报纸里所有新闻图片换成里希特风格的照片,为纷乱喧闹的世界实时带来片刻深邃又出人意料的思考。这似乎揭示了艺术对于社会的责任。克鲁格对这一方式非常赞赏,为报纸上的照片又配上了新的故事,于是就有了两人合作的第二本书。书中涉及的故事包罗万象---历史事件、歌剧、新闻事件、科学发现、名人轶事等等。
格哈德·里希特摄影图
展览包括克鲁格与里希特本人从两本书中精选出的照片及文字片段(中英文),对两位艺术家的独家专访,克鲁格对里希特的访问,以及两位艺术家提供的照片和其他相关物件。
两人在书中尝试了新的表达方式。照片与文字看似彼此独立,但似乎又有共同线索。两人借用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手法,将不相干的文与图放在一起,产生“第三图像”,从而促成一副更真实的图景,顿时唤醒人的大脑。
展览设计利用空间自然光线的渐变,让观者置身于一层层的书页森林中,去探索、行走、阅读和聆听。展览将书页装置与互动部分结合,让人全方位体验图片和文字带来的惊喜。观众将成为寻宝者,进入克鲁格和里希特的交流中,获得独一无二的观展感受,这是一份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一座“仿佛另一颗星星之上”的城市模型。当锯子停止工作,大树倒塌,树干据开的横截面尖锐、高耸、完整、肌理清晰,上面诞生了“未来城市的废墟”。伐木工人正好在此刻关了电锯,从而形成了这样的结构,这是偶然。
放映的影片是《加勒比海盗》,第二天晚上是两部印度歌舞片,之后还有无极(陈凯歌作品)。黄金国的自我定位是主题电影院。但两位经营者无法顾及放映的影片是否探讨了相似的主题,而只能放映幸存下来的影片。这家战时影院给人们带来了安慰。身处危险之中,他们喜欢坐在一起。无论上映什么电影都一样,只要放映机还在运转。
格哈德·里希特摄影图
2016年5月14日—2016年8月16日
周二至周五:早10点-晚8点;
周六、周日:早10点-晚9点
北京人文艺术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路五道营3号院
主办机构:
北京人文艺术中心
展览主题: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 格哈德·里希特
展览门票10元,如带两本书捐赠社区图书馆即可免费参观展览。